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新鄰居
作者:漏墨軒      更新:2020-05-22 07:10      字數:2488
  第二天,王遂和王賀父子前往拜訪李光明。第一眼看到李光明,他們還頗為驚訝,沒想到李家的主事人竟如此年輕。

  “齊地儒生王遂拜見李公子。”王遂年約四十歲,沒落貴族的身份讓他不得不有所矜持,卻又有些底氣不足,言語之間頗為扭捏。

  相比之下,年約十六七歲的王賀要顯得淡定許多,簡單的行了一禮,躬身立於父親之後,不卑不亢,從容不迫。

  “王先生多禮了。聽聞令公子被選為博士弟子,可喜可賀。令公子一表人才,器宇不凡,日後必能重振門楣,富貴無極。”陳襄淡淡一笑,隨後示意李福暫時離開。李福雖有些不情願,但不敢抗命。

  “李公子謬讚了,平民子弟但求溫飽而已,不敢奢望大富大貴。”

  “說起來,王先生的祖上乃是真正的貴族,何苦自謙呢?”

  王遂一愣,尷尬道:“李公子說笑了,祖上一介寒儒而已。”

  “王先生的祖父是西楚霸王親封的濟北王,怎麽是一介寒儒呢?”

  此言一出,王遂嚇得臉色煞白,一句話都說不出。王賀則一臉疑惑的看著陳襄,心下也是駭然不已。

  王遂的祖父名叫田安,秦末大亂時舉兵而起,攻克了濟北數城,然後投降了項羽,被封為濟北王,以田榮為相國。

  後來,田榮殺死了田安,自立為齊王。田安的兒子田始僥幸撿得一條命,改姓為王,淪為平民子弟。

  如今,王始已死,知道他們身份的人並不多,這個李光明是怎麽知道的呢?難道說朝廷早就知道,隻是懶得搭理?

  從他們的表情,陳襄知道自己猜對了,不免有些得意和緊張,淡淡道:“王先生不必驚慌,如今天下升平,人心大定,項氏都能百無禁忌,何況是田氏呢?”

  王遂定了定神,歎了口氣,黯然道:“世間再無田氏,隻有王氏。大漢如日中天,我等子民隻盼著能過上平凡人的日子。”

  “王先生不必感傷。有令公子如此人才,王氏必能中興於世。”陳襄再次大讚王賀,讓王賀有些莫名其妙,這少年莫非是個神棍吧?

  “李公子,我們先談談宅院的事吧。”王賀插嘴道。

  “好,王公子是個爽快人,我也不多說廢話了。敢問王先生願意出多少錢購買我三叔的宅院呢?”

  “不瞞李公子。貴宅不管是地段,還是房屋,都無可挑剔,五十金也頗為公道。隻是,我們驟然搬來長安,若是一下子拿出五十金,家財全然耗盡,日後還如何在長安生存呢?懇請李公子再讓一讓。“

  王遂所說確為實話,這麽多年來,王氏一直依靠祖產,當年留下的那點家底所剩無幾。此番,他們搬來長安,是下了極大的決心。

  “王先生願意出多少呢?”陳襄淡淡道。

  “李公子,四十五金如何?”王遂小心翼翼道。他們對這次還價並沒有抱太大希望,能還得一點是一點。

  “好。我和令公子一見如故,這座宅院給你們算四十金吧,婢仆和一應物件全送給你們。”陳襄不假思索道。

  “李公子此言當真?”王遂的聲音有些顫抖。王賀則一臉疑惑,我和你才說了一句話,怎麽就一見如故了?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陳襄爽朗道。

  “多謝李公子大仁大義,在下感激不盡,不知何日能簽下契約?”王遂喜形於色,有些迫不及待,生怕夜長夢多。

  “如果王先生方便的話,就今天吧。”

  “好,我現在就去拿黃金。”說完,王遂帶著王賀前往驛站取黃金。

  父子二人走後,李福連忙過來問道:“公子,你跟他們談的多少價錢?”

  “四十金。”陳襄淡淡道。

  “哎喲喂。”李福好像被剜去了一塊肉,一副崽賣爺田心不疼的表情道:“公子,五十金已是最低價了,長安城裏再也找不到比這更便宜的,您為何要如此賤賣呢?”

  陳襄拍了拍李福的肩膀,笑道:“福叔,賣房子不能隻考慮價錢,還要看對方的人品。有句話叫什麽來著?好房子易得,好鄰居難求。這個好鄰居是花百金都難求的,咱們穩賺不賠。”

  李福一副你騙鬼呢的表情,搖頭歎息不已,終究是太年輕啊,三言兩語就被人占了個大便宜,以後這種事兒絕不能讓他做主。

  當天下午,王遂和王賀父子再度前來,還帶了整整四十斤黃金。陳襄命人清點之後,當即簽字畫押,交易完成。

  王遂千恩萬謝的離開,商定第二天搬家。此次入京,他們帶上了全部家當,隻為王賀能在長安立下腳跟。如今,又以如此低廉的價格買下了一座宅院,還結交了李家,能不欣喜若狂嗎?

  當天夜裏,父子二人就住進了新的宅院,為第二天搬家做準備。

  第二天,是搬家的正日子。他們是從外地搬入的,本地沒有一個熟人,本沒打算舉辦喬遷宴什麽的。但一大早,就迎來了一個客人。

  “王先生喬遷大喜,小子特來道賀。”陳襄隨身隻帶著周寧一人,一主一仆兩位少年,要多另類有多另類。

  “李公子,您真是太客氣了,在下愧不敢當。”

  “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少不了要互相關照,一點小意思是應該的。”邊說必讓周寧送上賀禮,簡單粗暴,直接就是五緡錢。

  “賀兒,快去買點酒菜,中午一定要好好招待李公子。”王遂一麵將陳襄讓進大廳,一麵吩咐道。

  “王先生,買酒菜的事何必勞煩王兄親自前往呢?派一個仆人去就行,我還想與王兄聊一聊呢。”陳襄連忙阻止道。

  “好,好。賀兒,你過來,先陪一會兒李公子。剛剛搬進來,雜亂無章,還請李公子多多擔待。”大廳一片狼藉,王遂急得直跳腳。

  “李公子,屋內無法下腳,我們去花園裏轉轉如何?”王賀顯得淡定了許多。

  “王兄此言甚合我意。”

  後花園內有一個小亭子,王賀將陳襄引到此地後,兩人相向而坐。

  “王兄平日裏都讀些什麽書呢?”陳襄主動問道。

  “不過是朝廷規定的《五經》,父親偶爾也會教我一些道家之言。”

  “如此甚好,我眼下正在治平館求學,日後若有不通之處,還請不吝賜教。”

  “李公子言重了。我看李公子年紀輕輕,談吐不凡,必出自名師,哪敢談指教,不過是互相切磋印證。”

  短短半天的接觸,陳襄不由得對王賀好感大增。此人雖隻有十六歲,但學養深厚,想必是王遂傾盡心血培養。更難得的是,他為人坦誠,氣度從容,見識不凡,很合陳襄的胃口。

  中午,陳襄在王遂家小飲了幾杯,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自此以後,陳襄前往王遂家的次數遠超過以前去李季家。而王遂畢竟是外來戶,除了李光明再無其他熟人,連婢仆都是以前李季家的,和李家簡直如同親兄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