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出征
作者:悔凡      更新:2020-04-20 08:38      字數:4053
  夜晚,涼風習習,朱友珪看著身旁老年男人,皺了皺眉,“你為什麽不回家睡?”

  “怕鬼。”

  韋莊慢悠悠答道。

  “隔壁還有一間房,我整理好了。你睡那邊。”

  “不去。”

  朱友珪:“……”

  過了半晌,韋莊應該是實在睡不著,開始嘮家常。朱友珪也不習慣旁邊有一個男人,也睡不著,隻能陪他閑聊。

  “聽那個女孩說,你和老瞎子很熟?”

  “熟?熟個屁。欺負老夫年輕時是老實人,每次都讓老夫被黑鍋,我呸!”韋莊氣急敗壞的吼道。

  “你跟我說說老瞎子當年是一個怎麽樣的人唄!”朱友珪也已經習慣他這副模樣了。韋莊和老瞎子能混在一起,絕對不是巧合。而是命中注定。

  雖然嘴上罵著老瞎子,但韋莊對他還是挺敬重的,沉聲道:

  “老瞎子,誰也不知道他從哪裏出來的,隻知道他姓魏。三十年前,走遍整個唐朝,狂的沒邊,甚至放言天下,除了自己,無一人會用劍。

  雖然唐朝的人都很高傲,但像他這樣狂的人還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於是天下劍士不服啊,他便提著劍從北走到南,從東走到西,走到哪殺到哪!

  頓時,劍神之名名震天下。都說是五百年來最年輕的劍道天才啊,又生了一副上好的皮囊,惹得天下的公主王孫對他傾慕不已。

  但這時,他在巧合之中找到了一本古書《乙巳占》,於是他迷上術數,令人羨慕的是,他不僅劍術天賦異稟,而在術數上同樣是曠世奇才,五年時間。他再次出山,算盡天下運勢,並一一實現。正是春風得意之時。

  這時,不良帥袁天罡出現了,出現在洛陽的一間酒館裏,他戴著麵具,穿著黑袍就坐在魏瞎子的對麵。

  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說了什麽。短短幾句話,卻讓魏瞎子當場掀桌,怒氣衝天,當場拔劍直指不良帥。

  不良帥卻渾不在意,點了點頭,等周圍百姓想要繼續看熱鬧時,他們已經消失了。

  當魏瞎子再次出現,他的劍布滿裂痕,一隻眼睛留著鮮血,全身上下沒一處完整的地方,甚是嚇人。

  也自此之後,九州徹底失去了他的痕跡。

  “失去了痕跡,那你和老瞎子在洛陽街上騙小女孩錢財又是怎麽一回事?”

  “睡了。”

  之後的日子逐漸恢複正常,韋莊也沒有真正搬過來,畢竟他可受不了朱友珪這個“寒舍”。

  朱友珪也樂得如此,每天在家看看書,練練字,修煉修煉《刀筆菁華》,好不愜意。

  但當淩晨四點,牛燦喚醒朱友珪時,帶著一張紙條出現在他身旁時,他知道自己布局的時刻又到了。

  緩緩打開紙條,眼神微微眯起,這些年來,朱溫已經打敗了秦宗權,戰勝了魏博軍羅弘信,兼並了滑州義成軍。

  今年四月份更是消滅了感化軍時溥,軍力大振。整個中原已經大部分都在汴軍控製範圍之內了。隻有鄆州的朱瑄和兗州的朱瑾是朱溫擴大勢力範圍的最大障礙了。

  自從朱溫與鄆、兗結仇以來,朱瑄、朱瑾兄弟多次派兵援助汴軍的敵人,而現在外患已經沒了,是時候該攘內了。所以朱友珪猜測下一步,便是朱溫出手解決鄆、兗兩州朱氏兄弟的時候了。

