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木軌車道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更新:2021-03-30 21:32      字數:3112
  龍台。

  秦王蕩正在專心致誌地批閱成堆的奏牘,就在這時,內侍黑伯邁著小碎步,小跑進來道:“大王,左丞相樗裏疾求見。”

  “宣。”

  “唯!”

  黑伯轉身,剛剛準備去傳召樗裏疾。

  “等等!”

  秦王蕩忽而抬頭道:“黑伯,你已經貴為中車府令,年事已高,日後這種跑腿的事情,還是交給晚生去做吧。”

  “臣,謝大王!”黑伯亦是被感動得無以複加,眼圈一紅,就又給秦王蕩行了一禮。

  黑伯已經侍奉過秦孝公、惠文王和秦王蕩三代國君,年近六旬,腿腳不便,時而有疲軟的感覺。但黑伯自始至終都沒有退休。

  他是被秦孝公撿回來的孤兒,在潛邸為仆人。黑伯本來是不必做內侍的,孝公繼位後,還打算給他一筆安家費,讓他自己在宮外安家落戶,但是黑伯感念秦孝公之恩德,竟然自宮,隨後就一直侍奉在孝公左右。

  秦王蕩如此敬重黑伯,不僅是因為後者勞苦功高,忠心耿耿,而且黑伯還是秦國最大的間諜組織——黑冰台的主事人,傳說中的秘法隊一直由黑伯管理著,憑著他對秦國王室的忠心,秦王雖然能直接指揮秘法隊,但一般的命令下達,還是要通過黑伯的。

  由此可見,秦孝公、惠文王和秦王蕩這三代國君是如何信重黑伯了!

  過了沒多久,樗裏疾就被帶到龍台內,行禮道:“臣樗裏疾,參見大王!大王萬年!”

  “王叔不必多禮。請坐!”

  樗裏疾隨後就與秦王蕩對席而坐。

  “大王,臣是有事啟奏。”

  “請講。”

  “適才治粟內史上報,製鹽作坊的圜刃鑽頭已經損壞,無法繼續使用。請朝廷再斥資,多打造幾個圜刃鑽頭,以便配往蜀中所用。”

  “圜刃鑽頭損壞了?”

  秦王蕩愣了一下,這才想到鐵製的圜刃鑽頭固然犀利、厚實,但遠不及岩石之堅硬,越往後麵,岩石層就越硬,圜刃鑽頭損壞是在所難免的。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秦王蕩自己都心知肚明,圜刃鑽頭是鐵製的,但是在這個時代,冶鐵技術遠不及冶銅技術成熟。鐵器還無法取代銅器的位置,故而每個國家的武器裝備大多都是銅製的,一般的鐵器都用於農具上麵。

  有必要冶煉更好的鐵器,最好是百煉成鋼,把鋼都煉製出來了!

  但這個想法秦王蕩還不能說與他人聽。

  “準了。蜀中的鹽井必須得到開發!至於損壞的圜刃鑽頭也將回收,回爐重造,開采鹽井、鐵礦之事,如有需要,當給予之。”

  “諾!”

  樗裏疾又道:“大王,還有一事。”

  “何事?”

  “魏冉、白起二人的上書不知道大王看過沒有?”

  “寡人已經批閱了。”

  “大王意欲何為?”

  秦王蕩眯著眼睛說道:“魏冉、白起聯名上書,奏請寡人出兵攻滅義渠。寡人未準。”

  “大王認為滅義渠的時機尚未成熟?”

  “不錯。”秦王蕩歎道:“寡人何嚐不想盡快攻滅義渠?但時候未到,如之奈何?”

  “大王認為何時時機才能成熟?”

  秦王蕩沉吟片刻,說道:“至少,先等大秦打通絲綢之路,並連接國內所有官道的情況下。才能發動滅義渠之戰!”

  聞言,樗裏疾拱手道:“大王英明。本來臣擔心大王會不甘寂寞,傾國之兵滅義渠,現在看來,倒是臣多心了。”

  自從秦楚鄧之會結束後,秦國進入大發展階段,秦王蕩一直都沒能閑著。

  這不,剛剛解決鹽鐵官營的問題,秦王蕩又拖著疲憊的身軀,馬不停蹄的前往雲陽,巡視那裏的一段直道。

  此處所建造的直道,北起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南至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是聯結關中平原與河套地區的主要通道。

  直道由雲陽林光宮首途,就進入甘泉山!

