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光複濟州島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19 09:33      字數:2249
  曾勝原本隻是打算用紅夷大炮來轟掉女牆和望射口,同時也威脅一下對方的銃兵以及弓箭手,最終達成掩護攻城部隊的目的。

  沒想到這縣城的城牆不僅低矮,而且年久失修,一炮過去就轟下了一塊缺口。這樣下去,根本無需用攻城木和攻城梯了,再轟上兩炮,一個斜坡就能被轟出來。

  麵對這種局麵,曾勝著實愣了一小會,隨後趕緊改變了命令,讓攻城隊暫時停了下來,往後退一段距離。

  “他們怎麽退了?”城牆上,驚魂未定的守城士卒十分疑惑。

  士卒們紛紛扭頭看向自己的主將,卻發現此時將領的臉色十分不好。

  有一些機靈的士卒已經發現不對了,趕緊趴回到地麵上,嘴上高呼著提醒隊友:“又要發紅夷大炮了,快趴下!”

  “別趴下了!”守將厲聲嗬斥道,“投降,我們投降!”

  說完,自己帶頭把盔甲給卸下來了。守城士卒一愣,連忙有樣學樣,也跟著把盔甲給卸了下來,嘴上一齊高呼:“我們投降!”

  曾勝扭頭看向李逸瀾,李逸瀾隔空朝這名前鎮統領喊道:“讓他們把縣令的首級交出來,我們才接受投降,否則我們就繼續攻城!”

  .......

  劉秀實本身就是從外地來的地方官,用他的首級來換取旌義縣全城的安危,這個條件並不算過分。

  守城將領一抱拳,帶著城牆上的士卒們就衝下城牆去找劉秀實了。

  一刻鍾之後,旌義的城門緩緩打開,守城將領提著劉秀實的首級率先走出,跟在他後麵的是旌義的地方長老以及守城的士卒們。

  出城門後十餘步,守將雙膝跪地,捧起首級,交給前來核驗的前鎮副統領林和義。跟著出來的人們也紛紛跪在了地上,甚至不敢抬頭。

  林和義曾經和劉秀實有過幾麵之緣,在送別洪宇亮的晚宴上,林和義還專門找劉秀實敬了一杯酒。

  當時的林和義隻是濟州兵營裏的一名普通將領,而劉秀實則是一縣之長,兩人的這杯酒喝得自然不會平等。

  沒想到,當再次相遇時,境遇已經完全不同。

  雖然心中感慨,但是行動上林和義可始終沒有怠慢,核驗完畢之後,直接帶著一隊士卒進了城門口,接管了城中守備。

  得到了林和義核驗無誤的匯報之後,曾勝也率前鎮跟進,確保受降安全之後,轉身向中軍示意

  李逸瀾這才騎上馬,一馬當先,帶領著剩下的士卒進入濟州城。

  跪在道路兩旁的旌義縣裏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老們,此時紛紛求饒,言辭懇切。

  “李提督,方才都是劉秀實一意孤行,想要對抗王師,我等旌義百姓也是受到脅迫啊。”

  “是啊,是啊。我等旌義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明,隻願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有人甚至當場留下了熱淚,也不知道究竟是因為王師光複而激動呢,還是被破虜軍的陣勢給嚇出來的。

  “老朽等了三十年,終於又成為了大明治下之民,實在是....實在是...激動萬分!”

  李逸瀾沒有下馬,在馬上微微側身,接過了城中長老遞過來的縣令官印。將官印揣入懷中後,李逸瀾展顏安慰了幾句,隨後進了旌義城。

  旌義縣,光複。

  ......

  三日後。

  全羅道,全州都護府。

  觀察使司內,人來人往,一切繁忙如故。

  但與往日不同的是,今日司內的氣氛似乎顯得格外凝重。

  議事廳內,全羅道觀察使洪處厚親自主持會議,都護府內的重要官員齊聚於此。

  不少人的臉上還帶著震驚的神色,似乎還沒從方才得知的消息中緩過神來。

  就在剛才,洪處厚把一封急報交給官員們傳閱。這是全羅道右水營發過來的急報。

  急報中稱,明使李逸瀾殺備邊司郎官樸孝民、全羅道兵馬評事張萬尹,擁濟州府四千餘眾舉兵,號“破虜軍”。

  數日之內,大靜縣和旌義縣都已經被破虜軍接管,旌義縣令更是被自己治下的民眾殺害了。

  至此,濟州牧內一府兩縣,都已經被破虜軍所占據。

  在拿下旌義縣城之後,李逸瀾率破虜軍率軍繼續前進,直逼濟州島東部的水師港口。

  水師將領不願投降,但是也不敢貿然對抗打著明使旗號的破虜軍,隻得盡發戰船離港,前往全羅道右水營避難了。

  水師一走,也就意味著濟州島上最後一支屬於朝鮮王廷的武裝撤退。這樣一來,破虜軍已經順利拿下了整座濟州島的控製權。

  “諸位,形勢緊迫,暢所欲言。”

  觀察使洪處厚早就從洪宇亮的匯報中,知道明使李逸瀾在濟州糧行弄出的動靜,甚至也知道自己治下的兵馬評事張萬尹帶著三百士卒,去協助備邊司的官員了。

  雖然心中對張萬尹這種為了往上爬,而不惜違背義理對明使刀兵相見的做法十分不齒,但是洪處厚了解到,這其實是王廷中大人物的意思,無奈之下,隻能默認了張萬尹的做法。

  但是洪處厚沒有料到,明使不僅做出了激烈的反抗,進而還舉兵造反了!!!數日之內,濟州全島淪陷,進展之快,讓洪處厚目瞪口呆。

  洪處厚緊縮的眉頭下,是深深的擔憂。身為地方大員,自然是守土有責,現在直接丟了整個濟州島。。。。。

  “觀察使,明使倉促起兵,雖然看上去擁兵四千餘,但實際上有一半多是臨時招募的濟州青壯,不堪一擊。”全羅道兵馬節製使申方洋站了出來,分析道。

  申方洋作為全羅道最高軍事長官,比洪處厚更直接地擔負著守土之責。此時申方洋的心中更是緊張不已,希望能夠盡快平定戰事,以求戴罪立功。

  看到軍中大佬發話了,觀察使司內的不少將領也出言附和。

  “雖然明使已經占領了濟州全境,但由於我們水師撤離及時。他沒能獲得哪怕一艘板屋船,這樣一來,我們水師隨時可以橫渡濟州海峽,直搗濟州府。”

  將領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他們的口中,平定戰事指日可待。

  正當將官們七嘴八舌地討論出戰方略時,一個聲音加入進來,打斷了將官們的討論。

  “我認為不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