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9      字數:3605
  沒辦法,作為日軍陸軍武器裝備最優先配備的關東軍,當時已經開始陸續裝備九零式野炮,與新式的九五式野炮.這款射程還沒有日軍九四式山炮遠的的老式榴彈炮,威力雖說不小,但是用到戰場上那是自己找死。

  到時候這些笨重,機動能力相當差的家夥,打夠不到人家,撤又過於笨重。而以日軍炮兵的訓練素質,這些火炮在戰場上的損失會是相當的高。而這一點,已經有過慘痛教訓了。所以此戰過後,這批一二二榴彈炮直接被全部撤裝。

  即便是從外蒙蘇軍倉庫買來的,或是王光宇搶來的那七十多門射程遠的多的f二十二型,因為實在太過於笨重了,也不如日式野炮受歡迎。雖說數量不算少,但是在抗聯一直不是主力位置。

  蘇聯人在新式裝備配置的時候,一向是重西輕東。最新式的裝備,都是配備在西部各個軍區。東邊的幾個軍區,裝備的基本上都是二流的裝備。更何況在諾門罕戰役期間,蘇軍也在大量的擴軍,剛開始量產的新式裝備更無法滿足需要。

  在諾門罕戰役期間,蘇軍參戰的都是老式的火炮。使用量最大的還是一九零±∝,二/三零式野炮,以及m一九一零/三零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彈炮。當然當時蘇軍之中性能最好的a十九加榴炮,以及ml二零式一五二榴彈炮也為數眾多,作為軍直屬炮兵使用。

  在與日軍炮兵炮戰的時候,主要還是依靠這兩種火炮。也正是依靠這兩款火炮的大威力與遠射程,壓製並重創日軍炮兵。至於參戰最多的師屬炮兵,還是兩款老式火炮,戰損最大的也是這兩款老式火炮。

  當時蘇軍之中性能最好的f二十二野炮,當時參戰的數量並不多。抗聯從外蒙蘇軍倉庫購買的那些,還是在蘇軍將原有的f十野炮轉交給外蒙軍隊之後,從已經換裝完畢的西部軍區調過來的。

  但盡管是當時蘇軍最新式的師屬主力火炮,但這種火炮全長過長、不易操控,機動能力差不說,幾乎無越野能力的弱點。使用這款火炮,是一件很麻煩也很累人的事情。拖上陣地,再撤下來更是一件相當累人的事情。在炮火之下轉移,更是相當的費勁。

  很多炮兵在參戰的時候寧願使用老式的日製三八野炮,也不願意換裝射程遠的多的蘇製野炮。而這些笨重的蘇製野炮和性能比不上日軍的一百二十二榴彈炮,也直接影響到了抗聯炮兵對蘇製火炮的印象。

  楊震也正是出於這種擔心,才專門跑一趟正在換裝的炮兵部隊。以免這幫家夥,跟自己玩什麽花樣。就像前一階段會戰之中,參戰的炮兵部隊將裝備的f二二式野炮,至少有一半留在了後方,帶到前麵參戰的隻不過三十多門。

  即便是為數不多的這款火炮,也全部集中在正麵使用。所有的迂回部隊,都沒有配備。前一階段戰後,炮兵部隊打報告要求撤裝這兩種火炮的要求相當強烈。甚至有的指揮員表態,繼續使用這兩款火炮是對戰士的不負責。

  眼下抗聯的中口徑型火炮,原來還是日式與雜牌火炮為主。部隊對於蘇製火炮,尤其是蘇製野炮並不歡迎。而這兩種蘇製火炮,與抗聯以往使用的雜式火炮和原有的蘇製野炮相比,不僅性能優良,而且在結構上也有極大的不同。

  最關鍵的是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無論是平射野戰工事還是反坦克,在加上火力壓製的性能遠不是抗聯手中現有的樣樣通,樣樣鬆的那七十多門笨重的蘇製f二十二野炮可以相比的。

  楊震對於這款性能優秀的加農炮,能不能取代部隊中的雜牌野炮期待相當的大。他不親自跑一趟,實在有些不太放心。前車之鑒在那裏擺著那,他可不希望f二十二式野炮的事情,在自己部隊之中重新上演。

  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兩款蘇製火炮遠比原來抗聯接收的那些蘇製火炮受歡迎。尤其是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是相當的受到歡迎。部隊換裝的熱情相當的高,根本就用不到楊震操心。

  接收這種蘇製加農炮的部隊,對這款重量隻比日軍重量最輕的三八式野炮略重,低於日軍最新式的九五式野炮。但射程卻與日軍性能最好的九零式野炮相當,而且後坐力是抗聯所有火炮之中最小的,炮彈初速也是最快的,彈道性能相當優良的蘇製加農炮相當的喜愛。

  這款火炮依靠高初速,每分鍾最大二十五發的高射速,以及最大一萬三千多米的射程和高精度,甚至可以輕鬆的壓製日軍性能最好的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除了日軍九二式一零五加農炮之外,日軍一線野戰師團裝備的火炮就沒有一種可以超過這種火炮的。

