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同意出兵宣鎮
作者:數沙人      更新:2021-01-01 23:34      字數:4327
  “隻要能解決這些問題,朝廷的贏麵就會大增,到時候隻要攻破宣鎮,如今朝廷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孫承宗看著坐在上麵的崇禎,擲地有聲的道。

  孫承宗的聲音極具誘惑力,聽的崇禎心動不已。

  “愛卿的意思是將如今朝廷所有的兵馬全都聚集起來,然後攻打宣鎮嗎?”崇禎看著孫承宗,詢問道。

  如今朝廷隻剩下這麽點的兵馬了,要是這個時候將這些兵馬全都調出去,萬一出現個什麽意外,那麽一切都完蛋了。

  崇禎心裏非常認同孫承宗的這個方法,可是因為考慮到之前洪承疇的失敗,所以崇禎一直不能下定決心。

  “回陛下,宣鎮不同於關外的建奴和流賊,倘若不能集合所有的兵馬,那麽就不可能成功。

  建奴雖然凶悍,可是他們要想攻破山海關,卻不是那麽容易的。而趙賊就不一樣了,趙賊手中的火炮實在是太厲害了,要是不能速戰速決,到時候一旦趙賊騰出手來,對於如今的朝廷來說,就是滅頂之災啊。

  如今,朝廷境內所有的城池對於趙賊來說,就像是泥捏的,不堪一擊。”孫承宗喃喃說道。

  孫承宗看出了崇禎心裏的猶豫,所以不停的鼓動著崇禎趕緊下定決心。

  其實,孫承宗這樣做也是為了朝廷著想。

  崇禎深吸一口氣,“此時事關重大,朕先考慮考慮。朕也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所以,朕最遲明天晚上,就會給愛卿一個答複。愛卿先下去吧!”

  “臣告退!”孫承宗衝著崇禎行了一禮,隨後退了出去。

  看著孫承宗出去的背影,崇禎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崇禎也知道孫承宗說的這個辦法乃是朝廷的最後一搏,可是一次性將朝廷所有的兵馬全都拉出去,卻讓崇禎有些為難。

  崇禎不由的想起了之前洪承疇的那次,那次出征之前,洪承疇也是這樣信誓旦旦給崇禎說的。

  當時崇禎手中的兵馬還比較充足,趙文也沒有拿下那麽多的地盤,所以崇禎想都沒想到就同意了洪承疇的辦法。

  可是,想象是美好的,結果卻是殘酷的。

  那一次,關寧鐵騎幾乎全軍覆沒,各地兵馬也幾乎全軍覆沒,就算是洪承疇,都被趙文俘虜,甚至還投降了趙文。

  有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現在的崇禎就是這個情況,因為太過害怕失敗,所以崇禎便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你覺得孫閣老的這個辦法怎麽樣?有沒有可行性?”崇禎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高起潛,開口問道。

  高起潛弓著身子,深思熟慮之後,開口道:“陛下,軍國大事不是我可以議論的。”

  高起潛雖然是崇禎身邊的大太監,但是也能看清自己的地位。

  雖然現在趙文攻勢很大,可崇禎要是真的想在這個時候弄死他,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朕讓你說!”崇禎說道。

  “陛下,其實孫閣老的這個辦法還是不錯的。趙賊的兵馬實在是太過強大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天下間沒有任何東西能抵擋得住趙賊的腳步。

  如果朝廷隻是被動防禦的話,說不定會被趙賊一一擊破。而且,剛才孫閣老說得對。要是等趙賊將山東和湖廣拿下,那麽明年的漕糧定然運不到京城來。到時候,京城裏麵的糧價絕對會飛漲。

  一旦糧價飛漲,城中必定人心惶惶。要是這個時候趙賊再對京城施以小恩小惠,那京城說不定,說不定……”

  高起潛說到這裏,看了一眼崇禎。雖然崇禎沒有看他,但是他依舊沒有將後半句說出來。

  崇禎緊緊的皺著眉頭,腦海中不停的想著。

  “你說的不錯,要是等到趙賊將湖廣和山東拿下之後,趙賊就是困,也能將朝廷給困死。”崇禎長出一口氣,一臉凝重的說道。

  崇禎靠在椅子的靠背上,呆呆的看著房頂,臉上滿是憂慮之色。

  ……

  第二天一大早,崇禎又將孫承宗叫到了禦書房。

  崇禎賜座之後,孫承宗坐在了崇禎的下麵。

  “朕昨天晚上一晚上都沒有睡覺,一直在想著這些事情。愛卿說的不錯,要是朝廷隻知道被動防禦的話,就算趙賊不攻打京城,京城也會因為漕糧斷絕而人心惶惶。所以,朕決定,同意愛卿的辦法。

