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解甲歸田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19 09:33      字數:2182
  自從確定了要在朝鮮起事之後,李逸瀾就一直想方設法建立自己的武裝,做好隨時起事的準備。

  無論是在糧行裏操練出來的三人小隊戰術,還是今天利用濟州百姓來對抗王命的做法,都是李逸瀾這兩個月以來苦心經營的成果。

  隻不過,由於濟州府的最高軍事長官崔永明一直態度不明,告病在家,因此李逸瀾遲遲沒能獲得來自濟州地方軍的正麵支持。

  盡管崔鎮南可以調用士卒來協助李逸瀾幹活,但是涉及到殺李祥和對抗王令這樣的事件時,即使是崔鎮南也沒辦法帶兵參與,隻能等到戰鬥結束後來清點戰場。

  “崔同知,你和節製使都姓崔,又經常能調兵來幫忙,你們兩個是不是親戚關係啊?”之前的某次閑聊中,金永曾經問過這麽一番話。

  沒想到本來隻是隨口的一問,崔鎮南卻沒有完全否認:“我和節製使雖然不是親戚,但是當年節製使剛調來濟州上任時,最先確實是來找我了解情況,故而我們兩人之間也較為熟悉。”

  “隻不過我勸了節製使好多次,他都是顧左右而言它,最後幹脆告病在家,閉門不見了。”崔鎮南當時的表情顯得萬分無奈。

  沒想到,今天李璌居然能夠請得動崔永明,看來剛才發生的那場混戰,雖然沒有讓崔永明出手,但是還是引起了這員老將的注意。

  .......

  崔永明在家裏“病”了快一個月沒有出門,但此時看上去依然精神抖擻。

  一身戎裝的他,沒有廢話,開門見山地問道:“今天一戰之後,使者已經公然對抗王命,更是殺了一文一武兩名官員,不知道使者接下來準備如何處理?”

  李逸瀾沒有第一時間回答,慢慢說道:“這兩個月來,節製使深居簡出,一直躲著我。方才的混戰中,節製使更是沒有發一兵一卒,既沒有派兵協助王廷,也未曾協助於我大明。”

  “樸孝民、張萬尹已死,雖然節製使未曾協助於我,心中無愧。但是王廷裏派兵來的那位大人物,他心裏怎麽想?難道節製使如此肯定,王廷不會遷怒於你的不作為?我也很想知道,節製使接下來應該如何處理?”

  崔永明沉默了一會,最終露出了一個意味不明的笑容。

  李逸瀾和李璌兩人對視了一眼,心中疑惑,正要開口詢問,崔永明已經站起身來。

  當著李逸瀾和李璌兩人的麵,崔永明開始一件一件地脫下自己的盔甲。

  “節、節製使,你這是何意?”李璌不自覺地也跟著站了起來,疑惑地問道。

  崔永明把自己的盔甲全部卸了下來,在旁邊擺好,露出來一身常服。

  把自己懷中的將印拿了出來,崔永明把它放到了桌子上,然後推向了李逸瀾的那麵,說道:“使者、牧使,自今日起,我崔永明已經解甲歸田了。”

  “這將印,說有用也有用,說沒用也沒有用,反正我拿著已經沒用了,就看使者和牧使能不能將它利用好。”

  “不過按照我的估計,至少在濟州府城,或者還包括大靜縣城,使者還是可以用這枚將印來成事的。”

  李逸瀾看著桌上的將印,心中既是激動,又是吃驚,沒有著急拿起來,問道:“節製使為何現在決定幫我了?”

  .......

  脫掉了盔甲之後的崔永明,似乎整個人都變得輕快起來,抿了一口方才一直沒動的茶,說道:“七十年前,壬辰倭亂,我先祖時任全羅道兵馬萬戶,和大明軍共擊倭寇,危難之時為大明參將李如梧所救。”

  “此後我家留下一條祖訓,大明之事,則我崔家之事。”

  “因此按理來說,我崔永明應該早早就助明使才對。隻是此前形勢不明,而我又隻想著熬過這幾年,平安退役,故而遲遲按兵不動。”

  “其實,今日張萬尹帶兵來到,我知道李使者必然不會束手就擒,你們之間必有一戰,而使者以少敵多,凶多吉少。”

  “但是,我最終還是沒能下定決心,冒著破家滅門的風險來兌現祖訓。”

  “不過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今日濟州這場混戰,明使以二十餘水手,聯合濟州的百姓,幾乎全殲三百官軍,這著實令我大吃一驚。”

  “我是個粗人,說話難聽,老實說在今天之前,我都不相信使者能夠成事。”

  “或許,這就是天意吧。七十年前,先祖在全羅道為大明將領所救;七十年後,就輪到我來報恩了。我不敢公然對抗王廷,幹脆辭官了事,此後濟州府無論發生什麽,我一介白身,怎麽著不是第一個被追究的對象。”

  說完,崔永明意味深長地看了牧使李璌一眼,意思也很明顯了。

  李璌搖頭笑笑,雖然知道崔永明在提醒自己,但是李璌心意已決,自然不會因為崔永明這話而改變主意。

  .......

  李逸瀾拿起將印,放好在自己的懷中,問道:“節製使接下來準備往何處去?”

  崔永明歎了口氣,看著李逸瀾說道:“戰事將起,水路馬上就要被封了,隻怕我一時半會也走不了啊。聽說大靜縣風光不錯,我暫時去那裏避避風頭。”

  李逸瀾知道崔永明是在暗示自己,趕緊把水路給封了,起身拱手道謝。

  接下來,崔永明也沒有再保留,將濟州島上的兵力布置,將領的能力和品性,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逸瀾。

  一個時辰之後,李逸瀾和李璌將崔永明送出了牧使府,看著崔永明翻身上馬,回自己府上去了。

  “李公子!”還沒等李逸瀾消化剛才發生的一切,陳得的聲音便傳了過來。

  “找到了嗎?”雖然看著陳得焦慮的表情,李逸瀾大概猜到了結果,但還是抱著一絲僥幸的心理問道。

  陳得喘著粗氣回道:“還沒有!金永還在帶著人搜,我先回來給李公子報信。”

  李逸瀾拍了拍陳得的肩膀,安慰著他,同時也是自我安慰:“城門已封,他逃不出城。以那條小道為中心往外擴散,挨家挨戶上門搜,遲早得把他給搜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