  原本在接收的時候,還按照原來的經驗,對這兩款蘇製火炮很有抵觸的部隊,在接手不長時間之後,便對這款火炮愛不釋手。接收的部隊幹的是熱火朝天,戰鬥力形成的速度很快。

  到楊震抵達炮兵訓練基地的時候,參與接收的炮兵人員,基本上已經掌握了這種火炮的使用技術。並以臨時編組的兩個炮兵營,完成了快速部署、撤收,單炮精度射擊,炮群攔截與壓製射擊。整個訓練進度,已經進入到反坦克火力集**擊,以及單炮反坦克射擊的訓練。

  親自帶著炮兵換裝教導隊訓練的炮兵副司令邱金堂,帶著炮兵司令部的幾個作戰參謀,在訓練之中根據這種火炮的性能,親自摸索這種火炮的戰術使用。楊震趕到這裏的時候,邱金堂已經大致拿出了一個新的戰術訓練大綱。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但是底子已經打出來了。

  其實這款火炮的普通戰術壓製與火力攔截,普通的反工事直瞄訓練,與日式野炮沒有什麽太大區別。隻需要根據這款火炮的性能,進行小幅度的調整便可。差別最大的是作為中口徑反坦克炮,進行反坦克訓練。尤其是反坦克集群訓練,以及機動設伏訓練,必須得從頭開始。

  抗聯雖說原來也裝備過三七博福斯戰防炮,少數蘇製四五戰防炮,在加上這次英國人送來的兩磅反坦克炮。但是這些雜牌小口徑戰防炮的性能,與這款即可以進行火力壓製,也可以進行反坦克作戰的火炮差距太大。無論是口徑還是威力,甚至是射速都無法相比。

  這款火炮在一千五百米的距離,就可以輕鬆的擊毀日軍最新式的九七式坦克。隻不過觀瞄設備的落後,限製了這種火炮的遠**度。但是在八百米的距離,擊毀日軍任何坦克都沒有問題。邱金堂對戰術運用方麵改進,重點就是反坦克戰術上。

  這邊換裝部隊幹的是熱火朝天,那邊還在繼續使用雜牌山野炮的部隊,是看著直流口水。其實按照楊震原本的意思是,將這批火炮給每個步兵師都組建一個直屬加農炮營,剩餘的編成幾個直屬加農炮營,作為機動使用力量。

  但考慮到部隊目前使用的那些二手火炮,經過長期高強度的使用,很大一部分都到了報廢程度。而為了減少部隊中火炮口徑,部隊之中現有很多口徑少的火炮,比如就隻有十幾門的斯柯達山炮、法製一零五野炮,已經無必要生產炮彈,全部退出一線部隊的現狀。

  以及部隊擴編,原有師屬炮兵需求數量擴大的情況之下。的原來直屬炮兵總部的一百毫米的榴彈炮團全部打散,以口徑為建製配備給各個步兵師。不足的部分先繼續使用七十五毫米山炮,等到今後再做調整。

  所以經過慎重的考慮,將原有一部分步兵師的炮兵進行了調整。原有的山炮,剔除報廢的之外,總部統一進行調配。番號一至十二的步兵師所屬炮團,由原有的兩個山炮營一個野炮營的編製。改為兩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營,一個一百毫米榴彈炮營,。

  番號在十二至二十的各師,配備為一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營,一個七十五毫米山炮營,一個波蘭製或是法製野炮營。而二十號以後新編各師,則裝備的清一色都是日製山野炮,但是增加了一個六門製的師直屬加農炮連,作為遠程直瞄火炮使用。

  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部隊,無法換裝這款性能優異的加農炮,隻能繼續使用原有的日式和法製山野炮。所以在訓練的時候,那些沒有換裝的部隊,隻能看著這些性能優異的新式火炮流口水。

  當看到楊震之後,那些沒有撈上這款新式加農炮部隊的領導,跟在楊震身邊嘴裏不住嘮嘮叨叨也想要全部換裝。對於這些幹部,楊震也隻能告訴他們,要耐心的等待。麵包早晚都會有的,他們目前所裝備的這些雜牌火炮,有一天都會被淘汰的。

  部隊目前使用火炮的口徑過多,後勤壓力大的現狀,總部也是清楚的。但是目前新式火炮不足,隻能給老部隊換裝。等抗聯自己能夠生產了,他們的部隊都會換裝的,但是目前給每一個師配備一個連已經是極致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迅速的掌握新式火炮使用的技能,而不是急著換裝。

  楊震費了很多口舌,才擺平這些伸手向他要炮的基層炮兵幹部。好在他在部隊中的威望足夠,下麵沒有換裝上的部隊有點怨氣正常。在楊震的威望之下,幹部也不敢太過於糾纏。不管是真的想通了,還是隻是嘴上想通了,但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楊震太久。

  但是部隊目前火炮口徑過多的問題,楊震也清楚早晚都是要解決的。隻是這款火炮的量產,是需要時間的。目前最重要的是,解決這批火炮炮彈不足,尤其是使用的穿甲彈不足的現狀。

  不過這款火炮目前能使用的穿甲彈不多,但這款火炮卻能通用抗聯目前還有庫存的f二十二式野炮使用的爆破殺傷彈數量還有很多。要說炮彈匱乏,主要是新式的穿甲彈與高爆榴彈。至於普通的殺傷爆破榴彈,數量到勉強還算充足。至少滿足這些加農炮的訓練,還是基本上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