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57)
作者:少年邊翁      更新:2020-04-20 11:03      字數:4276
  劉小霞與陶連文分手的當天晚上,陶連山陶連海回來,陶杏兒就一五一十地將白天發生的事,告訴了兩個哥哥。

  陶連山聽得眉心緊皺,陶連海的神色也透著不愉。

  兩個兄弟,一前一後去了一趟陶連文的房間。

  陶連山嘴笨,不知道說什麽才能安慰自己的弟弟,索性就從趙秀那邊要了五塊錢,拿去塞到了陶連文的手裏,讓他自己拿去花。

  陶連文可是被自己大哥的大手筆給震住了。

  當然,這家夥,也很是高興地收下了這筆“安撫費”現在家裏,賺錢的都是哥哥嫂子們,他沒有收入,手裏一分錢都沒有,這五塊錢,對他來說,真的是一筆巨款了。

  然後陶連山又在他的房間裏停頓了一陣,因他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麽才好,就隻能盯著陶連文看。

  陶連文被自家大哥盯著心中發毛,索性自己開了口,反過來安慰陶連山說他其實已經想明白了,再說為了那樣的女人也不值當。

  最後,是陶連文把陶連山給安慰好了,這事才結束。

  陶連山走了,陶連海又去了一趟。

  這一次,終於是哥哥安慰失意弟弟的正常情況了。

  其實,便是沒有陶連山跟陶連海的安慰,陶連文自己也沒太大的事。

  這一段時間跟劉小霞見麵的數次都不歡而散,早就消耗幹淨了他對她的感情,雙方父母見麵,劉家玩的那一手,更是惡心到他了。

  這一分手,其實對陶連文來說,更多的是如釋重負。

  劉小霞帶著父母上門的事,大季屯的人都看到了,後來又被村子裏的人撞見劉小霞帶著父母離開,大家夥八卦的心頓時就被勾了起來。

  照理說,這親家第一次上班,再怎麽都得住一晚的吧,就算是實在是有些不方便的情況,也不至於吃個飯的時間就走了這點時間,隻怕連商量婚事安排的時間都不夠。

  “這有啥說的,肯定是沒瞧上唄。”崔老太聽到大家都在悄聲議論,就翻了個白眼,不屑地說道。

  “誰沒瞧上誰?”就有人問道。

  崔老太再翻白眼,“還能是誰?肯定是人家劉家的沒瞧上唄。”

  有人不服:“我看未必吧?陶家現在兩個工人,這條件,就是在城裏那都是搶手的。”

  這人的話立馬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響應:“我覺得吧,肯定是陶家的條件好了,陶連文瞧不上那女知青了。”

  “是我,我也瞧不上,那麽好的條件,為什麽不選個門當戶對的?”

  “呸呸呸。”崔老太說道,“陶家條件好,當工人的是陶連山跟陶連海,關陶連文什麽事,他還不是在家裏種地。人女知青可是家在城裏的人,城裏人,懂嗎?那樣的人家,怎麽可能瞧得上陶連文?”

  崔老太的話,也有少許的人響應:“就是,陶家有兩個工人咋了?人女知青家裏,說不定工人更多呢,我看她那爸媽周身的氣質,那肯定都是妥妥的工人。”

  崔老太又說道:“人家女知青以後肯定是要回城裏去的,依我看,她爸媽這次來,肯定就是專門給陶家的人說清楚,這門親事不成。你們也不想一想,若是陶家瞧不上,還讓人家父母過來幹嘛?一早就讓陶連文跟女知青分了不就行了?”說完了,崔老太還嘀咕了一句,“你們是沒看到,那女知青跟她爸媽來的時候,陶家人那興奮高興的臉色。”

