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局中局!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5      字數:3713
  可仙丹神藥功效哪有這般神奇,能讓堂堂半步道尊存在的實力成倍增長,甚至看那小子麵容紅潤有光澤的模樣,其所服神藥似乎並無太大副作用。

  陳關韶看了眼正閉目懸浮在空,身上似有一股似玄似妙的氣息無形散開,仿若靈丹妙藥正在散發其獨有的香味。

  而在梁、陳二人百思不得其解、細細探究之際,司馬元並不知曉,或者說即便知道也毫不在意。

  此刻的司馬元正感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這種強大並不虛妄,而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

  他內視己身,隻見在識海之內,諸多靈海、島嶼、山川乃至以神識編織的那個玄奇世界正在漸漸消失。與其說消失,不如說是在虛化。

  道尊存在,不僅僅是修為法力灌滿,抵達至道尊之境,更要將體內的靈神之力盡皆化為‘虛無之力’。

  靈神分兩種存在,一為肉身與靈神合一,也就是俗稱的‘靈肉合一,天人一統’。此身在遭受天雷劫難轟殺之後,已然經過千錘百煉,算是進階成為天地間奇珍異寶中的‘異寶’之列,足可媲美半神兵。

  甚至有些以肉身成神者,單憑肉身便可與靈神器抗衡,乃至徒手崩毀也不在話下。譬如司馬元,便是此類修士。

  此外,便是靈神與肉身分離。此種以靈神域本土修士為主,他們在晉升靈神境時並未遭受天罰洗禮,更不可能去忍受那種肉身崩毀的痛苦與折磨,他們這種其實與元嬰存在並無太大差異,至多相當於法力更為強橫的元嬰修士。如梁濟、陳關韶等人,當然,那偷渡上來的蕭淵也屬此列,算是半生不熟的夾生飯。

  而今,在靈神域公認的晉升道尊之法中,尤其以下界修士晉升之法最為正統,便是將已然靈肉合一、靈神與肉身向融合的身軀漸漸煉化,並以‘虛無之道’將此身化去。化成一半,便是道尊偽境;全部化成,便可成就道尊之身。

  屆時,幾乎相當於將自家神靈寄身於天道之上,勉強踏入‘不死不滅’的門檻了。

  但而今被靈神域本土靈神的靈肉分離大行其道,致使司馬元修煉的這種‘正統’修道之法反而淪為異端,甚至還一度遭到了靈神域本土修士們的排斥與打壓。

  這時,司馬元所進行的正是這種昔日被靈神域排斥,今日卻逐漸接納乃至向往的最為正統的晉升之法。

  不過即便羨慕也不會輕易更改,畢竟一旦更改入道方式,無異於打到重來,亦或者轉世重修,甚至比墮境還要痛苦,幾乎就是修為盡廢了。

  觀司馬元所為,似乎正在進行的便是領悟‘虛無之道’。

  修為臻至半步道尊,其便需要領悟虛無,一旦領悟虛無便可以身化虛;而在化虛之際,還要控製靈神將自家一道神識寄托在九天之上的無盡虛空。

  一旦寄托成功,便可仿若在浩淼星空之上鑲嵌一顆精湛明亮的新星,那顆星星便是修道人士在天道身上留下的印記,這枚印記可以當做修士驟然隕落後,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而活成歸來,幾乎相當於一顆永固的魂靈。且此魂靈受天地氣運加持,少有三災五難,更是受此方天地氣運所鍾,成為世俗中盛傳依舊的‘天之驕子’。

  真正的道尊存在,本就是逆天而行,但一旦獲得天道認可,便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同時,修士在成功寄托魂靈之後,便可囊括域界內的所有法力、靈力、神力以及真力等等各種元素之力

  而匯聚一具‘聖體’。

  不過在靈神域數十萬年以來,真正能夠積聚到一具‘聖體’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眾所周知的便是,在而今的靈神域,僅存的‘聖體’便是那高居萬萬兆神域修士子民之上的九大至尊。

  也就是說,一旦凝聚‘聖體’,幾乎便是下一位至尊存在的可能性之一。

  當然,最後能否成為至尊,那就看那人的造化了,能躲過天災**,能逃過九大至尊存在的捕殺,便可鯉魚躍龍門,飛龍在天了。

  故而絕大數能夠凝聚的便是‘道體’,道體便是道尊之體。

  此刻,司馬元抬手間便是種種玄妙化作靈符遁入腦海深處,一股股玄之又玄的無形之力將其團團包裹住,這股力量,如同歲月的侵蝕之力,更像一道道鋒利的刀刃在剔刮著司馬元身上的血肉與骨血,那種痛入骨髓的力量可謂記憶猶新,但未曾料到而今即便臻至半步道尊存在,依然還能再次品味,可謂是五味雜陳,複雜難言。

  不過,在品味這種類似千刀萬剮的人間極致痛苦時,他的收獲也是極為可觀的。

  譬如此刻在梁濟、陳關韶眼中,遠處的司馬元已然消失了一小半身軀,甚至在接下來眨眼功夫內,四肢以及半個腦袋都漸漸消融大半。

  按理說,此刻應該是趁火打擊的最佳良機,但梁濟與陳關韶臉色陰沉地相視一眼後,非但未有向前,反而不約而同的極速後撤。

  與此同時,在他們後撤過程中,以司馬元為中心的千丈方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趨向灰白色。

