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良鄉之戰(一)
作者:南國月湮      更新:2020-04-24 14:05      字數:3312
  “大人,已經派快馬向張舉稟報了。”

  “好,張舉可有回信?”

  “回大人,並沒有,隻是托小人帶話,自會派兵去埋伏那劉也,良鄉不日可破,還請大人做好準備。”

  陶壽滿意點了點頭,隨後一聲歎息,自然自語道“劉也啊,劉也,我早就好言相勸,奈何你執迷不悟,到了九泉之下,可莫來尋老夫。”

  而此時,良鄉方向,劉虞一臉陰雲,經過醫官救治,公孫瓚雖勉強撿回一條性命,但傷勢太重,加之昏睡不醒,後麵的戰鬥怕難再上陣。

  雖有聽鮮於銀和鮮於獻關於夜襲的匯報,公孫瓚罪責不小,但畢竟身先士卒,劉虞也不打算追究其責任,隻盼著白馬將軍公孫瓚能早日醒來,雖然公孫瓚有自身性格缺點,但,其能力確實突出,以後的戰鬥還需仰仗他。

  經過一番調整,城外的叛軍再次恢複了圍城,以張舉的性格,相信不久便會展開攻勢,但,讓劉虞唯一不解的是,據探馬回報,有一隻叛軍,估摸數千人,調離了軍陣,朝南邊去了。這個調動,讓劉虞甚為不解,後方郡縣均有兵卒把手,數千人翻不起多大陣仗,若是劫糧,良鄉城中糧草尚可支撐一月,並無糧草運往,除非,圍城打援?可自己也從未發出求援書信。

  雖不清楚張舉的意圖,但劉虞還是小心為上,命鮮於銀率三五騎趁今晚夜色偷偷溜出城外,探尋這隻叛軍的動向。

  而此時被各路人馬“心心念”的劉也,並沒有像張舉和陶壽估計的那樣,火急火燎的趕去良鄉援助劉虞,一麵有條不紊的緩速行軍,一麵派遣數波探馬,一個勁兒的打探著良鄉的消息。

  得知昨夜公孫瓚被圍,生死未卜,劉也同樣揪心了起來。這並不是什麽好兆頭,整個幽州,能打的將領屈指可數,如今還折損了一員大將,良鄉的局勢越來越不樂觀了。想到這裏,劉也心中不地道的產生了打道回涿郡的想法。

  “報!大人,良鄉城南五十裏,官道兩側發現叛軍蹤跡。”

  劉也心中一驚,啥玩意兒?在自己必經之路的兩側發現了叛軍,怕不是在埋伏自己喲。

  “再探!”

  “喏!”

  得知官道有埋伏,劉也如今有三個想法,並找來周倉,範疆和張達三人合計。

  “據探馬來報,我等必經之路上有叛軍蹤跡,元福,文昌,文達,有何良策?”

  聽到劉也這話,周倉心中一驚,一路上行軍頗為小心,居然有叛軍事先埋伏,“大人,小的覺得,莫不是有人走漏了風聲。”

  “元福之言,是說咱們的隊伍裏有內奸?”

  麵對劉也的質問,周倉狠狠點了點頭。

  劉也剛才也覺得有些奇怪,如果真的是有內奸,那就能解釋得通為什麽叛軍能如此迅速的掌握自己的行軍蹤跡,並布下埋伏。

  但,眼下還沒到討論誰是內奸的時候,而是討論行軍方向的問題,於是劉也將自己的三個想法,和周倉三人托出。

  “吾有三計,其一,既有伏兵,我等打道回府,會涿郡,靜待劉幽州。其二,既已知叛軍蹤跡,我等率軍繞起後方,將所埋伏之叛軍,一舉擊潰。其三,繞道而行,從北上良鄉,改繞東北方向。三位覺得如何?”

  三條計策一出,便是舉手投票環節,範疆張達二人選擇打道回府,周倉選擇繞到叛軍後方將其擊潰,三人望向劉也,接下來,輪到劉也做最終的選擇。

  見三個人兩種答案,劉也甚是頭疼,選擇困難症犯了。

  糾結了好一會兒,劉也最終選擇繞道東北方向。見劉也心意已決,周倉三人,也不做多言,緊隨劉也思路。

  方向既定,接來下,劉也將兩件事安排給了周倉去做,一,加速行軍,雖然繞路,但爭取明日抵達良鄉,二,每個時辰,督促各什長清點人數,如有缺額立馬上報。

  秋風煞人,劉也不禁緊了緊戰甲,難呐,難呐,生活不容易。

  未時三刻,張舉重新收攏逃散的軍士,繼續將良鄉團團圍住,準備發起最後的總攻,見雲梯與攻城槌皆已就位。張舉拔出手中寶刀,大喝一聲,“殺!”