  是啊,若是陶家瞧不上,犯不上還讓人家的父母都追到大季屯來了。

  崔老太的這句話說得太有道理了一點,之前在反駁她的人頓時也說不出來反駁的話了,大家麵麵相覷之後,少許的幾個還幫著陶家說話的人,也都紛紛住了嘴。

  這些達成了“共識”的人,然後再將自己的觀點跟其他的人討論,沒到半天的時間,幾乎整個大季屯的人都知道,女知青跟陶連文的事,泡湯了。

  因為陶家的人那一天請假了,沒去上工,加上這不是一件好事,便是再好事的人,也沒道理跑人家家裏去求證這事。

  第二天,陶家的人開始恢複上工了,便有人大著膽子去打聽始末了。

  但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陶家的人竟然都承認了,就說自家條件不行,而且,人家就一個女兒,愛得不行,還想著等劉小霞嫁回城裏,守在身邊呢。

  崔老太聽到這消息的時候,腿抖得就特別瑟,一副揚眉吐氣的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她家拒絕了陶連文呢。

  “哎呀,連文跟女知青的事情不成,那不是等於我家就有機會了嗎?”就在一群人圍著討論的時候,其中一個坐在崔老太對麵的老太太,一拍手,脫口而出。

  她這話一說出口,還在討論說話的人,都愣住了。

  繼而,幾乎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光芒。

  是啊,之前她們就打過陶連文的主意,但去陶家提親,都被陶家的人給拒絕了,當時大家不知道為什麽,現在知道了女知青的事,還能想不到原因。

  既然陶連文當時是因為喜歡女知青才拒絕了其他的人,那麽現在,女知青跟他沒得關係了,這豈不是意味著大家家裏的適齡女兒又有機會了?!

  陶家這樣的家庭,女知青瞧不上,但對他們來說,那可是已經非常好的選擇了。

  “就你家那個女兒,陶連文又不是瞎,人家能看上?”崔老太對著那最先動了心思的老太,諷刺說道,“你自己看看那女知青,就該知道陶連文喜歡什麽樣的了。”

  那老太被她擠兌得麵色尷尬,嚅囁小聲地反駁,“可我女兒又勤快又能幹,洗衣做飯,家務活地裏的活,都是最好的。”

  老太炫耀女兒的話,被其他的人聽在了耳朵裏,頓時每個人都開始表達自家女兒的優點了,好像慢了一步,就會損失跟陶家做親家的機會似的:

  “我女兒也勤快啊。”

  “我女兒不但勤快,她唱歌還好聽呢。”

  “我女兒又白又好看,比那女知青可好看多了。”

  “那我女兒屁股大,算命的可說了,她那是生兒子的命,好生養。”

  大家在這邊各自吹噓自己的女兒,最後還是被過來檢查生產情況的大隊長給吼了幾聲,這次各自分開,專心幹活。

  這一番討論,是背著陶家的人進行的,陶家的人,並不知道陶連文跟劉小霞這事會出現這樣的後果來。

  不過當天晚上,下工回家的時候,陶家的人就知道了蔣荷花剛收拾好,跟著陶國強一邊說一邊往回走的時候,就有人主動湊到了她的身邊來,變著法地推薦自己的女兒。

  蔣荷花剛聽出了些許的門道,湊到她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好不容易給打發走了,結果回家,剛吃了晚飯,就又有人上門來敲門了。

  來人來的時候,還是提前被雲裳發現了動靜,她提醒了蔣荷花一聲之後,就先回去了知青點。

  第二天中午去陶家的時候,那時候陶家其他的人還在地上,雲裳就聽王芬給她說了一下昨晚她離開之後發生的事,最值得一提的,是崔老太跟人吵架的事。

  這位昨晚上,自以為就自己悄悄來了,結果正在說著的時候,又陸陸續續來了幾個人。

  那幾個人進來一看到崔老太在,大家的臉色就都不怎麽好看。

  後來,還是幾個人吵起來了,陶家的人才知道了背後的故事。

  原來,白天大家都在說要來陶家說親的時候,就沒少遭到崔老太的冷嘲熱諷,那話裏話外,都是對他們瞧不起,說什麽人家不要的,他們卻跟寶貝一樣。

  反正是沒少說陶家的壞話。

  結果呢,晚上卻悄咪咪到了陶家來給她娘家的侄女說親,這前後不一致的態度,可著實惹惱了發現她在陶家的幾家人。

  蔣荷花也被崔老太給惹火了,當著所有人的麵,就直接拒絕了崔老太,告訴她,他們家連文就是打一輩子的光棍,也不可能跟她家沾親帶故的。

  不說她娘家那侄女真的是不是如她口中所說的那麽優秀,但光是憑著有她這樣一位親戚在,那就是蔣荷花避之不及的。

  接下來幾天,陶家又著實因為陶連文的事忙乎了一陣,最後幾乎是來的人都被拒絕了一遍後,這事才終於慢慢地冷卻了下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雲裳申請的探親假,也終於下來了。