  湛藍天空、純潔靈雲、清晰碧宇乃至下方大地都在向著灰白轉化,如同被某種神奇、玄妙的強大力量硬生生抹去了色彩。

  正是這種詭異的力量,是梁濟、陳關韶等人多年以來夢寐以求,卻求而不得之物。

  這種力量喚作虛無之力。

  也因其乃是靈神向道尊轉化之力,而被譽為‘化道之力’。

  這種力量,他人的不可為己用,唯有自己向著天道召喚、吸引乃至求取而來,他人的虛無之力一旦沾染,便隻有徹底歸於死寂、冥滅一途,不會有傳說中的‘搭順風車’之利。

  司馬元身側漸起風暴,初始大如拳頭,繼而狀若頭顱,隨著風暴疾速旋轉之際,四周空間漸有如墨黑線一閃而逝,如同幽靈。

  黑線破壞力極強,四周靈雲、被風暴卷入的飛鳥以及司馬元部分肉身都直接被其吞沒。

  此黑線,赫然正是空間裂縫!

  少許功夫,頭顱大小的風暴幾近人高,且風暴又衍生出來數個拳頭大小的小風暴,小鳳暴不斷擴大,成長,再臻至頭顱大小。

  頃刻功夫,在司馬元身側已然聚集了整整百十來個風暴之元。

  而這些風暴之元盡皆呈晦暗不明的深灰色,仿若一個個死亡天洞般吞噬著四周一切。

  不過數息功夫,整個隱神宮都此道力量所驚動。

  而在隱神宮外,五大道尊氣息徘徊於隱神宮外,頗有些驚疑不定。

  其中蕭毅齋玄真氣息蓄勢待發,皇甫道神則隨時告誡在場諸人,今日的他罕見的露出本來麵目。

  一張與司馬元有三成相似的中年麵孔。

  都言外侄多似舅,此言果不虛矣。

  而且為了自家外侄的晉升大計,皇甫道神直接將太清宮都搬了出來。

  甚至一旦事有危急,

  這位掌執太清宮的大宮主說不定會再次動用仙浮塔之力,屆時就不是區區‘點到為止’那麽簡單了。

  他目光凝重,看向隱神宮最深處,眼中悄然劃過一絲幽深之氣。

  五人中,以陳景清臉色最差,蘇若煜則垂目不語,似也未曾料到如此變故。

  而最讓人意外的還是蕭毅齋居然出奇的平靜,即便那位被他親自接應上界的蕭淵,剛剛被司馬元親手斬殺,他已然平靜如水,仿若平靜的有些可怕。

  但眾人此刻心思並不在身側幾人身上,而是緊緊盯著隱神宮最深處。

  那道似醒將醒的神秘存在。

  那位存在的修道歲月,連蕭毅齋家族那位都難以企及,當年那位成道之際,正在閉關的蕭氏老祖還未踏入靈神境,地位實力僅此於皇甫山主。

  今日之事比眾人所料想的要早一些,早太多。

  在他們計劃之中,當初與盧希夷商議的贈送半成道元給司馬元,以輔助其登臨半步道尊之境,其後過一兩百年後,待皇甫道神與蕭毅齋他們準備妥當後,再聯手司馬元裏應外合,一舉攻破隱神宮,擒殺那位存在,徹底掃除浮黎內患。

  不過眾人未曾料到,司馬元會如此快的登上半步道尊之境,或者說,即便他登上半步道尊,也一定不會超出眾人的掌控,至少還無法真正匹敵他們六人。

  除非司馬元將神霄大洞天祭出,以不惜洞天破滅的風險來對抗真正的道尊之力,否則在他們預想中,以司馬元獲得道元之力無法對他們產生真正的威脅,不然他們豈會眼睜睜的看著盧希夷將道元饋贈給他?

  他們又不傻,浮黎總共七把椅子,他們先前已經除掉一個了,豈會傻乎乎的培養一個仇人兒子來給他們添亂?

  之所以答應盧希夷的‘犧牲與奉獻’,一來是其承諾贈予的道元之力無法給諸位洞主帶來威脅,二來也是意欲借司馬元之力來抵禦隱神宮那位,如此方有暫借兩件半步道兵於司馬元,並允許其掌持隱神宮,與皇甫道神並駕齊驅而毫無異議。

  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皇甫道神與蕭毅齋等人聯手做局,意欲以司馬元為誘餌,來勾出隱神宮那位饞蟲。

  而一旦其出世,必然會驚動浮黎內部隱藏的兩個萬年老王八,屆時便是三大半聖乃至聖人之戰。

  不過他們絲毫不曾擔憂禍及池魚,因為他們知道這場戰遲早都會發生,而且不止他們知道,山主大人、蕭氏老祖以及隱神宮那位三人都一清二楚。

  隻不過他們或是在閉關釣魚,或是潛修積蓄實力,亦或者隔岸觀火、意欲坐收漁翁之利,如此局麵已然持續了數千年了。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講,或許不僅僅司馬元是整件事中一枚小小的誘餌,就連其背後的作局者皇甫道神等五人也不過是這盤大棋局中的小小推手之一。

  甚至目光再放大一點,這是否又是靈神域其餘九大至尊插手浮黎仙山內務作的勾當與謀劃之一呢?

  不過對於這些局中局、環中環,作為計劃的核心棋子司馬元卻絲毫不知。

  此刻的他,隻知道前幾日盧希夷似乎給的太多了?

  當時他還未曾察覺,未曾料到,此刻當他準備小小的突破一下時,當日盧希夷贈予的道元之力竟然如同貓聞著腥味般狂樸上來,讓這個對於化道之險一無所知的司馬元頓時有些蒙圈,這些‘道元’莫非就這麽迫不及待的想要被他煉化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