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52)
作者:少年邊翁      更新:2020-04-20 11:03      字數:4263
  劉小霞與陶連文再一次不歡而散。

  離開之前,劉小霞最後一句話對陶連文說的是“你要真的想要跟我在一起,你自己回去想想怎麽跟我父母說吧”。

  劉小霞的父母來得不可謂不快,那一次對話才結束兩天,劉父劉母就到了。

  劉父劉母到的時候,時間正是上午,那天正好陶家一家人都在大隊上幹活,請了假的劉小霞去村頭接到了自己的父母,去知青點就修整了不到十分鍾,她就跟她的父母,一起去陶家了。

  陶家在村尾,從知青點去陶家,是要路過大隊上幹活的地。

  還沒走進的時候,正在幹活的陶連文就已經看到了劉小霞,而劉小霞也看到了他。

  “連文。”劉小霞就朝著陶連文招手,並叫了一聲他。

  她這一叫,陶連文還嚇了一跳。

  他跟劉小霞耍朋友以來,劉小霞是一直要求保密的,雖然最近因為劉小霞已經叫了她的父母過來,眼見著兩人的關係就要公開了,但卻也沒這麽光明正大的。

  陶連文一直以為,還是要等雙方父母談過之後,這件事才會定下來,沒想到現在劉小霞竟然就這麽叫了他。

  不過,對於真心喜歡劉小霞,想要跟她過一輩子的陶連文來說,這是好事,而且是極大的好事。

  他露出了高興的笑容,朗聲答了一聲“誒”,然後就在一起幹活的人或是驚異不定或是好奇八卦的眼神中,朝著劉小霞走了過去。

  “那不是村裏的女知青嗎?”

  “陶連文喜歡的人就是她?”

  “怪不得之前好多的媒婆都被推掉了,原來是跟女知青處對象了。”

  “女知青有什麽好的……”

  一時之間,地裏幹活的人,三三兩兩地圍在一起,討論什麽的都有。

  對大季屯的人來說,本村的人跟知青處對象的事,可從來沒發生過。

  其實,別說處對象,就是平日裏一起幹活的兩幫人,彼此說話交流的時間都很少。

  陶連文沒理會這些談話,他走到了劉小霞的麵前,衝著劉小霞笑了笑。

  “連文,這是我爸媽。”劉小霞介紹起了自己身後的父母。

  “叔叔阿姨好。”畢竟是第一次見麵,陶連文整個人顯得有些拘束,打了招呼,問了好之後,他實在是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就幹脆將求救的信號發給了緊跟在他身後過來的蔣荷花身上。

  看到他看過來的求救的眼神,蔣荷花哪裏還能不明白自己兒子的心思,她背著人,踢了一腳這個沒出息的兒子,壓低聲音說了一句:“介紹。”

  總不至於還得要她上前去親自給未來的親家介紹吧。

  陶連文霎時就聽懂了,趕緊回頭,再叫了一聲“叔叔阿姨”之後,這才指著蔣荷花說道:“這是我媽。”

  這會兒在大隊上幹活的陶家人,除開陶連文跟蔣荷花,其實陶國強還有陶杏兒他們也都在,不過,跟著陶連文過來的,卻隻有蔣荷花。

  陶杏兒不跟過來,自然是因為她是晚輩。

  當然,還有一點,陶杏兒從來沒給任何人說過,那就是她自己不怎麽喜歡劉小霞,總覺得吧,這人心思不單純。

  至於陶國強,他則是因為覺得自己嘴笨,這種場合過去,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反正前麵兒子的兒媳婦,那都是蔣荷花相看來的,小兒子自然也得蔣荷花繼續看。

  “你好你好,”蔣荷花趕緊跟劉父劉母打招呼,“我是連文的媽媽,之前聽小霞說了,長你們幾歲,就托個大,你們叫我蔣大姐就行。兩位這麽遠過來,也是辛苦了,阿文,”蔣荷花使喚陶連文,“趕緊叫了你爸跟你妹,咱們回家去。”頓了一頓,蔣荷花補充說道,“貴客來了,咱們家可得好好接待呢。”

