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帝王之心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4-11 10:58      字數:2204
  秦王蕩頗為詫異。

  好端端的,韓魏兩國為何要退兵?

  “究竟是怎麽回事?”

  彌子夏回答道:“大王應該知道,前不久楚王派羋原與昭滑分別出使趙、齊兩國,似乎是他們的說辭得到了趙王和齊王的認同。”

  “眼下,邯鄲、臨淄兩地都有大軍出動的跡象!”

  “趙國的堆積著大量糧草器械的車船,正在源源不斷的運往趙韓邊境,齊國亦然。大王,臣猜測,韓王與魏王是恐懼於齊、趙兩國之勢,齊趙若參戰,攻擊韓魏,則必然讓韓魏首尾不能相顧。”

  “無怪韓魏會有退兵之意啊!”

  “不!”

  秦王蕩沉吟了一下,便擺了擺手,道:“子夏,關於齊趙兩國會不會真的參戰,寡人不得而知,但是韓魏,絕不可能退兵的。”

  “這……”

  彌子夏硬著頭皮道:“大王,現在的這種形勢,難保齊趙兩國會不會想插手進來分一杯羹。韓國與魏國,善於左右逢源,若形勢不對,則必然背棄我大秦,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啊!”

  “嗬嗬,子夏,事已至此,韓魏兩國還有的選嗎?韓王倉和魏王嗣二人心中所想,寡人大致上能猜出一二。”

  秦王蕩的眼中閃過一抹厲芒,道:“他們是想從中牟取更大的利益。哼,貪得無厭之徒,他們吃下去的,寡人遲早要讓他們連本帶利的都吐出來!”

  齊趙兩國固然勢大,若與楚國扭成一股繩,則秦、韓、魏三國之合縱聯盟是稍微落於下風的。

  但是,齊人畏首畏尾,常常瞻前顧後,而趙國與楚國並不接壤,即便趁機伐韓,多半是得不到什麽切實的利益。

  若無利可圖,齊趙憑什麽跟著死磕?

  饒是如此,秦王蕩也挺困擾的。

  跟他預料的差不多,過了幾日,韓王與魏王便相繼發來書信,告知秦王蕩自己欲退兵的心思,這讓秦國的朝野上下一片嘩然,整個鹹陽更是被弄得滿城風雨!

  勸諫秦王蕩撤兵,與楚國休戰的奏牘已然堆成了小山,更有甚者直接在朝堂上進諫。

  秦王蕩心裏頗為不悅,但是已經想好了對策。

  在四海歸一殿上,當著群臣的麵,秦王蕩自寶座上站起來,緩步走到陛台前沿,攥著拳頭,目光炯炯的揮袖道:“二三子,這幾日來,寡人是內外交困,大秦是內外交困!”

  “爾等或勸諫寡人自垂沙撤兵,與楚國化幹戈為玉帛;或勸諫寡人催促嚴君盡快出擊,以結束伐楚之戰。”

  “但是,寡人能做嗎?”

  “不!不能!”

  秦王蕩擲地有聲的道:“當前的形勢,二三子都應當清楚。如今秦、韓、魏三國合縱伐楚,正是緊要關頭,齊、趙又大有夾擊韓魏之勢,若韓魏兩國迫於形勢撤兵,則戰局於我大秦不利也!”

  “但是,寡人現在可以明確的告訴諸位!”

  “寡人告訴諸位!此一戰,寡人要麽戰勝,要麽戰敗,大秦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為了這一戰,大秦付出了太大的代價,絕不能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

  聞言,群臣都不禁瞠目結舌。

  攤牌了!

  秦王蕩終於跟他們攤牌了!

  隻是,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會讓他們滿意的。

  禦史大夫李曇出列道:“大王,請三思啊!如今韓魏若退,則我秦國一家獨戰楚國,最為惡劣的形勢,甚至是秦國對楚、齊、趙之合縱,乃至於五國合縱攻秦!”

  “若如此,秦國何以能勝?”

  群臣紛紛進言道:“禦史大夫所言極是!大王,僅我秦國一家畢竟是勢單力孤,若招致關東列國合縱攻秦,大事休矣!”

  “請大王收回成命!”

  “臣附議!”

  群勢洶洶!

  不過,秦王蕩壓根兒就不管這些。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秦國現在的處境。

  “大王!”

  就在這時,被秦王蕩寄予厚望的彌子夏站出來了。

  “大王,臣以為我大秦此時絕不能退。退,則前功盡棄!退,則必然使關東列國認為我大秦膽怯,繼而得寸進尺!”

  “列位!那樣才是害了秦國!”

  聽見彌子夏這洋洋灑灑的一番話語,李曇不服,便冷笑著問道:“既然如此,不知道丞相有何高見?”

  彌子夏昂首挺胸,道:“我大秦當窮極最後一絲國力而戰!現在韓魏兩國因齊、趙咄咄逼人之勢欲退出合縱,為保證伐楚之戰的勝利果實,則必當聯合韓魏而戰!”

  “何以留住韓魏?”

  “無他,唯利耳!大王,臣以為此時大秦應當再次讓利於韓魏,以換取韓魏兩國的鼎力支持!”

  “荒唐!”

  李曇吹胡子瞪眼的道:“彌子夏,你這是誤國誤君之言!實在荒唐!”

  “為組織起這一次的秦、韓、魏三國合縱伐楚,大秦已然是允諾將聯軍所攻占之城池土地,盡數分予韓魏。”

  “若再次讓利,莫非是讓大王割讓我秦國的土地,將以往攻取之韓魏疆土,盡數割讓回去嗎?”

  李曇說的是氣話,但是卻不無道理。

  群臣聞言,都對彌子夏怒目而視,紛紛出聲譴責,似乎是恨不得立馬將彌子夏大卸八塊一樣。

  對此,高坐於陛台之上的秦王蕩卻是顯得非常淡然。

  關於這事兒,是他早就跟彌子夏商量好的。

  正所謂槍打出頭鳥!

  這“出頭鳥”,自然不可能是秦王蕩。

  秦王蕩不能把自己推到群臣的對立麵去,他不能顯得自己太過剛愎自用,不然就真的會被群臣所唾棄,繼而影響到秦國的君臣之情。

  “請二三子稍安勿躁,且聽一聽卿是怎麽想的吧!”

  秦王蕩揮了揮手,便讓原本躁動的群臣都安靜下來。

  他的話語,還是挺具備震懾力的。

  為人君者,切忌不可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作為裁判,仲裁群臣之諫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便是帝王心術!

  彌子夏垂手道:“若再度讓利於韓魏,不必割讓城池土地。臣相信,隻要大王願意囊括韓魏之師於此戰中的一幹糧秣,則韓魏兩國必然從我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