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山門難叩規難破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44      字數:4425
  縹緲風煙錄最新章節

  張寒城終究還是狠不下心,獨自棄銀鈴兒離開,所以,他此番決定帶著銀鈴兒四處走走。

  他先是離開洛陽,去了王懷恩家裏,而後和王懷恩一同去拜祭了七道人,又將已經處於完全廢棄的道觀稍微修繕了一下。

  而後,他便又調轉馬匹,準備前往嵩山少林寺一趟。

  華山之後,少林寺的法忍禪師,也就是趙九重的師父來到了趙家,帶著少林寺一眾僧人接走了瘋僧法明。

  張寒城之前就已經料到此事,就算少林寺不主動過來,趙九重也會通知少林寺。

  此事已經過去了有段時間,張寒城心中有些不太放心法明和尚,所以還是決定前往少林寺一趟,了解一下法明和尚此刻的情況。

  少林寺位於嵩山,地處少室山上,如今是冬季,繁盛的草木之上凝結了許多冰霜。

  張寒城騎著馬,馱著銀鈴兒一路行走,其間在一處村落寄宿一夜,便來到了少室山。

  少室山高聳奇駿,岩石疊嶂,高處落了些雪蓋,下方卻時而蔥鬱,白綠相間,給人一種鬼斧神工之感。

  張寒城牽著馬匹,順著山道朝著山上走去,入目所見之壯麗景象,令他的心胸仿佛都跟著開闊了起來。

  這巍巍之山,不知存在了多少歲月。

  銀鈴兒坐在馬上,道:“小哥哥,你說伯伯還能認識我們嗎?”

  張寒城道:“應該是認識的吧。”

  銀鈴兒道:“那伯伯萬一不認得我們了,那該怎麽辦?”

  張寒城道:“對伯伯來說,少林寺才是他家,他的身邊有新的家人,無論認不認識我們,都已經不重要了。”

  銀鈴兒點了點頭,道:“我覺得伯伯一定認識你,你不在的時候,他總是找你。”

  張寒城道:“希望他在少林寺過得很好。”

  說著,張寒城停住了腳步,而後將手深入到了懷中,掏了一會兒,便取出了兩片胡子,開始往臉上粘了起來。

  銀鈴兒愣了下,道:“小哥哥,你在做什麽?”

  張寒城道:“我貼上胡子,這樣少林寺的那些大師就不認識我了。”

  銀鈴兒道:“為什麽?”

  張寒城微微一笑,道:“隻是不喜歡麻煩罷了。”

  很快,張寒城便貼好了胡子,轉頭看向了銀鈴兒,道:“看起來怎麽樣?”

  銀鈴兒盯著張寒城,目中露出了一絲怔然,道:“小哥哥,你貼了胡子好像一下子長了七八歲的模樣……”

  張寒城笑道:“那就好。”

  之前在華山的時候,張寒城陷入到了少林寺當中,跟少林寺第一高僧法慧禪師進行了一場大戰,而少林寺的一些高僧,想要從他的身上索要《易筋經》,甚至還要廢他的武功。

  這一次張寒城之所以敢來到少林寺,主要還是因為他長高了不少,也變得成熟了些,臉上的稚氣去了半數,加上日子久遠,那些僧人應該不記得他。

  否則,無論如何,張寒城縱使放心不下瘋僧,也不敢來到少林寺。

  順著山道繼續前行,前方的路,終究還是變得狹窄了起來,張寒城意識到無法再牽馬上山,同時看向了一側的山坡,倒是有著一處茅屋存在,當即,便牽著馬匹,前去了那個方向。

  此刻乃是正午之時,茅屋前方的空地之上,一名穿著藍色補丁厚襖的僧人,正在用斧頭劈著柴。

  而另一側茅草屋外,土質的爐子那邊,則還有個稍微年輕點的僧人,正在用鍋燒著熱水。

  聽到馬蹄聲響起,兩名僧人忍不住看向了張寒城和銀鈴兒。

  張寒城當即將銀鈴兒從馬上接了下來。

  那名年長的僧人放下了斧頭,雙手合十,向張寒城與銀鈴兒行了一禮。

  張寒城連忙還禮,道:“見過大師。”

  僧人道:“二位這是?”

  張寒城道:“我與我妻子虔誠禮佛,知道嵩山少林寺為天下佛道正宗,所以,便決定來到少林寺拜訪。隻是,前方的路窄了,這馬兒上不去,隻能徒步上山,所以,就想要將這馬匹寄存到此處,不知可否?”

