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拜訪桓府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5      字數:3294
  三日後,司馬元緩緩起身,雙目開闔之間似有精光閃逝。

  同時其身上那股浩蕩氣機如同滾滾浪潮般洶湧澎湃。

  整個神幽大洞天都為之顫動,人人抬首,神色複雜,敬畏乃至尊崇。

  族長一脈的輝煌,終於又回來了。

  當年司馬氏族之所以能夠成為靈神域十大頂級世家之一,除了曆代司馬氏老祖的嘔心瀝血外,司馬乾的入主神幽大洞天同樣功不可沒。

  如果說,三百年前的司馬氏族乃是類似於王氏、桓氏這樣的隱世家族,那麽在司馬乾掌執族中大權後,整個司馬氏族幾乎達到了頂峰,而且順利從幕後走向台前。

  而今日,便是司馬元重新主導這場輝煌繼續延長之日。

  旋即他輕輕向前一踏,身前似有波紋浮現,一陣蕩漾之後,其身影便消失於洞天之內。

  浮黎仙山,靈神域九大至尊勢力之一,號稱有三千浮黎小界,而在一位半步靈神坐鎮一處小界的情況來看,似乎整個浮黎有三千靈神戰力!

  畢竟一位半步靈神在偌大小界加持下,足可媲美一位靈神存在。

  同理,若是一位靈神入主六大洞天之一的話,便可等同於道尊戰力。

  而倘若堂堂道尊大拿裹挾整座洞天呢,是否便意味著可戰聖人?

  自然不是,甚至此言大謬,畢竟道尊與聖人乃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存在。

  而今雖說司馬元已然晉升道尊,而且背後掌有神幽大洞天這等強悍存在,但已然不是堂堂聖人之敵。

  甚至即便司馬元臻至道尊頂峰,在神幽大洞天的加持下,也依然不是那不可言之聖境敵手。

  如果說聖境之下乃是地上的螻蟻,那麽聖人境便是那翱翔於九天之上的萬丈巨龍!

  故而司馬元今次之所以前往桓氏族地,便是尋找一種牽製聖人存在的可能!

  不是戰勝,而是牽扯。

  甚至還僅僅隻是可能。

  而今整個浮黎上層都知道司馬元背後似乎還站著一位巨人,這位巨人之高似乎與山主大人相等同。

  而且這種念頭不隻別人有,就連司馬元也一度認為隱神宮青銅巨門內那位乃是能與山主、蕭氏老祖分庭抗禮的無敵存在。

  但自從覲見過老山主之後,這種可笑至極的想法便消失的一幹二淨,甚至他到現在都還覺得脖子隱隱有些發涼,仿若有柄斬仙飛刀時刻懸掛在頭頂之上,隻待時機成熟便會瞬間砍下,剁下他這顆大好頭顱。

  而那柄大刀,正是那蕭氏老祖。

  不!

  司馬元目光深沉,似有瘋狂在眸中凝聚,他此刻才意識到,那柄大刀並不僅僅隻是那位蕭氏老祖,還有隱神宮那位,甚至還有浮黎仙山那位隨時都可決定他生死的皇甫山主!

  或者說,是一切可以威脅

  他生命的強悍存在。

  這些存在,可能是道尊,也可能是世家大族,更有可能是那三大巨頭,或許連頭頂覆蓋著的這片天道,都是司馬元忌憚、恐懼的存在。!愛奇文學iqiwxm#…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而這,才是司馬元不斷前進,不斷晉升,馬不停蹄的攀登上境的根本原因!

  居安思危,未思安,先慮危。這便是司馬元之所以能曆經劫難卻依舊安然無恙,屹立於道途一座又一座頂峰的緣由。

  桓氏族內,主客廳中,現任族長桓汶端坐主位,臉色有些鄭重,而兩側正襟危坐的無一不是桓氏最具權勢之人,盡皆須發皆白。

  觀其等神色,儼然是等待一位尊貴客人。

  少頃,桓汶霍然抬首,沉聲道:“來了”。

  同時其人率先走出客廳,向著外門走出,口中果斷吩咐道:“大開正門!”

  “鳴禮炮!”

  “眾族人即刻隨我恭迎恩公!”

  眾人聞言下意識起身而立,同時自偏殿內不斷走出桓氏族人,嫡係、近親、庶脈以及遠房等等,不管是誰,隻要能在那兩位麵前混個臉熟就好。

  不過,確實是兩位!

  一位自外而來,一位自內而出。

  當桓汶帶領一眾長老、數百族人走出正門時,已然有位高瘦老人攏袖而立。

  桓汶眼中閃過一道喜色,暗道老祖宗唉,可算見到您老人家了。

  不錯,眼前這位高瘦老人正是深居簡出數千年的桓氏老祖,桓彝。

  桓汶當即躬身一拜:“桓汶拜見老祖宗”。

  一幹長老頓時神色激動,紛紛朗聲道:“拜見老祖”。

  至於後麵的晚輩子弟更是眼露敬畏、神色拘謹的唯唯喊道:“拜見老祖”。

  桓汶微微偏頭,稍稍打量了一番桓汶,輕輕頷首,再瞥了一眼桓氏子弟後,便轉過頭來。

  眾人也不惱,都知道這位老祖的脾氣,眼見老祖未曾發話,桓汶他們也不敢言語。

  而就在這時,隻見在桓府前方高空,一陣波紋蕩漾之後,一道年輕俊秀的身影浮現而出。

  其人頭頂墨簪,全身錦繡長袍,目光炯炯有神,懾人心魄,令人不敢對視。

  來人正是司馬元!

