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禮法何在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3      字數:3101
  就在秦王蕩與眾人於西周公之禁宮內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之時,樗裏疾已經先一步率領戰車百乘,甲士五千人通過河南城,直奔周天子所在的雒陽王畿而去。

  對此,西周公與東周公自然是知情的,但他們故意隱而不發,連給天子姬延派去報信的都沒有。

  雒陽。

  雒陽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雒陽,後又稱洛陽、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稱伊洛。

  雒陽地處中原,境內山川縱橫,西依秦嶺,過函穀關是秦國的關中平原,東臨嵩嶽,北靠太行山又有大河(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說。

  相傳軒轅黃帝時,因洛陽北部有郟鄏山(今邙山)而得名郟鄏(jiárǔ),後來有“周成王定鼎於郟鄏”之說。

  夏代時,雒陽居住著一個名為斟鄩的部落,太康將其趕走定都於此,斟鄩為城名。

  商代成湯滅夏。經過三千諸侯大會,湯被推舉為天子,又定都西亳,西亳為都城之名。

  西周時期,周公旦營造洛邑,成王遷都於此,《和尊銘文》“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宅茲中guo,自茲義民”,因此,洛陽有中guo、土中、地中等名稱,這些名稱都體現出洛陽在地理上的核心位置。

  就城邑而言,洛陽為西周都城,有雒邑、成周、新大邑等名稱。

  其中雒邑因近雒水而得名,成周取“周道始城”之意。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雒邑,因周王居住而稱王城。

  周景王去世後,王城發生了王子朝之亂,周敬王避居翟泉,並召集晉、魏等諸侯大夫擴築“成周城”遷居。

  戰國時,始有雒陽之名。

  其實偌大的雒陽,是有著兩座城池的,一座王城,一座成周城。現在的周天子就居住在成周城。

  故而樗裏疾率領車馬,是來到所屬雒陽王畿的成周城的。

  此時的成周城,經過數百年的風雨滄桑,城牆因年久失修,而變得坑坑窪窪,飽經滄桑,幾處望樓、女牆都有所缺漏,仿佛大風一吹,就能傾覆下來。

  成周城有著一條護城河環繞,占地麵積不小,城池的規模亦是中上的,但這樣的一座城池,實乃“空巢”,人口並不密集,更談不上繁華。

  所以樗裏疾等人能看到,在雒陽的城門口,進出的都是三三兩兩的百姓,稀稀疏疏的客商亦是途徑於此,把守城門的周軍士卒,有的聚在一起,三五成群的聊天,有的到處走走瞎晃悠,有的還在打瞌睡。

  反正幾乎都是不務正業的。

  樗裏疾看過了,這麽大的一座城池,卻隻有這麽點士卒守著,不是周王室實在太磕磣,養不起這麽多兵馬,就是不少的士卒吃空餉,跑到哪裏去偷懶了,亦或是兩者皆有。

  再看看那些周軍的將士,身上哪裏有一點軍人的樣子?

  甲胄不齊,衣冠不整就不說了,他們有的人甚至連武器都沒有,手中有劍或者戈的,多半已經生鏽,早已磨損得不能再用,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古董了!

  “轟隆隆!……”

  一聲又一聲的巨響的出現,這才讓這些把守城門的周軍將士如夢初醒。

  “敵襲!敵襲!”

  “敵人打來了!”

  馬蹄亂踏,紛亂的馬蹄聲敲打在大地上,讓人顫栗不已。

  城門口那裏,一眾周軍士伍慌亂失措,他們碰上戰事,第一時間不是拿起武器,去奮起反抗,而是抱頭鼠竄,宛如喪家之犬一般,脫了盔甲,扔了手裏的兵器,四散而逃。

  當秦軍的戰車出現在成周城的城門口的時候,無論是商旅、販夫、走卒,還是士伍,早已作鳥獸散。

  看著城上城下,再無一名周軍士伍,樗裏疾亦是瞠目結舌。

  這周王室,也太不得人心了吧?

