第71章 時光匆匆
作者:漏墨軒      更新:2020-05-22 07:10      字數:2431
  幾天之後,陳襄收到了李廣利從敦煌寄回來的信。對於李延年之死,他雖深感悲痛,卻又無可奈何,反複叮囑李光明低調行事。

  對於朱安世的到來,李廣利表現得很興奮,交代家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和朱安世商量著辦,還讓李光明隨他習武。

  看著這封寫滿殷勤囑托的信,陳襄一聲苦笑,李廣利啊李廣利,你可知道,你死的不止二弟,還有三弟。

  陳襄沒有選擇的餘地,隻好再寫一封信,告知李季死亡的消息,以及對兩家府邸的處置,讓他安心練兵備戰,自己一定會挺住這個家。

  深秋時節,陳襄等來了李廣利的第二封回信。

  在這封信裏,李廣利顯得有些消沉,甚至想過回到長安向漢武帝謝罪,他接受不了第二次失敗,隻想平平安安過自己的小日子。

  為此,陳襄充當了心理按摩師的角色。他回信鼓勵李廣利勇敢的振作起來,並大膽預測,皇上一定會給予他更充足的兵力。

  對於陳襄的安慰,李廣利很欣慰,稱讚他長大了,知道了肩上的責任。最後,他鄭重表示,他一定會振作起來,撐起李家。

  與此同時,陳襄開始對兩家府邸進行合並。合並之後,府邸的麵積達到了三十畝,在宣平裏數百戶中,算得上一座比較大的宅院。

  經過慎重考慮,陳襄將李廣利家的大門堵上,拆掉中間的圍牆,隻啟用李延年家的大門,如此一來,剛好和王遂家對門。

  除此之外,陳襄還計劃在原來李廣利的院子西側新建一個小院落,供朱安世居住,他自己則搬到了原來李延年的主屋東側。

  至於說李廣利的起居室,因為前麵多了一個小院落,過於局促在西北側,李光明先讓朱七七和李尋燕搬到那個地方,然後將李廣利原來的主屋東側和李延年的主屋西側改建成大廳以及會客室和書房。

  大廳的後麵,也就是原來兩家花園的位置,陳襄為李廣利重新建了一個院落,作為起居室,和北側圍牆緊緊相連。

  如此一來,李廣利的起居室位於整個院子的最北方,西南側是李尋燕和朱七七,東南側是陳襄,三者呈一個品字形,西北角和東北角各有一個小花園,通過中間的廊道相連。

  本來,按照漢朝以西為尊的位置,陳襄應該住在西側,李尋燕和朱七七住在東側。但陳襄覺得,朱安世的獨立院落也在西側,可以起到保護她們的作用。對於這個安排,朱安世頗為認可。

  東南側的兩排廂房,一排是庫房和廚房,一排是婢仆聚居地,最南邊大門兩側分別是雜物間和馬廄。

  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整整進行了半年,才算全部完工。

  半年時間裏,陳襄的生活很有規律,也很緊湊,依然以五天為一組。

  前兩天去治平館上課,接下來兩天教朱七七習字,順帶習武,最後一天去張安世家。中間,偶爾抽出時間去拜訪東方朔或者王遂。

  是年底,東方朔以年老為由辭去了在宮中的差事,漢武帝念其苦勞,將他兒子東方達任為謁者。東方朔無官一身輕,也常帶著東方嫻到李廣利家回訪,一來二去之下還認識了王遂。

  王遂本是東平陵的名士,精通道家以及陰陽學說,對東方朔早有耳聞,如今相逢在長安,倒是有著說不完的話。

  不過,最高興的還是陳襄。無論是東方朔,還是王遂,對於他來說,都是無盡的寶藏,每天都有新的收獲。

  除了東方朔和王遂,王賀也是一個了不得的人,不然何以年紀輕輕被選為博士弟子呢?陳襄的學問在這半年可謂突飛猛進。

  不隻是學問的長進,陳襄在武學一途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今,他可以輕鬆紮馬步半個時辰紋絲不動,麵對朱七七的捶打猶如撓癢癢。

  朱安世對他的基本功很滿意,於去年底開始傳授他一套紅拳。所謂紅拳,是漢朝時流傳最廣的拳術,不僅包括拳腳,還有器械。

  朱安世所練,乃正宗的關西紅拳,講究下盤沉穩,招式靈活,以實戰為主,沒有太多的花拳繡腿。

  當然,在此之前,陳襄輕鬆擊敗了朱七七。不過,這實在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兒,將一個比自己小兩歲的姑娘擊敗了,值得一說嗎?

  那天,他急著要跟朱安世習武,非要拉著朱七七比試。朱七七磨不過,隻好接受了他的挑戰。

  結果,比試之時,陳襄一頓王八拳打在了朱七七的胸部,氣得朱七七幾天都不想跟他說話,連李尋燕都看不過去,將他罵了一頓。

  為了給朱七七消氣,陳襄一連多日每天早上起來做蒸蛋糕。後來,在朱安世的勸解下,她總算消了氣,卻也狠狠打了陳襄幾棍子。

  自那以後,朱七七再也不肯跟他比試。實際上,若單論拳腳,她是根本比不過陳襄的,畢竟年齡和性別優勢擺在那裏。

  如果說習武是小有所成,那麽陳襄的琴技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半年裏,他先後學了十幾支曲子,每一支都能做到準確無誤。

  陳襄的琴技在進步,周寧的唱功更沒落下。念在天賦難得,陳襄很少讓他做事,而是讓他全身心投入音律的研究。

  而周寧也不負厚望,每天都在李延年留下的那堆書簡之中遨遊。

  如今,陳襄雖然很少唱歌,但畢竟曾受過李延年的親自指導,又有著更具包容性的現代音樂理念,調教起周寧非常大膽。

  一開始,周寧對陳襄提出的新唱法不敢苟同,甚至覺得是離經叛道,但在陳襄的洗腦下,他慢慢接受了那些超前的理念。

  後來,陳襄甚至還教了他很多現代流行音樂,比如《千裏之外》和《東風破》等周傑倫的中國風歌曲,讓周寧大開眼界。

  當你的生活足夠充實時,時間就會過得很快,快得讓你來不及回望過去和思考未來。

  所以,當太初二年三月初三的清晨,第一縷光線扒窗而入灑在陳襄臉上時,回想起一年前的場景,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三月初三,一個神奇的日子。距離他穿越而來已過去了整整一年。一年時間裏,他徹底融入了大漢,已是一個年滿十三歲的少年郎。

  穿好衣服,看著鏡子裏的自己,陳襄終於下定決心,忘記以前的名字,做一個徹底的李光明吧,一個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大漢子民。

  一年時間裏,他也曾想過回去,但如何回去?他連怎麽來的都不知道。也許,就在某個午夜夢回,睜開眼就回到了現實呢?

  算了,不想了,既然來得莫名其妙,那就一切隨緣吧。

  陳襄顧影自憐的轉了一圈,不得不說,漢朝的衣服穿在身上還挺好看的。而經過一年的發育,他原本普通的麵容也多了幾分俊朗和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