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弱肉強食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3      字數:2765
  公元前308年,即秦王蕩三年六月一日,齊王田辟疆以匡章為大將,率領步騎十萬,借道南陽,水陸並進,迅速攻下韓國之煮棗、襄丘,兵鋒直逼韓國之重鎮滎陽。

  眾所周知,三家分晉之時,韓、趙、魏三家所得之疆土是極為分散的,乃至於韓國與魏國的疆域犬牙相錯,幾乎被攔腰截斷,一分為二,有了一塊偌大的“飛地”。

  但這些年來,經過不斷的兼並戰爭或者“易地”,韓魏兩國的疆土這才連成一體,饒是如此,韓、魏的疆域還是橫向的,而韓國的國土主要於西麵,魏國的國土主要於東麵,故而齊軍伐韓,引兵向西,實則是要途經魏國,以至於進抵魏國都城大梁的。

  這樣一來,齊軍借道於魏伐韓,且路過大梁,魏國朝野上下不人人自危才怪!

  畢竟,在此之前,還有晉軍假道滅虢的事情。

  為了打消魏王嗣的疑慮,田辟疆派出宋鈃出使大梁。

  “宋子,不知此番齊王派你前來,所為何事?”魏王嗣明知故問。

  宋鈃淡淡的道:“魏王,外臣此來,是為邀請魏國與大齊一道伐韓的。”

  “邀魏伐韓?”魏王嗣啞然失笑道:“宋子,不知韓國所犯何罪,竟使得秦齊兩國與之交惡,以至於你齊國興師動眾,大有並韓之心?”

  “魏王明鑒。韓國所犯之罪,其實就是原罪——弱即原罪!一如野獸橫行的叢林當中,獸類有強弱之分,高下之別一般,若以獸比之,則齊為虎,韓為鹿,鹿者,終將淪為猛虎口中之物。正所謂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這是叢林中的常態,亦是國之常情!”

  魏王嗣微微頷首道:“宋子,你說的沒錯,韓國弱矣,終為他人砧板上的肉。不知在齊王看來,我魏國是何物?”

  “嗬嗬,魏國與韓國不同,自然不是食草的,魏國當與齊、秦一般,是為食肉者。”宋鈃垂手道:“魏王,實不相瞞,此番伐韓之舉,是秦國主動發起的,兩國相約於六月一日夾擊韓國,試問,這天下哪一國能擋得住齊秦連橫之師?”

  “確無一國可擋之。”魏王嗣點了點頭說道:“隻是……宋子,據寡人所知,秦國那邊,雖已經在調兵遣將,不斷將糧秣運送到函穀關之外,乃至於屯兵秦韓邊境之地,但秦軍終究沒有對韓地發起進攻,不是嗎?”

  “這……”宋鈃隻是微微動容,又道:“魏王,秦國雖沒有按照約定伐韓,但是其集兵、屯糧之舉,誌在韓地,或許是有什麽事情耽擱了。就外臣所知道的,前些日子,秦國與其西麵的月氏發生了衝突,據說已經在交戰,或許正因如此,秦國才沒能如約而至,夾擊韓國。”

  聞言,魏王嗣眯著眼睛道:“宋子,不是寡人懷疑齊王的用意,而是秦人實在居心叵測!天下皆知,秦人最無信義,隻憑一道盟書,可能還無法證明秦軍真的會東出函穀關,與齊軍一道伐韓啊。”

  宋鈃聽到這話,不由得硬著頭皮道:“魏王所言,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外臣相信,秦人一定不會無的放矢!秦欲東出,必取三川,入主中原,這是秦國幾代君王夢寐以求的大事,秦王蕩怎敢忘懷?所以不難肯定,秦軍是遲早要出關的。”

  “是啊。宋子,寡人不否認秦軍一定會出關,但這是遲早的問題!”魏王嗣沉聲道:“不過宋子,秦人這般慫恿你們齊國出兵伐韓,所為者何?若是寡人猜得沒錯的話,秦王這是有意讓你齊國,與韓國鬥得兩敗俱傷,最後他才能從中漁利,以至於不費吹灰之力,一舉奪取三川!秦王蕩的險惡用心,難道齊王看不出來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田辟疆是利欲熏心了,才會被秦人忽悠的。

  直到這時,宋鈃這才反應過來,秦國邀請齊國一起伐韓,自己卻是在齊國出兵之後,作壁上觀,絲毫沒有出兵夾擊韓國的意思。

  這不是在誆騙齊國嗎?

