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和他們聯合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8      字數:2138
  如今的態勢,任何計謀也沒用了,一切要用拳頭說話,比的是力量,是軍隊。

  京師現在的軍隊相對於天策軍的戰鬥力,已經形同虛設,包括天雄軍、關寧軍在內的十萬大軍都徹底敗了,京師的這點守軍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天策軍打入京師就在眼前,崇禎說要做亡國之君,也不是不可能,就看王越想不想坐那個位置了。

  麵對崇禎的咆哮,溫體仁張嘴結舌,打著別的主意。薛國觀麵色蒼白,腦門冒汗,正在琢磨著怎麽跑出京師。

  隻有楊嗣昌出言道:“皇上,現在看來朝廷隻有遷都,方為上策了。”

  說遷都是好聽的,意思就是,皇上現在你趕快和我們跑路吧。

  楊嗣昌的主意薛國觀舉雙手讚成道:“皇上,楊大人說的對,現在唯有遷都了。”

  “什麽?遷都?”崇禎一呆道。

  楊嗣昌做痛心疾首狀道:“皇上,如今那王越之勢已成,天策軍無人能擋,他隨時都有可能打入京師。如果皇上陷入王越的之手,他就算不做王莽,也定要做董卓曹操之事呀!”

  王越打進京師之後隻有兩個選擇了,一個是立刻謀朝篡位,一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後謀朝篡位。王越與朝廷現在的態勢,如果不推翻朱明王朝,一旦王越將來勢微,朝廷肯定要秋後算賬的,抄家滅族都是輕的。

  當然,誰也想不到王越還有第三條路可走,因為起點城是另類的存在。

  崇禎也不是其他的皇帝,他依然做出了如曆史上相同的選擇:“朕絕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你們欲讓朕做抱頭鼠竄之君嗎?”

  他這話和曆史上麵對一些朝臣建議遷都的回答類似,曆史上李自成已經拿下山西,朝廷有過三次關於遷都的大討論。

  崇禎帝在大內德正殿召見翰林學士李明睿,總憲李邦華,原九江軍府總督呂大器議事。當皇上問到今後的策略時,李明睿沒有打哈哈,直截了當的說,流寇(指李自成部)已逼近京城,唯一明智的選擇便是遷都南京。

  因為這是私下召見,崇禎在確認無人偷聽之後詢問了南遷的具體步驟,以及如何出京等具體問題,這已然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之後崇禎多次召見李,商量南遷事宜,最終卡殼在了經費上,李的意思是用內帑銀,崇禎的意思是用戶部銀,最後爭執不下,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第二次議論遷都在北方官員的反對下又作罷,因為他們的田產都在北方,北方的這些官員大多身居高位。

  第三次議論遷都,因為之前北方官員的反對,持南遷意見的大臣提出了一項折中方案,即由皇上留下來守衛北京,派遣太子南下,這樣一來,即使王朝覆幹活吧滅,南方人還會馬上有一位合法嗣君,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響應。

  ?崇禎帝當然不高興了,這明顯就是讓自己做出犧牲嘛,於是第三次遷都之議也流產了。

  所以明朝廷南遷的關鍵就是崇禎帝麵子和小氣,明朝廷南遷困難重重,所以楊嗣昌的提議很難實現。

  現在朝廷已經束手無策,崇禎與幾位閣臣也商量不出來一個結果,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強京師的防禦,可是這樣的措施能起到多大效果,他們心裏都明白,這不過是求個心裏安慰而已。

  薛國觀和楊嗣昌走後,溫體仁期期艾艾地留了下來,似乎私密話要和崇禎說。

  崇禎對內閣幾位大臣的表現感到失望,對京師的安危感到絕望,他癱坐在龍椅上,有氣無力地對溫體仁道:“溫愛卿,你有什麽話要對朕講?”

  目前的狀況崇禎也知道是無解的,所以他對溫體仁能出什麽主意,不抱太大希望。

  溫體仁向四周看了看,確定無人之後,才輕聲地對崇禎道:“皇上,起點城已經成了京師心腹大患,如今朝廷大軍兵敗,唯有以求外援了。”

  “外援?”崇禎不解道:“如今哪裏還有外援?愛卿的意思是要調洪承疇和孫傳庭他們進京入衛嗎?可是流寇至今未靖,一旦他們被調走,流寇必將死灰複燃,賊焰大熾啊!”

  五月,張獻忠於穀城再起,各地農民起義烈火複燃,以新闖王李自成和張獻忠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勢逐漸如燎原之火,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地的農民軍也風起雲湧。

  在四月,朝廷任命總督兩廣都禦史熊文燦掛兵部尚書銜,“總理南京、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軍務”,鎮壓農民起義軍,正式執行楊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麵張網的策略。

  接著朝廷又調滇兵入楚,以加強軍力。但是,軍無糧餉,兵丁無食,“滇兵極無紀律,到處擄掠,民一聞之,村落逃空”。

  然而,國庫空虛,無餉可籌,兵部於五月初八的谘文透露“戶部正項錢糧無由起解,該省藩司即接踵提問亦無銀可動,無策可施,而腹心潰洪胥溺之悲,不止於該撫呼籲已者”。

  正是因為中原的剿匪壓力很大,所以崇禎才沒有輕易動用洪承疇和孫傳庭的兵力對付天策軍。

  其實如今的情形已經到了不得不動用的時候了,曆史上正是因為明朝不斷地將剿匪的精銳之師,東調應對清軍,而這些精銳的明軍全部損失在對抗清軍的戰場上,才使農民軍逐漸勢大,李自成終於攻入京城。

  溫體仁再次向兩旁看了看才對崇禎道:“皇上,您忘了東邊不是給您來過一封信嗎?或許我們可以與他們聯合!”

  “嘶!”崇禎聞言噌地站起來,吃驚地瞪著溫體仁道:“你是說…?”

  溫體仁莫測高深地點點頭。

  崇禎明白溫體仁指的是誰,他在殿內來回走動,說明他內心的思想鬥爭有多麽劇烈。

  良久,他停下來仰首看了看大殿的頂端,這才看向溫體仁道:“溫愛卿,你覺得可行?”

  溫體仁嗬地一笑道:“起點城的威脅近在咫尺,敵人的敵人也可以是朋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