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化道之法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5      字數:6024
  但不等他思考太多,一陣陣龐大的道元之力頃刻便將他覆蓋、包裹,直至裹成一個粽子,直至在他四周浮現出一個又一個的深灰色道元風暴。

  這些風暴撕扯著整個天地的神力,也攪亂了整個隱神宮內所有的天道感應,更驚動了某個連司馬元都感到窒息的恐怖存在。

  那個存在,層次太高,幾乎是司馬元所見到的最強悍、最霸道、最無敵的存在。

  當那個存在似降下一道若有所無的意識時,以司馬元為中心的數百萬裏空間都為之靜默、凝滯。

  這一刻,包括隱神宮外兩大殿主,太清宮六位道尊洞主都陷入死寂。

  一種不受自家控製的死寂,如同生死都操之於他人之手。

  不過這種令人窒息的感覺也僅僅一閃而逝,倏忽而過,但留下的陰影卻是令人銘記在心。

  這一刻,司馬元思維停滯,皇甫道神五人眼露欣喜,但礙於那位恐怖存在的實力影響,而無法動彈。

  在這特殊時刻,司馬元腦中不斷有靈光閃過,身上化虛之力更是不斷蔓延,直至侵占整個身體,不過呼吸功夫,其全身上下便早已化虛之力奪去大半神元。

  肉身虛化,靈神歸於永寂,觀其態勢,似已完成兩成之多。

  但就在這時,在司馬元即將化掉五髒六腑之際,隱神宮那位驟然將目光凝聚在司馬元身上,那位傳說中早已登臨道尊頂峰,開始觸摸聖人屏障的隱神衛第四代首領似乎露出驚訝之意,繼而露出了然之意,緊接著便有呢喃聲傳出:“原來是那個小家夥的血脈”。

  隨即在梁濟、陳關韶臉色大變,不好,司馬乾竟連這位都‘賄賂’了!

  俄而,其其等膽肝欲裂之下,一隻大手自隱神宮最深處搖搖探出。

  這隻大手足以覆蓋整個天穹,更勿論區區一傾之地了。

  大手蕩出,太清宮突起仙樂,似有龐大的模糊光影浮現在空。

  與此同時,在玄真洞天的最上空,一道黑影抬眼望來。

  這一刻,三大浮黎至尊再次聚首。

  在皇甫道神躬身恭迎,蕭毅齋匍匐叩首,以及靈瑤仙子、陳景清、蘇若煜三人叩首納拜之際,三大至尊沉默對視少許。

  這個‘少許’在數位道尊看來,不過瞬息功夫,但唯有不被至尊影響的司馬元方才知曉,在一刻,世間的一切都已無足輕重了。

  於這三位而言,萬裏、十萬裏乃至百萬裏空間阻隔都不過觸手可及;就連時光歲月都在這一刻自我催眠,陷入沉寂。

  這一刻,被司馬元稱為‘永恒之時’。

  因隱神宮那位的關係,司馬元得以傾聽道三位至尊的法力波動之音,但其具體內容卻無法獲悉。

  隻知道,在皇甫道神以為的‘瞬息’時間裏,其實早已過去數刻鍾、數十刻鍾。

  無人知曉三位至尊究竟說了什麽,也無法知曉。

  更無人敢輕易揣測。

  隻知道,從今日之後,司馬元入主隱神宮再無人質疑。!#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或者說,因為此次皇甫道神等人意欲‘挑撥’、‘離間’乃至慫恿三大至尊生死械鬥的圖謀早已失算,從頭到尾都不過是三大至尊的算計。

  而司馬元雖說不知這背後藏有諸多謀劃與籌謀,但他知道這位隱神宮至尊存在似乎為了讓司馬元留在隱神宮,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好似萬年不允其出手之類。

  但這些終究隻是猜測,他不曾詢問那位,也不敢詢問。

  少許,這個‘瞬息’功夫過去之後,太清宮之上模糊身影消散,並未留下任何隻言片語,皇甫道神並無任何怨言,因為從他繼任宮主之味時,自家老祖便一直是這般模樣,每次前去拜見也僅僅隻是自述自說,那座亙古不變的雕像從始至終都未曾傳出一語。

  玄真洞天之上,黑袍垂目,掃來一眼眾人,他們齊齊身形一顫,戰栗、恐懼乃至窒息之意凝聚心神,但好在當他們快要堅持不住之際,那道目光終於消散。

  離去之前,那道黑袍深深地看了皇甫道神一眼,頗有後生可畏之意。

  但除了皇甫道神與另外兩大至尊之外,無有第四人知曉此事,皇甫山主也並未看在眼裏。

  若連這點威壓都堅持不住,日後還如何攀臨上界?莫非還要他親自扶上去不成?

