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為秦人鷹犬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4-11 10:58      字數:2167
  見到韓王倉這般跟自己扯皮,屈原的心裏已經有點不耐煩,但是礙於情麵,又不好出言指責他,故而隻能是一味地奉承韓王倉。

  “屈子,你的來意寡人已經清楚。”

  韓王倉慢悠悠的開口道:“眼下韓、秦、魏三國聯軍四十多萬大軍伐楚,迫近郢都,楚國有傾覆之危難。屈子此來,是為勸說寡人退兵的吧?”

  “正是!”

  “不知屈子何以教寡人?”

  屈原要如何說服韓王倉?

  “韓王,你真的認為我楚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了嗎?”

  韓王倉嗤笑道:“難道不是嗎?屈子,你莫要誆騙寡人。垂沙一線,兩軍所對壘的兵力已然超過八十萬,我韓秦魏三國所出之兵,皆是精銳之師,而你楚國又有多少的勁旅?”

  “恕寡人直言,屈子,寡人實在看不到,在聯軍強大的攻勢之下,楚國能有多大的勝算!”

  聞言,屈原淡淡的道:“垂沙之戰,即便楚軍敗了,不知道貴國又能得到什麽?韓王,外臣在來時已經打聽清楚了,秦王為了拉攏韓魏兩國,答應聯軍所攻下之城池土地,秦國分毫不取。”

  “但是,秦王果真能兌現承諾嗎?韓王不妨試想一下,秦王若反悔,韓王你又能作甚?秦人所做的背信棄義的事情還少嗎?”

  “今秦王,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幹出了誆騙我楚國主父至武關一會,然後軟禁於鹹陽之事。秦人反複無常,世人皆知!”

  “韓王與秦國結盟伐楚,實在是無異於與虎謀皮啊!”

  “嗬嗬!”

  韓王倉笑吟吟的道:“屈子此言差矣。寡人相信秦王的確是有誠意。屈子可能還不知道吧?聯軍所攻占的城池,守軍不是韓軍,便是魏軍,雖然圖籍戶冊都掌握在秦人手裏,由秦王劃分,但我韓國以及魏國吃下去的肉,難道還能自己吐出來不成?”

  “……”

  屈原一陣沉默,旋即又強顏歡笑道:“秦王還真是闊綽啊!不過,韓王,外臣以為,韓軍理應盡快撤出來,若不然,必將引火燒身,屆時韓王也必當追悔莫及呀!”

  “此話怎講?”

  “韓王,你應該知道我大楚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屈原肅容道:“楚國立國已有七百餘年,期間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我楚人初居丹陽,隻是彈丸之地,其後,即以此為立足點,向南推進,方才發展成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

  “雖有吳人破郢都,讓楚國幾乎陷入了亡國的境地,但楚人也扛了過來,又依舊稱雄於天下!”

  “如今,天下列國,哪一國有楚國這般深厚的底蘊?”

  “韓趙魏三晉是為後起之國,雖也曾鼎盛一時,然皆沒落,中規中矩。燕國在多年前便已經為齊軍所破,近乎亡國。”

  “宋國、中山國雖然號稱五千乘之國,但是在國力上始終與我們這種萬乘之國相去甚遠。齊國,雖富庶,雖多人口,但是其民任俠,好逸惡勞者多,遠不及三晉。”

  “秦國,雖是有商鞅變法,加上秦孝公、秦惠文王以及今秦王三代人的勵精圖治,國力大盛,但是終究在底蘊上差了我楚國一等!”

  “我大楚,帶甲百萬,土地方圓數千裏,民膏腴,土肥沃,人人敢戰,人人皆可舍生忘死!”

  屈原朗聲道:“如此,韓王還要與我楚國結下不可化解的世仇嗎?”

  “嗬嗬嗬嗬,屈子此言差矣。要記恨,你們楚人便去記恨秦國吧,韓魏兩國,不過是幫凶而已。”韓王倉一臉揶揄之色道。

  聽到這話,屈原緩緩的搖搖頭,說道:“韓王,楚國是不會就此滅亡的。秦王有破楚之意,而無滅楚之心,要不然絕不可能許諾將聯軍所攻占之城池土地,全部分予韓魏的。”

  “寡人知道。”

  韓王倉不是傻子,自然是能想到這一點的。

  韓魏兩國,已然是淪為牆頭草的存在,左搖右擺,左右逢源。

  兩國作為小弟,跟過不少的“大哥”。

  秦、齊、楚三大霸主國,韓魏是挨個兒的跟過。

  以往,跟著霸主大國,兩國都能喝口湯,或者分上一點稀碎的肉。

  但是這一回,秦王蕩是真的闊綽,真的大方!

  秦國不論是肉還是湯,一點都不要,隻是一味地跟楚人死磕!

  這是為何?

  韓王倉心裏門清。

  秦王蕩無非是要削弱楚國,減少秦國東出的阻力而已,固然唇亡齒寒,秦人的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三晉,但韓王倉壓根兒就沒放在心上!

  過去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他都能幹出更過分的事情,更別說是眼下這種天大的利益了!

  屈原繼而道:“韓王居於廟堂之上,理應清楚。秦王所為者,是為弱楚也。楚國一弱,則秦軍必當東出,秦軍東出崤函的話,韓國便是首當其衝!”

  “韓王,如此你還能在這裏安坐嗎?”

  韓王倉眯著眼睛道:“屈子所言,不無道理。隻是屈子你真的認為寡人和魏王,當真甘願淪為秦人的鷹犬嗎?”

  “不,絕不!秦國是虎狼,但楚國也是蠻夷!這些年你們楚國也不是屢屢出兵三晉,窺視中原嗎?”

  “現在天下有三大霸主國,其一秦國,其一楚國,其一齊國,天下再無其餘一國能與之爭鋒!”

  “大爭之世,列國伐戰伐交,莫不是圖了一個利字!”

  “秦王的目的寡人很清楚,便是為了削弱齊楚,讓天下再無任何一國能與秦國爭鋒。”

  一聽這話,屈原瞪著眼睛道:“既然如此,韓王又為何要為虎作倀?”

  韓王倉緩緩的喝了一口酒,揮退身邊的三名宮娥,微醺的道:“屈子啊,你的屁股下麵坐的不是寡人的位置,你不清楚。”

  “韓國本為四戰之地,秦、趙、韓、楚,哪一國不比韓國強大?換言之,韓國除了跟隨其中一國,又能有何作為?”

  “寡人再不甘心,又能如何?機遇與風險是並存的。三國伐楚,已成定局,寡人這一退兵,秦國又豈能善罷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