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43)
作者:少年邊翁      更新:2020-04-20 11:03      字數:4337
  吃了晚飯,陶家的人照常坐在一起,閑聊話長。

  話題的重點都是圍繞在陶連山跟陶連海要去當工人的事情上。

  眼見著時機差不多的時候,雲裳提出了關於陶連文陶杏兒的安排。

  關於這兩人,其實她一早就想好了。

  當雲裳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陶家的人全部都給震住了。

  “什、什麽?讀書?”陶連文以為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他盯著雲裳,再確認問了一遍,“小顧,你剛說讓我跟杏兒一起讀書?”

  雲裳點點頭。

  這個年代裏,其實最大的出息,還是讀書。

  “讀書能有什麽出息?”雲裳剛想完讀書才有出息,陶連文這邊就給反駁了,“又不能分配工作,出來也是種地,我還不如現在就開始種地,還能多點收成呢。”

  其實讀書有出息,大家都是知道的,隻是這個時間段,處於敏感時期這時候是沒有高考的,先不說層層升學是個既麻煩又費錢的事,就算是能讀到高中,沒有強大的人際關係,除非是你的學習成績真的是太逆天了,否則的話,根本得不到推薦。

  而這時候,沒有推薦,是上不了大學的。

  你看,努力一陣,也上不了大學,而上不了大學,就沒有辦法得到分配的工作;分配不了工作,就不能成為城裏的人,這樣的結果,對農民來說,就幾乎是等同於沒有出息。

  多認識幾個字,對料理好莊稼,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更何況,讀書還能耽誤時間。

  在大多數的農村,每家每戶的人多,也意味著活路多,一般家裏上了三歲的孩子,就得開始幫著家裏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等到了六七歲的時候,小孩子能為家裏做的事情就多了不少,這時候去上學,哪怕隻是半天,對好多人家來說,那都是耽誤功夫的事。

  更別說小學一學就是五年。

  等小學結束,孩子們也就到了十一二歲的年紀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就已經抵得上一個勞動力了。

  往往在這個時候,許多的農村家庭都不會再讓孩子繼續去讀初中,更別說高中了。

  其實,若不是每個村子都有上麵規定下來的掃盲任務,便是小學,大部分的家庭都不樂意讓孩子上的。

  所以,陶連文那話說出來之後,陶家沒有任何一個人覺得他的話有什麽毛病。

  “若是,”雲裳不緊不慢地問道,“高考恢複呢?”

  “什麽?”陶連海第一個反應過來,這話裏的分量,他驚得都直接站了起來,追問雲裳,“你哪裏來的消息?可靠嗎?多久恢複?”

  “我推斷的,”雲裳總不能直接告訴陶連海,她知道未來的發展,“我看現在的局勢,高考恢複是必然。”

  “我幾年前還聽小霞說過一次呢。”陶連文說道,他嘴裏的小霞,陶家的人都知道,是他現在的女朋友,全名劉小霞,也是下鄉來的知青,“可好幾年過來了,也沒見到任何的動靜。”

  “就算有動靜,你那個不能見人的成績,能參加高考嗎?”蔣荷花沒好氣地擠兌陶連文。

  家裏的兩個兒子,那都是念完了初中的,可偏偏陶連文,小學還沒念完呢,就吵著鬧著不去了,最後還是她狠心,給打回學校去,讓他念完了小學才作罷的。

  陶連文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也對,就算現在馬上恢複高考,我也不會初中高中的知識。”

  陶杏兒卻在這個時候,謹慎地跟雲裳確認問道:“雲朝哥哥,你、你確定會恢複嗎?”