  司馬元承繼隱神宮主之事再無懸念,但在這之前,他消失過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便是與那位神秘存在相處之時。

  太清宮不知司馬元究竟經曆了什麽,也無法獲悉,詢問諸多暗子,他們也無法知曉其中詳情,即便是天極閣主梁濟也難以探聽到絲毫。

  隱神宮地底宮殿。

  司馬元閉目而作,身上狀況足以令人大吃一驚。

  半是透明,半是實質。

  距離其化道之時已然過去數十日,但他並未成就道尊,但實力卻突飛猛進。

  修道之路中,先神後仙。而意欲成仙,必先求道。意欲求道,則要化虛。化虛之本,在於靈神。靈神之始,源自天嬰。

  司馬元臻至靈神不過百餘年,後一路高歌猛進踏入靈神後期之時日更是令常人難以望其項背。

  但他進階雖快,但卻忽視了修道最本質、最原始之路,那便是累積。

  猶如一缸蓄水池,司馬元雖假借他人之手注入半缸,但終究由於灌注太快,以致這口缸難有後繼之力。

  且灌注太快,存儲法力神元的肉身軀體未曾真正適應靈神進階,當然最為根本的問題還是司馬元這些年東拚西湊而來的底蘊太過淺薄,比之一點一滴存積而來的修道神元終究

  有所不如。

  而這些潛在的隱患本來會在司馬元晉升道尊之時一起爆發,但由於盧希夷‘橫插一手’,中途贈予其三成道元,使得司馬元諸多隱患徹底掃清,一改往昔底子淺薄、積蓄不夠的情況。

  此刻他正端居在隱神宮某處秘閣之內,身上諸多道法化作的神符飛速旋轉,如同一位位赤金色精靈,縈繞飛舞,久久不絕。

  道尊存在乃是站在整個靈神域修道金字塔頂端的存在,可以說在九大至尊不出的時代,各大道尊便是掌執四方的權勢人物,這些人法力滔天,境界高深,勢力廣布,爪牙遍及四方。

  司馬元靜心獨坐,四周化虛之力震蕩之際,絲毫不動其心,卻見他身上玄功演化,心神內部似有一股強大力量正在悄然誕生。

  這股力量玄之又玄,似虛無之力,卻夾雜著司馬元本身的靈力。

  司馬元心神如一,控製著體內那股無形之力不斷的衝刷著五髒六腑,如同甘霖雨露般洗滌著身心上下。

  運功良久之後,司馬元緩緩睜開雙眼,眼中似有精芒一閃而逝,他喃喃自語地道:“修道之路猶如登天,本是逆天而行,豈可知難而退?”

  今次運功,雖運行平緩,行雲流水,但並無任何實質性進展,這與司馬元心中所預料效果相差甚遠。

  在運功初始,以他本意是要一步登上道尊偽境,徹底越過這個門檻,但不知為何,終究未能功成。

  司馬元沉吟少許後,決定再次去拜訪一下那位前輩。

  思慮穩定後,他當即起身,躍出秘閣,向著地下一踏。

  當其身形再次出現時,已在某處青銅色澤的古樸大門之前。

  司馬元深吸口氣,臉色肅然,對著青銅大門俯身一拜,口中沉聲道:“司馬元拜見前輩”。

  少頃,一股龐大意念緩緩蘇醒,如同自沉睡中歸來。

  司馬元當即精神一陣,他知道此乃這位前輩的一道分念,和先前一樣,司馬元將心中所疑道出,對方沉寂少許後,再出傳出一道意念。

  這道意念足夠長,卻是闡釋了何謂道尊,又該如何晉升道尊。

  司馬元聆聽良久後,心中頓時豁然開朗,繼而心悅誠服的對著前方一拜:“多謝前輩”。

  隨後一陣光華蕩出,便再次回到秘閣之中。

  當其再次盤膝而坐時,輕輕吐出一口濁氣,眼中愈發清明,同時心中也悄然鬆了口氣。

  幾天前,司馬元被那人強行抓至此地時,並未見到對方廬山真麵目,隻是傳出一道意念,告訴他日後旦有任何問題,皆可去尋他,但必須涉及生死存亡或者修道疑惑等事情,否則一概不理。

  初始他還有些蒙圈,辛苦出世一趟,救了他一命之後,便告訴他這些,委實是以司馬元的腦袋都無法反應過來。

  按照他的估計,這位擒住他的強大存在,僅此將其抓走不是對其搜魂奪舍,便是禁錮乃至滅殺,畢竟這種事情,他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至於此人的真實身份,司馬元並不清楚,也不知道此人便是隱身衛第四代首領,但觀其修為之高深莫測,想來即便不是山主一輩之人,也是上一輩人了。

  這種積年老怪要發起瘋來,誰能攔得住?

