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又見南平
作者:快樂的高山      更新:2020-03-03 03:03      字數:4352
  柳子衿自入平鄉侯府以來,蘇黛雲對她從來都是不假辭色。即便是年節相聚,也不過是微微躬身,口裏連個招呼都沒有。可這次,當碧原解開她的綁繩後,麵對柳子衿的溫言安慰,她終於沒能夠忍住淚水,一頭撲在柳子衿的肩上,哭泣著說了句:“五娘,我...”,就哽咽著再也無法繼續下去了。

  麵對這個比自己還大兩歲的“女兒”,柳子衿真有些百感交集。她自問是一個很能夠控製自己感情的人。可這一聲“五娘”是她進府以來,蘇黛雲對她說過的第一句話,而且喊得這麽發自肺腑,竟讓她心裏熱乎乎的,且喜且悲,說不上什麽滋味。

  她一把摟住蘇黛雲,輕輕拍了拍她的後背說:“黛雲,有什麽話,咱們回去說。走吧,回家!”

  “回家”這兩個字顯然給了黛雲極大的鼓舞,她抬起頭,一雙淚眼看著柳子衿,重重點了點頭。柳子衿對碧原說:“碧原,你們陪著黛雲上車,先回館驛。戴琦,你一定要照顧周全,出了事,我唯你是問。”

  戴琦道:“小人自當全力維護。五夫人,聽您的意思,您不跟我們一起走?”

  “我和嶽姐姐到衙門走一趟。這裏鬧得雞犬不寧,總得給縣太爺一個交代,不然又要有人說我們平鄉侯府張揚跋扈了。”說完她瞥了石曉明一眼。石曉明臉一紅,裝作沒聽見這話,臉轉向別處。

  戴琦道:“就你們兩位去那怎麽行。要不咱們先回館驛,待會兒我陪您前去。”

  柳子衿搖搖頭道:“眼看天就要黑下來,等回到館驛隻怕都要掌燈了,哪有大半夜去衙門的道理。你們去你們的,有這個馬班頭護送,沒什麽大礙!”

  馬三在一邊連珠價點頭:“沒錯,沒錯,有我們弟兄...”他瞅瞅地上躺的一班哼啊嗨喲的衙役,皺皺眉,改口說,“有我在,管保夫人無事。”

  戴琦看著這個點頭哈腰的班頭,一臉的狐疑,顯然老大的不信任。

  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人,朗聲道:“五夫人不必擔心,縣衙那裏自有我去周旋。您就放心地回去陪陪蘇大小姐便是。”

  柳子衿見此人三十歲上下的年紀,白麵無須,卻不認得是誰。聽他說得言之鑿鑿,完全沒把衙門當一回事,心裏有些納悶,於是問道:“這麽先生,請問您是?”

  “我姓蔣...”他話還沒說完,一邊的石曉明驚喜地叫了起來:“蔣老師!”蔣先生回頭看了他一眼,曉明連忙改口,“南平兄,你怎麽來了!”

  來者正是前日和元慶帝密議大事的蔣南平。他此行的目的地和蘇黛雲相同,也是前往廣平,連見的人也一樣,都是廣平都督郭韜。

  柳子衿問:“您是蔣南平先生?”

  “正是。”蔣南平對著柳子衿深施一禮,“五夫人,久仰大名。”

  這是蔣南平和柳子衿的第一次見麵。他們現在還不會想到,在未來漫長的日子中,伴隨著波詭雲譎的政治風雲,命運將會把他們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柳子衿還了一個禮,道:“蔣先生,您剛才說由您去縣衙代為解釋,這...方便嗎?”

  “當然,我和金陽縣的縣太爺是老相識,剛才發生的事情我也看得一清二楚。放心,一切由我代辦,五夫人就不必掛心了。”

  “這真是太讓您費心了,”柳子衿稍稍猶疑了一下,問:“敢問蔣先生是在朝還是在野?”

  蔣南平知道,這是柳子衿對自己的身份不放心。她哪裏知道,這次出行他帶著皇帝親自頒發的密令,別說見一個縣太爺,就算是見一個王爺也不在話下。

  但有些話不能跟她說得太透,蔣南平沉吟了一下,說:“在下在朝,現下忝為翰林院侍講,金陽縣的知縣趙文和我有同年之誼,所以請夫人大可放心。”

  翰林院侍講雖然隻是六品官員,可是在日常的朝堂經宴上,可以直接給皇上講課,麵見皇帝的機會極多。如果這位侍講是一位飽學之

  士,同時又頗有心計的話,那麽他對皇帝的影響就非比常人了。

  想到這裏,柳子衿心中暗暗吃驚,她又重新打量了麵前的蔣南平,看不出此人有什麽過人之處。那麽他突然出現在金陽縣城,又極力為自己擔責,不知目的是什麽?

