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文統天下武犯禁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44      字數:4535
  縹緲風煙錄最新章節

  張寒城連忙道:“趙伯伯不必如此,這是我應該做的。”

  趙弘殷笑道:“好,總之,我趙家一定會一直記著此恩。對了,你此番回到洛陽,可是準備長住下去?”

  張寒城搖了搖頭,道:“隻是回來看看,探望一下。”

  趙弘殷露出了一絲意外之色,但很快便歸於平靜,道:“是啊,你現如今已經接觸到了耶律德光,應該是在做大事,不過,你可千萬要小心,記著這天下是天下,但你自己是自己,天下與你自己,有的時候難以兩全,切身去想的時候,要將你自己放在天下前麵。你武藝高強,不似我等俗人那般,明知難以兩全而選忠義,完全可以乘風離去,遠離煩憂。”

  張寒城道:“多謝趙伯伯指點。”

  趙弘殷的話,說的比較實際,是在告訴張寒城要惦記他自身,別人有的時候沒得選擇,因為不能投降,張寒城不一樣,除了投降,還能逃走,這自然是武功高強的好處,可以適時選擇抽身。

  但,是否真會抽身,拂袖離去?

  張寒城隻是嘴上感謝指點,卻絕不會真的乘風而去。

  ……

  臨近新歲,洛陽城家家戶戶已經開始張燈結彩,雖然戰亂並未太波及到洛陽,但今年的洛陽比往年來說,還是有些蕭條的意味。

  院子裏,趙匡義閉著一隻眼睛,一手拉著彈弓,對準瓦簷上的一塊石頭。

  張寒城道:“讓你的眼睛,還有彈弓上的石子,還有瓦上的石頭連成一線,然後一鬆手,就行了。”

  “嗯!”趙匡義聽著張寒城的話,啪的鬆開了手。

  瞬間!

  那石子便飛了出去,直接打中了瓦簷上的石頭。

  一下子,趙匡義便愣住了,等回過神來,便拍著手,蹦跳著道:“張大哥!你教的真好!我一下就打中了!”

  張寒城微微一笑。

  趙匡義哼了一聲,道:“你比我二哥好多了,他從不教我玩兒彈弓,要不,張大哥,你來做我二哥吧!”

  張寒城笑道:“你如是問了趙大哥,他定會教你玩彈弓。”

  趙匡義道:“他總說我是小孩兒,才看不起我呢。誒,如是張大哥你和趙普哥哥都能做我二哥,那就好了。”

  張寒城微微一怔,道:“趙普哥哥?”

  趙匡義將彈弓放下,道:“趙普哥哥是總過來教我念書的人,對我可好了。從前是嫂嫂教我念書,都教我些詩詞之類,沒有意思,趙普哥哥教我念書愛講故事,我喜歡聽。”

  張寒城點了點頭。

  趙匡義連忙道:“張大哥!我還想再試試,你再幫我放一塊石頭在瓦簷上麵吧!好不好。”

  張寒城道:“當然可以。”

  ……

  午時剛過,趙家便來了客人,正是趙匡義口中所說的趙普。

  趙普並未空手而來,而是帶了些禮物,還特地給趙匡義帶了兩個糖人。

  趙匡義歡天喜地的接過糖人,興奮的在屋子裏轉起了圈子。

  趙普看著張寒城,道:“閣下便是那位匡胤兄時常提到的張寒城,張兄了吧。”

  張寒城道:“正是。”

  趙普點頭,道:“匡胤兄說你做了很多大事,想不到看起來如此年輕,真叫人感到吃驚。”

  張寒城道:“趙普大哥過獎了。”

  趙普道:“匡胤兄與我說,你與他理念相似,也覺得這天下太平,應回歸於民,此想法,趙某也萬分讚同,但不知張兄可否分享一些真知灼見?”

  張寒城雖然開始識字,可麵對這種文縐縐的話語,一時之間還是有些發懵,隻能實事求是道:“我其實也不太明白……”

  趙普略微意外,但隻當張寒城是在謙虛,哈哈一笑道:“張兄過於謙虛了,既然張兄不願開口,那麽趙普就先開口,也聽聽張兄的意見。”

  張寒城也不知道該怎麽說,隻能點頭道:“好。”

  趙普微微一笑,道:“趙某縱觀天下,覺得這世上的禮樂、三綱、五常已經崩壞,需要有人來重新建立,否則,人心不古,這亂世,即便一時得到統一,也會再次崩壞。”

  張寒城對這裏倒是十分理解,因為丐幫分舵便是仁、義、禮、智、信、勇六字為框架,同時叱羅蛇鶴教丐幫中人這些道理的時候,他也在聽:“趙普大哥說的對,我覺得也是這樣。”

  趙普笑道:“但不知道,張兄覺得,如何能夠將這禮樂、三綱、五常?”