  隨後張舉身邊的傳令官飛速拍馬趕到其他方向,向其他方向圍城的叛軍傳達總功的消息。

  “嗚嗚嗚嗚嗚。。。。”

  沉長的號角響起,戰鼓在鼓手手中有節奏的擂動。隨著傳令官將消息帶往各個方向,良鄉四周,陸續號角嗚鳴,戰鼓擂動。四周圍成的叛軍,在鼓聲的指揮下,陸續行動了起來,朝良鄉縣城進發。

  而城們之上的劉虞也聽到了四周震天的鼓聲,雖然早就做好了應戰準備,但一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還是讓劉虞倒吸一口涼氣。

  鮮於銀被安排鎮守東門,鮮於獻被安排鎮守西門,閻柔被安排鎮守北門,而劉虞自己則親自坐鎮張舉進攻的方向。

  城下叛軍在鼓聲的指揮下,出動三個方陣,估摸五千人,發起第一波攻勢,兩台攻城槌和八架雲梯在叛軍士卒的保護下,有序朝良鄉靠近。

  四百步!

  三百步!

  “放箭!”

  叛軍已近三百步,劉虞一聲令下,城上的弓箭手,毫不客氣的用自己手中的箭矢招呼著城下的叛軍。

  漢軍製式弓箭,有效射程達一百二到一百五十步,在居高臨下的幫助之下,可達兩百餘步,而且隻有殺傷力,沒有準頭,誰倒黴射到誰。

  見黑壓壓的箭雨遮天蔽日襲來,攻城的叛軍主將高呼一聲“舉盾!”

  各式各樣的盾牌齊刷刷的舉起,叮鈴乓啷,盾牌和箭矢接觸的那一刻,發出一陣又一陣悅耳的打擊樂聲,同時依舊有不少的倒黴蛋中箭倒地,更有甚者,被一箭奪取了性命。

  “射!”

  “再射!”

  在劉虞的指揮下,箭雨一陣接著一陣,毫不留情的奪取城下叛軍的性命。而城下原本平緩的鼓聲忽然之間也變得急促了起來,是總衝鋒號角。

  兩百步,在急促的鼓點中,城下攻城的叛軍加快了腳步,雖然無時無刻不被城上的箭矢帶走身邊的同僚,但城下的叛軍依舊不敢停下腳步,如同於那箭矢賽跑一般。

  短短幾分鍾,八架雲梯和兩輛攻城槌就位,一場攻城戰最為血腥的時刻開始了。

  攻城一方竭盡全力登上城頭,而守城一方則誓死捍衛著屬於自己的一片小小城垛。

  城上漢軍弓箭手不斷向城下的叛軍發射箭矢,而城下的叛軍一邊舉著盾牌冒著箭雨前進,一邊由弓箭手向城上進行還擊。

  事先準備好的滾石和檑木此時大展神威,漢軍守兵不顧城下的箭矢,不斷向雲梯上進攻的叛軍投擲石塊,被不幸砸中的叛軍士兵自由落體,往往還會連帶著砸中數名在雲梯下等待的叛軍。

  隨著城上漢軍弓箭手不斷中箭,失去戰鬥力,眼見叛軍即將登城,“熱油!”隨著劉虞一聲令下,沸騰的熱油從鍋中直流而下,一時間,城下慘叫聲一片,暫時阻止了即將登城的叛軍。

  但好景不長,稍有慌亂,叛軍第二波攻城隊趕到,就著現有的雲梯,再次向城垛發起進攻。

  “一!二!撞!”

  “一!二!撞!”

  實木城門在攻城槌的撞擊下吱吱作響,解決一個,又會馬上替換下一個,攻城槌由實心木所製成,難以被破壞。不管是用箭矢還是滾石,都無法阻擋,熱油已經用盡,城上的漢軍無力阻擋攻城槌的進攻,雖然有箭矢的不斷騷擾,但城門被撞破,隻是時間的問題。

  攻城已過半個時辰,叛軍第一輪攻城的五千人馬,在叛軍主將的命令下,分成三批,如今已經全部壓上。

  攻城戰對於攻方的壓力和傷亡往往是最大的,所以在那個時代,一般軍隊主將都會盡力去避免攻城,要麽勸降,要麽繞道,要麽將城內守軍引誘出來,畢竟哪怕是能攻下來,造成的傷亡也是難以估計。

  叛軍統帥張舉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但城內守將乃是幽州刺史劉虞,這是吞並整個幽州的最後一道坎兒,良鄉,哪怕是付出再高的代價也不得不攻下。

  良鄉小城,城高三丈,無山川河流以據守,麵對十萬叛軍,劉虞壓力並不比張舉小,眼見叛軍已然攻上城頭,劉虞不得不將事先準備好的預備隊盡數壓上,在擁擠的城頭之上,和登城的叛軍展開白刃戰。

  沒有過多的陰謀詭計,全憑三軍用命。

  一次又一次,城上的漢軍以慘重的代價,打退了叛軍的進攻。

  見五千攻城士兵已鏖戰一個時辰,損失慘重,張舉再次調度五千士兵,發起了第二波攻勢。一鼓作氣,趁城上漢軍苦戰,身心俱疲,此時正是一舉拿下良鄉的大好機會。

  “嗚嗚嗚嗚嗚!”

  出兵的號角響起,其他三個方向的叛軍陸續吹起號角,劉虞深感不妙,這是第二波進攻的信號。

  調動完畢的五千叛軍在身後督戰隊的督促下陸續朝良鄉攻去,而在城頭之上已經苦戰了一個時辰的第一波叛軍,見援軍已至,軍心大振,在主將的激勵之下,進攻變得更加凶猛。

  畢竟一旦城破,那麽首功當屬他們第一波攻城之人,賞賜必定不在話下。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