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認祖歸宗
作者:浮沉仙人      更新:2020-04-20 05:45      字數:3874
  喪魂坡,祖祠,司馬元跪下聽訓。

  祠堂隻有老人司馬毅與後代子孫司馬元。

  祠堂外,則是百餘司馬氏族人。

  今日,乃是司馬元認祖歸宗之日。

  滴血認祖。

  在司馬氏族祖祠內,供奉地司馬氏族列祖列宗的靈位木牌。

  木牌內,還藏有曆代先祖的一絲殘魂。

  這些殘魂無法出戰,也沒有靈識,僅僅相當於一道氣息。

  這些殘魂的作用,便是辨析司馬氏族的血脈。

  還有血脈的強弱。

  隻見司馬毅以手中木杵跺地,渾濁的目光內前所未有地凝重、肅然與忐忑。

  他語氣低沉,緩緩言道:“磕頭!”

  跪坐在蒲團之上的司馬元恭敬叩頭,一絲不苟,未有絲毫怠慢。

  旁側有位老仆端來白瓷血內壁踱金碗,盤上還有一柄鋒刃小刀。

  其行至司馬毅身前,恭敬呈上。

  本來‘認祖歸宗’之事無需老祖親曆親為,但司馬元身份非同凡響,且不說其司馬氏族嫡係長子的正統身份,單隻‘司馬元’三字由老祖親取之事便能全族謹慎對待。

  祠堂之外,跪滿了全族百餘人。

  喪魂坡外,不斷有人破空趕來,有人臉色陰沉,似有不甘;有人神色忐忑,惶恐不安;也有人滿臉凝重,肅然以對。

  司馬氏族前任族長司馬乾消失了近三百年的嫡子回來了!

  那個剛剛出生便被老祖命名為司馬元的前任族長幼子回來了!

  高空之上,不斷有人飛來、聚攏,或是三五成群,或是兩兩默然以對,亦或者獨立風騷,目光閃爍。

  這些人,來自浮黎仙山各大洞天福地,也來自各大殿閣分舵,更有人乃是自山門外馬不停蹄的趕來。

  能讓他們如此焦躁之事,自然不僅僅是司馬元回歸這麽簡單。

  而是司馬元回歸背後的意義!

  他回來了,那前任族長司馬乾歸來之日還會遠嗎?

  還有,那個被老人司馬毅親自把持也不願輕易交與他人之手的族長之位,是否會落在司馬元手中?

  另外,也是他們這些‘叛逃’族人最為關心的一點,那個一直不曾被人認主的神幽大洞天是否會認此人為主?

  畢竟當年司馬元的血脈,可是最接近司馬氏族初代老祖嫡係的血脈,他會得到它的認可麽?

  這些人中,有新近投靠靈瑤洞天尋求庇護的嫡係族人,也有轉投希夷洞天司馬氏族人,更有意欲以神幽大洞天為籌碼換來晉身之階的真正叛族之人。

  他們都關心司馬元的血脈純正問題。

  祠堂之內,老祖司馬毅目光漠然,麵無表情地拿起小刀,看向身下跪著的司馬元,緩緩言道:“伸手!”

  司馬元伸出左手,恭敬呈上。

  老人目光垂落,持刀環繞司馬元手腕輕輕一旋。

  一道裂痕出現,血液很快浮現而出。

  滴滴,足足滴落了半碗。

  血液猩紅,帶有一絲絲赤金色澤。

  端盤老仆眼神一顫,半是激動,半是忐忑端著血碗。

  老人目光移開,落在前方司馬氏族祖宗靈牌之上。

  他麵容複雜,心中有些遲疑與忐忑。

  司馬元自然是司馬氏族之人,他修為雖廢,但眼光猶在。

  但今日祭祖認親自然不是歸宗這麽簡單,還有血脈辨析!

  借著認祖之際,查看司馬元身上血脈究竟有多濃厚。

  他要看看他的血脈程度到底能否支撐司馬氏族下任族長之位,甚至更進一步,他的

  血脈能否引起神幽大洞天之靈的注意。

  這才是這位時日不多的老人關心之事。

  如果說承繼司馬氏族族長之位乃是司馬元掌執整個家族的展現,那麽神幽大洞天洞靈的認可便是司馬元登頂浮黎乃至令司馬氏族重回靈神域十大家族的重要保證!

  因為,一旦獲得洞靈的認可,司馬元便可從一介凡夫俗子一躍而上,成為浮黎仙山的六位魁首之一!

  倘若其修為足夠的話,還可借助洞天之力一步登天,成為道尊存在!

  目光落在司馬元身上,隻見其修為淵深,似是靈神三重?

  外間的張智簡目光振奮,昨晚他可是親眼見證了司馬元破除心障執念、悍然邁入靈神第三重‘斬妄境’的一幕!

  獲悉爹娘訊息,認祖歸宗司馬氏族,司馬元心境升華,順勢破境!

  距離道尊,僅隻一步之遙。

  這時,老人司馬毅手持血碗,朝著令牌走去。

  在眾多令牌之上,諸多名字映入眼簾,諸如位於最上方的‘先祖司馬白之靈位’、‘先祖司馬承嗣之靈位’、‘先祖司馬叁之靈位’等等。

  還有兩塊未曾刻名的靈牌,坐在最下方。

  其中一塊,乃是為司馬乾準備的,另一塊自然為他準備的。

  司馬毅目光平靜,不是波瀾不驚的平靜,而是看淡生死命運的平靜。

  他那渾濁的目光看了眼靈牌之後,最終落在靈牌最前方那道吸血柱上。

  血柱通體赤紅,幾近黑紅,仿若被無數猩紅血液侵染了無數遍。

  同時血柱連接著諸多靈牌,似有氣息感應。

  這種連接不是陣法、也不是符,更不是靈氣。

  而是一種玄妙的‘血脈鏈接’!