  張寒城思索了一下,道:“我覺得,應該要想辦法讓人們讀書。這書中有許多的道理,是平日裏沒辦法知道的,現在的人們覺得讀書沒有用,我卻覺得讀書十分有用,隻不過,很多人越是覺得讀書沒用,越是沒有書可讀。”

  趙普道:“不錯,正是如此。”

  張寒城遲疑了一下,趙普讓他繼續說,可他也不知該說什麽,又想了一下,道:“不過,想要讓人們讀書,我覺得還是應該先讓人們吃飽、穿暖、不必為了生計去發愁,隻有這樣,人們才有空閑讀書。這就又回到了終結亂世,天下太平上麵。”

  趙普頓時一怔,道:“如是不先讀書,如何能終結亂世,天下太平?”

  張寒城道:“讀書能夠把道理變得更深,不過,不讀書的話,不代表不能學如何做人,我覺得,隻要讓人們懂得一些粗淺的道理,就暫時夠了,主要還是亂世終結,天下太平。這就需要厲害的軍隊,有才能的聰明之人了。”

  趙普道:“隻是粗淺的道理,哪裏夠用?而且,如是天下間人人尚武,這武字犯禁,人們有了力量,就會作惡,所以我覺得,尚武這件事情,應該放在次要,主要還是讀書知禮,如此才能夠終結亂世。”

  張寒城隻覺得趙普的想法哪裏不對,但他又沒有那麽深厚的底蘊,無法反駁,隻能道:“可如果不尚武的話,如何能夠與契丹人相爭?而且,在我看來,契丹人大多也並不讀書,但,他們卻可以建立遼國,讀書應該還是一切穩定之後才說的事情。”

  趙普頓時皺眉,而後道:“張兄此語,恕趙某不敢苟同,你將契丹虎狼用來比喻武之重要,絕對是謬誤!”

  張寒城沒想到趙普如此激動,當即便不再說話。

  趙普慍怒道:“契丹人正是不會讀書,不懂得事理,而又掌握了不該有的武力,才會在中原橫行霸道,燒殺搶掠,如果他們懂得先賢道理,怎會做出此等惡事?究其根本,這武與文,天生便是相互抵觸,無法相容的東西,欲要令天下太平,先要禁武,主要以文為主,是以令天下之師為正義之師。”

  張寒城已經不知如何回答,隻能道:“多謝趙普大哥教訓,我受教了。”

  趙普的神色這才緩和了一些,看向了正在一邊吃著糖人的趙匡義,道:“匡義弟弟,你過來一下。”

  趙匡義頓時放下糖人,不明所以的走向了趙普。

  趙普道:“匡義弟弟,你且說,你覺得練武好,還是讀書好?”

  趙匡義撓著頭,道:“我……也不知道。”

  趙普笑道:“那麽趙普哥哥這麽問你,你覺得不讀書的二哥好,還是讀書的趙普哥哥好?”

  趙匡義當即道:“那自然是趙普哥哥對我好,我二哥隻會凶我,他對我才不好呢。”

  趙普道:“是啊,那匡義弟弟,你記得趙普哥哥是怎麽教你的嗎?”

  趙匡義道:“當然……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趙普微微一笑,看向了張寒城,道:“張兄覺得如何?”

  張寒城並未能夠明白孟子的那句話,心中記著日後要想辦法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但現下隻能道:“嗯,趙普大哥所說的很有道理,不過,趙大哥也隻是將義兒當做弟弟,那凶他,也是因為親近他。”

  趙普笑道:“如是那時匡胤兄明白這儒家道理,便不會如此了,尊重老者,愛護幼者,是聖賢之道,匡胤兄明白了這個道理,便絕不會凶他的弟弟。”

  張寒城沒來由的聽得有些疲憊,隻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趙普對趙匡義道:“去吧,匡義弟弟,稍後趙普哥哥再給你講故事。”

  “嗯!”趙匡義當即便拿著糖人,又跑去了一邊,跳上了椅子吃了起來。

  趙普看著張寒城道:“所以,趙某絕非空穴來風,這天下,應以文為主,武為次之,才是真正的太平之道,在下,也恰好有一些對如何實踐這天下人讀書之法,這便與張兄分享一下。”

