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上下同欲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19 09:33      字數:2168
  衝動是魔鬼,蔡政和柳馨遠兩人激動過頭,一時間雙方有些下不來台。就當李逸瀾剛想開口調和的時候,突然船艙外傳來了一陣喧嘩,竟然是敵軍突襲來了!

  雖然被敵軍突襲並不是一件喜事,但此時反倒是幫助陷入尷尬的三人解了圍。

  蔡政拱手道了一聲抱歉,隨後如蒙大赦一般走出了船艙,指揮起船隊來:“開船出港,不要傻傻地待在海港裏被人包餃子!”

  李逸瀾和柳馨遠既不是鄭氏的人,也不是從長崎來的,在船上的號召力約等於零。現在戰鬥馬上就要開始,兩人留在船上對戰鬥並沒有太多幫助,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蔡政此時已經站在船頭了,在旁邊士卒提醒下,他扭頭看到李逸瀾和柳馨遠兩人正打算悄悄離開,連忙轉身快步走了過來。

  李逸瀾心中一驚,蔡政難道不想讓自己和柳馨遠兩人離開船?要是蔡政打算強行將李逸瀾和柳馨遠兩人留在船上,那李逸瀾一時間還真的想不到辦法。

  盡管心中有些緊張,但是李逸瀾的表麵功夫還是做足了,此時他擺出了一副疑惑的神情,看著蔡政走過來。

  而對麵走過來的蔡政,此時也是一邊靠近,一邊糾結:到底要不要將李逸瀾留下來呢?

  李逸瀾是目前破虜軍的領袖,如果能夠將他掌控住的話,說不定就能夠迫使破虜軍讓步.......不對,破虜軍內部本來漢人就不多,要是將李逸瀾給拿下了,說不定裏麵的朝鮮高層就趁機掌權了。

  相比起柳馨遠這種朝鮮人,蔡政還是喜歡和李逸瀾打交道。

  更令蔡政感到擔心的,是破虜軍因為李逸瀾被控製,而分崩離析。這樣的話,蔡政非但不能完成藩王交代的任務,反而可能成為罪人了。

  蔡政一路糾結過來,等走到李逸瀾和柳馨遠麵前的時候,總算是下定了決心:“李提督,敵軍來勢洶洶,希望提督回破虜軍陣地的時候,盡快布置防守。”

  李逸瀾鬆了一口氣,心中竟然還有些愧疚:竟然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看著李逸瀾和柳馨遠兩人下船,蔡政心中突然產生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好像這次將李逸瀾放走,以後就再也沒有掌控住他的機會似的。

  看著李逸瀾的背影,蔡政發了一會愣,隨即搖搖頭,把這種莫名其妙的想法從腦海中驅除。

  破虜軍能不能頂住朝鮮官軍的進攻都不好說,此時想這麽多也是無用。炮火聲中,蔡政略微自嘲了一下,隨後轉身回到船頭指揮了。

  .......

  李逸瀾和柳馨遠有驚無險地下了船,方治帶著一隊士卒已經在岸上等候了。如果方才蔡政真的打算將李逸瀾留下來,方治絕對會不惜代價地指揮士卒衝上船去的。

  “戰事將起,還請提督和柳先生趕緊離開岸邊,以免受到炮火侵襲。”方治親自護在李逸瀾身邊。

  李逸瀾雖然內心感動,但還是搖搖頭說道:“阿治你已經是副統領了,現在又是這片陣地上的指揮官,以後這種接應的事情就不能由你親自來了。你應該待在後方指揮,這樣才能夠在陣地中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是。”方治先是應和了一聲,隨後說道,“但是提督和柳先生都已經以身犯險,上船談判了,我剛才也是太過擔心。”

  被方治這樣一說,李逸瀾不禁有些尷尬,自己方才確實也是冒了風險,此時教育方治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破虜軍畢竟成軍資曆尚淺,從提督李逸瀾自己開始,從上至下都還保留著冒險的勁頭。

  回到陣地之後,李逸瀾並沒有著急接管陣地上的指揮,而是在一旁看著旌義陣地上的表現。

  陣地內鼓聲一響,剛回到營帳中休息的金永就立刻出來了,方才他小憩的時候,一直披著自己的盔甲,此時正好方便出來。

  方治和金永兩人從軍職上來誰,都是一鎮的副統領,但是方治在威武鎮任職,隱隱地便壓了金永一頭,自然是成為了此時旌義陣地中的最高指揮。

  好在金永和方治兩人本身關係頗好,因此這兩個月來倒也沒有出現過因為高下問題而產生矛盾的情況,就像這個時候,金永從軍帳中出來之後,直接便去到靠前的陣線,擔任前線指揮了。

  此時在前線指揮的,還有李逸瀾派來旌義的威武鎮協長宋主。

  當初李逸瀾派宋主來旌義,一方麵是傳遞戰事情報,另一方麵也是讓宋主將濟州島北岸的防守經驗帶到旌義來。

  看到方治已經能夠成為陣地統領,宋主內心別提有多羨慕了。李逸瀾將他派到旌義港口來,給了他一個在方治麵前表現的機會,宋主當然是盡心盡力地將濟州島北岸的經驗詳盡地帶到了旌義陣地。

  方治、金永和宋主等將士合力,才把現在的旌義陣地經營的井井有條,並且在昨天的戰鬥中成功拖住了對方近萬人的軍隊,等到了長崎來的援軍。

  看到這裏,李逸瀾心中的擔憂便放下了一大半。

  上下同欲者勝!將帥和睦,隊伍戰鬥起來才更加團結有力,雖然現在攻守雙方的兵力差距依然懸殊,但是有了這樣布置到位,上下同心的軍隊,再加上蔡政統領的援軍,這仗還是有得打。

  雖然長崎來的第一批援軍不多,但是卻讓此前一直孤軍奮戰的破虜軍看到了來自外界的援助,這使得破虜軍的士氣開始提升。

  此時士氣正旺,李逸瀾當然不會就這樣放棄旌義港口,無論如何,這仗也得打。

  在一旁山上觀察的哨兵此時下來,向李逸瀾和方治匯報了敵軍的情況。

  戰船一百八十餘艘,旌旗蔽日,估計這次南征軍就是抱著必須拿下的信念來了。

  從敵軍戰船的數量上估計,這次來的南征軍士卒數量應該不會少於一萬八千人,如果每艘船上緊湊一點,兩萬人估計也不是問題。

  “讓人來援!”李逸瀾轉身吩咐道,旌義必須守住。要是旌義丟了,和長崎的聯係就變得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