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千古對錯誰評說
作者:三千劍      更新:2020-06-01 13:49      字數:3968
  這天一大早,又有人在外麵敲門。十方跑去打開大門,看到又是曹公公。

  他掰著指頭算了算時間,算來算去還差兩天。就翻著眼睛抱怨曹公公,說他說話不算數,跟一個小孩子都耍無賴。

  曹公公苦笑著說,可不是自己耍無賴。實在是陛下有事找,讓趕緊去未央宮一趟。

  十方聽了很意外。最近長安城內風聲鶴唳,都說胡人馬上就要攻城了,少帝雖然年少,也整天跟朝臣們在一起,商議著布防禦敵的大事。怎麽會想起找他呢?

  他心中疑惑,還是吩咐肥貓告訴師父一聲,就跟著曹公公出了門。想著剛好去桂宮看一下玲瓏。聽魏真人說,這幾天玲瓏一直自責,總說沒照看好他。整個人都廋了一圈。這姑娘心事太重,他得去安慰一下。

  想著就進了宮門。快走到宣室殿,又聽小黃門稟告,說少帝在和幾位大臣商議軍務,讓他先去金華殿,等會兒再去找他。

  他聳聳肩,隻能溜溜達達一個人往金華殿走。沿著林蔭大道還沒走到大殿門口,就聞到一陣沁甜濃鬱的香氣飄來。

  他忍不住深吸了口氣,隻覺得那馥鬱的香甜沿著血脈浸潤了全身,讓他渾身舒泰。

  忍不住又深吸了幾口氣,仰頭望著那幾株參天桂樹,滿樹星星點點的繁花。仿佛他所有的煩悶和憂愁都融化在這花香裏。

  渾身舒暢的走進金華殿。看到裏麵忽然臉色一變,低著頭就想溜出來。卻被一聲沉穩的低喊叫住。

  “還往哪裏跑啊?你的病好了嗎,今天怎麽想起跑來學堂這邊了?”

  他趕忙轉身,躬身施禮。臉上堆滿笑道:“是先生呀!先生今天沒有休息?學生這病才見好,一直惦記著學習的事。今天進宮,不知不覺就走到這裏來了。可能這就是心之所係,念茲在茲吧。”

  劉博士頭發花白,綸巾束發,穿著一件藍色的寬袍。他端坐在案後,放下手中的筆,看了十方一眼道:“你倒是會說話。今日進宮,是陛下宣你來的?”

  十方連忙點頭道:“是呀,先生。也不知道有什麽事?”

  劉博士衝他招了招手,讓他跪坐在身前的長案後,歎息道:“唉,等會兒無論陛下讓你去哪裏、做什麽,你都隻管去做,不要想太多。你對大篆和西周金文,最近還有鑽研嗎?”

  他摸了摸鼻子,也不敢撒謊,尷尬的說道:“最近,倒是沒有啦。宮裏存的甲骨和西周竹書不多,古文拓本更少,能看的都看過了。不過以前學的都還記得。”

  劉博士點點頭道:“記得就好。可惜連年戰火,不知燒毀了多少古籍。《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都早已遺失。也不知,能不能再看到?”

  十方疑惑的問道:“先生,這些傳說中的古籍比那汲塚竹書還要年代久遠,怎麽可能還存世呢?”

  劉博士沒有回答他,又問道:“你覺得曹操是何種人?”

  他一愣,先生今天提問,怎麽像腦筋急轉彎?想起後世那句經典評價,就說道:“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劉博士輕拍桌案,笑道:“說的妙。這是東漢末年名士許劭的評價吧。入木三分。過來,你先來看看這段文字。”

  十方好奇的繞過長案,來到先生的案前,看到紙上墨跡未幹,寫著一段話: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鬆柏,猶宜恭肅。而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躲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汗國虐民,毒施人鬼。