  “我有比較大的把握,應該在一年內,就會恢複,最多不會超過兩年。”實際就是一年後,高考就會恢複了。

  陶杏兒想了想,忽然語出驚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參加高考。”

  大家會覺得讀書沒出息,那就是因為高考這一條路行不通,而現在知道高考這一條路,馬上就要通了,陶杏兒沒道理不去試試看。

  這一段時間裏,她無數次地聽到了身邊的人對雲裳的誇獎,也親眼看到了雲裳的優秀,而這一次,對這個小姑娘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這一段日子裏,陶杏兒已經想得很清楚了,她喜歡顧雲朝,她想要跟他在一起,一輩子在一起。

  可顧雲朝這麽優秀,她一日比一日自卑,深深地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

  但現在,既然被她知道了還有高考這一條路,陶杏兒原本的成績還是不錯的,她自己也喜歡學習,隻是她是個姑娘家,遲早都要嫁人,並不想要給家裏增加任何的負擔。

  可現在,家裏兩個哥哥都是工人了,負擔輕了,而高考若是恢複,她一旦考好了,未來的前途也是一片光明,反過來還能幫襯家裏。

  再說了,她還有自己的小心思呢。

  現在大家都對恢複高考不報希望,她自己若是能準備得當,一定能在高考中表現出彩的。

  陶杏兒這個姑娘,是個心性堅韌且極有自己主見的姑娘,她一旦想明白了,說出口了,也就等於拿定了自己的主意。

  雲裳對她這樣的表現,很是欣賞,當下就接道:“我來教你,一年內,隻要恢複了高考,保證讓你一定考中。”

  以前的顧雲朝其實對陶杏兒“坦白”過,他自己不怎麽喜歡學習,而且他自己也隻是個初中畢業的而已,這樣的話,若是換了以前的顧雲朝說出來,陶杏兒不相信的概率很高。可換了現在的雲裳說出口,陶杏兒反而有一種吃了定心丸的感覺。

  就好像已經能看到了自己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了。

  “什麽?你們怎麽就這樣說定了啊?”陶連文有些無語,“萬一不恢複呢,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不恢複也不浪費時間,多懂一點知識總是沒錯的。”陶連海接了陶連文的話,他並不認為雲裳會突然心血來潮說恢複高考的事,對方既然提出了,就必然是有一定的把握,想了一下現在家裏的狀況,他跟大哥是不用再操心了,但弟弟妹妹的未來,他還是牽掛的。若是真能通過高考走出來,陶連海相信陶連文陶杏兒的未來,隻會比自己跟大哥更加光明。所以他出聲支持了雲裳的話,“爸媽,我覺得小顧說的有道理,阿文幹活太差了,體力也不怎麽好,與其地裏刨食,肯定是去參加高考是更好的選擇。”

  陶連海說的時候,沒說陶杏兒,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小妹已經拿定主意,不需要自己再說什麽了。

  “二哥,你怎麽可以這樣說我?”陶連文神色有些受傷。

  “我說的不是事實?”陶連海反問,“這個家裏,你也隻比杏兒好一點。”

  陶連文:“……”

  “可是這、這能行嗎?”蔣荷花神色遲疑,“阿文他、他當初連小學都學得勉勉強強的,他太笨了。”

  陶連文:“……”

  雲裳:“……”

  “媽,其實我還是可以的。”陶連文的臉有些過不去了。

  可惜,蔣荷花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他,手裏的黑料多得很,都不需要回憶思考一下,張嘴就來:“你指的是你小學考得最好的差點就及格了的那一次嗎?”

  陶連文:“……”

  這是親娘。

  “當初三弟是沒目標,現在咱們有了目標,肯定不一樣了。”陶連海還是挺願意給陶連文麵子的,“你說是吧?阿文。”

  陶連文先是點頭,但隨即又突然反應了過來,“啊”了一聲,問道:“二哥,你是真打算讓我參加高考啊?”

  陶連海點點頭。

  “可是、可是我自己、自己都覺得我不是讀書的料,”真要上場了,陶連文突然又有些怯場了起來,猶猶豫豫地說道,“要不然還是杏兒去就行了,我就不浪費時間了。你看你跟大哥都要去上班了,大嫂二嫂暫時也不能上地,家裏的工分咋辦呢?”