  “不敢不敢,”來出麵的是女人,劉家這方出麵的也是劉母了,“蔣大姐你太客氣了,也是怪我跟老劉,沒提前說一聲就跑過來了。不過你也知道,這父母啊,都牽掛兒女的事情,尤其我家小霞,一個人在這外麵,她之前給我們寫信過來,我跟她爸,接到信就一刻都坐不安定了,就想趕緊過來看看。”

  “對對對,是這個理。”這話算是說到了蔣荷花的心坎上,加上她就陶杏兒一個女兒,可看得寶貝得緊,一邊點頭一邊跟劉母說話,“大妹子,你說得可太對了……”

  這時候,陶連文把陶國強跟陶杏兒已經叫了過來,又跟大隊長請了假,一家人就在所有人各種各樣的眼光中往回走了。

  “剛剛那個就是劉小霞的父母吧?”知青的隊伍裏,也有人開始八卦了起來。

  “應該是。”

  “沒想到她還真的跟陶連文在一起了,她不是一直都想回城的嗎?嫁給陶連文不是就不能回去了。”

  “誰說的?陶家現在可不一樣了,人家家裏可是有兩個工人的,這是什麽概念你們知道嗎?我們好多人的家裏,能有兩個工人。“

  “怕不止吧?沒聽說陶家現在還有個什麽推薦信,還有兩個工人的名額,據說那崗位比陶連山陶連海還好呢。”

  “那又怎樣?農民始終是農民,我以後肯定是要回去城裏的,就算嫁人,也得嫁回去城裏。”

  “對,我也是。”

  “如果那工人的名額可以給我的話,我倒是可以答應嫁給陶連文。”

  “你就做夢吧你,人家那名額肯定給家裏兒子留著,有多的,也會留給孫子。”

  女知青這邊聊得熱火朝天,大季屯的村民那邊,尤其是女人集中的地方,那聊得熱鬧程度,絲毫不會輸給女知青。

  “怎麽就被那劉小霞搶先了呢?”有老太太遺憾跺腳,“連文好歹也是我看著長大的,跟我們家閨女多般配啊。”

  “陶家人現在可跟以前不一樣了,人家就是要找女知青,你就省省吧。”崔老太說話的語氣不陰不陽,“我看他們心大娶個女知青,也不怕以後鬧得慌。”

  “那些女知青有啥好的,幹活幹不利索,做飯也不會,以後生個孩子,隻怕都得讓婆婆來帶,就是給我家倒貼,我都不要的。”

  “你不要人家稀罕呢,我看那劉小霞就長得不錯。”

  “有啥不錯的,我看就是看中了陶家現在那點家產了。要不然早不耍晚不耍的,就現在跟陶連文處對象。”

  “就是那些女知青,我看就沒幾個好的……”

  說著說著,大家的話題討論就歪了。

  這時候,正好過來視察的大隊長發現,幹活的人三三兩兩的,竟然都在閑聊偷懶,站在田埂邊,就是一聲怒吼,“幹活幹活!有那閑工夫就給我多幹一點,再要八卦,就回家去。”

  上午都做了這麽一陣了,誰也不舍得自己的工分,於是大家作鳥獸散。

  陶家跟劉家的人一起到家的時候,趙秀跟王芬正在家裏收拾。

  最近兩個人的“工作”都穩定了下來,不管是出於身體的考慮還是安全的考慮,她們現在手裏的活都不多。

  趙秀這邊呢,是趙家王家跟蔣家,都是將野菜的前期處理全部都給她做得巴巴適適的,才送過來,她自己隻需要做醃製的過程,因為現在被限量了,又時不時地有一家人的幫忙,她的“工作”量非常輕鬆了。

  王芬這邊呢,也是慢慢地接著活幹,不多接也不少接,保持一個跟趙秀差不多的狀況就行。

  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陶國強蔣荷花他們也就恢複了繼續上地,陶連文陶杏兒上午上地的安排。

  當然,這也主要是雲裳提出來的。

  在真正的改革到來之前,還會有一段時間的“黑暗期”,為了保證陶家人的安全,她充分地考量之後,才定下了跟武展俊的一百份交易以及王芬那邊的接待量。

  其實,對現在的陶家來說,錢不錢的,真的不缺了跟身邊許多的人相比,他們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更何況,現在他們家裏可是有四口人有收入。

  而且每個月的收入,都逼近一百五十元,這幾乎是等同於陶家過去十年的收入累積,如何不讓陶家的人心滿意足?!