  蔣南平看到了柳子衿臉上的疑惑,笑道:“五夫人不必多心。我和這位石曉明先生也是好朋友,今日之事和曉明也有不少關聯。作為朋友,我理應為他分憂,順便也替五夫人節節勞。”

  柳子衿沉吟了一會兒,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蔣先生了。不知蔣先生在何處落腳,明日我去拜會先生,以表謝意。”

  “我這兩日都住在銀亭館驛。”

  “那太好了,我們也在此處,明日一早,就去向先生致謝。”

  此時,已經有別處的衙役聞訊而來,馬三向他們說明了情況。大家架著受傷的衙役們離開了。馬三則陪著蔣南平、石曉明等人往衙門去做解釋工作。

  柳子衿看事情完結了,正要帶著黛雲等人上車,突然後麵有個怯生生的聲音問:“大姐姐,你,你還買我嗎?”

  眾人回頭一看,是剛才那個被售賣的小姑娘。黛雲看著她站在那裏,單薄的身子被風吹得隻搖晃,心裏一酸,走過去拉著她的手說:“小妹妹,姐姐要去很遠的地方辦事,實在沒空照顧你。你拿著銀子,和你爹在這裏找個生計過活,比跟著做個下人要好多了。”

  小姑娘回頭看了看那個老漢,眼淚落了下來:“他不是我爹。我爹娘在逃難的路上都餓死了。我也餓得沒了氣,是這個伯伯救了我,而且還一路上照顧我,我才能活著走到金陽的。”

  一邊聽著的蘇碧原覺得奇怪:“那他怎麽還要賣你呢?”

  猛然間小姑娘失聲痛哭起來,老頭卻一直低著頭歎氣,並不做聲。好半天小姑娘才說:“老伯伯得了重病,知道自己活不長了,所以才想給我找個出路。可我們在金陽城裏人生地不熟,到那裏找出路呢?所以是我想的辦法,把自己給賣了,既找到了出路,也能拿一筆錢給伯伯安葬。”

  蘇黛雲歎了口氣,拿出剛才那一張一百兩的銀票遞給小姑娘:“這個你拿著,先給老伯看病。萬一...”,她猶豫了一下,“萬一不治”這句話沒有說出來,而是跳過了繼續說,“剩下的錢你就留著自己生活吧。”

  柳子衿在旁一下沒攔住,暗暗埋怨黛雲天真。財不露白,她一個姑娘家出門在外,輕易就拿出這麽多錢來,萬一被歹人看見,十有八九會被暗算了。這幸虧是被我們給追上了,要不然,後麵還不知道會遇到多少事情呢?又一想,這也難怪,她是養在深閨的千金小姐,怎麽會曉得世道這麽艱難?

  小姑娘卻不接銀票,說:“您剛才已經給我十兩了。從小爹娘就教我,不能白拿人家的錢財,出多少力拿多少錢。大姐姐,你是好人,我願意跟著你,伺候你。別看我小,洗衣、做飯、端茶送水我都會。在家的時候,我還跟著爹下過地種過莊稼呢。我給老伯伯安完畢了,就來找您。”

  柳子衿拿出一塊銀子說:“這樣吧。這裏還有十兩銀子,合著剛才的銀子一共二十兩。這位老者你先拿去,找個客棧安歇下來。姑娘,你請個郎中給老伯看病。病好了,你們一起到京城平鄉侯府找我,我姓柳,是平鄉侯的五夫人,我給你們安排差事。如果萬一,老伯去了。小姑娘,你辦完事情也到京城來找我,我仍舊給你安排事情。”

  小姑娘還沒說話,老者已經跪倒在地上:“幾位菩薩啊,老漢我今天遇到你們,實在是前世修來的福氣。既然你們幾位看上了這個丫頭,那就勞煩你們帶她回去,也算是給她一口飯吃。我本不願賣這孩子,是她執意要賣,我想著賣的錢給她做身衣裳,光鮮一點,也就答應了。我老漢自己的病自己知道,也就在這兩日了。待會兒我就去北門外的山神廟裏。孩子,過幾天你去看我,給我收個囫圇屍首

  ,也不枉我們父女一場。”

