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以大局為重?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5      字數:3273
  眾人當即看去,正是門口剛至的蕭毅齋所發。

  王導微微皺眉,蘇若煜臉色微變,稍稍垂目,陳景清看著司馬元輕輕冷笑一聲,甩袖坐下。

  那神情,好似在“老子不跟你一般見識”。

  靈瑤洞主酈瑤朝著司馬元稍稍靠近了幾分,太虛天洞內蕭毅齋與司馬元動手之事早已傳遍整個浮黎,令幾位道尊震驚之餘,也讓他們明白或許蕭毅齋已然動了真怒,否則不至於親自出手。

  卻是不知當日在太虛天洞發生了什麽,竟讓這位玄真洞主如此震怒。

  不知為何,眾人心中莫名有些興奮,或許今日兩人之間又會發生何等驚駭世人之事也說不定呢。

  雖說而今蕭氏老祖飛天禦敵,但而今此時或許也正是蕭氏一族極為亢奮之時,說不定就會殺雞儆猴,震懾一番山門內諸多宵小之徒。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蕭毅齋自然明白,而想要震懾住山門上下,在座的諸位無疑是最佳選擇。

  畢竟連堂堂道尊都如此‘不堪一擊’,那他們那些小嘍囉還敢往死裏得罪蕭氏一族?

  最後一想,得嘞,小爺還是老老實實地當個‘順民’吧。

  而在座幾人中,酈瑤、蘇若煜不可輕動,前者乃是皇甫道神的忠誠鐵杆,動他便是挑釁皇甫道神,那兩大陣營必會再次興起波浪,若是以往也就罷了,大不了開戰,畢竟光腳不怕穿鞋的;而今嘛,還是以和為貴,終究是一家人,你說是不是?

  至於後者,在其剛剛向山門義獻洞天,以表自家以大局為重心意的蘇若煜更是不可輕動,即便這意味著他投入皇甫道神陣營,蕭毅齋也不敢輕動,因為一旦動了蘇若煜,這無疑表明蕭毅齋是在‘資敵’乃至是‘奸細’,不支持自己人,反而徒生掣肘,不是資敵又是什麽?

  這不是要犯眾怒麽,給他蕭毅齋再大的膽子,他也不敢胡來啊。

  畢竟和皇甫道神爭權奪利勉強算是‘人之常情,大勢所趨’,但若不顧靈神安危,扯山門後腿,那就罪不容恕了。

  即便事情沒有那麽嚴重,可性質不一樣。

  除去二人之外,隱神宮大長老萬聖也不可動,更不敢動。

  動此人,幾乎跟動皇甫道神沒什麽區別。

  隱神宮那位存在其他人不了解,他蕭毅齋還是知曉的。

  全盛之際,可是跟他蕭氏老祖針鋒相對過,而且是絲毫不落下風,幾乎分庭抗禮啊。

  在聖人三境中,那位早在十萬年前便臻至中境,在靈神域最為恐怖的那一小撮人中占據重要席位。

  故而他而今還不敢與萬聖直接對上,即便乘著老祖的東風也不行。

  那就剩下王導、陳景清與司馬元了。

  其中陳景清自然不用說,自家人;王導又隱有自立景象

  ,是他蕭氏竭力拉攏的盟友,也不能得罪。

  最後,蕭毅齋鄉野想去,看來看去,也就隻剩下司馬元了。

  畢竟所謂柿子撿軟得捏,司馬元雖說是皇甫道神的外甥,隱神宮的‘傳人’,但依蕭毅齋觀察,似乎司馬元與皇甫道神的關係並非甥舅,反而像是正常的上下級,而司馬元雖說被隱神宮那位看重,但似乎依然不夠看,畢竟他司馬元再親近,能比得上王導這個記名弟子麽?

  再忠誠能有萬聖這個老奴才忠誠麽?

  而且司馬元遊走於皇甫氏族與隱神宮之間,真的能夠同時得到兩邊的信任麽?

  他蕭毅齋不信,至少覺得現在的司馬元還未曾達到這般程度。

  故而他心中暗道,要下手得趁早啊。

  想明白後,蕭毅齋便將自己意思傳達下去,很快便有了回複。

  那兩位似乎也有意願。

  剩下的幾位聖人鐵杆,似乎尚在猶豫之中。

  畢竟如這般搞下道尊的事例,在浮黎曆史上也不常見,最近的也隻是那位司馬氏前族長司馬乾而已。

  有人暗歎,看來這個蕭洞主還真是要趕盡殺絕啊。

  連司馬乾的兒子都不放過,想要再次將其摁下去。

  司馬元不知蕭毅齋背後的暗謀,即便知道也並不擔心,畢竟他那張底牌已露端倪,至少人身安危無憂嘛。

  而且那兩位至少還沒有舍棄他的意思。

  何況,他蕭毅齋真的以為自家在浮黎仙山的勢力這麽薄弱?

