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新來的牧使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3-02 23:37      字數:2222
  有關新牧使李璌的消息,洪宇亮隻知道是山黨領袖宋時烈的門生,其餘也提供不了太多的信息。

  按照洪宇亮的說法,也幸虧新牧使的安排前幾天已經完全確定了下來,否則等全羅道有關漂流人的安排報告上去,這原本無關大局的濟州府牧使的職位,很快就會變成朝野聚焦的重點。

  如果真的等到那時再來安排濟州牧使一職,恐怕新牧使就不再是山黨的人了。

  “如今朝堂上,惟洪執政、閔承旨與若幹清流,尚秉尊周之義,明確反清,相較當年孝宗之時,猶如天地之別啊。”

  或許是快要走了,洪宇亮也想多說點話,此時竟然也難得議論起朝政來。

  ......

  和洪宇亮暢談許久,在牧使府上用過晚宴之後,李逸瀾這才告辭回到糧行。

  相比起洪宇亮的升遷,眾人更關注的是新任牧使的消息,在得知新牧使李璌應該是屬於親明派之後,這才放下心來。

  “當初來濟州談判,一是為了爭取修複船隻,二是修理完船隻後早日離岸,繼續去日本。”陳得感慨道,“沒想到現在船快修好了,想走卻還不成。”

  林端歎道:“可如果我們和朝鮮撕破臉,能不能硬衝出去另說,就算衝出去了,從濟州島怎麽去長崎,我們也是一無所知呀。”

  李逸瀾沉重地點了點頭,火長郭完固然經驗豐富,但是那也隻限於之前走過的航線,否則也隻能在茫茫大海中靠指南針碰運氣了。

  既然一時間走不掉,倒不如來多一些人,充實糧行這邊。最終大家達成了一致,李逸瀾便寫開始給林寅觀寫信,讓船上的人再做商議,增派部分人手到糧行這邊。

  .......

  收到李逸瀾的書信,林寅觀召集眾人商議之後,最終選派管船官曾勝帶著五名士卒,以及其餘二十名船員趕到了濟州府。可以說,林寅觀已經把船上將近一半的人都派來協助李逸瀾了。

  冷清了好幾日的糧行,終於重新生聚起了人氣。

  火長郭完的媳婦郭娘,帶著船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女性,也下岸來協助。她們大多是跟著丈夫一起出海的,說她們是出海經驗豐富的水手並不為過。

  進了糧行之後,一些在海上如魚得水的水手,一時間卻不太適應,反倒是這些大娘,顯現出巾幗不讓須眉的風範,將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李逸瀾從糧行中找出來一些當初李祥訓練夥計用的兵器,分發下去。平常無事,便由曾勝帶著眾人操練,在船上待久了的眾人,終於有些事做,操練起來倒也盡心盡力。

  ......

  如此又過了三日。

  金永正在和方治比試。準確的來說,他正在遭受方治的“毒打”。

  已經不知道第幾次從地上爬起來,金永搖了搖頭,腦海中回想起那晚在客舍,自己舉著弓卻沒法瞄準對手時的恐懼和自責,以此重拾自己繼續訓練近戰的決心。

  緩了一口氣,金永舉起木製的訓練刀,再次朝方治衝了過去。

  方治下蹲身子,將刀上抬,擋住了金永由上而下的一擊,隨後俯身猛地一推,將金永推了一個踉蹌,隨後快速舉刀右劈!

  木刀落在了金永的喉嚨旁,又是方治贏了。

  林端右手綁著麻絲帶,在一旁觀戰。看到金永又輸了,林端搖搖頭,歎道:“不是這樣打的,要是用的是真刀啊,就已經死啦。”

  這是金永這幾天聽得最多的一句話,雖然是漢語,但是也早已經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歎了口氣,金永決定再來一遍。

  “李使者!李使者!”還沒等金永重新開始,崔鎮南已經從外麵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這附近隻有金永聽得懂崔鎮南的話,趕緊丟下木刀迎了過去:“李使者正在屋裏,我帶崔判官進去。”

  .......

  崔鎮南是來邀請李逸瀾等人去參加交接儀式的,原來新任牧使李璌已經到濟州府內了,此時正準備和洪宇亮交接工作呢。

  李逸瀾正好想早點和新牧使接觸,此時自然是毫不猶豫答應下來,當下便帶著陳得和曾勝,跟著崔鎮南去了。

  濟州府大小官員,除了一些確實離不開的,其餘都已經齊聚濟州官府。儀式還未開始,洪宇亮和李璌正在上座交談,其餘官員也各自在討論溝通。

  當李逸瀾、陳得和曾勝走進濟州官府時,場麵突然安靜了下來。

  無論是濟州府城內的官員,還是大靜縣這樣的地方官吏,或多或少都知道了這位明使在濟州府城內搞的動靜。即使有消息閉塞的,在方才的討論中也多少了解一些。

  因此當李逸瀾等人身著大明衣冠邁步而入時,場麵一時肅靜再正常不過了。

  洪宇亮和李璌幾乎同時起身,迎了上來。還沒等洪宇亮介紹,李璌就先鄭重朝李逸瀾行了一禮。

  看到新任牧使的這種表態,李逸瀾當然能夠領悟他傳遞出來的友善信號,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隨後在洪宇亮的介紹下,兩人才正式的相互認識。

  等到明使來了,交接便馬上開始。

  李璌將吏曹的文書鄭重交給洪宇亮,洪宇亮看過後,再交由旁邊的崔鎮南向眾人宣讀。

  交代了洪宇亮的升遷以及新任牧使的到任後,濟州府內其餘官吏也有得到升遷的。比如說正在宣讀的崔鎮南,在念到自己升遷的消息時,就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了。

  雖然還是在濟州府內,但崔鎮南的官職由從五品的判官,升為了正五品的同知,這當然就是洪宇亮給崔鎮南爭取到的了。

  ......

  由於新任牧使離京前,有關明使的消息根本還沒有傳達到王廷,所以李逸瀾便充當了一次旁觀者。

  總的來說,這次交接工作,升遷的官吏還算不少,有的直接被升調到其他地方去了,由此也可見過去五年,濟州府在洪宇亮的治理下確實有實在的成績,當然其中難免也有洪宇亮臨走送人情的因素。

  半個時辰之後,工作交接完畢。剛剛就任牧使的李璌,顧不上前來道賀的官吏們,第一時間走到李逸瀾身邊,朝李逸瀾拱手道:

  “李使者,晚上的送別宴會結束後,不知李使者能否多留一會?赴任路上,聽聞到有關李使者的消息,璌激動不已,早想和李使者長談啊。”

  “此外,有關李使者一行人在我東國的去留問題,璌在路途中也有些想法,期盼李使者指正。”

  聽了這幾句話,李逸瀾眼睛一亮,這新來的牧使很上道啊。

  當下便約定了下來,兩人在宴會結束後進行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