  於此同時,朱府燈火通明,朱友裕已經起床穿戴一新。今天是大軍出發的日子,半個汴州恐怕昨夜都沒有安眠。

  朱友裕母親張氏也是一宿沒睡,親自幫朱友裕穿上內衣,又拿來了朱溫特意給朱友裕的一套銀色鎧甲給朱友裕套上。

  這套鎧甲很不一般,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製作精密,穿著輕便。堅固耐勞,比後世的防彈衣功能更強大,更保險。

  是朱溫最喜歡的鎧甲,沒有之一,但這次他卻把這件盔甲給了朱友裕,其意義不言而喻。張夫人也知道原因,但是她不能去求情,不想讓丈夫很為難。

  張夫人畢竟是女子,力氣小,舉著這套鎧甲累的氣喘籲籲,卻也不讓婢女惠香幫忙,而是親自為朱友裕綁上了各處的綁帶。

  “母親,孩兒英勇否?”張氏不知道想起了什麽,眼睛濕潤了起來。

  “我兒出征,切記不可妄自逞強,一切以安全為上。”

  朱友裕笑道:“母親且安心,父親這套盔甲可是出了名的刀槍不入,不會有危險的。”

  張氏的嘴顫抖了幾下,話卻也沒有說出口。兒子雖然不是第一次去戰場,但他卻是第一次為先鋒,她哪有可能不擔心。

  不過她身為朱溫夫人,自然也知道現在不能說喪氣話,所以將心裏的不舍和擔憂都壓抑了住,不讓兒子反過來擔心她。

  雖然這個兒子從小就很想獨立,但因自己有較強的掌控欲,兒子也從沒有忤逆過自己,但她知道自己兒子遲早有一天會長大。

  張氏點了點頭,伸手從袖子裏取出了一條編織的紅繩,紅繩係著一個晶瑩剔透的玉佩。

  淚中帶笑說道:“四月初十九是你的生辰,娘可惜不能再為你煮一碗長壽麵,……來,讓娘給你係上,祝你在外平平安安。”

  朱友裕耐心地等她把紅繩係在了他的左腕上,這才向母親說道:“孩兒走了!”

  拿過侍從遞過的橫刀,掛在了腰間,隨即向父親朱溫的書房走去,父親說是有要事吩咐。

  而在某個陰暗的角落,一個小孩,眼眶紅腫,拳頭緊握。死死地盯著朱友裕左腕上的紅繩,那是他送給母親的……

  ……

  而在早晨五點,朱溫也特地叫人喊來了朱友珪,與朱友裕一起,說是想要讓他們見識一下自己的汴州軍隊。

  但朱友裕已經是一名統帥了,可想而知,這次的最主要的主角還是朱友珪,而朱友裕隻是順帶的。

  朱友裕對此並不在意,他本來就不在意這些虛虛實實的東西,更何況朱友珪在他心中的形象一直都很不錯。

  如果不是姨母與母親不允許他去朱友珪見麵,他早就去拜訪這個弟弟了,甚至極有可能會成為府中常客。

  進入校場,所有將士大禮參拜。數千人集體跪拜,這個場麵還是比較震撼人了。

  就連朱友裕,當時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但對於最喜歡看軍事節目的朱友珪來說,對這種場麵毫不畏懼,甚至還有一種興奮感。

  後世軍隊那威武雄壯的站姿才是真正的霸氣側漏,想到這裏。他的心中頓時有產生一種把這些人也訓練成像後世軍隊那般的野望。

  看到朱友珪絲毫不怕,朱溫滿意的笑了笑,看來自己這個兒子很不一般啊!給自己的驚喜總能一個接著一個。

  朱溫龍行虎步,率先登上了大約一米五高的閱兵台。他抬了抬手,一隊士兵跑到他的身前,分開站立,形成一個特定的陣型,大聲喊道:

  “起身……”

  他們的喊話都是經過特別訓練,壓著聲調和節奏,也不會影響後麵朱溫要講的話語。保證現場的每一個人都能聽見。

  當然要是能混到魏一那樣的地步,也不需要這麽麻煩,直接往那一杵,扯開嗓子大聲一吼,保證全場的人都聽得見。

  當初朱友珪聞到迷藥快要昏睡時,就是被這種聲音驚醒的。甚至引起了耳鳴,過了好幾個時辰才緩緩恢複。

  朱溫站在台上的一霎那,氣勢變了,全場將士一動不動,一股唯吾獨尊的氣勢洶湧而出,快速彌漫開來:

  放血治身,戰意滔關!