  如此,在眾人各懷鬼胎中,一道龐大的氣息緩緩降臨,落在高台之上。

  眾人心中一凜,稽首一拜地道:“拜見宮主”。

  皇甫道神輕輕頷首:“諸位有禮了”。

  旋即拂塵一擺,虛邀一聲:“請諸位入座”。

  待眾人依言入座後,殿內磐音大起,鍾鳴環繞,清樂入耳,心神為之澄澈,略微沉靜。

  皇甫道神環視一周,不自覺輕輕頷首。

  而今的浮黎方才是真正的強盛!

  首先六大洞主盡皆歸位,還有桓彝、萬聖兩大道尊尚且虛位以待,算上他皇甫道神,現在太清宮明麵上便有足足九位道尊!

  而且據他探測,似乎從神幽-洞天內又出現兩位‘準道尊’存在,之所以稱為準道尊,乃是因為其實力僅有道尊的七成戰力,想來應是神幽-洞天內的土著了。

  再加上玄真洞天內隱藏的三位道尊,靈瑤洞天內的司馬乾以及他太清秘境內隱修的五位大供奉,整個浮黎仙山竟有接近二十位道尊存在!

  這些人,都是浮黎仙山積蓄了數十萬年的真正底蘊呐!

  而這,還未曾算上蕭隋、柳舟、太虛洞主以及皇甫懿這四位蓋世大能!

  也正是因為這份足以震懾整個靈神域的強悍底蘊,才可以容忍太虛

  的破門自立,蕭隋的飛升天外,以及神魔鬼的聯合入侵。

  這一刻,皇甫道神心神振奮,,頗有天下英才盡在轂中的豪邁。

  他目光落在司馬元身上,含笑道:“司馬洞主安然歸來,實乃可喜可賀。”

  司馬元聞言俯身稽首,恭聲道:“多謝宮主掛念,也多謝諸位洞主關心,今番能順利完成山門任務,小子豈敢居功,幸賴山門庇佑,老祖庇佑,司馬方才險中脫危,未曾隕於歹人之手。”

  他語氣一頓,抬眼看著皇甫道神,笑道:“想必那位太虛洞主前輩也有歸服山門之心,否則小子縱使舌綻蓮花也無法說動。”

  皇甫道神含笑點頭,繼而稍稍沉吟後,言道:“鑒於今次司馬洞主為山門立下大功,也讓靈神域外增加一層防護,山門當有重裳。”

  他看著有些興奮的司馬元,笑問道:“不知司馬洞主有何心願?”

  眾人聞言卻神色不一,尤其是陳景清更是色變連連,這小子剛入道尊便立下大功,而今又出使太虛攜功而歸,堪稱如日中天,如此之勢,實在不宜阻擋。

  他看了眼蕭毅齋,此時此刻當真是阻擊此人的大好時機麽?

  陳景清心中一歎,此子根基壯大、大勢已成,無法再動搖,理應暫避其鋒芒啊。

  而下方司馬元沉思了一下後,向著上方皇甫道神拱手道:“司馬有一不情之請,還望宮主應允。”

  眾人頓時豎耳,凝神靜聽。

  皇甫道神輕輕頷首:“還請司馬洞主明言”。

  司馬元輕輕垂首,輕聲道:“宮主也知,我司馬氏族因當年之事支離破碎,不僅家父被禁魔穀,家母更是一去多年而未歸,誓要眾生侍佛。小子懇請山門,赦免家父之罪,並向琉璃佛界發出告令,將家母送回。”

  說完他向皇甫道神躬身一拜,“司馬願將所立之功盡數獻出,以換兩位血親歸山,還望山門恩允。”

  此言一出,太清宮寂靜,山門沉默。

  也不知過去了多久,眾人方才響起一道聲音。

  “司馬洞主孝悌之言令我等敬佩,司馬乾道友被囚多年,已贖其罪,可以放歸,宮主嫡妹皇甫靜遠赴西域,自囚於佛國也不妥當,按理說兩位賢伉儷可以回山歸宗,以承繼山門大道,共襄靈神禦敵盛舉。”

  眾人愈聽愈不對勁,這話似乎在朝著司馬元啊。

  可這話從陳景清口中道出,卻是有些耐人尋味了。

  莫非他要向司馬元示好?

  可緊接著眾人便心中一凜,暗道厲害。

  隻見陳景清向著司馬元微微拱手一禮:“故而赦免司馬乾、皇甫靜兩位賢伉儷之事,乃是山門應有之責,也是我浮黎上下眾望所歸之意。”

  這時他語聲一頓,輕歎道:“但當年之事的真相畢竟

  隻有我等幾人知曉,而且也隻能我等知曉,切記不可外傳,畢竟一旦泄露,引起靈神九域恐慌,恐會造成俗世與修道界的混亂,衝亂上下秩序。屆時,不禁諸多魑魅魍魎、牛鬼蛇神齊齊跳出,恐怕就連妖魔鬼道之流都會跳出來混水摸魚,屆時便會出大亂子啊。”

  說完他向著司馬元再次躬身一拜:“此不僅是陳某一點淺見,相信更是在場諸位道友心知肚明之事,想來也頗為認可。”

  他看了看司馬元,猶豫了片刻後,目光複雜,似是頗為惋惜地道:“還請司馬洞主以大局為重,勿要橫生枝節!”

  陳景清一旦滴水不漏的勸解之後,殿中陷入沉寂,人人緘默不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