  看過一遍,他的目光又落在“發丘中

  郎將”和“摸金校尉”上,揉了揉眼睛,才確定沒有看花眼。他強壓下心底的驚詫,抬頭望著劉博士。

  “此為建安七子陳琳所作的《為袁紹檄豫州》。”劉博士靜靜的等他看完,又拿起案上角落的一本線裝薄冊,說道,“這本《魏書·武帝紀》是本朝觀閣令史陳壽所作,卻沒有記載過此事。你且看過再說。”

  十方接過這本《武帝紀》,又默默的看了起來。

  劉博士倒出玉壺中的新茶,坐在案前喝茶。看著十方皺眉看書的樣子,嘴角微翹,露出一絲笑容。也幸好十方正埋頭看書,沒看到劉博士的笑容。不然一定會嚇他一跳。

  他一口氣看完,才抬起頭道:“這位陳壽先生竟稱前朝的魏武皇帝為太祖,對曹操的評價似乎很高呀?”

  劉博士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點頭道:“陳壽曆經蜀漢、曹魏、司馬三朝,在書中稱曹操為太祖,所著《三國誌》的字裏行間也透出以魏國為正統,兼顧本朝利益,摻雜了不少個人情懷。在作誌中美化曹魏甚多矣。”

  十方轉著眼珠,試探的問道:“先生對曹操的印象不好?”

  “嗯,是不好。曹操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曹操篡漢,大漢數百年基業從此斷絕。可惜可歎。唉,又扯遠了。你對那陳琳的檄文有何看法?”

  十方仔細想了想,抬頭說道:“我覺得吧,曹操還是盜過墓的。但肯定沒董卓那麽明目張膽。陳琳的檄文應該屬實,最多在細節描述上誇張了。”

  他說完心裏有些奇怪,為什麽劉博士對研究曹操盜墓的曆史有了興趣?

  心念忽然一閃,似乎在很久之前,少帝也說過這樣的話題。但那次是偶然提起,並沒有細說……

  劉博士微微點頭道:“恩,我也是這麽想。但我對曹魏素來不喜,與那陳壽的看法更是南轅北轍。所以才把資料給你,由你自己來判斷是非。”

  十方點點頭,又奇怪道:“可是,先生為什麽要我看這段曆史呢?”

  “不用問。少帝宣你進宮,八成就是為了此事。隻是這種事……我也不好說對錯。雖事急從權,但這樣的事一旦傳出去,便會被後世詬病,世人唾罵。唉……”

  十方聽得似懂非懂,隱約有個猜測,卻不敢說出來。正在胡思亂想,卻看到陳公公走了進來,和劉博士問好後,說少帝正在漸台,讓十方現在就去。

  劉博士隻是揮了揮手,讓他趕緊過去。

  十方出了金華殿,又深深的吸了幾口香氣,跟在陳公公身後問道:“是去釣魚嗎?少帝這個時間叫我去釣魚?”

  陳公公咳了一聲,放慢了腳步小聲道:“不是釣魚。隻是今日的天氣好,陛下想在河邊散散心,順便和你談事情。”

  “這樣啊……陳公公,這兩天有匈奴大軍的消息嗎?”

  陳公公緊張的向左右看看,見四下無人,更加小聲道:“聽說五萬匈奴兵已攻破了黃白城,正直奔長安而來。好在麴允大人率領沿途官兵奮起阻截。賊兵一時半會兒還過不來。”

  十方聽得心頭亂跳:難道長安城這次要完蛋了?還好把人送走了。也不知道月牙兒她們怎麽樣了?應該已經到洛陽城了吧?

  他胡思亂想的就到了漸台。走上青石橋,遠遠看到河邊草地放著一張巨大的帝輦。少帝正坐在上麵發呆。隨侍的宮女內監都立在遠處。

  少帝看他跑過來,便笑著讓他脫鞋上輦,又讓他坐在身旁先喝口水緩緩。

  他盤膝坐在少帝身邊,看著遠處佇立的宮女和內監,一臉天真的問道:“陛下找我過來,是準備釣魚的嗎?”

