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修路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3      字數:2171
  在雒陽城的一間較為老舊的屋舍內,顏屠夫正在同自己的一家老小吃晚膳。

  兩盤青菜,一盤豬肉,一盤鹹菜,一鍋魚頭湯,算是比較豐盛的,顏屠夫已是家境較為殷實的。

  一家人吃飯,還算其樂融融。

  但就在這時,忽而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誰啊?”

  顏屠夫擦了擦嘴角的油漬,一溜煙兒地跑到大門口,拿下門栓,開了門,就看見家門口站著一隊披堅執銳的士伍,黑色的盔甲,膀大腰圓,煞氣騰騰,可不就是臭名昭著的秦軍嗎?

  好吧,秦軍雖沒有幹什麽喪盡天良的事情,更沒有入城欺男霸女,燒殺搶掠,但是他們在周人的固有印象中,就是這麽一回事!

  顏屠夫看見這陣仗,以為是自己攤上大事了,急得直冒冷汗,忙點頭哈腰道:“幾位大人,不知你們來找小的,所為何事?小的可是良民啊!”

  “我們知道你是良民!”

  一個長相粗狂,瞎了一隻眼的秦軍什長提著闊劍,上前劈頭蓋臉地道:“現在,我等奉我王詔令,要征用你家的房屋!”

  “什麽?征用!”

  “不錯,我們要拆了你家的房屋!你們可以搬走了!”

  “蒼天啊!”

  顏屠夫哀嚎了一聲,跪在地上,一把抱住了這什長的大腿,幹嚎道:“大人,你們不能這麽做啊!這是小人的祖屋!小人世世代代住在這兒都快上百年了,你們要拆了,小人這一家老小要搬到何處去?天下豈有小人一家的容身之處?”

  “少說廢話!”

  什長瞥了顏屠夫一眼,叱道:“拆了你家的房屋,又不是不給你補償!你這房屋與土地值多少錢,稍後會有人進行鑒定,你隻需要配合一下,我們會原價賠償給你,不會少你一個子兒的!”

  “這、這……”

  “別這啊那的!還在這裏得了便宜還賣乖!”

  什長沒好氣地道:“實話告訴你,這是我王詔令,無償拆了都行,現在都大發慈悲原價賠償了。不然就你破房子,能值幾個錢?有了錢,還怕找不到別的好住處嗎?”

  “可是,我能住哪?”

  “可以投宿別人家裏,實在不行,就到客棧去住,等你找到新的住處再說!”

  “可是……”

  聽到這屠夫還要囉嗦,什長直接打斷他的話語,嚷道:“我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趕快收拾東西!一個時辰後,你家就要被拆了!”

  “……”

  類似的事情,在雒陽的大街小巷層出不窮。

  不過,都是在自王宮通往雒水的直行線之上出現的。

  秦王蕩要將一尊寶鼎運送到雒水河畔,進行稱量,而一些建築物阻隔了,就不得不進行拆除,蓋因七百多年的雒陽城,鱗次櫛比的房屋實在太多,再者,城市的道路已經不再規範,以雒陽城內的街道,根本容不下幾輛大車橫行。

  這還算是秦王蕩在做一件善事了!

  要想富,先修路!

  等到將沿途要進行拆遷的房屋的屋主都安頓得差不多,秦軍終於開始拆除與造路工作。

  原本衝鋒陷陣,所向披靡的秦軍士卒,在秦王蕩的號令之下,充當了工匠、民夫的角色,紛紛投入到熱火朝天的修路工程當中。

  對於一些籬笆牆,秦軍直接動用孔武有力的銳士,讓他們光著膀子,掄著鐵錘,一錘子下去砸到在地上。

  對於一些土牆,砸是沒法砸倒的,隻能通過挖掘牆角根的方式,一一放倒。

  好在秦軍的兵士甚多,倒不在乎這些。

  而對於民居的房屋,秦軍更是用了十分簡單粗暴的方式!

  顯然,挖掘,亦或是用錘子砸實在是太慢了,拖延工程,故而秦軍用上了人力或者畜力。

  “嘿哈!嘿哈!嘿哈!……”

  “拉!拉!再用力!拉!……”

  一眾秦卒聚在一起,穿著單衣亦或是光著膀子,身上都掛著一根繩索,繩子連接在背後的房屋上麵。他們喊著號子,聽從身邊的都尉的號令,一下一下的將房屋拉倒在地上,砸出來一大片的煙塵!

  人力有時候太費勁了,故而秦軍又用上了畜力。

  就是找來一些大牛,拴上繩索,通過抽打的方式,鞭策牛群將房屋拉倒在地上。

  而對於一些橋梁,那是直接拆毀的。

  除了這些負責拆毀工作的秦軍士卒,部分秦軍負責清除,將散落到地上的木板、碎石、爛泥、磚塊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統統放到馬車上,一車又一車地拉到城外去。

  負責修路的士卒,則是拿著鐵鍬或者鋤頭,清理地上的淤泥與雜物。真正完成修路這一步的,還是那些手持木樁的士卒,他們將木樁一下又一下的砸到地麵上,一點一點的夯實,然後由身後的士卒拿著工具捋平。

  修路的工作就是這麽簡單粗暴。

  這個時代很少有水泥路,隻有土路或者磚路。磚路什麽的太過奢侈,那是私人打造的。

  此時的建築地麵都是夯土,把土砸實,有的還用熟土,像後來的秦始皇兵馬俑那都是把土用火炒一遍,這樣不會有蟲或草,保證了土的質量。

  到漢代,就有像現代的地板磚一樣的地磚,也是用黃土燒製,很硬,不過古代沒有什麽重型車輛,這種黃土路完全能滿足日常使用。

  由於科技比較落後,各種材料的運輸製約著經濟的發展。所以古代的人修路,都是就地取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若是石山,那麽附近的道路都是石路,修路材料肯定都是石頭;山若是土山,那麽附近道路都是土路,這樣路麵的土都是用工具進行夯實、砸實,部分地方還要使用熟土和米漿,將土燒一遍,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土路長草和被蟲蝕;用米漿的話則可以使土砸得更加緊密結實,以保證修路質量。

  漢朝時開始,人們就用土磚、瓦塊開始修路,其主要材料也是用黃土進行燒製。

  古人修路,也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負責,同時還有專門對應的施工方法,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