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調解糾紛(一)
作者:夜行人      更新:2020-03-03 03:08      字數:3323
  山河警事最新章節

  劉德福手裏夾著半截煙,瞪著眼說道:“一肚子壞水!李遠山為富不仁!”

  “走,走,去那屋。”問清楚情況之前,兩方最好別碰麵,不然又要起爭端,秦山海推著劉德福訓斥道:“誰讓你抽的煙?派出所不能抽煙!趕緊滅了。”

  劉德福嘟嘟囔囔說:“我看見那桌上不有煙灰缸……”

  “掐掉。”

  劉德福扔掉煙頭踩了一腳,不冷不熱說:“當了警察是不一樣了,記不記得你上高中,我還幫老秦給你湊過學費?”

  “你幫我,我感激你,跟你這次事沒關係。”

  把劉德福和三個兒子都請進了隔壁屋,依次登記了姓名、年齡、住址後問道:

  “你們說說吧,誰動的手?為什麽打人?”

  劉改革看了看父親,又看了看秦山海,站出道:“那一巴掌我打的,是他欠打,他要再敢叫陣我還打他!”

  就算事情本身你有理,也不能在派出所裏叫囂,更何況目前看來,你並不占理。

  秦山海上下看了他一眼,正色道:“先不討論占地的事誰是誰非,單論你罵人打人的事,你今天就走不掉了!”

  劉改革急了,“我……就打了一巴掌,又沒造成多大後果,你還能抓我坐牢嗎?”

  劉德福看兒子要吃虧,趕緊勸道:“秦警官,沒那麽嚴重吧?都是鄉裏鄉親,鄰裏鬧點小矛盾。”

  秦山海嚴肅道:“院裏牆上貼的都有,不信各位可以看看,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劉德福慌了神,指著兒子大聲吼道:“坐下別動!再說一句話,回家我扒你的皮!”

  說完轉向秦山海換了個笑臉問道:“要拘留還要罰款?警告不行嗎?”

  上河村人法律意識不夠強,搞不清楚拘留和坐牢的區別,總認為隻要進了拘留所,那就是犯了了,這對農村人來說是很恐怖的事。

  “因為占地引發的矛盾,本來屬於民事糾紛,本來可以協商解決,你們罵人打人就把事情上升為治安糾紛,就像你剛剛說的,都是鄉裏鄉親,有必要結下大仇嗎?你說這怪誰?”

  這個同村的警察根本不講情麵,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真把兒子送進拘留所,那就麻煩了,劉德福態度不再強硬,訕笑道:“孩子不懂事,秦警官,給個機會吧。”說著還拿出香煙遞了過去。

  秦山海推開他的手道:“改革開放解放思想,村裏有點見識的都奔著致富去了,你們還抓著雞毛蒜皮的事不撒手,鄰裏相處以和為貴,和氣才能生財,這麽簡單的道理還不懂嗎?拘留罰款不是目的,處理好你們的矛盾,兩家和平相處才是目的,這樣吧,你說說經過,派出所和蔣支書都出麵給你們調解調解。”

  “隻要不拘我兒子,咋都好說啊。”劉德福歎氣道:“秦警官,你是不知道多氣人,你剛剛肯定聽李遠山添

  油加醋說我們的壞話,的確我們打人不對,但原因我要給你詳細說說,你再判斷誰是誰非。”

  秦山海點點頭,拿筆準備記錄。

  像這種鄰裏糾紛,問話的時候兩方都會挑選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來說,自己理虧的事就會選擇性忽略,秦山海先給對方打了個預防針道:“說真實經過,不準編造隱瞞,我這筆錄要留檔的。”