  這種血脈鏈接可以讓令牌內的殘魂辨別吸血柱上的族人血脈。

  隻見泛著赤金光芒的猩紅血液快速滲入血柱,眨眼功夫便消失不見。

  隨即祠堂內,便陷入了極其詭異的沉寂。

  死一般的沉寂。

  這一刻,不僅司馬氏族內外數百人矚目,就連浮黎仙山諸多有心人都不禁看向此處。

  而在諸方之中,尤其是神幽大洞天內尤為上心。

  畢竟,他們可是鳩占鵲巢,強行占據此處。

  神幽大洞天,在一處高樓頂巔。

  一道威嚴男子漠然負手,抬首傲視。

  神幽大洞天自他掌控以來,從未出現任何不馴,隻是偶爾流露出一絲陰鬱與焦躁,儼然是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洞天之靈出現的躁動與不安。

  但他絲毫不在意,或者即便洞靈有何不滿也為時已晚。

  因為,距離徹底煉化洞天之時,已然指日可待!

  威嚴男子麵無表情地臉孔之上露出一絲桀驁與冷冽,關鍵時刻,豈容它三心二意?

  畢竟此處洞天可是與他的大道之路息息相關!

  但當他胸有成竹,冷眼旁觀司馬氏族變故時,他不曾察覺的是,在司馬元抵達浮黎仙山的瞬間,神幽峰外便走出一道身影。

  這道所過之處,草木為之俯首,飛禽為其讓路,百獸望其垂憐。

  但古井無波,不理不睬,也無悲無喜。

  ,比邪神還具有神靈氣質。

  比靈神還具有飄渺風采。

  甚至即便是俯瞰億萬眾生的道尊存在,都要遜色三分。

  因為,就是真正的洞天之靈啊。

  洞天不毀,便不死不滅。

  洞天不墮,便與世長存。

  同樣,洞天晉升,便更上一層樓,法力大增。

  化靈之前,整個浮

  黎仙山,無人敢違逆他。

  化靈之後,除非聖尊老山主親出,否則無人可以禁錮他。

  道尊也不行。

  這個隱秘,除了在浮黎仙山最深處沉眠的那位,無人知道。

  .......

  太清宮,飄渺無影蹤,懸浮在十萬丈高空之上,俯瞰整個浮黎仙山。

  此刻在宮內西南方臨窗處,有數位花甲老人默然而立。

  不過位於眾人前方的,卻是一位中年男子。

  他目光深沉,俯瞰浮黎西南方,如同深淵老潭般,古井無波。

  他們盡皆矚目在司馬氏族方向,家族傳承非同小可,以往他們都是不惜致對手於死地,但這次他們極其默契地無聲等待著。

  因為,他們願意給那個老人最後一次機會。

  一次逆轉乾坤的機會。

  成,則司馬氏族逃過一劫,甚至可讓神幽大洞天物歸原主;敗,司馬氏族身死族滅,神幽大洞天將被他們瓜分。

  屆時,倘若洞天之靈不服,他們便會將其抹殺。

  山門,需要一個聽話的洞天福地。

  喪魂坡,司馬氏族祠堂。

  司馬元跪地俯身,垂首不語。

  司馬毅手持血碗,目不轉睛地看著猩紅血液緩緩流下。

  猩紅血液自柱頂緩緩順流而下後,沁入了血柱內。

  隨即便陷入死寂。

  但老人並無任何不耐,眼神反而愈發凝重。

  少頃,一絲絲濃鬱光芒隨之而起。

  祠堂外,眾人屏息,死盯血柱。

  俄而,光華大綻,映徹滿堂。

  在眾多司馬氏族人目光激動、振奮以及複雜之下,祠堂被令牌盡皆泛光。

  如同祖宗神靈,庇護子孫。

  但這一刻,無人敢擅自喧嘩吵鬧,一道道砰砰聲響起。

  正是眾人在叩拜顯靈祖宗。

  靈牌之內,盡皆藏有先祖一縷分神,但凡有司馬氏族人認祖歸宗,都會引起靈牌異象現世。

  少則一枚,多則數枚,乃至數十枚。

  而能令滿堂生光的血脈,隻有一種可能。

  初代老祖的嫡係血脈!

  這一脈上至初代老祖,中至老祖司馬毅,下至司馬乾、司馬元。

  源遠流長,百代承繼。

  司馬元血脈現世,滿堂放光,靈牌皆動。

  他,就是前任族長司馬乾的嫡子!

  這一刻,再無人敢質疑。

  但背對著眾人的司馬毅卻垂首不言,沉默不語。

  觀其渾濁眼中,似有不甘、遺憾乃至灰暗。

  血脈自然是屬於司馬氏族無疑,但卻遠未達到他所期望的那種高度。

  那種,可以吸引神幽大洞天為之產生的異象的程度。

  不少人開始皺眉,繼而疑惑老祖為何還不宣布族長之位。

  但隨即他們目光看向司馬毅時,隻見他身形似有蕭索、顫巍以及佝僂,仿若行將朽木。

  終於,有人醒悟,看向神幽大洞天的方向,眼露複雜,輕輕一歎。

  繼而眾人紛紛醒悟,臉色有些沉重、悲哀乃至是難堪。

  因為司馬元的血脈確實乃嫡係血脈,但並未引起神幽大洞天的注意。

  甚至連絲毫異象都未曾浮現!

  這意味著司馬元雖然能坐上司馬氏族族長之位,但卻並未獲得神幽大洞天的認可。

  而司馬氏族的輝煌,或許也將到此為止。

  高空之上,有人喃喃自語地道:“天恩雨露,五世而斬。”

  “你們司馬氏族的輝煌,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