  他身邊的全旭見狀,不由得叉手道:“相國,要不咱們接管成周城的城防吧。”

  這是最穩妥的方式,即便秦軍在入城之後,會發生什麽意外,也能全身而退。

  但是在樗裏疾看來,大可不必。

  周軍都是烏合之眾,還是一觸即潰的那一種,能對秦軍造成什麽威脅?饒是如此,穩妥起見,樗裏疾還是讓一千名銳卒接管了成周城的城防,並讓全旭充當使者,去覲見周天子姬延。

  在秦軍入城之時,早有逃散的士伍跑到王宮,向姬延稟告這一事情。

  “什麽?秦軍入城了?!”姬延勃然變色,旋即找了朝中的公卿大夫入宮議事。

  但沒過多久,又有把守宮門的宿衛進來稟告,說是秦軍的使者求見。姬延正打算弄清楚秦軍的來意,故而傳召秦使全旭入宮覲見。

  全旭進入大殿,見到高坐在陛台之上的天子姬延,作揖道:“敝臣全旭,參見天子!陛下萬年!”

  姬延冷著臉,沒有說話。

  官居大都的姬処,看見全旭竟敢這般無禮,不禁吹胡子瞪眼,怒道:“大膽全旭!好生無禮!你不過一個小小的將軍,見了天子,焉能不拜?”

  全旭淡淡的笑道:“在下甲胄在身,不便行跪拜之禮。”

  “這就是你不敬天子的理由嗎?”姬処依舊是不依不饒的樣子。

  “這位大人,不知爾等大周的禮法中,可有一條規定世人見了天子,都必須要行跪拜之禮?甲胄在身,國君在下尚且可以不跪,何須向天子下跪?在下是秦王的臣子,不是天子的臣子!”

  “你!”

  姬処又叱道:“難道你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道理嗎?你是秦王的臣子,秦王是天子的臣子,故而你也是天子的臣子!臣子見了君上,焉能不跪?”

  “嗬嗬,公所言大謬也!”全旭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天子的臣子的臣子,又怎是天子的臣子?一如養客三千的孟嚐君,孟嚐君的門客是齊王的門客,是齊王的臣子嗎?”

  “你生活在中土,生活在大周,不是周臣,亦是周人!”

  “我是秦人,非是周人!”

  “你!胡說八道!”

  姬処氣得不行。

  關鍵時刻,天子姬延不得不出來解圍,說道:“好了,都少說兩句。全旭,寡人且問你,秦王派爾等氣勢洶洶的兵臨雒陽,是想占了雒陽,滅我大周,殺了寡人嗎?秦王的眼中,可還有寡人這個天子?”

  “陛下言重了。”全旭作了一揖,說道:“我王絕無冒犯天子,冒犯周王室之心!若有不當之處,還請陛下多多包涵!”

  “包涵?嗬嗬,全旭,寡人雖年輕,但你糊弄不了寡人。早就聽說秦王野心勃勃,誌在天下,如今大兵壓境之勢,豈能善了?”

  “陛下是誤會我王了!”

  全旭朗聲道:“陛下可知道領軍入王畿者是何人?”

  “何人?”

  “是乃嚴君!”

  “哦?樗裏疾?”

  “不錯。嚴君是何許人也,想必不用在下多說。我王能讓嚴君充當特使,入王畿覲見陛下,由此可見,我王是敬重天子,敬重周室的!”

  “既然秦王敬重寡人,為何派兵擅自進入寡人的王畿?難道秦王不知,這樣於禮法不合嗎?”

  禮法?

  狗屁禮法!

  全旭的心中不屑得很,臉上卻是肅穆之色,垂手道:“如此做法,還請天子見諒!我王將駕臨雒陽王畿,朝見天子陛下。為我王安全之故,必須要有周全的護衛。”

  姬延惱怒地道:“難道秦王在雒陽還能發生什麽危險不成?”

  “這很難說。事無絕對啊,陛下,我王身係大秦之興亡榮辱,不容有失,若有得罪之處,還請陛下多多包涵!”

  “這就是秦王無視《周禮》,無視寡人這個天子的借口嗎?”

  “陛下說是,便是。”

  “你!”姬延真是鼻子都氣歪了,指著全旭,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真是給臉不要臉,本來還想含蓄一點的!

  全旭又道:“另外,我家相國請天子到城門口親迎!”

  “什麽?要求天子親迎樗裏疾?!”

  “樗裏疾狂悖!無禮!大膽!”

  “他以為他是誰?就是秦王親至,都不敢要求天子出迎啊!”

  天子姬延與周王室的一眾公卿大夫們,都認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經過短暫的愣神之後,他們紛紛嗬斥出聲,斥責樗裏疾的無禮之舉。

  全旭嗤笑道:“在下言盡於此。天子若不奉行,則我家相國必定興師動眾而來!告辭!”

  言罷,全旭行了一禮,又施施然地離去。

  眾人雖惱怒他的言行舉止,但到底沒敢做什麽,任憑其趾高氣昂的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