  愛卿下去之後,將這件事情詳細的寫下來,到時候呈上來。朕批閱之後,愛卿就著手去辦吧。”崇禎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事到如今,留給崇禎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崇禎也隻好同意孫承宗的這個辦法。

  孫承宗站了起來,跪在了禦書房中,擲地有聲的說道:“臣定然竭盡全力,攻破宣鎮,還大明江山一個朗朗乾坤。”

  孫承宗回到自己的住處之後,就開始書寫奏折。

  當天中午,孫承宗的奏折就放在了崇禎的案頭。

  崇禎批閱之後,就將這封奏折發到了內閣,讓內閣中所有人協同孫承宗辦理此事。

  在當天下午,吳襄和吳三桂終於領著剩餘的兵馬來到了京城的城外。

  因為是客軍,所以他們進不了京城。

  崇禎在知道吳襄吳三桂來到京城城外的時候,便下了一道聖旨,讓高起潛帶到了吳襄吳三桂的軍營中。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說明了孫承宗的辦法,同時讓他們這些人協同孫承宗同時進攻宣鎮。

  吳襄坐在中軍大帳中,手中拿著剛剛發下來的聖旨,臉色陰沉。

  他的兒子吳三桂站在她的旁邊,臉上滿是鬱悶。

  “爹,您說陛下這是怎麽了?當初洪承疇的那次教訓還不深刻嗎?怎麽又實施這個辦法?趙賊是那麽容易對付的嗎?宣鎮是那麽容易攻破的嗎?趙賊既然敢在宣鎮登基稱帝,敢在這個時候將手中的兵馬全都派出去攻城掠地,那就代表著趙賊有守住宣鎮的絕對把握。陛下怎麽連這點事情都看不明白?孫閣老都多大的年紀了?他說的話陛下怎麽能相信呢?”吳三桂一臉焦急的道。

  吳三桂一想起當初在宣鎮東麵發生的那場戰事,身體就忍不住的顫抖。

  那次戰事,趙文萬炮齊鳴,沒多長時間就將他們的大軍給打垮了,就連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都被趙文給俘虜了。

  要不是吳三桂和吳襄跑的快,說不定也早就被趙文給俘虜了。

  吳襄長出一口氣,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來到了大帳的門口,看著天空,目光深邃,幽幽的道:“陛下這是放手一搏啊,趙賊的兵馬已經是無敵的了,如今眼看著就要拿下湖廣和山東。要是這個時候再不打開局麵,明年的漕糧就斷絕了。

  到時候,趙賊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將京城困死。山東湖廣被拿下,陛下就算是想遷都金陵,也成了一句空話。到時候,京城就徹底的成了一個孤城。”

  吳襄打了半輩子仗,也能看明白這些事情。

  “可是,要是咱們真的跟著孫閣老去了宣鎮,能不能回來就成了問題。更何況,當初咱們的那個計劃就沒有辦法實施了。”吳三桂一臉焦急的道。

  吳襄和吳三桂在來京城的時候,就想好了對策。

  要是京城這邊事不可為,那麽就帶著兵馬跑出關外,又或者衝進京城,將崇禎一家子活捉了,獻給趙文。

  可要是他們被崇禎給派到宣鎮去,這件事情就徹底的打了水漂。

  吳襄眉頭緊皺,大腦飛快的運轉。

  過了好長時間,吳襄道:“如今咱們隻能見機行事,先跟著孫閣老去宣鎮,要是半路裏真遇到什麽事,咱們就直接領兵撤退。

  如今孫閣老的兵馬在側,再加上陛下招募的新軍以及京營人馬,要是這個時候咱們抗旨不遵,說不定會被陛下給直接拿下。

  眼下的朝廷已經到了危機四伏的地步,咱們要是敢抗旨不遵,陛下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咱們父子倆拿下。”

  吳襄根本就不用懷疑崇禎的決心,孫承宗的這個辦法雖然風險很大,可這已經成了崇禎最後的救命稻草。

  要是吳襄敢抗旨不遵,吳襄根本就不用想,崇禎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將他拿下。

  “難道咱們就沒有一丁點的辦法了嗎?要不咱們直接投降趙賊算了?”吳三桂眼睛裏閃爍著詭異的光芒,一臉忐忑的看著吳襄。

  吳襄吃了一驚,急忙轉過身子看向吳三桂,“你瘋了嗎?”