  這逼近一百五十的收入,誰也沒想到的是,趙秀會是占了大頭的那位。

  原本之前做得多,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到後麵被限定了數量之後,趙秀還以為自己的收入會下降,卻不想一個月下來,收入根本沒降,她問了武展俊才知道,限量之後,這個聰明的小夥子提價了,單價上漲,數量雖然少了,但總收入卻能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

  當時的趙秀知道後,可是好生感歎了一段時間,說那武展俊的腦子不知道是咋個長的,怎麽就能聰明到這個份上呢?

  她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根本不是武展俊的主意,是雲裳私下去找了武展俊,是雲裳給武展俊出的主意。不過因為她要求保密,武展俊也樂得背這樣的“鍋”。

  除開趙秀,第二收入的,就是陶連海了。

  他轉正之後,一直跟在錢大富的身邊做事,這小夥子非常有眼色,會來事,幫著錢大富接待過好幾次大領導,都得了大領導的誇獎,尤其是家裏的好東西,他也總想著錢大富一份。這麽你來我往的,再加上雲裳的情分在中間,錢大富對他,簡直不能更加滿意了。才轉正兩個月,就又給他加薪了一次。

  當然因為他加薪,也給陶連山加薪了,雖然不及陶連海,但兩塊錢的加薪,也足以讓陶連山非常開心了。

  排行收入第三的人,是王芬。

  她的速度慢下來,主要是因為雲裳覺得她如果想要在這方麵有所發展,還得靠著自己去學習摸索,學習原創才行,她不可能一直呆在這個世界,也不可能一直給王芬提供無窮盡的創意其實雲裳是可以的,但她不喜歡這種不勞而獲的事,而她也相信王芬也不是這種人。

  所以,再最開始幫著王芬將單子處理得差不多之後,她就不再授之以魚,更多的對她還是引導。

  而且,比起讓王芬去設計新的款式,雲裳更多的教的都是一些基礎性的東西。

  這也是沒法的事,這樣的年代,經濟閉塞,便是後麵改革了,經濟開放了,但對大部分的國人來說,主流的衣服款式,依舊還是那麽最主要的幾樣。高奢的定製款,也有,但麵對的人群受眾,那不是現在的王芬可以應對的。

  王芬固然是有一定的天賦,但卻不至於能達到雲裳認可的高奢定製設計師。

  所以,雲裳給她規劃的發展,更多的還是做大眾的、符合主流流行趨勢的衣服。

  現在通過這些一件一件衣服的製作,其實常規的款式,雲裳已經教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主要是一邊讓王芬練手,一邊給她補充基礎性的服裝類的知識,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可以說,現在的陶家人,每個人都是積極向上,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期盼的。

  蔣荷花等人回來的時候,趙秀正在跟王芬休息閑聊。

  再等一會兒,就該到做飯的時間了,通常這種時候,兩人都會休息一會兒。

  看到蔣荷花回來的時候,趙秀王芬還楞了一下,待聽到介紹後麵的劉父劉母之後,兩個人就明白了。

  陶連文未來的嶽父嶽母第一次上門,大家自然是要好好表現一番的。

  趁著堂屋說話那會兒,趙秀王芬跟陶杏兒三人,拿出了家裏款待客人的最高規格來。

  先是後山上收下來的秋梨跟少許的葡萄,還有一人一碗紅糖水,一碟子供銷社買來的餅幹點心,還有這個時代很少見的炒貨瓜子那是陶連海跟錢大富出差去省城回來的時候,特意去買的,就為了招待劉父劉母,王芬還讓趙秀趁機再去廚房先做了醪糟雞蛋。

  劉父劉母劉小霞各一碗,每個碗裏都是兩個大雞蛋,在這個時候,光是這一碗醪糟雞蛋,就已經算得上是大手筆了。

  陶家的這一番款待,可是給劉父劉母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