  宋鈃的臉色一黑,但他的心裏很清楚。

  似齊王田辟疆這般不可一世的國君,大權獨攬的國君,那是可以知錯改錯,就是不認錯的。

  錯,就讓它一錯到底!

  宋鈃的任務是遊說魏王嗣,而不是被後者遊說的!

  “魏王,不管秦王的用意何在,齊軍既已伐韓,就決然不會輕易放棄。”

  “齊王有意滅韓?”魏王嗣忽然來了這麽一句。

  “以齊、魏、秦三國之力,當可滅韓,瓜分其地。”宋鈃作揖道:“魏王,難道你不想恢複大魏國昔日的榮光嗎?今日之魏,不比昔日之魏,是為城池土地所限,故而國力不振。”

  “當今天下,凡霸主大國,如齊、秦、楚,哪一國不是疆域縱橫數千裏,幅員遼闊的?魏雖地處中原,土地膏腴,積蓄甚多,然則論土地之廣,實在無法企及齊楚秦,論人口之眾,亦是稍遜一籌。”

  “以大王之賢明,群臣之能幹,士卒之用命,取下部分韓地,化為己有,繼而壯大自身,亦是未嚐不可的啊!”

  老實說,宋鈃所說的這番話倒是挺讓魏王嗣心動的。

  若是放在魏王嗣適才繼位的那幾年,腦子一熱,或許就立馬拍板,聯軍伐韓。但是薑還是老的辣,魏王嗣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滿腔熱血的國君,他深知,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將為魏國帶來深遠的影響。

  魏王嗣淡淡的道:“宋子,你說的這些,寡人已經銘記在心。聯軍伐韓之事,茲事體大,寡人無法獨自決斷,請宋子在大梁稍事歇息,過幾日,寡人會給你一個答複的。”

  “如此,外臣告退!”宋鈃亦是知道自己不能逼迫魏王嗣做決定,故而行了一禮,隨後施然而去。

  等到宋鈃離開,魏王嗣隨即命人傳召太子遫、芒卯與魏齊入宮議事。

  魏王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他們後,垂詢道:“二三子,而今齊國邀魏伐韓,寡人當如何應對?”

  芒卯暗自思襯了一會兒,回答道:“大王,臣以為萬萬不可受齊人之邀伐韓。魏韓兩國相鄰,疆土相鄰者不知幾何,呈現犬牙交錯之勢,一旦齊滅韓,亦或是齊國入主中原,則中原之大勢必將為之一變!”

  “宋鈃說得好聽。滅韓,魏國可以增益土地,壯大國力,但是其中所隱藏的風險極大,且付出與收入可能都不成回報!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齊、秦滅韓之後,魏國和趙國當何以自處?”

  “韓、趙、魏三國,同出於晉。昔日晉國仍在之時,齊國不敢西向會盟諸侯,秦國不敢東出函穀關爭霸中原,楚國更不敢北上問鼎之輕重!以至於在我魏國文侯、武侯之時,嚐三晉一體,魏、趙、韓榮辱與共,生死同嘁。而敗楚、弱秦、挫齊,天下莫敢與之爭鋒!”

  “大王,韓國若滅,則魏趙自危,有唇亡齒寒之兆啊!”

  太子遫亦是道:“父王,芒子說的沒錯。齊人、秦人皆是狼子野心,他們邀我大魏國聯軍伐韓,無非是欲壯大其聯軍的聲勢,至於分一杯羹,恐所得甚少矣。”

  魏王嗣聞言,微微頷首,旋即將目光放到新任相國魏齊的身上:“相國,你對此有何看法?”

  魏齊垂手道:“大王,臣的想法與太子、芒子的是一樣的。魏韓同出三晉,雖不再三晉一體,然則時有唇亡齒寒之情,而今秦齊聯軍伐韓,咱們即便不出兵救韓,也應當不去落井下石,助紂為虐。”

  “善!”

  其實芒卯、魏齊說的這些,魏王嗣都很清楚。韓國若亡,難保秦齊兩國的下一個目標,不會是魏國!

  若是齊人和秦人有意滅韓,說不得魏王嗣要拉上其餘列國一起救韓,以平衡天下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