  吳襄喝罵了一聲吳三桂,隨後又看了看四周,見周圍沒有其他的人之後,終於鬆了一口氣。

  “前幾年的時候,陛下就將廠衛放了出來。要是你剛才這番話被廠衛的人給聽了去,咱們還有活路嗎?別忘了,英國公成國公他們是怎麽死的。”吳襄臉色陰沉的嗬斥道。

  “再說了,就算咱們現在投降,在趙賊那裏能換來什麽?無非就是保住一條命而已。我吳家奮鬥了大半輩子,才換來今天如此榮華富貴。要是這個時候投降趙賊,那咱們的榮華富貴就全沒了。

  咱們的兵馬對於趙賊來說可有可無,就算投降了,你覺得咱們能受到趙賊的重用嗎?別忘了,天下就這麽大。要是咱們這個時候投降趙賊,趙賊的那些手下能容納咱們嗎?咱們這個時候投降趙賊,對於趙賊手下的兵馬來說,就是和他們搶功。

  俗話說,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到時候趙賊就算容忍咱們,他的手下也不會放過咱們。”

  吳襄不是沒想過投降趙文,隻不過在很早之前就被他給否定了。

  至於原因,和他剛才說的那番話差不多。

  如今天下已經快被趙文拿下,這個時候投降的話,連錦上添花都談不上。更何況,趙文的手下們肯定不願意這個時候會有人跑出來和他們搶功,到時候,就算趙文能容納他們父子,趙文的手下們卻不會容納。

  再說了,這個時候,趙文也不可能會接受兩人的投降。

  對於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姓家奴,趙文怎麽可能會接受他們的投降?巴不得他們死的越早越好。

  “咱們見機行事吧,一旦事不可為,就率領兵馬一路北上,如今山海關的兵馬被陛下給調了回來,山海關空虛,咱們肯定能跑出去。

  關外的地方咱們熟悉,趙賊到時候想要抓住咱們,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再加上咱們手中有兵,到時候也可以攻打朝鮮,占山為王,當一個土皇帝也是不錯的。”吳襄開口道。

  吳襄的聲音在吳三桂的腦海中不停的回蕩著。

  “爹,那就聽您的。”吳三桂道。

  與此同時,京城中幾乎所有的衙門都為孫承宗攻打宣鎮的事情而忙碌著。

  戶部侍郎華袞在衙門中忙碌了一天,等放衙後就直接回到了自己在京城租住的宅子裏。

  俗話說,京城居,大不易。這句話不管放在什麽時候,都是非常確切的,京城中很多官員都是租房住。

  華袞雖然是戶部侍郎,可是在京城中工作,也隻能租住房屋。

  不是說華袞買不起京城的房子,隻不過沒有必要,畢竟在京城當官不可能當一輩子,時間到了,也不得不回家鄉。

  華袞剛剛坐在自家的大廳中,他家的管家就急忙帶著幾個下人端著茶壺茶杯出現在他的麵前。

  “老爺怎麽這個時候才回來?如今天都快黑了!”管家為華袞倒上一杯茶,隨口問道。

  華袞端起桌子上的茶,一飲而盡,隨後長出一口氣,“沒辦法啊,我這一輩子就是個勞碌命,如今朝廷又有大動作了,我這個戶部侍郎,放衙晚一點也實屬正常。”

  管家站在華袞的身旁,他一聽到這句話,眼睛裏麵冒出了一道精光,隻不過這道光芒很快就被他掩蓋了過去。

  “是啊,我聽說湖廣的兵馬也到了京城,再加上之前孫閣老的兵馬。這些人加在一起,每天吃的糧食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老爺忙碌一些也實數正常。”管家不著痕跡的道。

  “要是隻是這些事情,那還好辦。可是這次不一樣嘍,這次的事情和往常不一樣。”華袞搖搖頭,隨後站了起來,“準備熱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