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二章 自立為王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2      字數:2159
  張獻忠早就派出細作混進了武昌城,武昌城內左良玉的動向張獻忠當然知曉。

  說起來,左良玉也是張獻忠的老對頭了,各自有多少斤兩,大家都心知肚明。

  左部主動撤離,張獻忠求之不得,如果左良玉要和他魚死網破,殺敵一千之下,也要自損八百,所以張獻忠並沒有乘機渡江,而是一直等到左良玉離開武昌。

  武昌城長江對岸的樊口,流寇大軍雲集,隨時準備渡江南下。

  湖廣三司官員麵對危局,跪請楚王借銀數十萬以助軍餉,招募青壯守衛武昌。

  都到了這個地步了,楚王朱華奎卻居然讓仆人搬出朱元璋分封諸子時,賜給楚王朱楨的裹金交椅,說“此可佐軍,他無有”。

  十月十三日,張獻忠部從鴨蛋洲大舉渡江,開始進攻武昌。

  這時候,楚王朱華奎才臨時抱佛腳,招募了一些從江北逃過來的散兵遊勇,組成一支“楚府新兵”,由楚府長史徐學顏統領,實質上,是楚王府的私人武裝,其實不堪一擊。

  十月十八日,民軍攻城,當日,“楚府新兵”將領張其在感覺武昌城守不住,為保命,向農民軍投降,大開保安、文昌兩門,農民軍得以進入。

  張獻忠部僅用一日,就兵不血刃拿下了武昌。

  民軍進城後,一毛不拔的楚王朱華奎被張獻忠命人沉了江,還把崇禎帝在武昌的親戚都殺了個幹淨。

  十月二十日,張獻忠正式入駐楚王府。

  麵對戰後破殘不堪的武漢三鎮,張獻忠迅速采取善後安撫,下令發放錢糧,賑濟饑民。

  同時,自封為“大西王”,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權,改湖廣會城為京城,鑄西王之寶,改武昌府為天授府,以周綜文為知府,改江夏縣為上江縣。

  大西中央共設有六部五府,京城設五城兵馬司。

  張獻忠以楚王府為新王宮,宮前樹起兩麵大旗,上書“天與人歸”、“招賢納士”。武昌城九城門也樹兩大旗,上書“天下安靜”、“威鎮八方”。

  對劣跡不著的明朝官員,張獻忠很是禮遇,時在城中的賀逢聖,曾任過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而且,曾組織武昌城防應對農民軍,張獻忠仍尊其為“先生”。可惜,賀逢聖為沽忠臣之名,竟率全家老小自沉於墩子湖今武昌紫陽湖。

  對於城中的明朝官吏,隻要略有幾分才具者,張獻忠皆予任用。即使是曾殺害過自己軍師的沈會霖,也被他委任為漢陽知府。

  並以周文江為兵部尚書,張其在為總兵前軍都督,李時榮為巡按,謝鳳洲為守道,蕭彥為巡道,陳馭六為學道等。

  走群眾路線是張獻忠素來的風格,必須堅持,於是他做出決定發楚王府幾十萬金銀賑濟饑民。

  消息一出,武昌有五千人排隊來領,漢陽、麻城也陸續有五千人來站隊,真是大手筆

  由於采取了安撫策略,蘄州、黃州等二十多個州縣表示歸附,興國柯、陳二姓元末時陳友諒的舊部,三百年間堅持跟明王朝鬥爭的人馬也來歸順。

  大西王的勢力大增,地盤迅速擴張,從前隻是流寇飛賊,現在已經割據一方了。

  既然成立了政權,招賢納士,網羅人才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愛奇文學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十一月,大西政權在武昌城開科舉,興學堂,積極吸收大明生員。

  十二月一日,張獻忠派遣監軍李時華主持大西政權科舉考試,錄取詹龍翔、奚鼎鉉、周穀植、徐良材等二十一人為進士及第,授予州、縣印官正官;遴選四十八人為廩膳生,分授府州縣佐。

  時年六十歲的漢陽人陳玨還高中了狀元,大西政權的科考場麵非常熱鬧,參加科考的士子爭先恐後,以至“稍稍能筆墨者趨之若騖焉”。

  張獻忠在武昌幹的有聲有色,戰後破敗的武漢三鎮在他的整飭和安撫下,逐漸有了生機,竟然比左良玉治下的秩序更加井然,同時也代表著張獻忠的造反事業達到了一個新,新階段。

  一山不容二虎,張獻忠在武昌自立為王,私立官府,還搞起了科舉的一些列舉動,不斷地刷新了崇禎的底線,臉被打的啪啪響。

  “都是些無能之輩,一個個的深負朕恩,以至獻匪荼毒兩湖,現在他竟然沐猴而冠,效仿朝廷開科取士。朕看要不了多久,獻匪就敢登基稱帝了”

  大明朝會,崇禎痛心疾首道。

  左都禦史陳新甲出班奏道“皇上,臣提議以忠貞侯王越為五省總督,節製各地軍馬,專辦流賊,獻匪覆滅必將指日可待。”

  “臣反對”田唯嘉立刻出聲阻止道“皇上,獻匪之於忠貞侯,不過芥蘚之疾罷了,我朝的心腹大患將來必是天策軍,還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天策軍威脅論是大明朝廷貫穿始終的話題,隨著城勢力範圍的不斷擴大,和王越在江南幾次三番的新政改革,朝廷上的大臣們越來越直言不諱。

  因官軍新敗,張獻忠的實力大增,朝廷多次討論剿匪方略,以陳新甲等人為首的親城派認為,應該啟用王越剿匪,一勞永逸解決張獻忠部,但是卻屢遭反對。

  但是用天策軍,王越的勢力和影響力將擴展到全國;而不用天策軍,僅靠陝西、河南、湖廣、四川等地的兵馬,恐怕一時也難以根除匪患。

  陳新甲道“皇上,忠貞侯這些年已經以行動證明了他對朝廷的忠心,天策軍對朝廷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如此明目的防範,恐怕傷了忠貞侯的心呀。”

  其實任何人都能看出來,朝廷始終在防備著天策軍,否則關寧軍和新軍早就南下了。

  “陳大人。”田唯嘉大聲道“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城已成國中之國,天策軍又獨立於朝廷之外,如果他王思華真的是忠臣,陳大人能讓他將城交給朝廷嗎若果真如此,我敬他是忠臣”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釘子戶,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