  張寒城如坐針氈,不過一想,雖他心中不覺得趙普說得對,但多聽聽總不會完全無用,當即點了點頭:“趙普大哥請說。”

  趙普從椅子上站起,背著手,走到了房間正中,道:“依趙某愚見,想要終結這亂世,那《論語》便是最好的治世之物,這論語讀起來容易,簡單,有許多語句朗朗上口,其道理不難,正適合人們掌握,而深入研究起來,則盡是聖賢之道。”

  張寒城點了點頭,叱羅蛇鶴也是通過教論語讓丐幫中人明理的,隻是因為這個好學。

  趙普繼續道:“依趙某來看,這天下間,應在這亂世中,廣設書院。令孩童、少年能夠在書院之中讀書,明白道理,就以這《論語》為主。他們學成了《論語》,粗淺的明白了一些聖賢之道,而後再看待這天下亂世,定然,就也有了不同的想法,如此,他們也就更加了解,契丹人所做之惡,如何為人處世,才能夠不做惡,更加親近聖賢道。這些少年,便組成了仁義之師,隻要掌握這世間之大義,便能勢如破竹,驅散虎狼。”

  張寒城聽到這裏,終於還是皺起了眉頭,道:“趙普兄所說的書院,是以讀書為主?那其他的呢?比如說一些武功,可會教授?”

  趙普道:“當然是以讀書為主,那武藝,趙某不是說了,武之一字,令人掌握了強大的力量,所以,人們才會作惡,才會欺負弱者。”

  張寒城隻覺得被趙普繞進去了,他同意武藝這種東西,會令惡人增多,也明白讀書有用,但趙普的說法,是否定了武藝的重要性。

  當即,張寒城道:“趙普大哥,這些,我實在是不能同意,我並未讀過什麽書,識字也有限,說不出那麽多的道理,但是,我覺得武藝是非常有用的。試想,一群隻是讀書,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縱使人再多,麵對那兵強馬壯的契丹人,他們怎麽抵抗?難道,要取出《論語》念給這些不懂得中原語的契丹人聽,告訴他們聖賢的道理,要他們退兵嗎?”

  趙普陡然間瞪大了眼睛,道:“張兄弟此話是何意?意思是讀了書,便手無縛雞之力?讀書擁有智慧,智慧比力量更為重要,那可以使用各種計謀,不需要與契丹人正麵衝突。”

  張寒城道:“打仗哪有那麽兒戲,大多數計謀最終到頭來,還會變成兩軍交兵,我同意趙普大哥所說,讀書有用,武藝也會釀成人心中之惡,可如果完全放棄武藝,那絕對不行。如果真要像趙普大哥所說的那樣,建造書院的話,那必須除了讀書之外,還要教孩童、少年騎馬射箭,令他們學會一些武藝,不止要文,也要有武,文武雙全,才能真正的厲害。”

  趙普緊皺眉頭,哼了一聲,道:“張兄所說之話,趙某不敢苟同,少年人學了騎射,便醉心於此,忽略了讀書之重要,如果一定要學,定然要等到他們明白了聖賢道理之後,才學,如此才能夠克製,才能夠明白武是殺人之術。”

  張寒城道:“但亂世之中,建造這書院,趙普大哥覺得,多久才能夠終結亂世,趙普大哥又覺得,契丹人統禦天下,需要多久?”

  趙普道:“自是要想盡辦法,快點培養孩童,少年,以趙某之見,十年即可。”

  張寒城搖了搖頭,道:“趙普大哥讀書多,也識字,比我這個不讀書的人強很多,也明白更多的道理,但,趙普兄卻不明白,這中原,堅持不了一年了,來年秋天時,天下許是已做了遼國,那時書院要建,契丹人定然第一個不會答應,有些事情,根本沒有時間,不能太想當然。我說這些,不是覺得趙普大哥的話說得不好聽,隻是我的一點自己的看法。”

  趙普一甩袖袍,道:“你終究還是未曾讀過書,所以不能了解,我說這些,匡胤兄卻能了解,看來,你也並非匡胤兄之知己。罷了,還是不說了。”

  說罷,趙普看向了趙匡義,道:“匡義弟弟,來,趙普哥哥給你講故事。”

  張寒城看著趙普,心中隻想著趙普所說,他並非是趙九重的知己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