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歡迎的蘇製火炮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9      字數:3627
  楊震的這番話說完,被楊震那句飛將軍的名稱,搞的很是熱血沸騰的陳翰章猛地站起身來道:“一號,請您和總部首長放心,我一定交出讓您和總部首長滿意的答卷,絕對不會讓您失望.雖然不敢說比的上霍冠軍封狼居胥,但也決不讓古人專美於前。”

  陳翰章的保證,楊震擺了擺手手道:“這一點,我從來都是相信你陳翰章有這個能力做到的。但還是那句話,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去做一遍。我不要你的保證,我要的是你的實際行動。”

  “記住,你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的裝甲兵司令員,手中掌握著至少在目前,是整個亞洲最大的坦克集群。中國的裝甲兵能不能真正的發揚光大,形成符合我們自身發展條件的戰略、戰術,以及相對應的軍事學說,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

  “老陳,這個奠基者不好當。但是響鼓不用重槌擂,你陳翰章能不能當好這個奠基者,我相信我自己不會看錯人。你的裝甲兵能不能成為中國人的鋼鐵長城,你這個龍城飛將能不能不再使胡馬度陰山,就看你自己怎麽去做了。”

  該交待的交待了,該鼓勵的鼓勵∝,了,楊震也就收住了口。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陳翰章會拿出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的。對於陳翰章,自己不用說的太多。自己給了他施展才華的舞台,這出戲他會唱好的。

  隨著那一天倒計時已經開始,楊震並沒有在裝甲兵訓練基地過多的停留。在與陳翰章又針對裝甲兵訓練上的不足,以及對英國援助裝備配備與使用方麵進行了一番探討。並對挺進軍坦克部隊編成,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之後,楊震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其他幾個綜合訓練基地檢查戰備工作。

  在臨行之前,有些不放心的楊震,還專門去了一趟裝甲二師的駐地,仔細檢查了一下這個師的編成情況。特別是二師利用英國人轉交過來那點德製坦克,熟悉和掌握德製坦克性能的事情,楊震看的異常仔細。

  直到親眼看到裝甲二師,已經完成接收並已經開始利用德製坦克訓練之後,楊震才放心的離開。盡管真正的德製裝備到位時間,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對於一樣講究寧願人等裝備,也不願意裝備等人的楊震來說,未雨綢繚是必須的。

  即便是裝甲二師除了這十幾輛被自己專門指定用於訓練,並要求所有坦克車組必須熟練掌握的德製坦克之外,目前還沒有一輛德製坦克。但楊震依舊下達了這麽一個讓所有人都大惑不解的命令,甚至為了檢查執行情況,他還寧願讓自己的行程耽擱半天,親自過來裝甲二師檢查。

  楊震這麽做盡管很多人不理解,但是他這個全軍的一號這麽重視,也就沒有人敢玩什麽花樣了。盡管楊震隻在裝甲二師的駐地,呆了不到半天的時間,但是他親自跑這一趟的結果卻是立竿見影。

  再加上抗聯本身的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鐵一樣的紀律要求之下,裝甲二師最終沒有讓楊震失望。蘇聯人轉交過來的德製坦克雖說時間晚了一些,但也在戰前完全形成了戰鬥力。該師在裝備抵達之後形成戰鬥力的速度,也沒有讓楊震白白的lang費這半天的時間。

  其實知道現在自己不應該離開總部時間太長,但是形勢逼人。這次部隊幾乎相當來了一個整個大調整,他不進行詳細檢查很難放下心來。尤其是炮兵和裝甲兵編製的調整,直接關係到下一階段會戰能否順利展開。

  正是因為重視,楊震才連續奔波在目前正在重點換裝和擴編的炮兵與裝甲兵之間。在離開裝甲兵那裏,楊震沒有返回總部,而是直接又去了炮兵部隊視察。關鍵的位置,他必須要親眼看到才能真正的放心。

  蘇製火炮已經全部接收完畢,部隊正在利用蘇軍轉交過來為數並不多的炮彈,正在抓緊時間熟悉兩種火炮。但進度能不能滿足需要,眼下卻還是一個未知數。楊震又不是那種隻會在辦公室裏麵聽匯報的人,他更願意親眼去看看。

  尤其是原來部隊裝備的部分蘇製火炮,相當不受歡迎,甚至很多幹部都很討厭的情況之下,他更要親眼去看看才能放心。中國人就是這麽一回事,上級領導如果重視,肯定速度會加快需要。如果不重視,這進度肯定要慢上許多。

  其實楊震也知道,這批讓部隊很討厭的蘇製火炮不管性能如何,但有總比沒有要強的多。部隊討厭這批蘇製火炮除了這些家夥固有缺點太多,性能其實還真比不上日式火炮,與自己搞來的那些雜牌火炮的原因之外。部隊的嘴巴,真的被自己給弄的刁鑽了。

  原本抗聯火炮的數量雖說不少,但是蘇製火炮總體相比數量並不多。除了王光宇在外蒙順手牽羊的部分之外,其餘的隻有在海拉爾一線繳獲外蒙軍,以及那一戰後蘇聯人低價向抗聯出口的一部分。

  這其中編成一個直屬炮兵的團二十四門ml二零式一五二榴彈炮,也是抗聯所有火炮之中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一款榴彈炮。但是因為原有炮彈在第一階段會戰之中,已經全部消耗完畢。加上數量又過少,全軍上下也隻有這二十四門,目前抗聯又不具備生產能力。