  僧人頓時道:“阿彌陀佛,施主向佛之心令貧僧欽佩,可此時乃是寒冬時節,少林寺已經封山,不接待外來之人,況且,閣下帶著女眷,上山恐有不妥。”

  張寒城道:“阿彌陀佛,我們從河東趕來,就是為了來到少林,這一走,就是三個多月,從初秋走到了嚴冬時節,途中經曆了戰亂,也碰到了不少危險。希望大師能夠念在我們的向佛之心,莫要趕我們離開。”

  僧人微微一怔,聽著張寒城的口音,果然像是河東人,他開口道:“但,少林寺的規矩便是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施主還是請回吧,如果想要再來,待到來年春暖花開,山門開了在來。”

  銀鈴兒有些緊張的握著張寒城的手,忍不住看向了張寒城。

  張寒城搖頭歎息,道:“誒,如今天寒地凍,我們身上的盤纏也都幾乎花光了,想要回到河東,恐怕已經難上加難,加之契丹虎狼如此猖獗,恐怕等我們回去,那家已經叫契丹人給燒了。罷了,大師既然想要我們死,我們也不得不死,誒……我們走吧。”

  銀鈴兒更加緊張,可是看張寒城卻臉不紅心不跳,簡直可以稱得上謊話連篇。

  僧人隻覺得張寒城所說的話哪裏不對,可又不願意懷疑什麽,道:“這……施主稍等,貧僧去給施主拿些幹糧,留作路上吃。”

  張寒城停住了扶銀鈴兒上馬的動作,道:“大師莫非是鐵石心腸?這幹糧有什麽用?我們誠心前來禮佛,隻是為了見一見。佛語不是有雲,普度眾生,對待眾生都一視同仁?我們受了這麽多的苦難,卻連佛之一麵也見不到,那幹糧,我夫妻二人不要了,便死在路上好了。”

  僧人更加愕然了起來。

  銀鈴兒眨著眼睛,被張寒城舉到了馬上。

  那僧人站在原地,有些遲疑。

  一側,負責燒水的年輕僧人連忙跑到了那年長僧人旁邊,道:“師父……他們如此虔誠,就這樣離開,實在對他們有些殘忍。”

  年長僧人心中也有不忍,道:“可是,規矩便是規矩,咱們的廟已經封山,不接待外人,這也是規矩,我們怎麽好破了規矩?”

  年輕僧人道:“要不然,師父,我們便當做沒看到過他們,隻是看到了一匹無人牽引的馬匹,帶回來先養著,他們上不上山,我們也不知道。”

  年長僧人哼了一聲,道:“你怎能如此胡說八道?此話豈是出家人應該說出的?”

  年輕僧人聳了聳肩,嘿嘿笑道:“師父,我也是隨口說說。”

  年長僧人歎了口氣,眼見著張寒城帶著銀鈴兒已經往山坡下麵走去。

  銀鈴兒坐在馬上,道:“小哥哥……咱們這就回去了?”

  張寒城微微一笑,道:“當然不。”

  銀鈴兒疑惑道:“那這是?”

  張寒城道:“他們在想著,要不要幫我們呢,他們幫我們,我們就可以上山了。”

  銀鈴兒道:“那……他們如果不幫我們呢?”

  張寒城道:“那我們便將馬放在這裏,然後自己上山。”

  銀鈴兒愣了下。

  張寒城希望這兩個僧人幫他,是因為不想麻煩,有僧人引他們上山,總比他們自己撞上少林寺山門要好。

  不過,張寒城幾乎已經帶著銀鈴兒離開了兩個僧人的視線,他們還未開口。

  張寒城歎了口氣,道:“看來,這兩個僧人,是不肯幫我們了。”

  銀鈴兒點了點頭,正準備說話。

  卻聽見後麵終於響起了一陣吆喝的聲音:“施主!施主!罷了!罷了!你們先回來吧。”

  張寒城當即露出了一絲笑容,而後,便帶著銀鈴兒調轉回去。

  隻見那年長的僧人站在山坡上麵,道:“阿彌陀佛,施主對佛法向往,感動了貧僧,貧僧隻是普通的僧人,不敢保證,也不敢壞了規矩,隻能稍後帶著兩位前去山門,具體,是否放行,則貧僧也難以決定。”

