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金針八法
作者:小魔童      更新:2020-03-03 00:15      字數:2133
  萬柳堂虛把手一伸道:“紫雲,起來吧!你皈依三寶,蒙庵主慈悲,接引你到佛菩薩座下。庵主是得道高僧,更是群俠領袖,你隻要好好修為,將來定有成就。你肯刻苦用功,虔參經典,佛門廣大,解脫你一身冤業,慧根不泯,樹立下根基,我就放心了。莫看我老頭子一把瘦骨,自覺還能活些年。今日是隨你師傅與孫師伯同來,這是例外,往後隻許你一年往我這歸雲堡來一次。我想念你時,自會到碧竹庵去看你,不許隨意曠時誤課的找我來,記住了麽?”

  萬柳堂這個義女聶紫雲站起來,眼圈兒一紅,忙把頭低下,目注地上說道:“女兒謹遵義父的教訓,不敢稍背清規。隻是女兒蒙師父的慈悲,辛勤渡脫,可是塵緣難斷,時時把義父放在心頭。你老有暇時,還是去常看看女兒吧!”

  萬柳堂麵上呈現一種淒然之色,慈雲庵主不禁口念:“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才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了。”

  孫浩天在一旁看著,也被這種父女至情所感動,不住點頭歎息。

  萬柳堂複向慈雲庵主道:“庵主,小女承蒙收錄,辛勤訓誨,更因覆蔭陰濃,邪魔斂跡,小弟免卻多少牽纏。聶氏門中曙後孤星,賴以保全,庵主的鴻慈,小弟永銘心腹了。”

  慈雲庵主道:“堡主你怎又這麽客氣起來,我們道義之交,豈同流俗?修緣她姿秉既佳,更兼武技功法已築過根基,指點起來,事半功倍。將來我還指望她昌大百花宗,為我碧竹庵護法門人呢!”

  萬柳堂道:“全仗庵主的慈悲吧!”說到這又向孫浩天道:“師兄跟慈雲大師怎竟聯袂到小弟這裏,莫非有什麽事麽?”

  孫浩天歎息了一聲,把經過的事,向師弟續命神醫萬柳堂說了一番。

  萬柳堂聽了不禁劫然變色道:“鳳尾幫不過倚仗著爪牙遍布江湖,上至宦紳,下至走卒,全潛伏他的羽黨,聲息靈通,巢穴隱僻,行蹤飄忽

  ,出沒無常,宦家奈何他不得,遂至養癰成患。究其實,不過糾結修靈界一班亡命之徒,不見得有什麽驚天動地不可一世的人物。如今竟敢與我火猿堡公然挑釁!師兄,我們不給賊子們個厲害,叫他更看成火猿堡門下無人了。師兄現在打算怎樣?師兄,可不是小弟我激怒你老,我們火猿堡的門下被鳳尾幫虜去,這是我們火猿堡開派以來的奇恥大辱。師兄不論如何也要為火猿堡一洗門戶之羞。小弟不才,願與師兄共雪此仇。”

  孫浩天點頭道:“師弟說的極是,愚兄現在忝為火猿堡堡主,遇到這種事,我是責無旁貸。何況小徒與庵主的門下全落到匪黨手中,我已決意與鳳尾幫一較身手,誓不兩立。我此來正是想借重師弟這裏的門人,傳柬集合火猿堡的門人,到紅楓塘聽命。我要到十二連環塢見識見識這鳳尾幫的龍頭舵主,師弟,你這歸雲堡如若離得開,也請你助我一臂之力。”

  萬柳堂道:“師兄隻管吩咐,我焉能畏縮不前。請師兄依我宗派門規,傳俠義柬,這是我們火猿堡存亡榮辱關頭,誰肯落後?我這歸雲堡倒還算清靜之地,我隻不過會這點醫術,這乾山一帶的鄉民,不時的找我醫病,旁的事毫無牽纏呢!”

  說話間莊丁進來回話,酒席已經備好,請到東廳房用飯。萬柳堂立刻站起,隨即請孫浩天跟慈雲庵主及一般門下,一同出了大客廳,就奔那東跨院。

  隻見這道院內是一所三合房四麵走廊,廊下懸著七、八盞紗燈,照得走廊下亮如白晝。那東廳房內,陳設簡單,一列排著四桌。在迎門兩桌,一桌葷筵,一桌素席,全擺得整整齊齊,遂請分坐兩桌。慈雲庵主已是長期茹素,這班人全是豪放慣了的,依然是酒到杯幹。

  飲酒中間,孫浩天向萬柳堂道:“師弟,你這個義女是幾時收的?我怎竟不知呢?”

  萬柳堂道:“師兄好幾年隱居火猿堡,哪會知道小弟這裏的事?小弟自從卜居歸雲堡之後

  ,用了六、七年的工夫,才把這座歸雲堡建築完成。我本意隱居課徒,不再多涉世俗牽纏,哪知我這裏門人竟把我擅金針八法傳揚到外麵,漸漸地不能讓我在歸雲堡安居靜處。我這種性情,極怕多事。可是遇了那被病魔牽纏、誤於庸醫的病家,資財耗盡了,病越難治,限於資力,隻有待死。我不敢說心懷善念,隻是一遇到了這種病家,我是要盡我的力量,叫他脫離病榻纏綿之苦。這一來我自己給自己找了苦惱,求診的接踵而至,我才嚴定了個規矩,真是那貧寒病家,我不止白給他醫治,我還要供給他將養之資。可是那為富不仁的,我也不輕易給他治,我的勒索,不減於修靈界那些生意經的醫師。”

  “三年前,離這裏六十裏的石猴驛,有一家財主,姓簡名封,家資巨萬。三世單傳到簡老當家的本身,直到四、五十歲才得了一個兒子。隻是頂到四、五歲上才發現這個孩子竟是殘廢,脊骨無力,兩腿的筋絡拘攣,連坐全不能坐。簡老當家的一見,好不容易得了這個兒子,簡氏宗祧得以嗣續,不致從自己這輩斬斷了。”

  “不料此子竟得了這種冤孽病,別說是不易活長了,就是活了也是殘廢,依然是香煙斷絕。簡老當家的,遂各處請名醫來給兒子治療這種奇症。差不多帝國南域的名醫全請到了,藥吃的無數,隻是藥下去如同石沉大海,總治不好,還險些被一個庸醫給送了命。簡老當家的,空有偌大家財,被這兒子鬧得終日愁眉不展,唉聲歎氣,錢花的真可說是無數了。並且這石猴驛鄉鄰們有那忠厚的,替這位簡老當家的叫屈,說是憑這種善人竟不得好報,真是天道不公、神鬼無靈了。可是有那刻薄的就說:‘這一定是作了缺德事,才遭這種報應。’簡封老當家的本就夠痛心的,再聽見這種話,幾乎氣死。老當家的發誓,寧可把全份家產抖落了,也得給兒子治好病。無奈金錢難買纏身之病,又花了無數的冤枉錢,這時才有人向簡老當家的舉薦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