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爭論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9      字數:2135
  “學生桐城方以智、桐城孫臨、華亭徐孚遠、太倉吳偉業見過王大人。”

  這些人來訪,令王越很好奇,因為這幾位都是複社成員。其中方以智是舉人功名,其他人是秀才功名。

  王越客氣地道:“幾位大才請坐!”

  “大人過獎了,我等算不得大才!”方以智向王越又拱手道:“學生代表桐城父老,感謝王大人剿滅流寇,驅逐獻賊,令桐城得以保全。”

  方家和孫家都是桐城大戶,方以智正是孫臨的大舅兄。崇禎八年,張獻忠第一次進犯安慶地區,方以智和孫臨移居南京避難。

  王越笑著道:“這是本官份內之責,不必道謝,快快請坐。”

  這幾個人裏,王越對方以智比較感興趣,因為方以智算是明末少有的科學家,而且醫學、物理、自然科學、光學方麵的研究成果非常豐富。

  王越要在明末建立工業,又在起點城學校推廣數理化等知識,所以方以智這個人曾經在他的腦海裏打過轉。

  孫臨和徐孚遠兩人的共通之處就是文武全才,最後都死於抗清活動中。

  吳偉業其實就是吳梅村,著名詩人,就是他定義吳三桂降清是”衝冠一怒為紅顏”。

  其實對於大明文人,王越有好感的並不多,但這也是一個難以回避的群體。

  待他們坐下之後,冒襄解釋道:“幾位好友聽說卑職任職明報編輯,特來相聚。正好大人身在南京,特地引薦給大人。”

  其實這些人都是明報的忠實讀者,明報的銷量正在與日俱增,明報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雖然王越在明報上發表過抨擊東林黨的言論,但後來這樣的言論越來越少了。

  主要是王越懶得和他們爭論了,期望這些文人們能夠自我改變太難了。

  士子們對王越的言論也不是都不認可,頭腦清醒的還是大有人在的,而且他們也看中了明報揚名立萬的威力,所以很是趨之如騖。

  東林黨人創辦的士林報已經淪為士林圈子裏的月刊了,反正就是他們關起門來自己玩的東西,發行頻率太高就會虧本。

  王越問道:“諸位聯袂而來,都是要做明報的編輯嗎?”

  這些人的水平當然都沒有問題,隻是一想到自己得明報要成了複社眾人的聚集之地,總覺得非常古怪。王越倒是不怕他們的複社思想成為明報的主導,畢竟發行、主編、審核的都不是他們這些人。

  方以智道:“學生前日偶見王大人的車隊進城,那車子無牛無馬,卻能行動自如,甚是好奇。問起辟疆,他也瞠目不知,因此前來求教王大人解惑。”

  王越點點頭,方以智後來編寫過《物理小識》,在機械和物理方麵都有一定的研究,而且還做過不少實驗。同時他還是位自然科學家,機動車輛確實超出了目前人們對自然界的認知。

  “這個說來話長了。”王越笑著道:“這種車子之所以能夠自己行走,其中包含了很多學問。如熱力學、動力學、機械學等學科,每一門學問都不是一句話能夠概括的。”

  方以智等人猶如在聽天書,因為這些學問是從未聽過的。

  方以智向王越一抱拳道:“莫非王大人這裏有此類學問的書籍?學生鬥膽,若王大人得便,能否借與學生一觀。”

  大明朝的知識分子比我大清後來的那些人開放多了,對於外來科學從來都是兼容並蓄。方以智就很重視歐洲的科學進展,而且並不盲從,而是經過自己的認真思考、消化。例如他對於西方地圓說,就是首先考察了地圓說賴以成立的觀測證據,然後才加以接受的。

  對於傳教士的錯誤說法,他則予以批駁。例如他反駁傳教士關於太陽直徑的說法,並做小孔成像實驗加以說明。

  另外,他對於光的反射和折射,對於聲音的發生、傳播、反射、隔音效應,對於色散,對於煉焦、比重、磁效應等諸多問題的記述,都是領先於同時代人的。

  王越道:“這些書籍本官沒有攜帶,在我起點城,這類書籍應有盡有。如果密之對此有興趣,可以到起點城學習。”

  他說的是學習,而不是觀看。起點城學校的基礎教育課本,培養技工的廠子裏充斥著大量的技術類課本,這些就夠方以智喝一壺的了,這畢竟是今後幾百年人類科學知識的結晶。

  起點城的技工們通過掃盲,已經能夠大概看的明白那些技工類書籍了,理論聯係實際的方式進度是很快的。以後條件成熟,王越打算成立技術學院。

  “應有盡有?”方以智有些難以相信地道:“莫非大人正在起點城傳授這些學識?”

  “沒錯!”王越點頭道:“而且起點城的所有民眾都要參加掃盲教育,要求人人都識字,人人都會寫信,人人都要會四則運算。”

  震驚,無比的震驚!

  吳偉業插口道:“王大人,莫非女人也要識字?”

  聽了這話,王越臉一沉道:“女人當然要識字!難道女人沒有識字的權利嗎?”

  吳偉業道:“子曰:唯小人與女子………!”

  王越揮手打斷道:“請不要曲解聖人之意,本官認為無論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權利。莫非梅村先生也認同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嗎?我們在場的哪一位沒有母親,女人能和小人相提並論嗎?”

  吳偉業聞言無語,這位王大人的言辭也太激烈了。

  就在吳偉業有些尷尬的時候,孫臨笑著拱手道:“素聞王大人的天策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學生喜好兵法,嚐翻閱眾多兵書,特向王大人請教天策軍是怎麽練兵的,用的是哪些兵法。”

  這個問題王越很蛋疼,天策軍有什麽兵法?但還是坦誠相待,認真地道:“孫先生,本官沒有學過任何兵法。實力決定一切,當實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一切兵法都是徒勞的。所謂練兵無非是紀律嚴明、糧餉充足,勤於訓練,賞罰分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