  劉德福表情誠懇地說道:“不敢隱瞞,秦警官,咱們村的狀況你也知道,就靠著那點莊稼地刨日子,我家仨孩子負擔重,這些年能吃飽飯就算滿足了,李遠山就一個孩子,就是在城裏打工的李世軍,他家的地不比我家少多少,所以一直過的比我家強,從十幾年前就是這個情況,最開始的矛盾也是那個時候開始的……八幾年吧,那時候我家三兒子還小,天天嚷著要吃肉,李世軍端著肉絲麵在我家門口吃的很大聲,改革那年剛十八,年輕氣盛,覺得氣不過,一拳把李世軍的麵碗打翻了,李遠山就出來和我吵了一架,從那件事開始就算結上仇了,兩家人誰也不理誰,李遠山隻要有點好吃的,就讓兒子拿著在我家門口轉悠,改革脾氣不好,我怕再打起來,都是進屋就關著門,這是住挨邊的老鄰居,怎麽可能不見麵呢?前年那次,李遠山和他兒子一道回家,我和大兒子、二兒子一道出門,迎麵碰見了,李遠山指桑罵槐跟他兒子說,要好好掙錢娶媳婦,不要學那些潑皮破落戶討不到媳婦,改革聽到這話就忍不住了,一腳把李世軍踹路邊糞池裏去了,為了這事,蔣支書來說和,最後我還賠了他們一百二十塊錢,為這事我們家一年沒吃過肉,被李遠山嘲笑了一年。這兩年李世軍在城裏打工見了世麵,認識了不少城裏人,據說每個月都能往家裏寄好幾百塊,這更讓李遠山得意了,上次李世軍回來,帶了好幾個城裏青年,據說都是他的好哥們,在我家門口耀武揚威、罵罵咧咧的轉了三圈才消停,碰巧改革不在家,不然就要出人命了!再後來,李遠山讓兒子從城裏捎回了一台雙卡錄音機,就在我家門前,放著最大音量,翻來覆去的放《翻身農奴把歌唱》,我也不敢出門不敢問,改革後來忍不住了,我緊趕慢趕沒拉住,拿著鐵鍬將李遠山的錄音機拍的稀碎,蔣支書又來調解矛盾,改革拍碎的那台錄音機要八百多塊,我賠不起,最後決定分三年,拿糧食抵,到現在都沒賠完呢。”

  清官難斷家務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牽扯到曆史遺留問題更是難以求證,

  按照上級規定,對於這樣的村民糾紛引起的治安案件,情節較輕不夠刑事處罰的,公安機關要先依法調解處理。

  實際情況實際對待,像上河村這樣低收入的地方,罰款顯然並不能解決問題,隻會加深雙方的矛盾,而調解更易化解矛盾。

  能說服調解是個關鍵,違法占地屬於民事糾紛,從道理上來說這不歸警察管,因為警察並沒有權利判定土地歸屬。

  《土地法》有明文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農村個人之間的爭議,由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

  政府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雙方當事人要同意調解,有一方不同意,隻能走法律程序,通過法院起訴來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可普通村民一想到打官司就害怕,沒學文沒見識,去哪兒找人怎麽尋求法律援助都是個難題,更何況能幫忙打官司的律師費用驚人,總之一個字,難。

  有困難找警察,找上門也不能不管,這種糾紛可大可小,如果矛盾激化,往往釀成刑事案件。

  秦山海繼續問道:“那你這次是怎麽回事?劉改革又上去一巴掌?李遠山不管怎麽說是他的長輩,這樣打人對嗎?”

  劉德福為難道:“秦警官,我知道錯了,賠錢……我肯定沒有了,要不這樣吧,我把改革叫過來,當著李遠山的麵,你給扇十個大嘴巴。”

  “我扇他大嘴巴算怎麽回事?”

  “哦,你不扇也行,李遠山不是覺得在同村人跟前失了麵子嗎?我喊大夥都出來,當著大夥的麵,讓李遠山扇我大嘴巴,我絕對不還手行嗎?”

  “誰扇誰都不行!我問你這次是怎麽回事?”

  “在家門口我就說了,他蓋房子占我家地有十公分,一下雨滴水都能滴到我家地上!你可以現場看看,翻蓋的房子比原來的大一圈!”

  “這個我不需要看,處理占地糾紛的事,我們公安部門沒法給你下結論,占地糾紛找鎮政府解決,鎮政府解決不了的,可以通過法院解決。我問的是你兒子為什麽打人的事?!”

  “占我地肯定不行,以前的矛盾就算了,這次欺負到我家的領土上了,我要還不反擊,他都能給我家趕走!我讓他拆掉,他說蓋房子花老鼻子錢了不願意拆,我讓他賠償,他說我想錢想瘋了,改革一氣之下就扇了他一巴掌,他倒好,順勢躺地上,還說讓村領導、鎮領導和派出所都來,訛死我!你說氣不氣人?”

  “總歸是你兒子打人了對不對?!”

  “是打了,可是事出有因啊,秦警官。”

  “願不願意調解?”

  劉德福頭搖得像撥浪鼓:“我現在一聽這倆字就害怕,調解兩次,現在調解的我家裏喝粥都難了。”

  “家裏都這樣了,你還讓兒子動手?!”

  “我也攔不住啊。”

  “你管不住,我幫你管,要罰款你也掏不出,動手打人是治安案件,打人的拘留,占地的事你不願意讓我們派出所調解,就讓鎮政府給你們調解,如果鎮政府還調解不了,你就通過法院起訴吧。”

  劉德福著急道:“那可不行,萬萬不可啊!”

  秦山海反問道:“家裏困難就想辦法脫貧致富,還有工夫動手打人?”

  “秦警官說的是,我好好管教兒子,他以後再不敢動手了!我願意調解,願意調解。”

  “好,那你老實待著,我勸勸對方,人家願不願意還是兩說。”

  “謝謝你,秦警官,您多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