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桀宋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4      字數:2201
  “正是亂政!”

  向壽抑揚頓挫地道:“昔日的吳王夫差,何其英武不凡,何其不可一世!其在夫椒大敗越國,艾陵打敗齊國,黃池大會諸侯中奪得霸主。開邗溝,開辟出一條通向宋、魯的水道。然而,由於吳長期窮兵黷武,民力凋敝,後在夫差北上會盟諸侯之時,國都被越攻破,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宋王,敝臣所舉的這三個例子,梁伯演、商紂王與吳王夫差,皆因亂政而亡國,眼下之宋國,便有亂政!”

  聞言,宋王子偃嗤笑一聲,說道:“向子,寡人怎麽不知,宋國有亂政?”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宋王常年居於深宮,混跡於宮嬪之間,往來者,皆為阿諛奉承之輩,禍國殃民之臣,如何能知道宋國的真實境況?宋王可知道,天下人是如何看待宋王你的?”

  “如何看待?”

  “桀宋。”

  “桀宋?”

  “不錯。正是桀宋!昔日於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是為不敬鬼神。敝臣在秦國的時候就聽聞,宋王沉溺於酒色之中,飲於室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之,堂下之人又應之,門外之人又應之,以至於國中,無敢不呼萬歲者。天下之人謂之‘桀宋’。”

  宋王子偃聞言,指著自己的鼻子,瞪大眼睛道:“世人都將寡人當做商紂王、夏桀一般殘暴不仁的君王了嗎?”

  “正是!不隻是列國,以至於在宋國之境內,百姓之家,市井之中,仍有廝民私下議論。說,宋王窮兵黷武,暴虐無道,又多取婦人為淫樂,一夜禦數十女。宋王奪封丘舍人韓憑之妻何氏,韓憑自殺,妻子何氏亦死,死前求合葬而不得。兩座墳墓上,忽然各長出一棵小樹,相攀相附,結成連理。據聞宋王大怒,性情更加暴戾,剖傴之背,鍥朝涉之脛。”

  所謂的“剖傴之背,鍥朝涉之脛”,就是劈開駝子的背,斬斷早晨過河人的小腿。

  “寡人怎會這般殘暴?!”

  宋王子偃氣的吐血,壓根兒就不清楚自己在天下人中的形象。

  還夜禦數十女?他年輕的時候就辦不到,更何況已經是垂暮之年?

  這不是瞎扯淡嗎!

  縱觀子偃的前半生,他幹過比較荒唐的事情,估計就是“於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

  當時有隻小鳥在城牆的角落生下隻鶉鳥,宋王子偃便讓太史占卜,太史認為小鳥生出大鳥,宋國必能稱霸天下。

  子偃大喜過望,於是出兵滅掉滕國,進攻薛國,奪取淮北的土地,子偃由此更加自信。他想盡快實現霸業,所以他用皮袋子裝著血,把它掛起來用箭射擊,稱做“射天”,並且用鞭子鞭打土地,還砍掉土神、穀神的神位,把它們燒掉,說:“寡人用威力降服天下鬼神。”

  這個時代,人們還是敬鬼神而遠之的。

  子偃又是射天,又是笞地,這種行為明顯是不敬鬼神,還妄想征服鬼神。作為一國之君尚且如此,實為不智!

  當然了,考慮到當時宋國的國情,迷信巫祝,子偃挑戰神權倒是無可厚非,隻不過引來天下人的反感是肯定的。沒看見秦惠文王在藍田之戰時,都開設祭壇,向上天禱告,詛咒楚人,詛咒楚軍嗎?

  “這都是別人胡編亂造的!斷不可信!”子偃怒吼道。

  向壽微微一笑,說道:“宋王,這些事情,是不是胡編亂造的,敝臣不知。不過天下人,以至於宋人都是這般看待宋王的。請問,宋國有如桀紂一般的國君,焉能不亡國?”

  聞言,宋王子偃被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忙跑下陛台,拉著向壽的胳膊說道:“向子,今日若非得到你的提醒,寡人可能真的被他人詆毀成了桀紂之君,宋國,恐將亡國矣!向子何以教寡人?”

  “宋王,老實說,你宋國現如今的處境十分危險。齊、楚、魏三國對宋國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宋國就將滅亡,宋王你身死亡國且不說,恐怕還會留下身後的罵名。”

  向壽淡淡的道:“為今之計,宋王當勤政愛民,修身養性,以先祖襄公為榜樣,樹立仁義之名。再者,就是遠交於秦,減少戰事,內修德政,外行仁義。”

  “善!”

  子偃點了點頭說道:“寡人這就下詔,將函穀關之外的宋軍撤回國內。隻是,齊王那一邊,恐怕不好交代。”

  看著宋王子偃遲疑不已的模樣,向壽恨鐵不成鋼地道:“宋王何須懼怕齊國?齊雖霸主大國,但仍有楚、魏兩國所製,宋王又有秦國這麽一個堅定而強大的盟友,宋王可高枕無憂矣!”

  “若齊軍伐宋,秦王能派兵救援?”

  “秦國距離宋地,有幾千裏之遠,鞭長莫及。不過楚國乃是秦國的盟友,六國伐秦,楚國尚且不參與,秦楚之好便可見一斑。有朝一日,若是齊師伐宋,我王當可敦促楚人出兵相救,再不濟,我大秦將借道於魏韓,幫助宋國驅逐進犯的齊軍。”

  “善!”

  子偃已經被向壽忽悠瘸了。

  在他看來,這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被向壽說服後,子偃當即下了一道詔令,送往函穀關之外的少梁山,命那裏的宋軍撤回國內。

  而在向壽成功說服宋王子偃之時,已經官拜秦國客卿的蘇厲,按照秦王蕩的吩咐,來到齊國的都城臨淄。不過蘇厲並沒有去覲見齊王田辟疆,他帶著秦王蕩的使命而來,其目的,卻並不是遊說齊王放棄合縱攻秦之舉,將軍隊撤回國內。

  因為齊王田辟疆本是這一回六國聯軍伐秦的發起者,在沒有遭遇到巨大的挫折之前,怎會輕易放棄?

  他非要讓秦國大出血不可!

  “小氣”的秦王蕩,當然不願意將自己祖孫三代人,嘔心瀝血四十餘年才打下城池土地拱手讓人。

  所以秦王蕩決定曲線救國,讓蘇厲去遊說比較親近秦國的齊國大臣,譬如——上大夫田甲。

  而在原來的曆史上,“田甲劫王”之事是極為出名的。

  此事為田甲劫持了齊湣王。事敗後,孟嚐君被齊湣王所懷疑,遂出逃。這導致了孟嚐君之後與齊國的“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