  不過萬幸的是,此人不禁未曾對他作何刁難,甚至對他擅自對隱神宮出手非但未曾作出任何苛責,反而讓他擔任隱神宮新任宮主。

  此舉方才大出司馬元預料,頗有百思不得其解之意。

  他甚至還在暗自揣測,莫非這位便是自家那位素未蒙麵的父親?

  但隨即便打消了此念頭,經過這段時日的了解,司馬元已然獲悉,自家父親司馬乾修為不過道尊初期,即便算上神霄天洞的加持,其實力也不過相當於道尊後期之境,而且再經過當年那場事故之後,司馬乾的實力大大為削弱,直接從道尊上境墮至靈神存在,甚至有人親眼看到司馬乾的肉身被幾位道尊直接轟殺成碎片。

  至於靈神之身卻是消失的無影無蹤,譬如司馬元滅殺的蕭淵一般無二。

  方才司馬元之所以貿然前去拜見那位前輩,目的有二,一則是誠心誠意地請教晉升道尊之法,二則也是試探其真正的用心。

  不過現在看來,至少對方暫時沒有心懷不軌之念,但退一萬步來說,即便對方有何邪念,或者說有所圖謀,也必定不是現今。

  雖說這樣有些小人之心,但不能怪他這般,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嘛。

  想通這一切後,司馬元眼神清明,傾吐口氣後,便陷入沉思。

  方才在青銅古門之前,那位前輩對司馬元所道的晉升之法其實與傳統晉升之法並無衝突,甚至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按照司馬元靈肉合一的狀態,意欲晉升道尊,唯有將虛無之力全力化開,而且將體內神元全部轉化為道元之力,如此再抗過‘入道天罰’之後,方可真正晉升。

  不過那位也曾提到,因為仙浮塔的特殊性,司馬元在晉升道尊之後,道尊天罰並不會立即到來,甚至他想在這裏待多久,便可待多久。

  但這裏有個隱患,那便是司馬元待得愈久,日後出塔之後,天罰便會愈發恐怖。

  除非他能一直修持到聖人境,否則天罰的威力隻會愈發疊加向上,不會減損絲毫,屆時一旦累積某個臨界點,或許連仙浮塔都無法遮掩,隻會連累這件寶塔一起受劫,到那時便有些得不償失了。

  故而一旦司馬元晉升道尊,此地便不是就留之地。

  他沉吟少許後,不過這些距離司馬元都有些距離,畢竟他而今尚未登臨道尊,而今當務之急還是如此徹底踏入道尊偽境。

  據那位前輩所言,他目前身上虛無之力已然進行過半,尚且還有五成區域未曾被徹底煉化。

  司馬元微微皺眉,按照對方之意,還是要他走傳統路子,以‘肉身化虛、靈神入道’的路子。

  可依司馬元之意,此法太過危險,稍有不慎便是神魂俱滅的下場,

  豈不聞化道之路有進無退,一旦開始便再難回頭。而且此路之崎嶇令人瞠目結舌,膽戰心驚。

  譬如在靈神域中真正臻至半步道尊的存在數不勝數,即便是在浮黎仙山六大洞天,在神霄天洞衰弱之後,其餘五大洞天也依然保持著各有四到六位半步道尊的頂尖力量。

  然而數百年過去,真正踏入道尊存在的也隻有兩位。

  一位乃是司馬氏族前任族長,也就是司馬元之父,司馬乾;另一位便是靈瑤洞天新任洞主酈瑤。

  而且據傳司馬乾之所以能僥幸挨過‘入道虛化之劫’,其夫人皇甫靜~功不可沒;而皇甫靜又是帶有一絲妖族血脈,故而兩人結合算是互補共利,齊雙雙踏入道尊之境。

  當然,在千餘年前,太清宮主皇甫道神之所以能踏入道尊大境,除去自身實力足夠外,還有血脈緣故以及皇甫氏族的背後資源加持,使得他理所應當的成為道尊大能。

  司馬乾與皇甫道神尚且如此,那以淺薄底蘊的酈瑤能臻至道尊之境,其主要原因自然是源自司馬乾的額外援助了。道一聲再造之恩也絲毫不為過,而這也是酈瑤如此誠心誠意輔助司馬元的根本緣由。

