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既壽永昌天授位
作者:虯胡山主      更新:2020-04-11 08:43      字數:3616
  縹緲風煙錄最新章節

  陰沉的天空之下,巍巍的宮城中,殿宇層疊聳立。

  定鼎殿中,時年三十歲的石重貴穿著一身紅色的帝王常服,坐在案幾前方,盯著手中的文書,眼中的怒氣在不斷的堆積。

  魯國公馮道看了一眼石重貴的臉色,轉而將視線投放在了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的身上。

  景延廣對馮道略微的搖了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哼!”冷哼聲從石重貴的鼻息間響起,他猛地將手中文書丟在了案幾上,不滿道:“皇甫明隻是去絳州城稍微鎮壓下內亂而已,想不到卻死在了絳州!朕才剛派他做洛陽禁軍都指揮使,幫朕收攏兵權,卻想不到他竟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

  景延廣急忙道:“還請陛下息怒,莫要傷了龍體,絳州一事,事發突然,沒有人能夠提前料到,這蓮花神教的妖人趁著我們國力虧空,精力都在契丹那邊,所以大肆傳教,想要造成內亂,此事看似是小,實則卻大。如今皇甫將軍為了能夠幫陛下免除後患,強行鎮壓蓮花神教一眾妖人,犧牲了性命,乃是為陛下盡忠。如是沒有他,說不定陛下將來隨軍親征,晉國內部,就要有蓮花神教作祟了。”

  話音落下,一側的馮道附和道:“的確如此,還請陛下往好處想想,幸虧是皇甫將軍親到,否則絳州城危矣。”

  石重貴怒火中燒,道:“這群蓮花神教的妖人,禍國殃民,先是殺死了絳州刺史,又殺朕欽點的洛陽禁軍都指揮使,分明是與朕作對,此蓮花神教,必須要將它們鏟除!否則朕何以令天下信服!?”

  景延廣躬身道:“陛下所說的極是,臣稍後便通報百官,叫他們在各自的州府中注意此事,但凡有蓮花妖教,便要鏟除,永不讓其滋生。”

  石重貴的麵色這才緩和了一些,低聲道:“隻是,這洛陽禁軍如今又沒了都指揮使,又該如何是好?此刻眾將軍已大都前往邊關,各州中也需留人鎮守,實在不好抽調出新人來繼任都指揮使一職。景將軍可知,誰能夠令朕相信,誰能接任這洛陽禁軍都指揮使?”

  景延廣陷入了思索當中。

  馮道適時開口道:“那趙弘殷已經養傷有一段時間了,莫不如在叫他重新接任洛陽禁軍?此人統領禁軍多年,畢竟是個人才,雖不算是陛下近臣,但那洛陽禁軍交給他來統領,的確是不二之選。”

  景延廣眉毛一挑,道:“魯國公有所不知,趙弘殷雖擅長統禦禁軍,但他不是陛下近臣,這洛陽禁軍,將來陛下親征之時,是要與侍衛親軍一起保護陛下安危的,好不容易等來了恰當的時機,令洛陽禁軍收攏到陛下手中,再還給了趙弘殷,那陛下不就又沒了這洛陽禁軍?”

  石重貴道:“要不然,由朕親自統領這洛陽禁軍如何?朕畢竟要親征契丹,這洛陽禁軍如是再朕的手中,才算是朕的兵權。”

  “這……”馮道連忙道:“陛下您殫精竭慮,為了晉國終日疲憊,如今邊關抗拒契丹,事物繁多,如是陛下親自統領禁軍,那陛下的龍體怕是吃不消啊!還請陛下多為自身考慮。”

  石重貴頓時道:“魯國公關心朕的安危,令朕十分欣慰,可朕也想殺那契丹豬狗,敢叫朕做孫皇帝,一如景將軍去年所說,咱們那十萬口橫磨劍,要打得他耶律德光屁滾尿流,最好是能夠叫朕親手捉住耶律德光,看他還敢不敢看不起朕,叫朕做他的孫兒!”

  景延廣目光一閃,不動聲色道:“陛下請勿意氣用事,那契丹人豺狼虎豹,克敵一事,交由我們這些陛下手中的武官做就可,陛下親征,展現一下我晉國之勇,便已足夠,不必非要親自動手。而且,臣已經有了洛陽禁軍都指揮使的人選……”

  石重貴道:“景將軍所說的是誰?”

  景延廣道:“便是那趙弘殷之子,趙匡濟。”

  石重貴遲疑道:“趙匡濟?朕怎麽未聽說過?他可有什麽軍功?而且,如是叫這趙匡濟做了都指揮使,那這洛陽禁軍,不就又回到了那趙弘殷的手中了嗎?”

  景延廣微微一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這位趙匡濟如今十分年輕,他對洛陽禁軍一切熟絡萬分,由他做這洛陽禁軍都指揮使,至少能夠讓洛陽禁軍上下一體,畢竟他是趙弘殷之子,想必洛陽禁軍會服從於他。但恰恰是他年輕,沒有軍功在身,也更容易聽話。陛下方今也十分年輕,也該培養自身之班底,如是能夠將這趙匡濟使的如臂使指,那麽自然而然,雖非陛下親自統禦,卻勝似親自統禦。至於趙弘殷那裏,陛下不必擔憂,趙家地處洛陽之中,怎敢隨意反叛?先前我們布在洛陽禁軍中的眼線雖是被殺,但大約隻是個誤會,就算不是誤會,那探子是被趙弘殷授意其子所殺,也隻能證明趙弘殷不敢對陛下如何。”

  石重貴遲疑:“景將軍的意思是,趙匡濟更易操控?”

