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孫承宗的孤注一擲
作者:數沙人      更新:2021-01-01 23:34      字數:4310
  “袞州府和濟南府的布防圖?”趙大牛一臉玩味的看著孔胤林。

  說實話,對於現在的趙大牛來說,就算沒有這個什麽布防圖,袞州府和濟南府也擋不住他的攻勢。

  這個布防圖對於現在的趙大牛來說,連錦上添花都算不上。

  在大炮的威懾之下,這個時代的任何防禦都是虛妄,還要什麽布防圖?

  趙大牛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走到兩人的身邊,並沒有著急將布防圖從孔胤林的手中拿過來。

  趙大牛圍繞著孔胤林和孔胤楊轉了一圈,臉上的戲謔越來越濃重。

  “嗬嗬,袞州府和濟南府的布防圖?想必你們孔家應該費了不少功夫才拿到的吧?這可是軍事機密啊,怎麽就被你們孔家這麽輕而易舉的拿了過來呢?”趙大牛忽然停在了孔胤林的麵前,將布防圖拿了過來,張開布防圖,一臉玩味的看了起來。

  孔胤林諂媚的道:“如今新朝剛剛建立,而陛下又是萬世不出的英明皇帝。雖然我們弄布防圖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功夫,但隻要是能幫到陛下的,就不算什麽。”

  “是啊是啊,隻要能幫上陛下,這些事情就不算什麽,就不算什麽。”孔胤楊也是一臉諂媚的道。

  “布防圖我已經收下了,這樣吧,你們先回去吧。”趙大牛將手中的布防圖隨手扔給了自己的親衛,看向兩人。

  兩人稍微愣了一下,在他們看來,趙大牛已經收下了布防圖,不說請他們大吃大喝一頓,最起碼也應該讓他們喝一杯茶吧。

  可是誰能想到,不僅連一杯茶都沒有,甚至還要在這個時候將他們踢出去。

  雖然孔胤林和孔胤楊心裏有些不滿,可現在形勢比人強,要想保住孔家的榮華富貴,就必須忍耐。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不打擾將軍了。”孔胤林對著趙大牛躬身行禮,隨後退了出去。

  孔胤林兩人走出大帳之後,在士兵的帶領下走出了軍營。

  走出軍營之後,他們兩人來到了自己的隊伍前麵,帶著自己的隨從在夜色中遠去。

  趙大牛看向拿著布防圖的那個士兵,說道:“將這封布防圖給我封存,待會我寫一封折子,再交給你。到時候你派人將這兩個東西給我送到宣鎮,陛下的手中。

  至於如何對付孔家,不是我說了算,還要讓陛下拿主意。”

  趙大牛在跟隨趙文的這麽多年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可是趙大牛並沒有因為自己立下的功勞而居功自傲。

  甚至在辦事的時候還異常的小心謹慎,生怕逾越。

  ……

  第二天早上時分,趙大牛率領著兵馬來到了範縣的縣城之外。

  趙大牛沒有廢話,直接將軍中的火炮拉了出來,對著城牆就是一陣的狂轟亂炸。

  戰事持續了連一刻鍾都沒到,城頭上就升起了白旗。

  趙大牛看著城牆上升起的白旗,將嘴裏的狗尾草吐了出來,一臉無奈的道:“這哪裏是打仗啊,實在是太無聊了。”

  趙大牛頗有些煩悶的抱怨了幾聲,隨後大喊道:“命令全軍,進城。進城之後,不準驚擾城中百姓,誰要是敢違反軍令,軍法從事,絕不姑息。”

  趙大牛說罷,便騎著戰馬往範縣的縣城而去。

  ……

  “無能,無能,簡直無能!”崇禎癱坐在禦書房的椅子上,他看著書桌上送來的軍報,臉色鐵青,牙齒咬的咯吱作響。

  這幾天來,不斷的有軍報從湖廣和山東送來,每一封軍報對於崇禎來說都是一個噩耗。

  現在的崇禎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從湖廣和山東送來的軍報。

  從趙文的兵馬進入湖廣和山東之後,崇禎就沒有睡過一天好覺。因為煩躁加上上火,崇禎的嘴角冒起了好幾個火癤子,雖然崇禎讓禦醫診治了一番,可是卻沒有什麽效果。

  根據禦醫所說,崇禎這是心神不定,再加上憂慮,所以火氣上浮。

  想要徹底的根治,就要靜心凝神。

  可是現在的崇禎哪裏還能靜得下心來?

  崇禎看著書桌上的軍報,不停的揉著自己突突個不停的太陽穴。

  此時的崇禎非常想找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然後好好的清淨幾天。可是,身為皇帝的他卻不能這樣做。

  “吳襄的兵馬到了嗎?”崇禎頭也沒抬,一臉煩躁的道。

  站在崇禎旁邊的高起潛急忙接話道:“回皇爺,吳襄的先頭部隊已經在昨天下午到達京城城外,至於他的主力兵馬什麽時候到,估計應該在兩天之後了。”

  “吳襄吳三桂他們總共帶來了多少兵馬?”崇禎再次問道。

  “陛下,根據吳襄他們所說,他們一共帶來了三萬兵馬。”高起潛回道。

  “三萬兵馬,三萬兵馬。連帶著孫閣老的兵馬,也才堪堪五萬人。就算加上朕的新軍,京營以及禦馬監的人馬,也不到十萬人。

  這些人馬要是對付李自成這種流賊,說不定還能有效果,可是對付趙文,恐怕一丁點效果都沒有。”崇禎有氣無力的說道。

  戰事進行到現在,崇禎也看清了很多事情。那就是趙文的兵馬對於朝廷的兵馬來說,那就是無敵的。

  “讓孫閣老前來見朕!”崇禎衝著高起潛擺擺手。

  高起潛躬身行禮,隨後走了出去。

  沒多長時間,孫承宗來到了禦書房裏。

  孫承宗的兵馬距離京城比較近,所以在幾天前就到達了京城。

  “臣見過陛下!”

