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人生際遇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28 02:06      字數:2152
  綜合考慮過後,李逸瀾最終還是同意了林寅觀的提議,讓林寅觀從威武鎮正統領的職務上退了下來,安排了開拓船隊的任務給這名曾經的官商和船主。

  威武鎮正統領的職務,李逸瀾安排給了曾勝,而曾勝升遷之後空出來的破虜軍前鎮正統領職務,則有原先的副統領接任,其餘如同郭完、林端、宋主等離開破虜軍的軍官,他們留下來的職務也依次進行了安排。

  雖然一係列的人事變動,讓李逸瀾這幾天忙得不停,但總算還是一鼓作氣將威武鎮之前存在的舊船隊勢力給消化了。

  除了高層軍官的變動,李逸瀾還利用這段時間將兩千名新加入的義軍也編進了破虜軍的隊伍之中,前後左右四鎮,分別收編了五百人,差不多補充上了之前戰爭中造成的人員缺口。

  倒也有個別例外,比如說在慶尚道寺廟裏投軍的幾個僧人,李逸瀾便將他們安排在了威武鎮中,當作是他們帶路快速走出大山的一種獎勵。

  而那些忠清道裏帶著家丁前來投靠的家族子弟,雖然沒能直接進入威武鎮,但是同樣在自己所在的前鎮、後鎮等部分得到了中層軍官的職務。

  ..........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李逸瀾這才從旌義縣城啟程,回到濟州府城去。

  自從戰事爆發以來,李逸瀾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回過濟州府城了,一直在北部港口和東部的旌義來回折騰。

  現在,戰事暫時告一段落,破虜軍中的人員變動也做好了安排,蔡政也已經在三天前向李逸瀾告辭,回東寧向延平藩匯報去了。

  諸事皆告一段落,李逸瀾終於是從繁忙的事務中暫時擺脫了出來,留下曾勝和方治等人在前線駐守,李逸瀾則帶著少量的侍衛回到了濟州府城。

  和李逸瀾一起回到府城的,除了身邊的侍衛之外,還有柳馨遠和洪宇亮。

  .........

  柳馨遠身為朝鮮大儒,這段時間裏反而成天待在前線參與指揮作戰,硬是從一介書生變成了戰場上見慣了生死的硬漢。

  當初來濟州島的時候,柳馨遠為了避免惹人注意,和宋時烈兩人幾乎是什麽隨從都沒帶,就過來了。

  宋時烈起碼在濟州島還有李璌一個門生,柳馨遠就相當於是孤獨一人了,好在柳馨遠自身的漢語水平過關,因此這時反倒是很好地融入了李逸瀾等漢人的體係之中。

  雖然柳馨遠一個人在破虜軍的圈子裏混得風生水起,但畢竟還是有些寂寞,李逸瀾等人平時忙於戰事,也沒有太多空閑時間和柳馨遠交流。

  現在,幾個月過去,柳馨遠總算是等到了自己的幫手,曾勝、林寅觀帶回來的兩千名義軍中,便有柳馨遠的門生。

  戰事爆發以來,柳馨遠的門生第一時間趕往全羅道,想要找辦法偷渡到濟州島上,但是在南征軍的嚴密防守之下,最終他們也沒能到達濟州島。

  因此,當聽聞了曾勝在忠清道招募的消息之後,這些柳馨遠的門生可以說是第一時間趕往忠清道,四處探尋打聽之後,在深山之中找到了曾勝。

  經過這一個月的軍旅生涯,這些原先的白淨書生,也頗有些軍人的風範了,此時和老師柳馨遠重新相見,大家都是一副黑麵漢子的形象,雙方自然是感慨萬分。

  ..........

  柳馨遠帶著自己的門生,跟隨李逸瀾的隊伍踏上了回濟州府城的路程,而另一邊的洪宇亮就顯得有些落寞了。

  此時的他,正騎在一匹馬上,稍稍落後於李逸瀾,在李逸瀾的身側行進。

  經過開倉放糧的義舉,洪宇亮在濟州島的聲望其實很高,但此時洪宇亮卻把自己的頭埋得很低,似乎生怕濟州島的百姓認出他自己一樣。

  被曾勝帶著在慶尚道和忠清道逛了幾圈,洪宇亮被俘虜的消息早已經是傳到了朝鮮王廷,而在進攻釜山城時,洪宇亮騙開城門的事跡,更是被漢城的達官顯貴們知曉得一清二楚。

  再結合起最初就是洪宇亮在處理漂流人事務中猶疑不決,甚至還縱容李逸瀾等人裹挾民眾進攻濟州糧行,給破虜軍的發家提供了第一桶金,洪宇亮現在更是被認為是破虜軍在朝鮮王廷之中的臥底了,連帶著洪宇亮的舉薦人鄭致和,此時也受到了重點懷疑。

  鄭致和現在的處境如何,洪宇亮倒不是很關心,但是洪宇亮自己家人的安危,卻讓洪宇亮連續好多天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了。

  雖然當初騙開城門的時候,洪宇亮也是被曾勝連消帶打,半請求半脅迫地去騙開城門的,但是傳到漢城那裏,當然不會有多少人站出來為洪宇亮辯解了。

  洪宇亮本身的靠山鄭致和,此時因為督戰不力,已經被明升暗貶,自顧不暇了,而朝堂中漢黨人士更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前線戰事不順利的情況下,他們也隻能通過這種方式來挽回一點朝堂的麵子。

  即使是親近破虜軍的山黨勢力,此時也樂見洪宇亮被誤會,從而被迫加入破虜軍,因此一時之間,朝堂之中竟然沒有一個為洪宇亮說話的。

  後來由於曾勝率軍撤離忠清道,洪宇亮也沒有再得到最新的消息來源,因此他家人的情況究竟如何,洪宇亮此時也不得而知,隻能是日夜想念。

  洪宇亮不是沒有想過,從曾勝的隊伍中潛逃,回到漢城自證清白。但是無論動機如何,接納李逸瀾,縱容攻擊濟州糧行以及最近的騙開城門等等的行動,都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

  一邊是家人的安危,一邊則是洪宇亮自己的生命威脅,這種矛盾讓洪宇亮糾結不已。

  最終,自我求生的欲望還是壓過了對於家人安全的擔心,洪宇亮用曾勝安排的看守嚴密來作為安慰自己的借口。

  現在,洪宇亮已經跟隨曾勝回到了濟州島,現在又要跟著李逸瀾回濟州府城,此時已然沒有後悔藥可吃了。

  這位曾經的濟州牧使,此時心中隻剩下無盡的自責與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