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 那個不成材的知青回來了(42)
作者:少年邊翁      更新:2020-04-20 11:03      字數:4475
  陶家的這一頓飯,吃得那是一個叫賓主盡歡。

  不得不說,陶家的人本身就是不錯的,蔣荷花選親家、看媳婦的眼光,也是相當厲害,不管是趙家還是王家,兄弟姐妹都多,卻沒什麽有著明顯缺點的人,蔣家作為蔣荷花自己成長起來的家庭,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其實,四家人的關係原本就是極好的,隻是這個年代,每家每戶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而且物質貧乏,便是偶爾串個門,也都是要避開了飯點的時間。

  所以相互之間的走動,太少,更多都是神交。

  這一次陶家的請客,算是這麽多年以來,第一次見著了全部人的麵包括陶家在內。

  開席之前,由陶國強當著全部人的麵,宣布了陶連山陶連海兄弟要去紡織廠當工人的好消息。

  這事,在場的大部分的人,在來的時候,已經或多或少地知道了一些內幕。

  可是,再知道,沒有“官方”的說法,大家的心中都是沒底的。

  現在聽到陶國強親自開口說了,大家臉上的笑容,終於是踏實地綻放了出來。

  趙王兩家都不是那重男偏女思想的人家,他們也是對自己的女兒很好的,現在知道自己的女兒的男人要當工人了,自然是發自內心地為自己女兒感到高興。而家中的兄弟姐妹,關係也是極好的,像是趙大壯這種,幾乎是自己的大姐趙秀一手帶大的,現在聽到這個好消息之後,高興地鼻子都發酸了。

  消化了好消息之後,席麵就開始了。

  陶家準備的席麵,已經足以用昂貴來形容了。

  每一桌平均坐了十個人左右,每一桌都有一隻鴨子、一隻兔子跟一隻雞,另外還有兩條魚做的兩道菜:一道是她跟兩個媳婦一起準備的酸菜魚;一道則是從雲裳主導,做出來的烤魚其實這烤魚,蔣荷花她們也可以做,但問題是那魚太費油了,做一道蔣荷花都要心疼老半天,現在要做十道,她真的是覺得心髒有些承受不起。所以一開始她是極力反對做這道菜的。

  這倒不是說她舍不得給親戚們吃,隻是現在家裏的條件,還不足以就這樣開始鋪張。

  其實,最關鍵的,蔣荷花一直沒說出來,雲裳心中卻是明白的,因為做烤魚的油,是她買回來的,那油本身稀缺,所以貴得不行,蔣荷花更想雲裳自己留著用。

  不過,最後還是沒扭過雲裳。

  鴨兔雞魚,任何一個單拎出來,那都是現如今招待客人很好的席麵了,現在陶家準備的席麵,卻全部齊全,這已經是在整個青龍鎮都幾乎看不到的待遇了。

  更何況,這還不是全部呢。

  還有豬肉。

  那豬肉是雲裳跟陶連海商議好待客後,陶連海當天去通知自家嶽父家的時候,順道就去定下來的。

  每一道桌麵上,有兩道豬肉炒的菜,另外的素菜,那也是用了油炒出來的,明晃晃的,都是真材實料。

  因為時間有限,一桌子上的菜,除開烤魚,也隻有兩道豬肉的菜是雲裳動手做的,其他全部都是陶家王家趙家以及蔣家的女人們動的手了。

  因為要準備的菜實在是太多了,雖然有大家的幫忙,但時間上還是太緊了一些,所以陶家吃飯的時間,要比平日裏晚上許多。

  陶國強也沒太多的廢話,宣布完了好消息,就大手一揮,讓大家敞開肚皮吃飯。

  本就有些餓了,現在又聽到了那麽好的好消息,大家的胃口充滿地被調動了起來。

  所有人的筷子拿起來,幾乎第一筷子都是伸向那道一直不斷地散發出誘人香味的烤魚。

  “太好吃了……”顧山本還想矜持矜持的,但從未吃過的烤魚瞬間征服了他的味蕾,他一邊吃一邊感歎,“……雲朝,你也太牛了,你說你怎麽這麽厲害?哎呀,我又想……”

  說著說著,顧山又想說自己想要嫁給雲裳的事了,不過話到舌尖,突然看到了對麵坐著的陶杏兒,喉嚨裏咕咚一聲,準備要說出口的話,順著魚肉一起吞進了肚子裏。

  當著人家未來女朋友的麵,還是不能胡說八道。

  劉德就沒他那麽多的想法了,他眼睛發亮地一筷子魚肉,一筷子兔肉,一筷子雞肉……桌子上十多道菜,他本著雨露均沾的道理,都嚐了一遍後,默默地在心中點評:還是雲朝做的菜才是最好吃的。