  甘泉山為子午嶺南端的一個分支。也就是說,直道離開林光宮後就進到子午嶺中,循嶺北行。

  秦王蕩隻是出來巡察的,非是出巡,故而隻到雲陽慰問那裏的民夫和戍卒,並送上酒肉犒勞,不時的跟服勞役的民夫們聊聊天,通過明察暗訪,看看負責監工的官吏和兵卒有無虐待民夫,或者克扣工錢的情況。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秦法這般嚴苛,再加上商鞅變法四十餘年,秦國恪守此法四十餘年,早已深入人心。秦人不敢觸犯秦法,試圖挑戰其尊嚴。

  巡視完雲陽,秦王蕩接著又跑到櫟陽,到那裏巡視馳道的建設工作。

  直道與馳道不同。

  直道相當於現代的高速公路,而馳道,則是相當於“國道”的存在。

  直道和馳道其實早已出現,但每個國家都隻是在重要的城邑修建,一些較為偏僻,或者比較貧瘠的城池,一般都不會把直道或者馳道搗鼓出來。

  馳道,又被稱之為木軌車道。

  蓋因其是由馬匹牽引著軌道列車在上麵飛馳,故稱之為“馳道”。

  由於車速飛快,拉車的馬匹必須是身體強健善於奔跑。根據馬的體力,每間隔一定的距離設有站點,也就是“換馬站”,迅速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卸下拉車的馬匹,換上新的馬匹繼續前進。

  但並不是秦國首創的!

  早在戰國初期,諸如齊、楚、魏等國都有建造,但是各國的“軌道車”軌道間距並不相同,這是因為防備敵國的需要,間距不一樣的敵國軌道車是無法走上本國的軌道,隻能在土路上行駛,這就大大的減慢了敵軍的進攻速度。

  後來的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拆除了各國不同間距的軌道車,在全國統一規劃了馳道,施行車同軌的統一標準。

  這便是“車同軌”!

  值得一提的是,秦國的馬車,其輪子非常奇特。這種特殊的車輪好處就是,它既可以在軌道上飛馳,也可以在普通的官道(土路)上行走,是一種兩棲車。

  秦國馳道的木製軌道與現代鐵路極為相似,它的建築規程是:厚築路基、基上鋪枕木,枕木上加軌道,車沿軌道奔馳。

  這和現代鐵軌的鋪設原理無異,隻不過車子的牽引力不是用蒸汽機車,而是用馬匹拉動。秦王蕩還發現,工匠們製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能保持千百年都不腐爛。

  已經有一段馳道建造完畢,秦王蕩就登上馬車,讓禦者驅車而行。

  隨行的嬴壯是建設馳道的負責人。

  他隨即為秦王蕩介紹道:“大王,你看,這條馳道的木製軌道路基夯築得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基上。枕木的材質比較軟,不僅是為了減少工程量,也不僅僅為了廣泛地開辟木材來源,而是有意識地選擇!”

  “比較軟的枕木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馬車的車輪可以在上麵快速平穩地行駛。”

  聞言,秦王蕩微微頷首道:“不錯。寡人坐在這馳道的馬車上,竟然沒有多少的顛簸感!這在尋常的官道上是不可想象的啊!”

  “是啊。過去咱們秦國的馳道可是比關東列國要少的多的。”

  這時,秦王蕩又發現了馬車在馳道上飛奔而不太顛簸的奧秘,指著底下的軌道,詫異地問道:“王兄,這木製軌道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這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而成的吧?”

  嬴壯頷首道:“不錯。大王的眼光果真犀利!這都是工匠們精心設計的。他們考慮到,由於使用軌道,車輪的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車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還可以鏈接多個車體,稱之為軌道列車。而且這種軌道列車不僅節省運力,而且能夠裝載大量的貨物,很適用於戰爭時期的軍備物資運輸和緊急的軍事行動!”

  “比古代信使的八百裏加急還要快高近一倍。”

  秦王蕩聞言,不禁眼中異彩連連地道:“如此說來,這種馳道一定要多建造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嬴壯苦笑道:“大王,馳道不比直道、五尺道亦或是棧道,馳道所修建的費用極高,維修的成本也不低。哪能說建就建?”

  “錢不是問題。”

  秦王蕩財大氣粗地揮揮手,說道:“馳道的方向主要是秦國東西兩線。秦國的兵馬打到哪兒,就在哪兒建造馳道!”

  馳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戰爭中,無論是打閃擊戰,還是打消耗戰,馳道都能從中發揮出極大的作用。

  隻可惜天下尚未統一,不然秦王蕩一定要把華夏諸國的馳道連接起來,讓這種馳道不再用於軍事,而用在民生運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