  口徑又相對特殊,一五二毫米全世界隻有蘇聯一家使用,炮彈無法與其他火炮通用。而且這款火炮,對於抗聯以及中國的交通環境來說,實在是太過於笨重了。所以抗聯並未專門為其生產炮彈,而是在此戰後全部轉為儲備使用。

  不過楊震已經答應蘇聯人,如果蘇聯人能夠轉交給抗聯一部分他們繳獲的德國一五零榴彈炮、這批二十四門蘇製ml二零式一五二榴彈炮,抗聯將全部完璧歸趙,交還給蘇聯方麵。在蘇聯軍工生產能力恢複之前,補充因為之前蘇軍的大潰敗出現大口徑榴彈炮的匱乏。

  至於一二二榴彈炮,再加上王光宇從外蒙蘇軍倉庫順手牽羊搞來那十二門a十九型加榴炮,總數倒是不少,足足有六十多門。但是原有的炮彈,同樣在第一階段已經消耗的所剩無幾。

  好在這六十門一二二榴彈炮,與此次蘇聯人轉交的m三零式榴彈炮彈藥是通用的,這個問題可以說現在已經得到解決。但這批當時蘇聯陸軍製式一二二榴彈炮,卻是在抗聯之內很是不受歡迎。

  抗聯從蘇聯購買的這批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彈炮,除了十二門是性能優良的a十九一二二加榴炮之外,剩下的都是老式的一九一零/三零式一二二榴彈炮。無論是射程還是性能,都遠不如新式的m三零榴彈炮。

  最大射程不過七千多米,甚至還不如抗聯原來使用的波蘭二手一百榴。與日軍九一式一零五榴相比,差距也相當的大,但是重量上卻是要重的多。即便在麵對日軍三八式野炮的時候,也幾乎沒有還手餘力。

  與在林西戰場上威風八麵,以大射程將二十三師團炮兵壓製的幾乎無還手餘力的a十九加榴炮相比。這批蘇軍製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彈炮,在抗聯之中卻是相當的不受歡迎,甚至很多幹部一提起這批蘇製榴彈炮就頭疼。

  但抗聯在前一階段會戰之前中口徑火炮數量缺乏,盡管不受歡迎,不過好賴炮彈的威力比較大。至少要比日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彈的威力,要大上許多。而且也要超過抗聯目前使用的主力中口徑火炮,波蘭製造的一百榴。

  再說,有總比沒有要強。但楊震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將這批火炮,放到戰場上直接作為主要壓製火炮使用。射程太近了,再加上蘇製火炮一貫笨重,機動能力很差的傳統,作為主力壓製火炮使用,那是自找沒趣。

  經過慎重考慮,也隻能將這四十八門火炮編入各師。配備給四個師,作為師屬火炮之中的榴彈炮營使用。但是在會戰之中,這款火炮因為性能與射程的原因損失不輕。到會戰結束,四十八門火炮隻剩下了二十七門。

  抗聯不是火炮綜合係統全麵,輕重火炮齊全的蘇軍,這種老式榴彈炮隻用來壓製日軍步兵集群。而對日軍炮兵**戰,主要依靠的還是性能要優良多的a十九加榴炮與一五二榴彈炮。這種一二二榴,一旦編入作戰部隊就是主力火炮。在射程不如人的情況之下,損失是很大的。

  而相對於並不受歡迎的這款蘇軍主力中口徑榴彈炮,之前接收的蘇製七十六毫米野炮,從蘇軍那裏搞來的,加上從外蒙軍手中繳獲的數量不少但也不算多。但相比蘇製一二二榴彈炮,還要不受部隊的歡迎。

  這些野炮不是過於笨重,就是已經使用過度,再不就是老式的已經無使用價值的型號。其中從外蒙軍手中繳獲的那幾十門蘇製老式山野炮,因為射程太近、重量太大,而精度也很差,最重要的是遠射威力極小,幾乎無法進行任何校正。

  用作火力支援,隻能勉強湊付使用。這批蒙軍的老式野炮,抗聯在繳獲之後直接轉為儲備,一門也沒有配發給前線部隊。即便不少新編師缺乏師屬火炮,但也沒有下發給一線作戰部隊使用。

  就像與日本人不會給偽軍最好的裝備一樣,蘇聯人給外蒙軍的裝備,儲備步兵武器還可以之外,炮兵武器清一色都是老式的二流裝備。在蘇軍已經全麵換裝f二十二野炮的情況之下,外蒙軍還裝備的是性能一般老式的f十型。而且即便是f十型也不多,甚至更老的蘇聯內戰期間使用的零二型野炮。

  這批山野炮基本上都是二十年代,甚至更早生產的。再加上外蒙軍隊技術能力很差,普遍都保養不良,如果重新使用需要下大力氣整修。這批火炮雖說繳獲了,但是已經基本無使用價值。留下來占編製不說,還lang費抗聯本就寶貴的炮兵人才。

  最後與蘇聯談判,幹脆用這些老式,基本上已經到了使用壽命的山野炮,與蘇聯人交換了一批急需的四十五毫米炮彈。將這批蘇軍給蒙古軍隊裝備的老炮,被楊震轉手又交還給了蘇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