  可惜雲朝不是個女孩子,要不然的話,他求也得求回家去。

  這一頓飯,足足吃了兩個多小時。

  蔣荷花帶頭,女人們幫著收拾,然後陶連海又將水果跟糖塊擺了出來,讓閑坐聊天的人,一邊吃一邊聊。

  鑒於自己身份的特殊性,雲裳知道自己留下來,就是被圍觀的命,所以幫著收拾了一陣之後,她就找了個借口,跟顧山劉德一起走了。

  她走之前,蔣家王家趙家的人也跟著陸陸續續地告辭了這個時間,農村還是忙碌的,大家還是要趕著時間回家幹活。

  陶連海便將之前就收拾好的禮物,給了陶國強跟蔣荷花,讓他們送人。

  這其中就包含了他們昨天晚上藏起來的狼肉跟山羊肉:因為這玩意當初就想著是給大家嚐個味道而已,所以陶家也沒留下多少。

  昨天陶連海跟雲裳商議了一下,若是拿出來待客,每一桌都不夠分的,所以最後就幹脆分成了四份,陶家自家留下了最小的那一份,剩下三份一樣大的,則是給了蔣家趙家跟王家。

  除開這些,還有一點水果跟餅幹,另外,麥乳精,除開蔣家這一次陶家沒給準備,趙家跟王家的禮裏,都各自有一罐。

  還有就是這些日子,趙秀跟王芬在雲裳的指導下,用了陶家孩子們收割回來的野菜,準出來的泡菜跟幹菜。

  那些都是他們連聽都沒聽說過的做法,弄出來的味道,竟然出奇地好吃。陶家一家的人都非常喜歡,還送了一些跟大隊長以及大季屯裏相好的人家,大家都是喜歡得不行。這一次,趙秀跟王芬就幹脆將家裏剩下的,分成了三份,全部給了蔣家跟自己的娘家。

  最後的包裹,就是雲裳一開始就準備好的給各家的已經配置好的藥方了。

  趙大壯的藥,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但當趙家王家的父母都收到了屬於自己的藥方時候,真的是又驚又喜,尤其是給趙家父母的陶連山、給王家父母的陶連海,都還能準確地說出他們身體上的問題,然後告訴他們這份藥就是針對這些問題開的,這兩家的老人,簡直高興得不行。

  雖然自家的女婿都說了這是顧雲朝的心意,但兩家的老人都還是會忍不住地覺得這也是自家女婿牽掛自己身體的意思。

  女兒嫁得好,女婿對女兒好,兩家的老人心中本就滿意得很,現在發現馬上就要成為工人的女婿,不但沒嫌棄自家,反而還對他們的身體也非常關係,這對老一輩的來說,真的是這個世上最幸福的事了。

  當然,除開趙家王家的老人,蔣勇跟曹氏也不例外地受到了自己的“藥”。

  蔣勇曹氏都開心得很,還想親自去給雲裳道謝。

  蔣荷花就笑眯眯地對自己的哥哥說:“小顧說了,說謝的話,那舅舅就是在見外。”

  “小顧還說了,”陶連文剛好在一邊,他就機靈地補充,“如果舅舅你非覺得過意不去的話,可以找時間過來,咱們再一起上一次後山,去……哎喲哎喲,媽,媽,疼……”

  陶連文說得正開心,蔣荷花越聽越不對勁,她一把揪住了陶連文的耳朵,“你個小兔崽子,你是逮著機會就想要上後山啊?”

  “什麽呀?你誤會了……”陶連文想要辯解,

  蔣荷花卻沒給他機會,“你個小東西,你以為老娘聽不出來你的意思。把你舅舅先騙過來,等你舅舅來了,小顧總不能戳穿你,就隻有帶著你舅舅上山,你就正好趁機跟著一起上山,是不是?啊?”

