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曹化淳獻計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8      字數:2134
  溫體仁走了,崇禎仍在大殿內來回踱步轉圈,與滿清聯合對付起點城是下下策,但如今的情形已經逼迫崇禎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

  隻是與滿清聯合必將影響自己的名聲,崇禎是個愛麵子的皇帝,這種事情他是不會粘的,所以他把此事交給溫體仁暗中進行。如果消息泄露出去的話,溫體仁很有可能要成為曆史上的陳新甲。

  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就算滿清同意聯合,時間上也趕不及了,起點城近在咫尺,危機就在眼前了,所以崇禎的內心是焦慮的。

  這時候曹化淳悄悄地進了大殿,近日朝廷兵敗起點城,可把他嚇壞了。天策軍進京已經指日可待了,王越是什麽意圖,這個難以猜測,但兵荒馬亂之下,自己的性命必將堪憂。

  所以他急急忙忙地把他的幹兒子曹如意,打發去了起點城,讓他在王越麵前說點好話,希望王越念在往日的情分上,保自己一條性命。

  曹如意和他幹爹一樣,也是個惜命的主,於是偷偷跑了一趟起點城,憑著和王越的交情,順利地進了起點城,見到了王越。

  王越的答複是不會濫殺無辜,曹如意也是如此答複曹化淳的。

  但是曹化淳還是不放心,左思右想之後,又跑來見崇禎。

  眼見崇禎正在焦躁的轉圈,曹化淳知道他正為當前的局勢憂心忡忡,所以小心翼翼地在他背後輕聲道:“皇上!”

  ”嗯?”崇禎陰著臉一看是曹化淳,皺著眉頭道:“大伴有何事?”

  雖然進來的時候,他已經吩咐小太監們勿要讓別人進來,曹化淳還是不放心地左右瞄了瞄,確定殿內沒有其他人,這才輕聲地對崇禎道:“皇上可是在憂心天策軍隨時可能攻入京師,擔心王越要對皇上不利?”

  崇禎仰天長歎一聲道:“這還用問嗎?如之奈何!”

  現在皇宮之內已經人心惶惶,朝廷十萬大軍折戟起點城,京城的城防對於天策軍來說幾乎就是形同虛設,京師外圍已經是天策軍的天下了。

  不光是皇宮之內,整個京師都是人心浮動,朝廷平叛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播開來,底層的百姓最擔心的就是兵禍。

  曹化淳卻道:“皇上,如今的之局並非不可化解!”

  “哦?”崇禎非常意外,瞪大了眼睛看著曹化淳,現在的局勢滿朝文武束手無策,曹化淳竟然說可以化解。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皇上您被那些大臣們誤導矣!”曹化淳說著又向四下看看,唯恐這些話被人聽了去,畢竟所獻之策要得罪的是當朝品級最高的幾個人,所以不得不防。

  崇禎詫異地問道:“此話怎講?”

  曹化淳緩緩道:“皇上,那王越所求者不過是擁兵自重,保持起點城的獨立性而已。若他真有反心,就憑天策軍之戰力,必將咄咄逼人,又怎會提出那樣簡單的條件?如今之局麵都是那幾位閣臣一手促成的,最希望弄死王越的,其實正是他們。若不是他們一心想滅了王越,那王越根本就不會反。”

  雖然這幾個大臣一向對他這個總管太監客客氣氣,刻意籠絡。但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曹化淳為了保命,也隻能將他們退出去當替罪羊了。

  聽了曹化淳所言,崇禎若有所思,仔細一琢磨,好像是這麽回事。如果不是這幾位閣臣的鼓動,朝廷怎麽會和起點城弄成如今這樣不可收拾的局麵。關鍵是崇禎沒想到天策軍這般強大,又對王越如此忠心,根本無視朝廷的命令。

  似王越這樣的勢力,如果是在地方上,崇禎根本不會輕動。如今的天下正是多事之秋,朝廷的掌控力度大不如前了。但起點城與京師近在咫尺,威脅就在眼皮子底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是崇禎無法容忍的。

  見崇禎默然不語,似有所悟,曹化淳接著道:“皇上,那王越原本與朝廷相安無事,又願向朝廷納稅獻銀,更是許諾為朝廷征戰建奴,掃平流寇,所以說他本無反意啊!”

  找替罪羊這種事,崇禎又不是沒幹過。和天策軍不死不休,自己要做亡國之君也許就在眼前了。如果推出幾個大臣去平息天策軍的怒火,解了眼前的危機,這個性價比真是太高了。

  崇禎點頭道:“嗯,若不是薛國觀等人誤朕,怎會逼反了王越,真是罪不容誅。”得到這麽一個結論,崇禎心裏的那塊大石頭都輕了不少,眉頭又舒展了起來。

  “還有楊嗣昌,溫體仁這二人!”曹化淳提醒道。

  “楊卿…!”崇禎對楊嗣昌甚是倚重,可是如果隻有薛國觀一人,恐難平息王越的怨氣,所以他又道:“那就加上楊嗣昌。”

  曹化淳依然提醒道:“此次事變皆因溫閣老表外甥被起點城所抓而起,溫閣老也是極力慫恿之人。”

  崇禎擺手道:“溫愛卿現在還不宜動!”

  起點城這個大老虎盤踞在京師附近,讓崇禎寢食難安。如今隻是權宜之計,先解了眼前的危機,事後還是要想辦法徹底鏟除。大明目前的軍力有限,滿清才是天策軍不死不休的敵人,利用滿清讓他們拚個兩敗俱傷,朝廷坐收漁翁之利,何樂而不為呢?

  溫體仁現在為崇禎辦理這樣見不得人的事,當然不能動了。

  “大伴,擬旨!”

  崇禎想了想措辭道:“天策軍王越以下戰功顯赫,屢敗東虜,更為朝廷揚威於域外,有大功於國。”

  “然內閣次輔薛國觀,兵部尚書楊嗣昌等人嫉賢妒能,蒙蔽聖聽,無視朝廷法度,陰謀陷害忠良,以至王愛卿身受重傷,更使天策軍與朝廷大軍反目。”

  “此二人罪大惡極,現革除所任一切官職,下獄治罪。”

  “另著錦衣衛南鎮撫司,將錦衣衛千戶高文彩等涉案人等,一並捉拿投入召獄。”

  崇禎為了渡過眼前的危機,把這些人全賣了,這倒是很符合他一貫的性格,出了事總要找個人頂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