  小姑娘哪裏肯放走老漢。老漢實在無法,想了想,對柳子衿說:“麻煩幾位菩薩先帶著她回去,給她吃點東西,洗個頭麵。可憐這孩子跟著我已經餓了幾天,身上髒兮兮的也沒個樣子。今晚上讓她服侍一下幾位主子,看看主子們可還滿意。”又對姑娘說,“孩子,明天要沒什麽事你來西城牆角的小客棧找我,真要想給爹看病的話你就去請個郎中,也算是圓你一個孝心。”說罷歎了口氣,“其實,我這病真沒得治了,不過是把錢往水裏扔罷了。”

  小姑娘這才答應,隨著柳子衿等人上了車去往館驛。

  柳子衿坐在車上,聽黛雲問那姑娘的名字。原來她也姓蘇,名叫小紅,是北朝青州人。因為東虜搶掠,才跟著父母逃難到廣平,又從廣平一路來到金陽。柳子衿一直沒怎麽說話,回憶著剛才老漢說的那些話,總感覺哪裏不對勁。一抬頭,發現戴琦也正看向自己。猛然間兩個人的眼睛同時一亮,都叫了一聲:“不好!”。黛雲和碧原嚇了一跳,忙問怎麽了?柳子衿來不及回答,叫車夫趕緊掉頭回剛才的廣場。

  可是已經晚了。廣場上圍著一群人,大家擠進去一看,原來是那老漢已經一頭碰死在廣場的漢白玉台階上。

  小姑娘放聲痛哭,黛雲和碧原還有嶽真真跟著掉眼淚。隻有柳子衿左右勸解著。其實,她心裏也好像墜著鉛塊那麽沉重。她看小姑娘撲在老者身上嚎啕的樣子,仿佛就是自己當年撲在媽媽屍體上一樣。

  等把幾個人勸得好轉了,她轉頭對戴琦說:“你去安排一下,找口棺材把老漢給安葬了。我帶著黛雲她們自己回去。”

  小姑娘跟著戴琦去辦理後事。柳子衿帶領著黛雲等人坐車回到銀亭館驛,一路上大夥兒都沒有說話,就這麽半個時辰的功夫,發生了這許多慘事,大家的心情自然非常沉重。

  眾人回到銀亭館驛,驛丞早就安排了最好的房間,還一直哈著腰忙前忙後地張羅著。當黛雲從他身旁進過,他連忙垂下頭去,恭恭敬敬地喊了一聲:“大小姐!”依著平日的脾氣,黛雲非把這個趨炎附勢的家夥狠狠修理一頓。不過今天經曆的事情太多,她也沒精神和這種貨色浪費時間,眼睛像刀子似的剜了他一眼,就跟小雲進了自己的房間。

  等到大家都已經安頓好了,柳子衿這才覺出有點餓,她想叫大家一起吃飯。可嶽真真和蘇碧原走不得長路,還沒來得及洗漱倒在床上就睡著了。黛雲今天受了不少驚嚇,也沒有胃口,由小雲服侍著洗了把臉,也早早地歇息了。

  此時戴琦回來。她已經為老漢買了一副棺材,靈柩停在縣城北門的小廟裏,還請了幾個和尚給他超度。因為是客死他鄉的,也沒什麽講究,明天一早就葬在北門外的山崗裏。而蘇小紅今夜就在廟裏給這位養父守靈。

  柳子衿一邊聽著,心裏有些唏噓。又問戴琦吃過沒有,戴琦說忙了一晚上,還沒顧上。於是她陪著柳子衿出來吃飯。天色很晚了,柳子衿不願意再出門,幸好銀亭館驛是招待高級官員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宴客的食堂。金陽城的廚子手藝都不錯,尤其是在這個館驛裏。驛丞為了給過往的高官溜須,特意招徠了幾個“尚廚”,也就是如今所說的特級廚師,因此不但住館驛的人愛在這裏吃飯,就連城裏官員宴客也大都選在這裏。

  柳子衿和戴琦進了宴客廳,因為時辰不早,大廳裏的燭火並不明亮,吃飯的人也不多,隻有三五個散坐著。她倆找了個牆角的座位下,點了兩個清淡的小菜,兩碗白飯,一壺清茶,就開始了晚餐。

  沒吃兩口,就見戴琦對著柳子衿背後努努嘴,柳子衿微微回頭,發現在她們斜後方隔著兩張桌子的地方,有兩個人正在熱烈的交談著。剛才因為廳裏燈光不亮,柳子衿並未在意,現在經戴琦提醒,這才注意到,他們都是熟人,而且是今天剛認識的熟人:蔣南平和石曉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