  但這種鋒芒畢露的姿態很快便收起,隻見其人目光一掃,眼見桓彝老前輩竟然還出門迎接,他當即不敢怠慢,落地之後,快步上前朝著瘦高老人微微躬身稽首,滿臉慚色的恭聲道:“小子司馬元拜見桓老前輩,怎敢勞煩老前輩親自出迎,實在愧煞小子了。”

  如此一幕落入桓氏族人眼中後,他們頓感舒坦,看著這位‘同齡’高真似乎也不像傳聞中那般囂張跋扈嘛。

  尤其是現任族長桓汶等一幹元老,眼中神色愈發和善。

  雖說司馬元乃是年少成道,其修道天賦之高足以令浮黎絕大數人羞愧

  難當,但其畢竟不過三百來歲,比諸多千多歲甚至幾千歲都還隻是靈神境界的‘老前輩’還要年輕的過分。

  這種令人心生絕望的妖孽,幾乎隻有數十萬年才出一個。

  猶記得上一次出現的這種妖孽存在,便是現任太清宮宮主皇甫道神了!

  不過司馬元可不知其等內心所想,隻見他在瘦高老人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時,當即心中一鬆,明白這位老人並非傳言中那般刻板死硬,在其雙手還未放下時,便再次提速,雙手抓住其雙臂,含笑言道:“桓老這時要折煞晚輩啊”。

  說完瘦高老人神色一怔,顯然是被司馬元的熱情給驚到了,司馬元靠近時身側便有一道無形的靈域升起,將這整個桓府覆蓋,令人再難探查絲毫。

  瘦高老人眼中詫異,但也暗自點頭,這個年輕人雖身居高位,驟臨上境,但卻能如此謙虛謹慎,足可見此子心思之縝密,出行之謹慎,是個成大事之人。

  至於能成何等大事,其實他也說不清,而世上確實有那麽一小撮人仿若天生就有這種領袖氣質,讓人不由自主地追隨其左右。

  老人忽然暗自啞然失笑,未曾料到這不過剛剛見麵,便要被此子俘獲,也不知對他桓氏一族究竟是福是禍啊。

  不過這種念頭終究隻是一閃而逝,畢竟眼前這位年輕人便是讓他們桓氏一族得享半個洞天利益的大恩人。

  借助洞天之力,在這一百多年裏,他們桓氏幾乎增加了五位靈神存在,甚至連桓氏族長桓汶那沉寂了數百年的境界瓶頸都有些鬆動,似乎能讓他窺探道半步道尊的大門。

  希夷洞天畢竟是前任希夷洞天盧希夷的成道之地,其中暗藏著諸多道尊道韻與修道感悟,這對於一位渴望上境無數年的老饕餮而言,無疑是甘霖雨露。

  在這百餘年間,桓彝在半步道尊的路上幾乎走到的極致,單論境界而言,再整個浮黎仙山之中,或許也隻有七大道尊可以媲美。

  此刻在桓老爺子的帶領下,司馬元與諸多桓氏長老、青年才俊小作問候後,便被老爺子待到一處幽靜之地。

  卻見前方台閣林立,朱樓鱗次,翠廊古亭靜默環繞一座半傾碧湖,湖中萬鯉雀躍,爭先恐後的向著主人邀寵求食,蕩漾出一陣陣漣漪。

  暖風襲來,吹拂著司馬元俊逸麵頰,令他忍不住心神讚歎,在他的眼神中,亭台樓閣盡皆符文籠罩,碧荷春水齊齊靈機湧動,儼然是一處絕佳修道聖地。

  他不禁感慨道:“未曾聊到,桓老前輩竟有如此絕妙之境,可謂是我等修道人的福地啊。難怪您老不願出去沾染凡塵是非,換作是我,寧願在此修身養性,寧靜致遠,也不願理會外界那些紛紛擾擾。”

  桓彝聞言撫須大笑:“司馬

  小友說笑了,這不過是凡夫俗子所求的‘閑情逸致’,與小友統攝內外,揚威諸派差遠了,不過是一點小興致罷了,難等大雅之堂啊。”

  兩人一番說說笑笑之後,便不約而同地停住話頭。

  桓彝看了眼司馬元後,輕聲言道:“說起希夷洞天之事,老夫還未向道友致謝呢。”

  司馬元擺手道:“老前輩言重了,同為浮黎一脈,互相扶持都是理所應當,何須如此見外。”

  桓彝笑著點頭,反正恩也受了,情也領了,即便真要報恩也得日後再說,他沉吟少許後,緩緩言道:“今兒趁此雅興,桓某便再厚顏無恥一回,有關希夷洞天今後走向,不知小友有何看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