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占住出海口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7      字數:2148
  譚泰、阿敏、多爾袞等人的發言調動了諸親王貝勒的思路,於是紛紛建言獻策。

  黃太吉聽著連連點頭,雖然大部分計策都很可取,不過還是前麵三人的更可行。

  他仿佛看到了擊敗天策軍的希望,大聲吩咐道:“阿敏,由你率領本部兵丁,把全城朝鮮人都趕到城外去挖壕溝,若有不從者,立斬無赦!豪格你率領鑲紅旗八千人進入壕溝,對陣天策軍。多爾袞,你率領正白旗和鑲藍旗共一萬五千兵力守城,若城守不住即刻讓兵丁們散落城內,與之城戰。其他兵力由代善率領退往城北,伺機行動!”

  這次入朝清軍兵力是十二萬,南漢山城損失了三萬。除分布在朝鮮其他地方的兵力外,算上阿敏的敗軍,在平壤清軍共有七萬兵力。

  黃太吉等於布置了一個梯次陣型,第一道是壕溝戰,第二道是城戰,逐步消耗天策軍兵力。若是天策軍被拖垮,後續大軍再發動致命一擊。

  他已經明白了,靠人多不一定能取勝,還徒增傷亡。因此在戰壕內布置了八千兵力,在城內布置了一萬五。這一戰的目的就和多爾袞所說的一樣,要消耗天策軍的兵力。

  所以多爾袞的城戰是黃太吉最看好的戰法,一旦天策軍全部進入城內與多爾袞混戰,他將派遣大軍支援,將這場混戰打的再混亂一點,兵力雄厚就是不怕混戰。

  黃太吉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如果天策軍的確如傳言的一樣變態,事不可為的情況下,他還能保留本錢,倉惶北遁。

  平壤城內的百姓悲劇了,其實他們本來就很悲劇,現在隻不過是雪上加霜而已。

  平壤城原來有二十多萬居民,清軍占領之後,青壯年被抓走送到遼東做奴隸,女人上至四十多歲下至十歲的也被清軍擄走,送到遼東販賣。

  曆史上這次丙子虜亂,共有五十萬朝鮮人被清軍抓走成為奴隸。

  所以平壤城現在隻剩下七、八萬的老弱病殘,清軍就是押著這些人去挖壕溝,其慘狀可想而知。

  在清軍的馬鞭和棍棒的驅趕中,平壤城外淒淒慘慘,平壤城內哭聲震天。

  黃太吉看此情景眉頭緊皺,他不是在同情朝鮮百姓,而是在懊悔。

  如果不把那些青壯年送走,挖掘壕溝的進度就能加快了,靠著這些小孩子和老人這壕溝不知道要挖到什麽時候,何況工具都不齊備。

  沒辦法了,黃太吉又調了一萬清軍協助挖壕溝,關鍵是趁手的工具太少了,這進度能在天策軍殺到之前挖好壕溝嗎?

  天策軍的進軍路線分為兩支,一支由王越率領四艘海監戰艦和四艘氣墊登陸艇運送第五團及醫療隊前往平壤。

  該登陸艇是船塢登陸艦內攜帶的四艘七二六型氣墊登陸艇,可載兩輛ZBD-05兩棲步兵戰車和陸戰隊員八十人。七二六型氣墊登陸艇大體排水量在一百五十多噸,長寬分別為三十米、十六米左右,最大載重量約在五十噸左右,最高時速可達到六十至八十節。

  這種登陸艇可水陸兩棲行駛,航程三百二十公裏,在陸地上絕對是個龐然大物。

  平壤城外的大同江到入海口全程隻能通行兩千噸的船隻,隻有入海口上遊的一段路可以通行四千噸的船隻。所以隻有一千五百噸到一千八百噸的海監戰艦,和七二六型氣墊登陸艇可以勝任。

  第一團和第三團及特種作戰大隊,由軍長王卓率領由陸路向平壤方向推進,伴隨他們的還有保定軍和朝鮮總戎大將李曙率領的一萬朝鮮軍。

  王越並沒有命令采取急行軍的速度進攻,因為他知道黃太吉沒有別的選擇,遼東必保,盛京必保!清軍最終將沒有退路!逐步消耗清軍的實力,再一擊斃敵,徹底清除蟎蟲,這是他的既定戰略。

  誰知道黃太吉已經沒有退路了,對戰天策軍屢戰屢敗,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他必須要製止天策軍的勢頭,他必須要和天策軍一戰。如果找不到擊敗天策軍的方法,任由其發展下去,大清危矣!

  王越重新回到仁川港,東江鎮總兵沈世魁立刻前來拜見。

  沈世魁終於見到了這些神奇巨艦的主人,神情激動地道:“東江鎮總兵沈世魁,見過王大人!聽聞王大人近日又斬敵三萬,了不起啊,了不起!我東江鎮與建奴對戰多年,都趕不上王大人一戰殺的建奴多!”

  他說完,哈哈大笑起來!痛快,太痛快了,王越不但殺了這麽多和東江鎮有血海深仇的建奴,還抓住了尚可喜這個反骨仔,他能不興奮嗎?

  王越點頭笑道:“沈總兵不必多禮!我也是職責所在,談不上有多了不起。你們東江鎮艱苦奮鬥多年,更令我敬佩啊!”

  其實現在的東江鎮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其力量已經對滿清很難構成威脅。

  他一轉話題問沈世魁道:“你東江鎮現在所控島嶼有多少?”

  沈世魁如實答道:“主要是皮島,廣鹿島和雙島幾座有淡水的大島,還有十幾座小島。”

  王越又問道:“雲從島是什麽時候丟的?”

  沈世魁歎息道:“雲從島是在黃龍總兵任上被建奴占去了,已經十來年了。”

  王越神色凝重地對沈世魁道:“沈總兵,我軍收複平壤之後將繼續向北進軍,順便清除雲從島的建奴,再將雲從島交付給你,你有沒有把握守住?”

  他所說的雲從島就是後世朝鮮第一大島身彌島,此島離朝鮮半島很近,隻有兩三公裏。

  現在的皮島,後世朝鮮改名椵島。皮島所在的位置就是鴨綠江入海口處,位置非常重要。

  皮島也就是椵島與其周圍的黃金坪島、綢緞島、薪島,都是鴨綠江水攜帶的泥沙衝擊沉澱而成的。

  在新世紀,這幾座島嶼由於泥沙的沉澱還在逐漸變大,位於中國部分的出海口被擠壓的越來越小,即將完全消失。也就是說隨著泥沙的繼續沉澱,很快朝鮮的薪島及綢緞島將與我接壤,中國即將永遠失去鴨綠江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