  “這都被你發現了……”陶連文覺得自己明明說得很婉轉。

  “你是老娘生的,我還不知道你那些小心思,我告訴你,你別給我想上後山。”那後山,雖然雲裳用她數次的行動已經充分地向蔣荷花證明了,隻要她在,後山就一點危險都沒有,但後山有猛禽猛獸,那是事實,不管雲裳再厲害,她始終還是會擔心他們的安全。偏偏她家這個最不安分的,逮著機會就想要慫恿人上山,幾次被蔣荷花給戳破心思後,現在居然打上蔣勇的主意了。

  “大哥二哥都可以,表哥們也可以,怎麽就我不行啊?”陶連文覺得自己堅持太委屈了。

  “那都是聽話的孩子,你呢?”蔣荷花剛鬆開的手,因為陶連文這話,頓時又使勁上了,“你個臭小子,從小就不聽話,等你去了後山,指不定能給我闖出多大的禍來。我告訴你,就算你舅舅來了,跟小顧上山了,你也得給我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裏,要是被我發現你跟著上山,我打斷你的狗腿!”

  “媽,你這是誤解,我不是那樣的人……”陶連文還想要解釋解釋。

  “別這樣對孩子。”蔣勇有些看不下去了,出聲幫陶連文說話。

  陶連文一聽這話,頓時就有一種找到了組織的激動感,他一臉感動地望著蔣勇,“還是舅舅對我好。”

  蔣勇繼續說道:“我看連文這孩子,就是精神力太旺盛了,你給多安排點地裏家裏的活,累一累,別說上山,你讓他出門,他都不樂意。”

  越聽越不對勁的陶連文:“……”

  “有道理。”蔣荷花點點頭,誇獎蔣勇,“還是哥哥你有辦法。”

  蔣勇點點頭,又看了一眼陶連文,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看到陶連文的臉色變成苦瓜臉之後,他才在曹氏的輕聲笑聲中,離開了。

  臭小子,還想要來算計他,等八輩子吧。

  陶連文不知道自家舅舅這個行為該怎麽說,等到了很久之後,他突然從雲裳那邊聽到了一個“腹黑”的詞,然後終於在那一刻,知道了自家舅舅的屬性。

  這一天,接下來的時候,陶家的人都在忙著收拾。

  先把借來的鍋還有桌子都給各家還了回去,當然,不能是空手去還,蔣荷花每一家都給準備了一碗肉菜那是中午的時候,特意留下來的。

  其中肉的分量肯定不能跟中午那一桌上相比,但她也是精心地根據對方家裏的人員來分配的,至少能保證一人能分到一塊肉吃。

  可別小瞧了這一塊肉,在這樣的年代,那真是非常不容易了。

  收到陶家這一份肉菜的人家,都是高興滿意地不行,第二天就傳遍了整個大季屯,讓好些人家都羨慕得很。

  隻是借個東西,就能得到一碗肉,這真的是天大的好事了。

  崔老太聽說的時候,心中慪得要死,早知道她也把家裏的東西借一借給陶家的人了。

  這麽想的崔老太,顯然是忽略了,陶家根本沒人去她家借東西呢。

  東西還得差不多的時候,家裏也收拾得七七八八了,趁著天色還早,留下了兩個兒媳婦看家,陶家的人,抓緊時間,一部分的人帶著小孩子們去了村裏的小樹林,去割野菜;而另外一些則是去到了後山上,撿柴火。

  雲裳估算著時間,去了陶家報道:現在她三頓飯都是在陶家吃的了。

  她去的時候,陶家家裏就隻有趙秀跟王芬在。

  一如既往地,王芬在做她拜托幫忙做的衣服,而趙秀,則是在收拾屋裏屋外,當然都是一些輕省的活。

  看到雲裳來了,王芬趕緊將自己已經做得差不多的衣服給雲裳看。

  雲裳點點頭,一邊跟兩位嫂子說話,一邊收拾院子裏她的那些草藥。

  不一會兒,蔣荷花等人就回來了。

  回來,就開始準備晚飯。

  中午那一頓很是紮實,雖然這個年代的人都非常能吃,但還是不可避免地剩下了一些東西,蔣荷花當時跟兒子媳婦們一起,將那些東西,收拾了一番,分成了四份,跟狼肉羊肉一樣,三個同等份的大份,她給了蔣家趙家跟王家,讓他們帶回去可別小瞧了這些剩菜,每一個菜,陶家都是用了油來炒的,不說剩下的菜,光是那些油湯湯,那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這要是放在別的宴席上,那可都得搶,才有機會拿到呢。

  剩下了最小的一份,則是留在了家裏,晚飯,蔣荷花就直接用這小份的油水,並著剛割回來的野菜,炒了好幾個口味的大鍋菜出來。

  油水鋥亮,大家夥吃得,跟中午一樣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