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李延年之死
作者:漏墨軒      更新:2020-05-15 17:24      字數:2441
  正在此時,外麵傳來一陣馬蹄聲,不一會兒,一隊人馬出現在庭院中。為首的一位喊道:“李都尉在家嗎?”後麵站著二十名期門郎。

  在陳襄的陪伴下,李延年緩緩走到前院。竟然是右中郎將蘇武!光祿勳徐自為屬下三大中郎將之一。

  西漢時期,皇宮警衛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光祿勳屬下的郎衛,二為衛尉屬下的兵衛。從數量上來說,兵衛多於郎衛。

  郎衛數量雖少,卻是和皇上接觸最多的一支部隊,一般都是以功臣或者貴戚之後充任,兵衛則是比較純粹的士兵。

  “李都尉,皇上要見你,請隨本將進宮。”蘇武是蘇建之子,擔任郎衛近二十年,如今統帥著二百五十名期門郎。

  “有勞蘇將軍了。”李延年二話不說,就要跟隨蘇武而去。

  “二叔!”陳襄喊了一句,卻不知道說什麽好。

  李延年回過頭,淒然一笑:“光明,以後一定要照顧好你妹妹。”然後頭也不回的走出家門。

  陳襄不知道的是,這竟是他和李延年的永別。

  “二叔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尋燕。”陳襄大聲道。

  當天下午,蘇武再次回到李延年家,還帶回來了李延年的屍體,一切是如此的突然,不給人半分喘息之機。

  一席簡陋的草席下,李延年靜靜的躺在那裏,身上蓋著一層白絹,血跡隱現。看到這一幕,李尋燕嚇得大哭,陳襄將她緊緊擁入懷中。

  “七七妹妹,你將尋燕送回去吧。”陳襄吩咐道。李尋燕年紀還小,陳襄不忍心她看到這血淋淋的一幕。

  李尋燕被帶走後,陳襄緩緩走上前,想要揭開李延年身上的白絹。

  “李公子,你年紀還小,最好不要看。”蘇武阻止道。

  陳襄頓了頓,堅決道:“不,我必須看二叔最後一眼。”

  緩緩揭開白絹,陳襄看到了那張熟悉的臉。然而,接下來的一幕讓陳襄驚呆了,李延年竟然是身首分離。很明顯,他是被斬首處決的。

  “為什麽?為什麽會這樣?”陳襄忍不住熱淚奔湧,踉蹌跪倒在地。一條人命啊,還是朝廷的協律都尉,竟然像被一隻狗樣的殺掉。

  朱安世走上前,將白絹蓋上,扶起陳襄,安慰道:“孩子,死者已矣,請節哀吧。”他的臉上很沉靜,似乎司空見慣。

  這時,李季也走了過來。他看了看躺在地上的李延年,又看了看蘇武,一言不發,局促不安。陳襄對他厭惡至極,招呼都懶得打。

  蘇武也沒有搭理李季,徑直走到陳襄麵前,鄭重道:““李公子,皇上讓我轉告你,李都尉是李都尉,你父親是你父親,不會株連旁人。皇上還說,李都尉家的宅院、財產和婢仆全都交給李公子處置。”

  陳襄一臉茫然,沉默不語,朱安世低聲提醒道:“快謝恩。”

  陳襄這才反應過來,身在大漢,無論皇上是賞你,還是罰你,都必須謝恩。他有些不情願的跪下,低聲道:“謝皇上隆恩。”

  “李公子,節哀順變,本將告辭。”說完,蘇武轉身離開。

  “蘇將軍請留步,敢問蘇將軍,我二叔到底怎麽死的?”

  蘇武停住了腳步,歎了口氣,道:“個中緣由,本將亦不是很清楚,還請李公子見諒。”

  “蘇將軍,我二叔是您親自帶走的,又是您送回來的,這其間發生了什麽,您一定是知道的,還請念在和家父同僚的情分上,告知一二。”蘇武是右中郎將,李廣利出征前是左中郎將,兩人頗有交情。

  蘇武看了陳襄一眼,緩緩道:“昨天下午,有人發現王美人死在了北宮花園池內,並不確定是自殺還是他殺。今天早上,宮中在為王美人收殮時,在她手中發現了一塊玉佩。有人說,那塊玉佩是皇上的,甚至還有傳言說是皇上將王美人推入水中的。”

  他停頓了一下,語氣忽然變得有些憤慨:“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昨天一整天,皇上都在未央宮,從未去過北宮,又怎麽可能將王美人推入水中呢?皇上聽說後,立即前往北宮查看,看到那枚玉佩,皇上讓我將李都尉帶入宮中,然後單獨問了他幾句話。問完之後,皇上一臉盛怒,直接命人處決了李都尉。”

  至此,陳襄終於弄清楚了整件事的真相。王美人一定是李延年推入水中的,目的就是不讓她繼續纏著李季,成全李季和靈兒。

  被推入水中時,王美人抓住了李延年腰間的玉佩,並將它緊緊攥入手中,而這個玉佩正是漢武帝送給李延年的,所以漢武帝看到玉佩後一下子猜到了凶手是誰。

  詢問之時,李延年為了隱瞞真相,一定曾痛斥漢武帝待他妹妹不公,漢武帝惱羞成怒之下,當場將他處決。

  “多謝蘇將軍見告。”想清楚了之後,陳襄躬身行禮,蘇武回宮複命。

  蘇武走後,李延年家的下人哭成一片。李延年無兒無女,對待家中的十幾位婢仆極為和善,吃穿用度不比王侯貴戚家差。

  一位年約五十的老人走到陳襄麵前,哽咽道:“老仆李行拜見公子,請公子主持主君喪事。”其餘婢仆也跪倒在陳襄麵前。

  陳襄想了想,躬身道:“小子年幼,不周之處,還請各位海涵。如今,我二叔死因不明,又牽涉到宮闈之事,不宜大張旗鼓。小子以為,不發訃告,不設靈堂,明日即送至槐裏莊園安葬如何?”

  “公子如此處置甚妥,我等遵命。”

  “好,今日裝殮,明日即送往槐裏莊園。”

  當天夜裏,李延年被裝殮入棺,陳襄和李尋燕全都換上了喪服。

  “二叔,讓侄兒最後為你彈奏一曲吧。”守靈之時,陳襄拿出古琴,彈奏起了那首《高山流水》。

  琴聲嗚咽,餘韻哀婉,一首祭奠知音的曲子,生生被陳襄彈出了喪樂的感覺,聞者無不動容,更有一個約十來歲的少年哭出了聲。

  站在角落裏的李季始終沒有說話,偶爾發出一聲長歎。

  第二天,李延年的屍體被悄悄送往了槐裏莊園,沒有告訴任何人,也沒有人前來祭奠。對於這些,陳襄早有預料,也沒有埋怨。

  喪事結束後,所有人都留在了槐裏莊園,整個槐裏莊園也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夜深之時,李尋燕一臉悲痛的問道:“哥哥,到底發生了什麽?皇上為什麽要殺二叔?”

  陳襄一把將她抱入懷中,安慰道:“尋燕,不要問了,因為他是皇上。”

  李尋燕似懂非懂,小聲道:“哥哥,我好害怕。”

  “你怕什麽?”

  “你說皇上以後會不會殺了我們?”

  “傻孩子,皇上為什麽要殺我們呢?”

  “我不知道,但我真的很害怕。哥哥,父親到底什麽時候回來?”

  “不用擔心,父親很快就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