  張寒城朗聲道:“多謝大師,您果然慈悲為懷,是真正的高僧,就是與俗世之中的僧人不同。”

  年長的僧人連忙雙手合十,心中卻被張寒城說的暖和,有著一絲竊喜之意。

  那年輕僧人也跟著道:“還是師父有辦法,如此,也就兩全其美了。”

  ……

  年長的僧人將活計交給年輕僧人,又叫年輕僧人好生看管馬匹,而後,便帶著張寒城與銀鈴兒順著盤山道向上行去。

  大約兩炷香,便到了少林寺的山門前麵。

  少林寺山門頗為古樸,厚重,瓦簷、牆壁,盡是唐式,昔年佛學鼎盛,此處位於嵩山,也是天下佛門弟子萬分向往之處,達官顯貴駐足之所。

  更遑論,少林寺與帝王有所交集,自是非同一般。

  此刻,那漆彩有些剝落的朱紅大門緊閉,年長的僧人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在此等候,我去喚門。”

  說罷,年長的僧人便奔到了門前,拾起了門環,輕輕叩響。

  這大門已經不知多少歲月,叩動的時候,聲音十分沉悶。

  片刻,隨著吱嘎的一聲,大門開了一條縫隙,一名穿著黃色厚襖的僧人立在門縫處,看著年長的僧人:“阿彌陀佛,師兄這是?”

  “阿彌陀佛。”年長僧人行了一禮,道:“師弟,有兩個人想要進入少林寺禮佛,他們跟隨著我一同前來,隻是,如今寺門已封,不好壞了規矩,所以,我想過來先請示。”

  “師兄想要請示什麽?”那僧人疑惑道。

  年長僧人道:“是他們二人曆盡千辛萬苦,我不忍叫他們離去,請師弟通傳長老師叔一聲,我想試試。”

  僧人沉吟,欲言又止,躊躇了一下,歎道:“好吧,請師兄稍等。”

  這上山之艱難,出乎了張寒城的意料之外,如不是因為山道,恐怕他還不知會如此。

  銀鈴兒道:“這位大師真是善良,是一位好人,可是小哥哥你卻騙了他……”

  張寒城幹咳了一聲,道:“但不這樣,恐怕很難上山。”

  終於,一名看上去模樣清瘦,約莫六十歲的僧人來到了門縫處,道:“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見過法方師叔。”年長僧人連忙禮拜道。

  法方禪師抬頭,看向了張寒城與銀鈴兒,道:“這二人,便是那要來禮佛之人?”

  年長僧人頓時道:“回稟法方師叔,正是他二人。”

  張寒城當即帶著銀鈴兒去到前麵,趕緊行了一禮。

  法方禪師道:“阿彌陀佛,貧僧見過二位施主。”

  張寒城道:“見過大師。”

  法方禪師道:“如今少林寺已經封山,兩位便請回去吧。”

  張寒城連忙道:“大師,是害怕壞了規矩,對吧?”

  法方禪師道:“不錯。”

  張寒城道:“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曆盡千辛萬苦,此生此世,也許隻有這一次來到少林寺的機會,大師,難道要為了死的規矩,要我們就這樣回去嗎?”

  法方禪師道:“阿彌陀佛,施主已經來到了少林,這山便是少林,那木便是少林,施主身前之門是少林,禪覺是少林,貧僧也是少林。”

  張寒城知道,這法方禪師是在這裏想要用禪語將他繞回去,連忙道:“大師所說的這些,晚輩實在難懂。”

  法方禪師道:“貧僧的意思是,施主已經來到過少林了,所以可以回去了。”

  張寒城道:“可是,我是來禮佛的,不是看一眼就走的。”

  法方禪師微微一笑道:“施主一路上曆盡千辛萬苦,來到了少林寺,這期間,便是在禮佛了。佛祖無所不知,定然知道施主虔誠,所以,那禮佛,即便不做,也已經足矣了。”

  張寒城連忙道:“那怎麽行,那不是在欺騙佛祖?”

  法方禪師愣了下,道:“當然不是。”

  張寒城道:“我和我妻子來到少林寺,與少林寺隻有一門之隔,那先前的努力,就是為了走進這門中,大師卻拒我與我妻於門外,不叫我們進這山門,還說,我們已經禮佛了,可我們並未禮佛。”

  不等法方禪師開口,張寒城繼續道:“大師,您如何證明,佛祖知道我們禮佛了?如何知道,佛祖不會因為我與我妻未能禮佛而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