  故而在浮黎仙山近數百萬公裏的廣袤地域、數億兆生靈萬物之上,能臻至道尊之境的也隻有如此寥寥幾人,可想而知此境之難。

  粗略算來,在整個靈神域九大至尊勢力中,實打實的道尊存在也不過半百之數。

  數百兆億生靈之上,晉升道尊的僅僅不過半百,故而誕生一位道尊的幾率,僅有億萬之一!

  可想而知,此境之難!

  而此境晉升之難,便難在兩個關卡上。

  一則便是‘化道’,二則乃是天罰。

  其實歸根結底,兩者並無根本性的區別,都是屬於天道節製人間逆天存在的手段。

  化道是司馬元經曆過的虛無之力,天罰司馬元也曾親自嚐過,堪稱九死一生都不為過。

  但道尊天罰可比靈神天罰的威力要強上數千倍、數萬倍都不止。

  化道之下,萬個半步,僅有一人過關。

  萬個化道成功者,能抗過天罰的也不過一人。

  而這些還僅僅隻是天道劫難,但在靈神域這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之地,修士在渡過天道劫難之後,還要預備抵禦‘人道劫難’,也就是人劫。

  何謂人劫?人劫便是修士之間的互相殺伐、侵奪乃是摘果等手段。

  故而,當你用盡心神之力淌過‘化道’之劫後,便需要以毀掉所有法寶為代價來抵禦天罰。

  倘若能僥幸渡過天罰,修士身上的法寶估計也都折損的七七八八了,而那時便是考驗勢力的時候了。

  若背後勢力強悍,不懼他人前來摘桃,自然可水到渠成的渡過人劫;若是沒有強大勢力作為依托,便隻有倒在人劫這一關上了。

  甚至更有悲催者,化道、天罰乃至人劫都渡過了,卻倒在法力不濟上,亦或者被自己人摘了果子。

  可謂是功行九十九,僅差一步便可鯉魚躍龍門,功虧一簣啊。

  如此種種,都是靈神域晉升道尊存在之人所必知之事,不過有些人終其一生便呆在半步道尊之上‘養老’,一生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直接在半步道尊上坐化,或者說等待壽元耗盡,可謂是淒涼而悲慘。

  還有人是嚐試了幾次之後,虧了本元,阻礙了成道之路,使得前路斷絕,徹底沒了希望。

  而此種意外,極有可能發生在司馬元身上。

  譬如今次,倘若司馬元晉升道尊不成功,虧了本元,日後再想入道,便需在此補足道元之力,或者說重新‘化虛’。

  暫且不提化虛之時的痛苦,單隻此事所需道元都極其難找,尋常修士隻有通過自家一點一滴的煉化神元,並將神元轉化為道元之力。如此勤勤懇懇數百年後,方可積蓄可觀的道元池。

  屆時再行‘化道’之路,若是再次失敗,便重頭再來。

  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複,似乎沒有盡頭。

  但有個巨大的缺陷掣肘著這些入道之人,那便是化道者第一次化道成功率最高,足有五成可能。

  能上六成的,極少。

  傳聞現在臻至道尊的半百大能中,也不過十餘。

  而能有七成的,也不過兩三個。

  能有八成的,隻有九大至尊。

  而在靈神境有九成把握臻至道尊之境的,隻有一人。

  那便是昔日的浮黎仙山開派祖師!

  浮黎祖師!

  故而第一次,入道成功隻有五成,第二次便隻有四成,第三次三成,第四次便再降一成,僅有二成。

  直至第五次,僅有一成可能。

  直至七次之後,入道幾乎幾乎為零。

  屆時,便是大羅金仙降世便再無入道機會了。

  這,便是修道之難,也是修道之路的殘酷。

  不過也有人不信邪,硬生生入了十次道,最終在第十一次時入道開始,便被虛無之力直接化成魂飛魄散。

  司馬元即便再如何自信也不敢打賭自家一定能臻至道尊之境,當然保險起見,多出一條成道之路也不是壞事。

  司馬元故而詢問那位前輩之後,他倒是另外給出一種成道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