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拖大夥下水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3-02 23:37      字數:2185
  盡管民眾的意見不一,但最終大家還是按照李逸瀾的指令,開始排隊取糧。

  幾名跟過來的書生主動請纓,負責起登記的工作。

  “每個人通報姓名,並且把自己住的地方也登記上去!”李逸瀾時不時在旁邊提醒道。

  陳得已經被李逸瀾派去仔細檢查糧行賬本,此時隻剩下林端跟在李逸瀾身邊。

  看到排隊取糧的民眾已經排起了長龍,林端按捺不住疑惑,低聲問道:“李公子,為什麽要登記得如此詳細?如此一來,耗費的時間太多了。”

  李逸瀾摸了摸下巴,解釋自己的用意:“我這是在把這些濟州百姓拉到我們的船上,或者說,拖他們下水。”

  “拖下水?”

  李逸瀾點點頭,繼續說道:

  “正是。我們現在弄了這麽大的陣勢,把濟州糧行給端了,很可能還要把李祥給宰了。雖然目前得到了洪宇亮的支持,甚至官府還在配合,但是再過一段日子,有可能就不一樣了。”

  “至少,那漢黨的李慶億肯定會找我們的麻煩,他又是刑曹判書,說不定就把我們給判成一個聚眾作亂,派兵來追捕了。”

  仔細琢磨了一下李逸瀾的話,林端恍然大悟。

  “明白了,所以李公子現在幹脆借著分糧的機會,把今天參與的濟州百姓的姓名和住址都記下來,相當於就把他們跟我們綁到了一條船上!這樣一來,漢黨來找麻煩的時候,他們要對付的不僅是我們,還有這麽多的濟州百姓!”

  李逸瀾聳聳肩,說道:“我這也屬於實事求是,畢竟他們確實參與了,總不能拿了好處,不一起承擔後果吧。”

  林端嘿嘿笑了兩聲,附和道:“李公子這拖下水的說法也極妙,我們的船現在還在海上,把這些濟州人拉到我們這邊來,還真的是拖下水啊!”

  李逸瀾方才也隻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林端還能聯想到這麽多,此時也被逗笑了。

  ......

  “你叫什麽,家住哪裏?”

  “沈元,大家都叫我沈二郎,家住......”

  正在附近的李逸瀾聽到了“沈二郎”這話,連忙轉頭看去。正在答話的那人,正是方才衝在自己前麵,幫自己吸引了管事的第一箭的那名朝鮮壯漢。

  李逸瀾走過去問道:“你說大家都叫你沈二郎?”

  “是啊,我三弟昨晚在客舍被那些黑衣人殺了,聽說幕後指使者就是這糧行老板,我就跟上來報仇了。”沈二郎說這話的時候,難掩自己的悲傷和憤怒。

  旁邊的人聽了,才知道原來這位就是受害者親屬,難怪第一時間衝了上去。

  李逸瀾覺得有些奇怪:“你方才衝在最前麵,但是怎麽排隊領糧的時候卻排在中間了?”

  沈二郎撓撓頭,老老實實回答道:“我本來不是來領糧的,方才聽李使者說,已經派人去追殺李祥了,我也不知道李祥在哪,也不敢問,就想著在這裏等著。”

  “後來看到排隊領糧的人越來越多,不領也有點吃虧,於是才加進來排隊了。”

  李逸瀾沉重地點了點頭,吩咐登記的書生道:“給沈二郎五倍的糧食。”

  雖然沈二郎領得多,但是大家都沒有什麽異議。

  想了想,李逸瀾剛準備再給沈二郎增加一些補償,外麵傳來了一陣歡呼聲。

  ......

  方治、金永等人,把李祥給五花大綁地捉回來了。

  李祥的嘴已經被一張臭抹布給塞住了,此刻隻能發出哼哼的聲音,不斷扭動著身體,似乎這樣就能掙脫出去似的。

  “差點就被這賊人給跑了!”金永一臉後怕,“我一個人對付他們三個人,根本留不住他,還好方治大哥帶著人及時趕到。”

  李逸瀾拍拍他的肩膀:“捉回來就好。”

  方治把自己臉上的麻布重新綁緊,問道:“李公子,怎麽處理這廝。”

  看向被扔在地上的李祥,李逸瀾掏出了隨身攜帶的小刀。

  “當然不能留著他,一定要讓朝鮮人知道,敢打大明使者的主意,下場有多麽淒慘。”

  分糧暫時中止,李逸瀾率先走上去給李祥大腿上插了一刀,隨後退到一邊,示意其他人一起上。已經徹底喪失了反抗能力的李祥,很快就被憤怒的濟州百姓給團團圍住,拳打腳踢,插刀捅劍。

  崔鎮南帶著一群兵丁就在外麵靜靜看著,過了好一會,等人們的憤怒都發泄完畢之後,兩名士卒這才走上去,拖走了李祥那早已經麵目全非的屍體。

  “李祥終於死了!”

  “活該!糧行裏竟然藏了這麽多的糧食,還想宰我們濟州人。”

  在一片歡呼聲中,崔鎮南有些焦慮地走到了李逸瀾身邊。

  “李使者,這李祥可是刑曹判書的侄子,接下來可如何是好啊?”崔鎮南還是有些擔憂的,但洪牧使已經讓他全權配合,所以剛才他也沒有阻止。

  李逸瀾揮揮手,讓大家繼續領糧食,安慰崔鎮南道:“崔判官,殺死李祥的可不是我,而是這些滿腔憤怒的濟州老百姓們。”

  “李慶億要麵對的,可不是我一個人。”

  ......

  從午後時分,一直持續到傍晚,糧行裏的糧食這才全部分發完畢。

  領糧隊伍的長度卻是一點都沒有減少,消息傳開了,無論有沒有參與攻打糧行,濟州府的百姓們紛紛來排隊。

  李逸瀾嚴禁民眾重複領糧,但是卻沒有限製領糧的條件,所以很多人拿著糧食回去之後,又讓自己的家人來排隊。

  最年長的有八十歲的,最年輕的是一個被抱在懷裏的小屁孩,才剛滿一周歲。

  崔鎮南笑言,很多在戶籍普查時都沒查出來的人,這個時候跑出來乖乖登記了。

  得知糧食已經分完,還在排隊的人群隻能感歎自己運氣不好。好在濟州城裏百姓本來也不算多,而糧行囤積的糧食卻很多,其實幾乎每一戶都已經有人來領過一次了。

  知道沒辦法再領糧食後,大夥紛紛朝李逸瀾拱手告別,三五成群,有說有笑地結伴回去了。

  李逸瀾也沒忘記犒勞守了一下午糧倉的崔鎮南和兵丁,以及登記信息登記到手軟的幾名書生,每個人都拿到了多出好幾倍的糧食,一時間皆大歡喜。

  李逸瀾叫住正準備回家的崔鎮南,“崔判官,這糧行你們決定怎麽處理。”

  崔鎮南明白李逸瀾的意思,說道:“李祥死了,糧食也分完了,這糧行也沒有多少用處了,就交給李使者處置。”

  “多謝多謝!”李逸瀾開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