  少帝苦笑道:“唉,哪還有心情釣

  魚啊。朕找你來是有一件事。十方,之前你去了金華殿,劉博士跟你講了什麽沒有?”

  他爽快的點頭道:“講了曹操盜墓籌軍餉的故事。還問我信不信陳琳的檄文。”

  “那,你聽了這故事,有什麽想法?”

  “曹操盜墓應該是真的。當年魏武以匡扶漢室招攬天下英才,對個人名聲很看重。就算缺錢盜墓不會大張旗鼓讓人知道。我想陳琳多半是猜測。”

  少帝默默點頭。猶豫了一下又問道:“那你,對魏武盜墓籌餉有何評價?”

  他偷看了少帝一眼,說道:“三國紛亂,群雄割據。曹操身份不顯,為籌措軍餉也是不得已為之。此事情有可原,卻有悖人倫禮法。隻能秘密去做,不能讓外人知道的。”

  少帝似乎輕鬆了幾分,微笑道:“朕這次找你來,是想讓你去整理一批竹簡和古物。其餘的事你不必問,自然會有別人去做。”

  “有發掘的竹簡和古物?在哪裏呀?”

  “地點不在長安城。朕想讓你隨軍過去查看。你這次去,不要問地點,也不要管他們怎麽做。你隻負責收取和甄別出土的竹簡、甲骨等物。收集之後先不要運回長安,找個地方藏好。朕會讓曹、劉兩位公公跟著你,另有一支五十人的小隊歸你調遣,你為隊率。”

  十方點頭。

  少帝皺眉想了想,又低聲吩咐道:“如果,萬一長安城有變,你找機會去敦煌寺一趟。在大勢至菩薩座下藏有一份密詔。你取到之後送與弘農郡太守宋哲,他自會為你安排一切。”

  十方緊張的直起身,下意識的看了看四周,吞了口吐沫道:“這次真的這麽嚴重?”

  少帝神色輕鬆的拍著他的肩膀,笑道:“隻是預防萬一。如今長安城四野還有兵馬十幾萬,城內更有幾千西涼鐵騎。匈奴人想憑幾萬疲憊之師破城,隻怕會雞飛蛋打呢!”

  他這才鬆了口氣,趕緊喝了口酸甜的葡萄汁壓壓驚。

  放下杯子,又好奇的問道:“我的小隊隻有我一個識得甲骨、金文的嗎?沒有其他先生跟著?”

  少帝有些感傷的望著流水,苦笑道:“沒有了。差不多都走光了。況且這種事也不會有人願去。一旦泄露,會給後世留下罵名的。你隻是個小孩子,混在隊伍裏也沒人知道的。”

  十方看少帝又難過了,便笑嘻嘻道:“這麽重要的事派我去做,主要還是因為我聰明吧?”

  少帝被他逗笑道:“哈哈,你別說,魏夫人還真是誇你了?”

  “咦,真的,魏真人還會誇我?”

  少帝忍著笑說道:“對呀。魏真人說,十方這小鬼奸滑成性,遇到危險跑得比猴子都快。還有異術傍身。就算他在山裏遇到老虎,也能安然逃脫的。”

  他撇了撇嘴。“原來是這樣說的呀。明明心裏承認了,也不願說句好聽的。女人就是這樣……”

  少帝哈哈大笑。

  交代完正事,也散了心。少帝便讓他回去早早準備,兩日後動身啟程。

  “十方,你要多保重!”少帝摸著他的腦袋,微笑道。

  “嗯,我很快就會回來的。”他穿好鞋子,退了下去。看著遠處微笑的少年,心裏忽然空落落的難受。

  等十方走遠,陳公公才走到河邊,輕聲問道:“陛下,咱們這就回去嗎?”

  少帝默默點頭,放下手中的杯子道:“老陳啊,你覺得這次長安城還能保住嗎?”

  陳公公彎腰道:“陛下洪福齊天,長安城定能安然無恙!”

  “唉,但願吧。無論如何,至少十方能安然離開了。他是我這世上唯一的朋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