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鄰裏矛盾
作者:夜行人      更新:2020-03-03 03:08      字數:3478
  山河警事最新章節

  想把做工幹好,書記鎮長要齊心,勁兒往一處使,惹惱了這位老書記,真不是開玩笑,劉鎮長連忙把話往回拽了拽說:“薑書記,別發火,你是書記,隻要你吐口,我全力支持。”

  鄧副局長也跟著打圓場,“兩位不用爭論,我帶著錦囊妙計來的。”

  薑書記滿臉不樂意,嗯了一聲問:“針對這個問題,縣委領導怎麽說?”

  鄧副局長道:“據縣委領導說,中央最近就要針對傳銷出.台相關法條,但我們古河鎮情況較為嚴重,這幫傳銷的卷款跑了,肯定要引發社會動蕩,所以我們等不起,縣委領導的意思是該打的打,肯定會遇到阻力,我們相互配合協調解決。先把關鍵人物控製住。工商行政部門肯定要推脫責任,將來造成後果老百姓虧了錢出了問題,他們沒有責任,還不是我們警方的責任?他不管,我們警方管,我這次下鄉鎮調研很有收獲,特別是裕華鎮,人家采取了一套迂回戰術,裕華鎮的書記依照法律規定給全體村支書開會,協助各村製定村規民約,把禁止傳銷這一項納入村規民約,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是符合規定的。”

  “有這一說?”薑書記感覺不可思議。

  鄧副局長麵帶微笑,從公文包裏拿出打印好的文件,推在薑書記麵前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有明文規定,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這一點二位都知道吧?”

  “這個當然知道。”

  “村委會當然歸鎮政府管。”

  鄧副局長接著道:“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農村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這一句尤為重要啊,辦公廳下發過清理傳銷中違法行為的通知,打擊傳銷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這個層麵來說,村規民約比工商部門的決定更具法律效力。”

  薑書記茅塞頓開,法律在手,隻是勁沒用對地方,隻需要召開村支書會議而已,朗聲道:“隻要師出有名,那就好辦了!搞個專項治理行動,總部就設在鎮政府,鄧局,你們派出所的民警、協警和聯防隊員全體出動,人都抓這裏,有什麽壓力我頂著!”

  劉鎮長建議道:“這樣吧,薑書記,咱倆先給村支書開會,把精神傳達下去,咱們依法辦事,這利於收尾,讓他們挑不出毛病,這期間讓鄧局那邊做好摸底排查,控製住傳銷上層核心人物的走向,雙管齊下、出其不意,才能一網打盡。”

  “對,劉鎮長說的對。做好準備才不會亂,具體實施,我會讓正坤全力配合鎮政府。”鄧副局長決定道。

  ……

  三輪後車鬥上,蔣貴、老鍾頭坐中間將兩方各開,劉德福和劉改革父子倆還在你一句我一句的罵罵咧咧,蔣貴拉下臉吼了幾句,才算消停。

  到了派出所,秦山海先將劉德福等人叫進屋裏晾著,把李遠山叫到另一間屋,防止兩方一言不合,再起爭端。

  找到蔣貴和老鍾頭先了解情況,一個是村支書,一個是極為負責的治安員,對本村的人員情況摸得比較熟

  老鍾頭看問題簡單透徹,“農民思想覺悟低!都認為誰家人丁興旺,誰就強勢。我看這就是欺負人!那個李遠山也是,兒子在城裏打工,有倆錢就有點得意忘形!”

  蔣貴處理過兩家的糾紛,了解的更深一點,“這事我知道,劉李兩家以前就不合,都是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這次牽扯到了占地的問題,所以矛盾激化了,我給他們調解過兩次,總是解決不徹底,隔三差五又鬧,這個劉德福的大兒子劉改革是個刺頭,李遠山就一個兒子叫李世軍,一直很少在家,據說是在縣裏打散工,李遠山家的其中一間房子老化嚴重一下大雨就漏,去年眼瞅著都快塌了,過年的時候李世軍回家,攢了點錢交給他爹,剛過完年,李遠山就找了蓋房的,把那間破房子翻蓋了一下,沒想到這就惹了禍了。”

  老鍾頭補充道:“狠點收拾,特別是那個大小子劉改革,天天搖頭晃腦不幹正事,上個月有一天晚上十點多,我瞅見過他偷看大姑娘洗澡,我喊了一聲他就跑了,這小子一看就不是個好東西!”

  “當時怎麽不報警?”

  “這事能聲張嗎?!都是鄉裏鄉親,不能毀了姑娘清白!”

  老鍾頭考慮的很細致,農村人思想封建,如果大張旗鼓治抓住劉改革,扭送派出所治罪,那姑娘的名聲也就壞了,得不償失。

  “那一巴掌就是那小子打的!”老鍾頭補充道。

  兩人這麽一說,秦山海心裏有了數,進屋找到李遠山,簡單記錄了一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道:“你說說吧,怎麽回事?”

