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兵家之大忌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4-11 10:58      字數:2267
  秦王蕩力排眾議,立即拍板確定了負責韓魏兩軍在此戰中的一幹糧秣消耗。

  沒辦法,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

  既然秦國想要韓魏兩國跟著自己混,便不得不讓出利益,不得不付出更多的代價。

  好在秦國的家底足夠雄厚,再加上完善的耕戰製度,哪怕是在戰爭期間,都不會太過耽誤農時。

  饒是如此,秦國的後勤壓力一下子都增大了一倍。

  龍台。

  秦王蕩與彌子夏正在對席而坐,商議國事。

  “大王,臣已經估算過了!按照戰事再這樣僵持下去,我大秦可以再堅持一年的。”

  彌子夏憂心忡忡的道:“隻是,考慮到垂沙之戰,若楚軍大敗,則會有諸多的戰俘,故而咱們必須要加派更多的民夫押送糧秣。如此難免會耽誤春耕和秋收,而且前線的戰事相持不下,朝野上下早已出現了許多流言蜚語啊!”

  “這是必然的結果。”

  秦王蕩微微一笑,說道:“子夏,你是想讓寡人催促嚴君盡快出擊吧?”

  “若是可以的話,早些突破楚人的沘水防線自然是更好的。隻不過戰事往往變幻莫測,我等居於廟堂之上,如何能知道幾千裏之外的戰事變化?”

  “最為了解前線戰事的,還是嚴君啊!”

  這正是秦王蕩不催促樗裏疾進兵的緣由!

  樗裏疾是大秦的相國,更是秦王蕩的叔父,德高望重,深得秦王蕩的器重與信任。

  若不然,換作其他的將領,遲遲不進兵的話秦王蕩的心裏難免會出現猜忌。

  秦王蕩眯著眼睛道:“不管怎樣,前線的戰事必須要盡快結束。寡人這幾日輾轉反側,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來一個解決之法。”

  “請大王試言之。”

  “離間計!”

  “離間計?”

  聞言,彌子夏的眼中不禁浮現出一抹精光,道:“大王是說,趁此機會,離間楚王與景翠?”

  “正是!”

  秦王蕩沉聲道:“寡人早就聽聞,熊橫不滿景翠久矣。開戰不久,楚軍的糧秣便捉襟見肘,故而熊橫多次催促景翠出擊,但景翠置之不理,仍舊在沘水一線堅守不出。”

  “景翠這般抗拒王命,熊橫心中又豈能毫無怨悵?又豈能毫無猜疑?”

  “柱國景翠,出身於昭、景、屈楚國三大公族之一,為將多年,德高望重,在軍中更是飽受將士愛戴,遠非楚王多能比擬的。可以說,楚國的軍人是隻知有景翠,而不知有楚王!”

  “現在景翠領兵四十餘萬在外,又不從王命,熊橫豈能不擔心景翠起了異心?”

  “再者,楚國的後勤早已告罄,舉國上下的糧草,恐怕是支持不到半年的。根據寡人所得到的消息,熊橫正準備節衣縮食,以供給前線的大軍。”

  “子夏,你說在這種時候,咱們賄賂楚國的子蘭、尚靳、上官大夫等大臣進讒言,且在郢都撒播對於景翠不利的流言,熊橫會如何處之?”

  “嘶!”

  彌子夏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暗自讚歎不已。

  秦王蕩的想法,是與他不謀而合的。

  戰爭進行到這一地步,除了死磕,楚國已經別無他法!

  但是,拚消耗的話,楚國壓根兒就拚不過秦國。

  唯有主動出擊,楚軍才能取得那一線生機!

  眾所周知,臨陣換將,是為兵家之大忌。

  而柱國景翠,更是楚國赫赫有名的大將,在威望上是無人能及的。

  如果楚王熊橫換下景翠,換上哪一位將領,都勢必會主動出擊的。

  景翠有膽子抗命,不代表其他的將領也有膽子抗命不遵!

  於是,在秦王蕩的授意下,潛伏在楚國郢都的細作,即黑冰台的人便紛紛出動,除了跟子蘭、尚靳等一幹貪婪無度的楚國大臣接洽之外,還在郢都到處撒播流言蜚語。

  酒肆之內,人聲鼎沸。

  “哎,你聽說了嗎?”

  “什麽?”

  一名酒客悄聲道:“你知道我楚軍為何與合縱聯軍在沘水一線對峙大半年,遲遲沒有出擊嗎?”

  “嗨!這誰能知道?或許是戰機未到,柱國不願主動出擊吧。”

  “那也不能當個縮頭烏龜不是?”

  “嗤!”

  那酒客嗤之以鼻的道:“什麽是戰機未到?依我看,分明是柱國景翠怯戰!他手中可是握著四十餘萬兵馬呢!秦韓魏三國聯軍不也是這麽多人嗎?”

  “眾所周知的,聯軍何比一國之師?可柱國就這麽幹耗著,隻是在沘水一線修築壁壘,加固工事,作出一副堅守不出的態勢。這倒好,需要咱們後方的人源源不斷的供給糧草,最後苦的不還是咱們這些黎庶嗎?”

  “誰說不是呢?”

  旁邊的一名酒客大大咧咧的飲下一碗酒,然後附和道:“咱們楚軍可是本土作戰,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難不成柱國真的畏懼秦人,畏懼了樗裏疾不成?”

  “正是這個道理呀!”

  附近的酒客都應聲附和。

  以至於更有甚者,居然哼聲道:“依我之見,柱國景翠實在是包藏禍心!我大楚幾十萬大軍,傾國之兵幾乎都攥在他的手裏,他若是想謀逆,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噓!”

  “莫可說,莫可說。”

  一時間,郢都的大街小巷,酒肆、茶樓,包括各個煙花之地,凡是人流聚集的地方都在傳揚著各種各樣對於景翠不利的言論。

  楚國的黎庶對於景翠可謂是不滿已久的!

  景翠手裏攥著幾十萬的軍隊,卻遲遲不敢出戰,一味地消耗國家的糧秣,最後受苦受難的,還是他們這些平頭百姓!

  夜幕降臨。

  在公子子蘭的府上,一輛馬車悄然而至。

  自馬車上走下來一個相貌儒雅的男人,身後還跟著兩個抬著箱子的雜役。

  箱子之中,自然是用來賄賂子蘭的珍奇異寶。

  黃金、珠寶、玉簪、玉璧……各種各樣名貴的寶貝是應有盡有的!

  看得子蘭的兩眼直放光!

  按理說,作為一國之公子,子蘭是不缺這些黃白之物,但是錢財這種東西,可不就是多多益善的嗎?

  而秦王蕩倒是舍得,出手十分的闊綽!

  因為秦王蕩很清楚,犧牲一些金銀財寶根本不算多大的事,付出多少,將來能得到的回報就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