  景延廣點頭道:“確實如此,趙匡濟雖有趙弘殷作其父親,但卻一直身無官職,如不是這一次皇甫將軍給了他個校尉做,恐怕他還是個普通的隊正,明明他父早就可以提拔他,卻不提拔,天下間男兒知道父親如此,哪個不心有微詞?他父不幫他建功立業,卻不如個外人對他好。如今陛下直接叫他升任洛陽禁軍都指揮使,成了真正的將軍,那他還不對陛下感激涕零?”

  馮道目光一閃道:“這趙匡濟,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他的文書呈稟上來,其上對那繳獲的金銀一事,至少看著並無隱瞞。更是在那絳州城倉中,取出了一些糧食作為軍用,的確是個忠心耿耿的人。”

  “有道理,有道理。”石重貴連忙道:“這麽看來,這趙匡濟定能為朕所用!到時朕禦駕親征,便叫他聽朕的話,做朕斬滅耶律德光之刀!”

  景延廣趕緊道:“陛下英明。”

  馮道沉吟,道:“如此的話,臣有一事,不知該不該講。”

  石重貴有些疑惑道:“魯國公有何事要說?”

  馮道遲疑道:“當年先帝帶兵攻占洛陽之時,王二十三、即李從珂恐懼先帝,便在宮中帶著妃子等,待到先帝進入紫微宮時,李從珂已經化作了焦炭……”

  石重貴道:“此事朕知曉。”

  馮道繼續道:“那秦始皇當年曾經令大臣李斯負責督造傳國玉璽,那傳國玉璽之上,刻有李斯以鳥形文字所書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代表了天命之子的象征。自古以來,帝王得到傳國玉璽,便是代表受命於天,如是這傳國玉璽遺失,則代表氣數已盡。而傳國玉璽最後一次出現,便是在李從珂的手中,傳說他是抱著那傳國玉璽一同的,但,那傳國玉璽,卻再也不見了,那傳國玉璽乃是寶玉鑄造,傳承千年,哪裏是能被烈火損毀的?”

  石重貴急忙道:“魯國公的意思是?”

  馮道低聲道:“方今天下大亂,各國各自為政,總有人想著謀逆,大多也有著這種無傳國玉璽,便並非真正受命於天的想法。這傳國玉璽雖隻是個璽印,但卻象征天地龍氣,先帝尊契丹為主,本就令天下人覺得名不正,言不順。如今陛下即位,抗拒契丹,一來是不願被契丹欺辱,二來難道不是為了這名正言順?如是此番出兵之前,能夠得到這始皇帝的傳國玉璽,那便代表著天命歸位,到了陛下身上,各地得知陛下拿到了傳國玉璽,便會被徹底震懾,如此,也算是能夠稍微免除我們跟契丹爭鬥之時,各國偷偷的借機襲擊。”

  景延廣略微點頭道:“這傳國玉璽,聽起來還當真重要。天下都認為李唐之後便無正統,那南唐得到支持,也因是李唐之後。陛下並非李唐之後,的確不太容易拉攏這些人,如天命易位,就代表著天子易人,陛下確實名正言順。”

  “對!對!”石重貴道:“但是,這傳國玉璽,究竟在什麽地方?朕應該如何得到它?”

  馮道微微一笑道:“那趙弘殷當年乃是護聖都指揮使,乃是與如今的景將軍一般,專門統領禁軍護衛帝王,這傳國玉璽究竟如何,趙弘殷未必毫無線索。現如今陛下要讓他的兒子趙匡濟接任洛陽禁軍都指揮使,莫不如借此事,一來考驗趙匡濟是否得力,二來則也給趙匡濟些事情做做,雖最後未必能有結果,但他知道陛下給他如此重要之事做,總歸會覺得陛下對他親近。”

  石重貴點頭道:“魯國公深的朕心,隻是一道命令而已,卻能鞏固朕與這趙匡濟之間的關係,得了玉璽,那是好事,得不到玉璽,也還算是讓這趙匡濟聽了朕的話。不過,朕覺得,單憑這樣,趙匡濟未必能夠完全遵從朕的意願,莫不如朕就命令他必須找到傳國玉璽,如是找不到的話,朕就斬他!”

  景延廣頓時道:“陛下萬萬不可!”

  石重貴道:“有何不可?”

  景延廣道:“陛下命令趙匡濟,自是可以,但以其性命脅迫,難免會令其心生不滿,絕非是禦下之道,如是他心存芥蒂,將來護衛陛下的時候,不盡心盡力,甚至一怒之下勾結契丹,陛下危矣!”

  石重貴頓時一呆:“這,有這麽嚴重麽?”

  景延廣低聲道:“陛下難道忘記了先帝為何要反?陛下當年受到帝王猜忌,不堪此辱,於太原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滅亡後唐,便是有被逼迫的成分,陛下如此做法,豈不是叫臣子寒心?他寒了心,如何再為陛下盡忠?陛下該效仿古人,親近賢臣,與臣子交心,如此才能叫吾等為陛下遮風擋雨!”

  石重貴道:“那,那便算了,朕知錯,朕隻是一時失語,還請將軍莫要掛懷此事。”

  景延廣道:“臣怎敢掛懷此事?這趙匡濟,莫不如就以這都指揮使一職作為獎賞,如是他能找到傳國玉璽,便將都指揮使一職賞賜給他,如是他找不到,但卻得力,陛下仍叫他做都指揮使一職,難道那個時候,他還不對陛下感激涕零麽?”

  馮道點頭道:“景將軍此舉有理,陛下這樣一來,便是明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