  陶連海說道,“我跟大哥都在紡織廠上班,每個月的工資我們拿回來,光是我一個人的就足夠整個家的開銷了,工分的事,不需要你操心。你就把你全部的心思都給我放在學習上就行。”

  說完這句話,陶連海就看向陶國強,問道:“爸,你說怎麽辦。”

  陶連海雖然看向的是陶國強,問的也是陶國強,結果先說話的人,卻是他的媳婦王芬。

  “爸,我也讚同讓三弟去讀書,以後家裏要是能出兩個大學生,那出去,我們臉上多有麵啊。”王芬一邊勸說,一邊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兩個大學生可比兩個工人有麵子多了。

  “誒誒,二嫂,這八字還沒一撇呢,你咋個就開始大學生不大學生了……”陶連文瞬間覺得自己的壓力很大。

  結果,他話音剛落,很少在家庭聚會的時候說話的趙秀,也開口了:“爸媽,我也讚成讓三弟上學。”

  這下子一屋子的人,全部都表態了。

  陶國強深吸了一口旱煙,敲敲煙鍋子,最終定了主意:“那就學。”

  現在眼見著老大老二有出息了,老三跟小女兒也是自己親生的,陶國強也想要給他們一些好的出路,現在雲裳提出了這樣的想法,難得的是全家的人都支持,陶國強自然選擇點頭。

  說完了之後,他還當著大家的麵,對陶連文叮囑道:“這是你大哥二哥對你的心意,你自己可得給我用心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大學,不要辜負了大家一番心意,聽見了嗎?”

  同樣都是要學習參加高考的,但陶國強隻叮囑陶連文,可見他對陶杏兒的放心以及對陶連文的不放心。

  “三哥,為了小霞姐,你也得加油啊。”陶杏兒最後又給了陶連文一擊。

  劉小霞是知青出身,又是初中程度的文化,她跟陶連文在一起差不多有大半年的時間了,但這件事情,整個大季屯知道的人,非常少。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劉小霞不許陶連文將這事告訴大家。

  她的理由是這事她家裏的人還不知道,而她要等考察過陶連文之後,再給家裏的人講。

  關於她到底要考察到多久,到底多久才給家裏的人說,而他們的關係到底何時才能光明正大,陶連文最近已經追問過劉小霞兩個月了。

  他現在年紀也不小了,像是他這個年紀的,村裏的人,早就結婚,連娃都有了,而且陶連文也厭倦了這種偷偷摸摸的來往形式,他急切地想要公布兩個人的關係,再定下來,最好能結婚。

  而就在昨天,劉小霞終於給了陶連文確定性的答複,說她已經給家裏的人說了,等家裏的人回消息,他們就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了。

  這可是高興壞了陶連文。

  不過,轉而一想到劉小霞家裏的條件,想到人家是城裏的人,他的心又是忐忑不安的。

  雖然跟劉小霞在一起大半年了,但在陶連文的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別人,而且他其實也非常清楚,若不是劉小霞在大季屯當知青,被困在了這樣的地方,那麽好的姑娘,是怎麽著都輪不到他的。

  所以,現在陶杏兒的這句話,一下子就觸動到了陶連文的內心。

  那一刻,他突然不再排斥學習了。

  看到陶連文的神色鬆動了,雲裳也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三哥放心,有我在,保管讓你考上大學。“

  “謝謝你,小顧。”陶連文一臉感激地說道。

  最開始聽說雲裳給陶連山陶連海找到工作的時候,他的內心還有那麽一絲絲的失落,好像總覺得一家人都在進步,未來明朗,就隻有他一個人渾渾噩噩的,不知東西。

  現在他才知道,原來小顧早就為他打算好了,而且還是那麽美好的未來,真是做夢都能笑醒的那種。

  謝完了雲裳,陶連文又接連感謝其他的人:“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謝謝你們,還有杏兒,還有爸,謝謝。”

  “臭小子,你就單獨落下我是什麽意思?”蔣荷花瞪著眼睛,發現陶連文把屋子裏的人都感謝了一圈,就沒聽到叫她。

  陶連文無語:“媽,你自己還不明白嗎?”

  難道他要感謝他媽拖後腿嗎?

  “你個小兔崽子,我看你是皮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