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養家不易
作者:甌皓      更新:2020-04-24 21:37      字數:2274
  劉易轉而問道:“你昨日去縣城,有沒有到熊府去呀?”

  “沒有,我去那裏幹嘛?”劉舜如實答道。

  “你沒有去見熊平兒那丫頭?”劉易覺得奇怪了。

  “沒有,絕對沒有,見她幹嘛,她跟我又沒什麽關係!”劉舜機製地答道。

  劉易不信,又問:“餘俊呢?你們仨之間的關係,真就這麽僵著了?”

  劉舜不響,他是真的不記得了,不過,劉易似乎倒是知道不少。

  劉舜心想,我們仨之間的關係,不就是你們幾個老家夥亂定的姻緣嗎?還能有什麽關係,難不成是三角戀?猜不透!

  劉易說道:“聽說,餘俊最近勤入社學,準備參加明歲的童生試,你可知曉?”

  “孫兒不知。”

  “那你可有什麽想法?”劉易似乎另有話想說。

  “沒有想法。”

  劉易眉頭緊皺,責備道:“你比人家年長了兩歲,多吃了兩年的米飯,怎麽還就不如人家了,連一點進學的想法都沒有嗎?”

  劉舜有苦難言,靈機一動,說道:

  “父親一心舉業,屢次大比卻仍是落第,更何況我這個不學無術之徒,如果我們劉家注定有一個人能金榜題名,那一定非父親莫屬了。到時,劉氏書坊不能無人經營,我又不忍父親就此輟學,因此,孫兒願意現在就扛起養家的擔子,學習經商賣書,供養父親讀書應試,還請祖父成全。”

  “這樣也好,畢竟,你爹比你更有希望一些。”劉易略作沉思,隨即又說道:

  “時候不早了,去廚房看看飯菜準備好了沒有?吃過了飯,你就去書房,繼續完成《西遊補》接下來的章回。”

  劉舜答應了一個“是”字,便告退了。

  夜裏,劉舜在書房裏,埋頭於油燈之下,揮毫潑墨,繼續抄寫腦海中的《西遊補》。

  抄至後半夜,夜深人靜,劉舜困乏得快不行了。哎,養家真不容易呀!

  休憩之時,劉舜倚窗望月之際,突然想到,劉孔登船赴試,已經兩天兩夜了,不知到了省城沒有?

  原來那日,劉孔登船之後,沿著崇陽溪順流而下,途徑建寧府城,崇陽溪匯入建溪。船靠岸停歇一個時辰,劉孔下船活動,進城填飽肚子。

  建寧府城的雄偉,直逼省城福州。府城內有建安和甌寧二縣並立。其中,建安縣始於東漢建安初年。

  當是時,孫策帳下的大將賀齊兩度揮師南下,平定閩疆,置建安、南平和漢興三縣,寓意“建安初年,平定南方,漢室複興”,隸屬會稽郡,同時在建安縣內設立南部都尉府,賀齊任都尉,統管全閩。

  建安縣城周長延袤約兩公裏,在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共有四個城門,南為雙門,東南為永慶門,西為昭化門,東北為豐樂門。

  三國時,吳永安三年,建安設郡,轄全閩十縣。王蕃出任首任建安郡太守,並在福船山下,構築了新的郡城。

  建安郡城南北跨距約一公裏,東西跨距約兩公裏,周長約五公裏,在東南西北各開兩門,共八個城門,東麵築東平門和東安門,南麵在福船山和梅仙山之間築通海門,在福船山和雲際山間築鎮南門,西麵在呂蒙故宅之西築建寧門,在閩越王無諸行祠之西築建德門,北麵築有興吳門,在光孝寺之北築有朝江門。

  南朝劉宋元嘉初年,建安郡太守華瑾之將郡城遷往黃華山麓。南朝蕭梁末年,黃華山麓的郡城被長沙侯蕭基焚毀。嗣後,郡太守謝謁將郡城移至溪西,立柵為治。南朝之末,陳刺史駱文廣又將郡城遷回福船山下。

  唐武德四年,改建安郡為建州,改太守為刺史,轄建安、建陽等六縣。唐建中元年,建州刺中陸長源再次移城於黃華山麓。

  陸長源在移城於黃華山麓的同時,擴並了原建安縣為“子城”,把建州州城修成“母城”,州縣二城合而為一。

  拓建後的建州城設有城門九個,南麵有建溪門、資化門、建安門,東麵有寧遠門、通安門,西麵有西津門、臨江門、水西門,北麵有朝天門。

  唐末五代之際,閩主王審知之子王延政在建州稱帝,以建州為都城,並將建州城從東、北兩個方向強行拓廣,增築城垣至十公裏。

  王延政將原來的子城改造成為皇宮內城,皇城周圍東麵有永慶門、南麵有雙門的五鳳樓、西麵有昭化門、北麵有豐樂門。

  外圍的都城在東南西北各開三門,共十二個城門,除原先州城的九座城門外,還分別在西麵增設了大市門,在北麵增設了拱北門和朝陽門。

  宋孝宗紹興三十二年,因孝宗稱帝前,曾在建州做過建王,以此舊邸之故,特擢升建州為建寧府。為此,當年全城官民大慶,宋孝宗旨造建寧府城。

  到了明洪武二年,都指揮沐英拓廣府城之西南隅,合並了原來的大市門和水西門,並向外延,拓建了通濟門。

  明洪武十九年,都指揮時禹再次拓廣府城之東北隅,包黃華山於城中,同時,對原有已日漸殘缺的府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修重建。

  重新修建後的建寧府城,沿城牆上建造了樓閣二十四座,窩鋪七十六間,並重建了拱北、朝陽兩個城門,在黃華山至政和門、威武門至拱北門的這兩段城牆之外,開溝辟濠,城濠長約三公裏,深十五尺,闊五十四尺。

  明萬曆三十七年因大水,威武門樓及臨江、通濟、通仙、廣德諸門全部倒塌,城牆多處損毀。

  在大規模的整修和修建後的建寧府城,南麵有廣德門、通仙門,東麵有寧遠門、政和門,西有威武門、臨江門、通濟門,北麵有朝天門,共設八個城門和八座城樓,女牆高六尺,共三千八百垛。

  此時此刻,劉孔便是在臨江門外的碼頭下船,通過臨江門進入建寧府城。

  城內三十六條街,七十二條巷,象切豆腐一樣,方方正正,整整齊齊,有弦歌、登俊、宣化、興仁、安定、崇儒、禾義、平理、尚書、孚通、興賢、平肆等坊巷。

  很快,劉孔便來到了建寧府城最熱鬧的街市,其名就叫大市街,城內著名的商家店鋪皆集中於此,包括陳列琳琅滿目的書攤、書鋪。

  當然了,民以食為天,劉孔覺得,先填飽肚子要緊,於是東瞧瞧西嚐嚐,糍粑、尾腸、魚肉……都很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