  在家門口被人扇了嘴巴子,那麽多父老鄉親看著,換成誰心理上都很難接受,李遠山戰戰巍巍道:“我剛翻蓋的房子,劉德福非讓我拆掉,說的倒輕巧,這幾千塊的損失怎麽辦?我兒子在城裏送煤氣罐,幹了兩年多,才攢下這點錢。”

  “他為什麽非讓你拆掉?”

  “硬說我占了他家的地,說我超出了十幾公分,屋簷的滴水都滴到他家地上了。”

  “有沒有占地這回事?”

  “我跟蓋房師傅說好的,就按照原來的占地大小蓋的,蓋成後也跟老宅一模一樣。”

  “以前老房子滴水有沒有這個問題呢?”

  “沒有,以前劉德福也沒從這方麵找茬。”

  “臉上傷誰打的?”

  “劉德福的大小子,劉改革。”李遠山補充道:“就是他爹指使的!”

  “你把今天糾紛的經過如實敘述一遍。”

  “我在屋裏坐著,劉德福在門口連喊帶罵讓我出來,說我家房簷滴水滴了他家的地,讓我拆房子,最近也沒下雨,他怎麽就知道滴水了呢?我覺得他就是沒事找茬,見不得別人好,自家房子破,看不得別人住好房子!我當然不願意拆,劉德福給他大兒子使了個眼色,一巴掌就扇了過來,給我說,不拆房子也可以,給他賠償五千塊的占地費。警察同誌,你說,這不是生訛嗎?”

  “據我了解,你們兩家早就有矛盾吧?”

  “警察同誌,你想,我敢主動跟他們家鬧嗎?劉家年輕力壯的小夥就三個,大小子劉改革,村

  裏出了名的不講理,我就一個兒子,還在城裏打工。”

  “蔣支書給你們調解過,劉德福連村幹部的也不聽嗎?”

  “表麵上聽,蔣支書在的時候是笑臉,一走就變臉,平日我沒少受氣,劉改革找我借錢買煙,三塊五塊的借了就不還,我後來不願意借了,就瞪眼讓我等著,我養的十幾隻雞,隔三差五就丟一隻,我懷疑就是這小子偷的。”

  隻是懷疑,現場沒抓到,更沒有確切的證據,秦山海想了想,找出了所裏唯一的一台海鷗相機,“轉身,給你照個相。”

  望著照相機鏡頭,李遠山正了正衣襟,兩手端正放在膝蓋上,“行嗎?”

  這個動作逗得秦山海笑了起來,“這是給你照傷,來,把臉湊過來就行。”

  李遠山揉了揉臉,側身問:“腫了嗎?”

  “有點紅腫,就這樣別動。”相機哢嚓一聲,留了證據,“你這個不用做傷情鑒定了,今年公安部剛下發的驗傷標準,麵部表淺擦傷麵積在兩厘米以上,或者劃傷長度在四厘米以上才能構成輕微傷,拍照是作為你被打的證據。”

  李遠山小學都沒畢業,這些聽起來一知半解,“那不白打了?”

  “怎麽能白打?動手打人罵人都不行,派出所要處理的!”秦山海問道:“這個事,你願意和解嗎?”

  “和解啥和解,在家門口被人扇了個大嘴巴子,我還有臉見人嗎?”臉上火辣辣的疼,自己一把年紀被一個小年輕打臉,想起鄰村人的目光,李遠山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你要不願意和解,那我隻能依法處理。”秦山海嚴肅道:“你的傷情構不成輕微傷,構不成刑事案件。劉家人是罵了你,劉改革也動手打了你,但情節輕微,派出所隻能按照治安案件處理,對他警告罰款。”

  李遠山堅持道:“那也不能請饒了他,警察同誌,罰就行,他就怕罰款,你罰死他!讓他下回再囂張。”

  “你被打了一巴掌,沒了麵子,我理解。”秦山海勸道:“但你想過沒?罰了他款,最後還是遷怒於你,這不更惡化你們的鄰裏關係?後續你們兩家會更對立,能解決問題嗎?”

  “現在不是我不想解決,是他們……欺人太甚了!我兒子還不知道,如果知道肯定找他們報仇!”

  “千萬別激化矛盾!你還是暫時不要給你兒子說這些事,事情鬧大了,對你也沒好處。”

  “嗯,反正不能白白打我,你狠點罰,再讓他們賠我錢!”

  秦山海勸了幾句沒用,隻好說道:“那你坐著休息會,我找對方了解一下情況。”

  聽李遠山說的是挺可憐,站在個人立場秦山海很同情他,但站在警察的立場來說,要秉公執法,不能有偏袒。

  鄰裏矛盾牽扯到占地的問題,屬於民事糾紛,派出所隻能依法調解。

  秦山海正打算結束問話,劉德福在窗戶上探頭道:“秦警官,你不要聽信他,李遠山老奸巨猾就會裝可憐,根本不是那樣的事!”

  “我問你了麽?”秦山海拿著詢問筆錄本,起身打開門道:“一個一個來,你急什麽?不是那樣的事是怎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