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徐家匯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8      字數:2148
  用過精細的早飯,王越提議遊曆上海縣城,美其名曰體察民情。

  其實就是旅遊,作為旅遊愛好者,來到這原汁原味的江南古城,當然要遊曆一番。這可不是後世的旅遊景區,這是古人真實的生活環境,而且上海縣城後世已經基本消失了。

  王越隻是帶著機要秘書李雪珠和貿易公司的幾個人,在四名警衛連士兵的保護下一起出行,潘家派來的小廝毛福生的作為向導。

  毛福生首先帶著王越遊覽的是文人必到之地,上海縣學、魁星閣、敬業書院和文廟。他想著這位巡撫大人一定是兩榜進士出身,這樣的地方肯定是要看看的。

  其實王越純粹是當古跡看待這龐大的建築群的,看完了人文景觀,毛福生又帶王越遊覽上海縣城的主要街道。

  王越一行人的奇裝異服,引起街道兩旁人們的指指點點,王越卻不以為然,招搖過市。雖然一行人奇裝異服,可是他們衣著光鮮,氣色紅潤,一看就非等閑人等,所以沒人敢上前圍觀。

  上海縣城畢竟隻是縣城,而且是江南縣城,所以街道並不寬闊。

  經過橋頭路頭的時候,王越注意到有很多破衣爛衫的人聚集在橋頭和茶館,一個個麵有菜色,但看樣子卻又不是乞丐流民,便問毛福生。

  “啟稟王大人,這些都是織布的機工,也有染匠、砑匠。”毛福生說本縣的“吃棉布飯”的工匠有三千多人,大多數都是計日取酬的散工。

  毛福生又道:“最近棉布行情不好,機戶們自己都快開不了鍋了,還有誰雇用匠人。”

  王越問道:“棉布賣得不好?”

  “去年開始棉布行情就很差。布賣不起價錢,”毛福生說道,“不光是機戶、機工倒黴,就是鄉下種棉的村民日子也不好過――布賣不出錢來,棉花就更賣不出價錢了。”

  王越覺得江南棉紡織業凋敝,從側麵反映出大明的經濟出了問題。其實他知道卻不願意承認,這些人其實也是起點城大量傾銷現代布匹的受害者,隻是因為時間短,現在影響還不大。

  一行人又走到縣城內的太卿坊的一處大宅――俗稱“九間樓”的地方,毛福生小聲說道這就是徐光啟的老宅。

  徐光啟已經於四年前去世,作為這個時代中國比較少有的“睜眼看世界”的人物,王越還是非常敬仰的。

  毛福生告訴王越,在上海縣的跨海門,也就是南門外康衢裏,有徐家的“雙園”,那是徐家的祖業,現在是徐家的菜園和桑園。

  在北門外有一處桃園,種了許多桃樹,收成很不錯。桃園旁邊還有五十畝的紅薯地和菜地,就是這塊地征給了縣裏作為鬆江總兵府駐地。

  甘薯從閩廣一帶傳入江南就是徐光啟在當地首先種植成功的。

  徐家在法華鎮還有一處農莊別墅,名為“後樂堂”,此地又是徐家的祖塋所在地。

  這麽多徐家的產業,王越不禁想到了“徐家匯”這個地名可能就是由此而來。

  中午就在縣城最好的一座酒樓進餐,毛福生當然不能跟巡撫大人同座,同席的是貿易公司幾個工作人員。

  “張忠,你們的工作要盡快開展起來。”

  等菜的工夫,王越對現任上海貿易分公司經理張忠道。

  這位張忠,二十一歲年紀,原來是張子筠陪嫁過來的小廝,算是英國公府的家生子。張忠來到王家後,王越同樣給他改變了身份,人身依附關係,成了合同製。

  張忠從小就在英國公府長大,以為王越這樣的行為是要將他趕出家門,因此哭的稀裏嘩啦。不僅僅是張忠一人,那些陪嫁過來的丫鬟仆人,也有不少轉不過來彎的,所以王越很是做了不少思想工作。

  張忠曾經做過英國公府商鋪的夥計,經營的正是起點城的商品,因此王越讓他去貿易公司工作。這張忠為人機靈,也有一定的基礎,上手很快。因為張忠對京師熟悉,所以李茂昌逐漸把京師的業務都交給他打理。

  這次王越南下開展江南業務,李茂昌推薦的就是他。

  “姑爺,小的剛才在街麵上轉著,就已經想的差不多了。”張忠習慣這樣稱呼王越,他的父母都還在英國公府當差,那些陪嫁過來的奴仆大多是這種情況。不過現在和王越同席,張忠還是有些拘謹。

  王越鼓勵道:“說說你的想法。”

  “咱們起點城的貨物不愁買家。”說道這個張忠才露出了自信的神色:“要想盡快將貨物鋪開,就要借用當地大商家的現有的渠道,就是姑爺說的代理商。剛才小的在街麵上看了看,我們起點城的商品已經有人在賣了,但量不大,應該是從北方販運過來的。”

  “小的覺得僅僅依靠別人的渠道,也不是長久之策,咱們自家也要建立渠道。尤其是鬆江、蘇州、南京、杭州這樣的大城市,我們都要建商行,那些縣城之類的小地方就由他們去經營。”

  王越聽著不住地點頭:“很好,就按你的思路去做,不過江南的總部就設在上海縣。”

  王越如此重視上海這個地方,讓王忠有些莫名,江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可是在南京呀。但王越定下的事,他哪裏敢反駁?

  “大昌,你們的銀行也要及時跟進!”王越對在座的一位留著八字胡的中年人道。

  馮大昌是王越的同鄉,以前是位賬房先生,現在在王鵬遠的財務部工作,銀行是從財務部析出的。馮大昌現任起點城銀行江南分部總經理。

  在馮大昌看來這銀行不就跟錢莊差不多嘛,既然王越讓叫銀行,那就銀行吧。

  “好的,王大人!”馮大昌應聲道。

  銀行還有一個功能就是監督財務,江南貿易分公司的賬務要從銀行走,所以這銀行又有了出納的功能。沒辦法,現在是草創,分公司的構架還不健全,其實銀行也一樣,隻能慢慢走向正軌。

  銀行也要接受監督,那就是審計部的工作。

  (感謝t1965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