  這樣的年代裏,不管是下鄉支援的知青們,還是當地土生土長的人,你想要跨城出行,不管是什麽原因,那都得先進行申請。隻有審批通過,拿到了介紹信,你才能出行。

  雲裳在重生後不久,就開始進行了申請。

  因為當時還想著要幫陶家做一些事,所以她也就沒去想辦法加快申請流程,而是順其自然。

  所以,她就這麽等到了這來年的一月份。

  探親假下來後,就意味著她可以回去自己的家鄉,長河市了。

  跟顧山劉德等人做了一下交接,也跟大隊長那邊打好了招呼,雲裳再跟陶家的人說了一聲後,就在一個霧蒙蒙的早晨出發了。

  從大季屯到長河市,中間要跨越兩個省,這年代長途出行,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了。

  不願意虧待自己,雲裳在出發之前就找了錢大富幫忙,想辦法弄到了一個軟鋪的火車票。

  火車上一共坐了三天兩夜的時間,到達了長河市。

  到了長河市之後,下了火車,時間是上午十一點左右,雲裳就去了一趟國營飯店,用飯票跟十塊錢,鋪張而又奢侈地吃了個爽快。

  吃飽喝足後,她又去了招待所,拿著介紹信,開了一間帶有獨立衛生間的房間,舒服地洗了個頭,再洗了個澡,換了一身幹淨清爽的衣服後,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覺。

  三天的火車,滋味可是難受,車上真的是什麽味道都有,這對五感靈敏的雲裳來說,那是相當受罪。

  當然,在她的人生閱曆裏麵,肯定是遭遇過比坐火車還難受的困境,也聞到過更加惡臭得讓人直接昏過去的味道。可在有條件的前提下,雲裳還是希望享受一番的。

  早就申請探親假的時候,她就已經開始收集各種票證了,後來離開的時候,陶連海也給了她不少的票。

  除開票,他們還給錢,陶連海給,陶連山給,蔣荷花也給,就連陶連文都將自己僅有的五塊錢拿了出來,悄咪咪地塞給雲裳,說是他知道他給的有點少,但這已經是他的全部了。

  為了讓雲裳能夠充分明白他的心意,陶連文還當場給雲裳講了一個“一個人身上有兩百塊,給你十塊;而一個人的身上有五塊,把五塊全部都給你了。五塊錢肯定是沒有十塊錢多的,但其中代表的意義卻是不同凡響的,因為給你五塊錢的人,是給了你全部,證明他的情誼是比那些給十塊二十塊的人,更重要的”的對比故事,借此表達他對雲裳的情深義重。

  陶家人給的票,雲裳都收下了,畢竟這個計劃經濟的年代,沒錢還能存活,但沒票是真的寸步難行;但他們給的錢,雲裳卻分文不要除開情誼深重的陶連文那五塊錢陶家現在是有錢了,但跟雲裳手裏的錢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況且,雲裳也不需要那麽多錢。

  因為火車上沒怎麽休息好,雲裳吃了飯,就在招待所睡了一個昏天暗地,醒過來的時候,天色都暗了。

  長河市是一個很大的城市,雲裳休息的地方,跟顧雲朝的家,是城市的兩個對角線,她沒打算立即就回去,所以也就不慌不忙,再次去國營飯店,吃了一頓晚飯後,回到了招待所,繼續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雲裳去了一趟長河市的百貨商場。

  這個時代的百貨商場跟供銷社差不多,購物也是需要各種票據的,雲裳大概看了一圈之後,對於自己這回回去要買的東西,大概有了底。

  然後,她吃了早飯後,就回去收拾了東西,退了招待所,踏上了回“顧雲朝”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