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崇禎的心思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9      字數:2128
  追殺張獻忠曆時半個月,不但天策軍得到了鍛煉,而且也起到了宣傳天策軍和起點城的作用。

  六萬饑民送回安慶的旅途是緩慢的,王越關心著饑民的轉運,饑民總數已經達到近四十萬人,安慶、上海、淡水,他都要去看一看才能放心,所以他在警衛排的互送下乘兩棲突擊車,提前返回。

  第三批水運的饑民已經於兩日前啟程,加上由陸路前往上海的饑民,長風沙港附近的饑民已經減少了一半。

  七月二十日,王越拜別了史可法,留下船塢登陸艦、一艘補給艦和兩艘海監戰艦,率領艦隊東返。兩個治安軍團已經由陸路隨饑民前往上海縣,第五團互送六萬饑民到達安慶後,將乘船塢登陸艦和海監戰艦追上王越的腳步。

  第四團將留暫時留在皖境,王紅武畢竟是廬州總兵,需要在廬州建立衙屬,剩下的兩個治安團將隨最後一批走陸路的饑民趕往上海。

  從天津開始到王越在安慶剿匪的所有情況,都由監軍太監吳直不斷地匯報給了崇禎。這是崇禎一再要求的,他必須要時刻了解王越的所作所為才能放心。

  將王越安排當應天巡撫,雖然有分散王越兵力減輕京師壓力的初衷,其實崇禎也抱著其他的想法。那就是發揮王越聚財能力,將江南的經濟搞上去,為朝廷增收,為自己的內帑增收。

  江南作為大明的財賦重地,上繳戶部的賦稅卻在年年遞減,就連蘇州、揚州這樣的富裕地區都完成不了糧稅任務,由此可見大明的財政狀況有多麽糟糕。

  所以崇禎急呀,雖然王越是個危險人物,但崇禎依然把江南交給他。王越此人就算有千般不是,其創造財富的能力卻不做第二人想,而且此人非常注重民生,就連他的那些軍兵的軍紀都好的沒話說,因此對王越官品,崇禎是放心的。

  崇禎確實是對王越抱有很大的期望的,這個王越的神奇之處太多了。不說別的,隻要王越將江南地區的糧食畝產量搞上去,那就是了不得事情了,起點城的糧食畝產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吳直寫回來的小紙條,崇禎都會認真閱讀。王越下江南之後的所有動向,崇禎基本是滿意的,甚至是驚喜,因為天策軍的打擊,獻匪的五十萬大軍已經煙消雲散了,這就是了不得的成績。至於斬殺臨陣脫逃的總兵劉良佐,崇禎卻覺得該殺。

  幾十萬饑民的遷移是一件大事,王越要將幾十萬饑民送到東南那座島上開荒種地,崇禎當然沒有意見。如果能把中原那些鬧事的流民都遷移走,那就更好了。

  “諸位愛卿,對於應天巡撫王思華在江北大敗流寇之功,該如何封賞?可有好的建議?”

  在場的都是內閣成員,王越還在朝廷體製內,有功必賞,才能體現朝廷的權威,更能確認從屬關係。

  可是王越所立的功勳太多,而且都很大,這封賞就是個頭疼的事情,所以崇禎將這個難題拋給閣臣。

  兵部尚書謝寶清眼觀鼻鼻觀口,打定主意不發表意見,他現在在崇禎眼裏就是王越的代言人。

  內閣首輔溫體仁也緘口不言,薛國觀和楊嗣昌所受到的打擊,把他嚇壞了。而且近來他的心情也很不順,因為他的死對頭周延儒又回到了內閣,四年前周延儒可正是被溫體仁趕出朝廷的。

  要說如今春風得意卻是周延儒,再次重新回到朝堂,讓他看到了再次秉政重回首輔的可能。雖然自己的死敵溫體仁仍然霸占著首輔之位,他卻成竹在胸。

  關鍵還是要看聖眷,自楊嗣昌罷官後,崇禎更多的是問策於周延儒,更是自降身份道:朕以天下聽先生!

  周延儒重回內閣,他認為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體現,上有皇帝信任,下有東林與閹黨等各派政治勢力的支持。特別以張溥為代表的東林後勁,更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忠告之:“公若再相,易前轍,可重得賢聲。”

  因為諸君支持,周延儒也很注意滿足各方需求,己經在運作,將東林黨人鄭三俊、範景文、倪元璐、李邦華等召回朝堂。

  近期更是成功運作以馬士英為鳳陽總督,一時中外翕然稱賢。

  其實周延儒並不是東林黨,隻不過是因為政治需要,需求東林黨的聲勢來支持自己而已。

  周延儒也是做過首輔的人,揣摩上意是一種本能,所以他立刻判斷出崇禎的顧慮,於是道:“可加封王思華為太子少保!”

  崇禎聽了點了點頭,繼續等他下文,結果周延儒說完這句話就不吭聲了,沒了。

  “諸位愛卿,還有補充的嗎?”崇禎問道。等了一會兒,見沒人說話,他對曹化淳道:“大伴擬一份旨意,加封王越太子少保,賜其母及妻子二品誥命夫人,另蔭一子錦衣衛百戶。”

  太子少保正二品榮譽銜,又稱宮保,以後王越也可以稱王宮保了,就如袁世凱的袁宮保。反正這些都是虛的,沒有實際的權利。

  商量完了對王越的封賞,崇禎看了看一直沒有說話的溫體仁,不由得心情矛盾起來。從王越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如果用好王越,絕對是朝廷的一大助力。

  與建奴合作鏟除起點城的計謀是溫體仁出的,也是他在運作。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崇禎又猶豫起來,他在想著這個王越還有沒有爭取的可能。說不定王越還真是個忠臣呢,萬一人家沒有取代自己的心思,那自己所做的努力不就是白費了嗎?

  要說大明曆史上最有權勢的大臣,應該就數張居正了,連皇帝都要聽他的,隻有到他死後,萬曆才爆發出自己曾經被壓製的怨氣。

  如果張居正有謀朝篡位之心,用心運作十年,完全有這個機會,但人家從來也沒有這方麵的心思。

  那王越呢?王越與張居正所不同的,完全是因為軍力強大,相同之處是有機會拿下京師,卻沒有這樣做,這讓崇禎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