  渾身血脈,為其沸騰!

  飲之敵血,殺意衝天!

  為戰而生,為戰而亡!

  舍我其誰,永戰不退!

  此次出戰,隻準勝,不許敗。我們這次不僅是為了勝利,更是為了洗刷恥辱,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

  上次失敗,吾兒分析了三個原因

  一,我們對鄆州軍實力估計不足,但上次戰後,本將軍相信你們已經對他們的戰力有了理解。

  二,宿州、金鄉的勝利,讓你們滋長了驕傲情緒,上次的失敗也足以讓你們清醒了。

  三,連年征戰,軍隊沒有得到休整。這幾次戰役以來,本將軍相信你們也應該吃飽了,喝足了。婆娘也有了。

  但本將軍認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友裕領兵無能,伐功矜能,白白害了諸多將士性命。

  此次濮州出征,戰場無父子,吾長子朱友裕為先鋒,戴罪立功,給諸濮州亡魂一個交代!!!

  戰死疆場還能蔭佑妻子兒女,馬革裹屍又有何畏?”

  諸高級將軍單膝跪地,大喊一聲,“誓死跟隨朱將軍!!無畏!!!”

  下方的士兵知識水平不高,聽不懂那麽多彎彎繞繞,喜歡直來直去。看著樓頂英偉的朱溫,他們都是都心悅誠服地躬身相拜。

  “誓死跟隨朱將軍!無畏!!!”

  “誓死跟隨朱將軍!無畏!!!”

  “誓死跟隨朱將軍!無畏!!!”

  ……

  “誓死跟隨朱將軍!無畏!!!”

  一時間,校場士氣如虹,呼聲驚天動地,氣勢磅礴,讓人一陣熱血沸騰。

  陽光燦爛,場地中站的大部分都是軍中骨幹,當校場的將士散開,回到兵營,才代表汴州軍隊正式出發。

  “感覺如何?”朱溫笑了笑看向身旁的二兒子。

  “丈夫當如是,孩兒隻感到熱血沸騰。”

  朱溫滿意地笑了起來。“回去休息吧,對了,你今天可以搬回朱府了,放心,二夫人不會在為難你了。”

  “喏!”

  看到朱友珪離開,朱溫這才向周圍將軍下達了出發的命令,精銳部隊這才開始浩浩蕩蕩向目的地出發。

  在鄆軍進食期間,他們要趕到鄆軍還沒反應過來之時,到達衛縣,按照行程的不同,每天最少要走六十裏以上,順水的時候要走八十裏以上。

  回到熟悉的街道上,朱友珪也感到了一絲疲憊不堪。看到周圍眾侍衛來繼續跟隨自己,他擺了擺手說道:“大夫人此時正在休息,友珪不忍叨擾她,請各位將士先回去休息一會兒,等吃飽喝足再來幫忙遷徙。”

  “喏!”侍從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從對方感受到了一絲溫暖。一大早就爬起,他們怎麽可能沒有怨言。

  但此時此刻,朱友珪的言語如何不讓他們感動。

  …………………………

  ps:感覺張夫人有些別扭,以後改成張氏。

  第五章修改了一下,朱友文是惠香的兒子,不然和後文劇情連接不上。

  第七章修改一下,李華改為李茂貞。

  第九章修改一下,李茂貞改為李幻音

  昨晚把畫江湖第三季大概補完了,當得知不良帥的目的時,我感覺以前的大綱格局太小了,那樣發展起來根本不足以跟不良帥抗衡,所以我打算換一種小說思路。

  一晚上,想了很多。想過直接切了。但是這樣又對不住幾位投資的讀者,那我隻能盡量完善。本來這次假期多更的,但是由於這個原因,不太可能了。

  我需要重新把畫江湖看一遍,完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