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漢樂府
作者:漏墨軒      更新:2020-04-22 07:09      字數:2478
  吃過午飯後,劉髆要午休,李季不便打擾,帶著陳襄和李尋燕離開。

  走出鳳凰殿,陳襄忽然記得李延年曾說過,讓他有空常去樂府玩。陳襄自詡為文人,知道樂府在中國詩歌史上的意義,遂對李季道:“三叔,我想去樂府看看二叔,您先帶尋燕回去吧。”

  “好,你自己去吧,晚上和他一起回來。”李季爽快的答應了。

  自己去?我哪裏知道樂府在什麽地方?宮裏規矩森嚴,萬一走錯了地方,豈不是死路一條?陳襄扭捏道:“三叔,您能不能送我去?”

  “你這孩子,又不是從沒去過,這麽快就忘了?”

  “我,我有些日子沒去了,忘了怎麽走。”陳襄忐忑道。

  李季歎了口氣:“好吧,我送你去,你好像也沒去過幾回。”

  其實,樂府距離椒房殿並太遠,不過數十丈,位於前殿的西北側,臨近少府,但比少府規模要小得多。

  將陳襄送到樂府後,李季帶著李尋燕出宮回家。

  陳襄的到來,讓李延年很高興,帶著他看了一圈樂人排練。西漢樂器最為著名的當屬編鍾和建鼓,非重大場合不能演奏,其餘的還有竽、笙、瑟和箏等,陳襄大多不認識,隻能是瞧熱鬧。

  “二叔,聽說您這幾年一直在搜集民歌,不知收獲如何?”這是陳襄最為關心的。

  說起民歌,李延年顯得很興奮,滔滔不絕:“民歌真是個好東西,清新脫俗,活潑自然,完全不同於朝廷雅樂,和《詩經》不相上下。這些年啊,我派出使者前往各郡國采集了不少民歌,每個地方的各有不同,聽到那些民歌,仿佛身臨其境,讓人心向往之。”

  “二叔,我想看看。”陳襄被勾起了興趣。

  “好,你隨我來。”李延年立馬將陳襄領到了另一處房屋。

  這間房屋除了書架還是書架,擺放著一摞接一摞的書簡,仿佛一座圖書館。陳襄顧不上滔滔不絕的李延年,自行翻閱起來。

  李延年很細心,將各地的民歌按照地域的不同分門別類。陳襄隨便翻閱了一下,發現絕大多數以前都聞所未聞,也不知道是遺失了,還是自己見識有限根本沒有讀過。

  翻了好一會兒,陳襄終於翻到了一首熟悉的,著名的《長歌行》。

  “二叔,既然是民歌,是不是可以唱呢?”陳襄很好奇,這首詩在古代是怎麽唱的呢?

  “當然可以唱,要不,我唱給你聽聽?”李延年一臉希冀道。

  “好。”陳襄滿口答應了。

  李延年高興不已,當下擺起架勢唱了起來。讓陳襄驚訝的是,李延年唱這首歌時的曲調有點像美聲,慷慨激越,又透著一絲悲涼。

  聽著聽著,陳襄想起了自己。當年,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還是在小學,並不能深刻體會其中含義。直到若幹年後,他大學畢業,走入社會,才深刻體會到何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陳襄本是理科生,卻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大學時經常逃課泡網吧。大學畢業時,他甚至連畢業證都沒混到手,隻能從銷售做起。

  然而,陳襄實在不是幹銷售的料,不到一個月就打了退堂鼓。後來,他陸續做了很多工作,甚至做過工人,始終不如意,機緣巧合之下他成了一個網站編輯,說是網站編輯,其實就是複製粘貼的網絡裁縫。

  這份工作雖然沒有技術含量,卻也打開了陳襄的一扇窗戶,見識了互聯網的魔力,他開始將職業方向定在了網絡營銷上。

  再後來,因為文筆較好,陳襄成為了一名文案策劃。兩年前,陳襄厭倦了朝九晚五,投身自媒體的浪潮,最終來到了網文行業。

  幾經周折,陳襄已年過三十,卻始終沒有闖出一番名堂。想著自己這麽多年的經曆,他不自覺的留下了眼淚。

  李延年大為驚訝,問道:“光明,你怎麽了?”

  陳襄擦了一下眼淚,笑道:“沒什麽,二叔唱得太好了。”

  “真的嗎?”李延年一臉興奮,又惆悵道:“以前,每當我一唱歌,你就不耐煩。其實,你的聲音條件很好,幹淨,通透。”

  穿越之前,陳襄也很會唱歌,還曾被評為校園十大歌手,這是唯一可以拿出來炫耀的事。

  “以前可能是不懂事吧。”陳襄隨便找了個理由。

  李延年的情緒一下子變得低落起來,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我們李家是倡優世家,一直被人瞧不起,視為賤民,但為了生計,我們沒有選擇。你父親沒有音律天賦,也誌不在此。你三叔呢,天賦是有的,但自從你姑姑入宮後,他也有意擺脫這個身份。”

  “職業沒有貴賤,人心才有貴賤。”陳襄安慰道。

  李延年詫異的看了陳襄一眼,繼續道:“我年輕時輕狂自大,犯下死罪,被處以宮刑。如今,你三叔一直沒有子嗣,我們李家隻有你和尋燕了。傳承數百年的家學,可能要毀在我們兄弟的手裏。”

  “我們李家的家學竟有數百年?”陳襄很驚訝。

  “是啊。以前,你父親專攻樂器,我和你三叔專攻歌唱,你姑姑專攻舞藝,都有獨到之處。如今,你姑姑英年早逝,舞藝失傳,隻剩下樂器和歌唱。你從小不喜歡歌唱,你妹妹空有天賦,無人教導。”李延年的話語很落寞。

  看著李延年失落的眼神,陳襄忽然很感動,脫口而出道:“二叔,我以後跟你學歌吧。”

  “你真的願意學?”李延年一臉驚訝。

  “真的,我覺得那些民歌寫得很好,你的歌聲也打動了我。”其實,陳襄最主要的是不想讓漢樂府就此散佚,那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他要讓它流傳千古,成為永遠的精神財富。

  “唉,你父親可能不會同意的。”李延年歎了口氣。

  “為什麽?”陳襄不解。

  “你父親一直覺得,從事音律歌舞是沒有出路的,隻有投身軍旅才能讓家族興旺,才能擺脫低賤的出身。”

  陳襄想了想,堅定道:“二叔,我會說服他的。”憑李廣利那誌大才疏的軍事才能,妄想以軍功光耀門楣,純粹是癡人說夢,還不如實實在在的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陳襄心中暗道。

  即使他反對又能如何?陳襄知道,李廣利出征大宛,兩年後才能回來。兩年時間可以做很多事,就當他不存在好了。

  “好,好孩子。”李延年很感動,從身上解下一塊腰牌,遞給陳襄:“這是樂府的牌子,憑借這個,你以後可以出入宮禁。”

  哇!陳襄興奮不已,雙手接過,問道:“二叔,有了這個,真的可以隨意出入宮禁?”

  李延年一副孩子你想什麽呢的表情,耐心解釋道:“這塊牌子可以讓你進樂府,但其它地方是不能隨便去的,尤其是前殿、宣室和椒房殿等宮中重地,妄入者死。”

  “好,我明白了。”能進宮門也不錯啊,陳襄心裏樂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