  孫承宗衝著崇禎行了一禮。

  孫承宗雖然年歲已高,可是身子骨依然硬朗。

  雖然臉上滿是紅光和精氣神,但是依舊掩蓋不住憂愁。

  “孫愛卿,你來了!”崇禎眉頭稍微舒緩了一些。

  也就是在見到孫承宗這個四朝老臣時,崇禎才會放鬆一些。

  孫承宗曆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當得上四朝老臣之名。

  “不知道孫愛卿如何看待現在的戰局?”崇禎長出一口氣,開口詢問道。

  孫承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想了想該如何表達。

  孫承宗熟知兵事,身經百戰,現在的他看出了如今的朝廷已經是強弩之末,滅亡就在頃刻之間。

  孫承宗深吸一口氣,臉上滿是凝重,“陛下,趙賊先拿下了山西。然後以山西為跳板,攻占河南陝西以及四川。

  如今趙賊大軍經河南,攻打湖廣和山東。山東被拿下,那麽就切斷了朝廷南下的後路。而湖廣被拿下,就意味著朝廷明年的漕糧就會縮減,甚至沒有。

  趙賊拿下湖廣和山東之後,京城就成了一座孤城,成了趙賊嘴邊的一塊肥肉。

  倘若趙文攻打山西之初,朝廷能將趙賊堵在河南,不讓他進入河南,朝廷的局勢也不會步入如此境地。朝廷的局勢,恐恐恐怕不可挽回!”

  孫承宗的聲音在禦書房裏不停的回蕩著,崇禎的眉頭又重新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愛卿說的對啊,河南實在是太重要了。倘若河南現在還在朝廷的手中,朕也不至於如此被動,可惜啊,當年朕雖然讓孫傳庭經略河南,但是依舊擋不住趙賊的腳步。趙賊實在是太強大了,實在是太強大了。”崇禎不停的歎著氣,一提到趙文,崇禎就喘不過氣來。

  “愛卿可有萬全之策?”崇禎依舊不死心,祈求孫承宗能想出一個辦法。

  孫傳庭搖搖頭,一臉為難,“現在的局勢臣無法破解,不過,也不是說沒有一丁點的生機。”

  崇禎的臉色原本已經暗淡無光,可是當他聽到孫承宗的後半句話時,眼睛突然就亮了。

  “哦?如今的朝廷還有一線生機嗎?快快說出來!”崇禎一臉急切的問道。

  孫承宗道:“陛下,如今隻有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凶險異常。要是失敗了,那朝廷就徹底的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地步。倘若成功了,那麽朝廷就能如同鳳凰磐涅一樣,重現生機,說不定還能更加強大。”

  崇禎一聽這話,瞬間興奮起來。這是他這陣子來聽到最讓人振奮的話。

  “快快說來,快快說來!”崇禎指著孫承宗,屁股不停的從椅子上抬起,都有些坐不住了。

  “陛下,如今趙賊正派遣大軍攻打湖廣和山東。根據最近傳回來的軍報來看,沒有兩三個月,趙賊別想將這兩處地方拿下。

  之前的時候,趙賊派出兵馬攻打河南、陝西和四川。其中,陝西拿下沒有多長時間,趙賊的兵馬肯定一時之間撤不回去。至於四川,如今的戰事還沒有結束,趙賊攻打四川的兵馬正在四川鏖戰,一時半會也抽身不得。

  所以,臣敢肯定,現在攻打湖廣和山東的兵馬定然是趙賊壓箱底的兵馬。這說明了什麽?這說明了現在的宣鎮已經成了一座空城。

  根據之前的情況來看,這種規模的戰事,趙賊一般都會親自領兵督戰,可是這次,根據傳回來的情報來看,趙賊並沒有親自領兵攻打,而是留在了宣鎮。

  這進一步證明了如今的宣鎮已經是一座空城,已經到了趙賊不得不親自坐鎮的地步。

  臣有一計,那就是集結現在朝廷所能集結的所有的兵馬,在湖廣山東戰事結束之前,直撲宣鎮,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宣鎮。

  隻要將宣鎮攻破,將趙賊擊殺,到時候趙賊建立起來的勢力必定會群龍無首,屆時,隻要朝廷施以恩德,趙賊的殘兵必定會投入朝廷的麾下。”孫承宗看著崇禎,擲地有聲的說道。

  孫承宗的這個辦法不是沒有可行性,其實現在的宣鎮和孫承宗說的差不多,確實沒有了正規軍。

  可是,這並不代表著趙文到了無兵可用的地步。趙文手中還有數量不少的預備役兵馬,這些兵馬比不上趙文手中的正規軍,可是對付朝廷的這些兵馬,還是非常簡單的。

  就算趙文手中一丁點的兵馬都沒了,但是宣鎮以及宣鎮東麵城池上的火炮可不是吃素的。

  隻要朝廷的兵馬敢來,這些火炮就能讓他們有來無回。

  不得不說,孫承宗確實不是浪得虛名,這一番話將現在的宣鎮分析的透透亮亮。

  要是趙文和朝廷的武器裝備差不多,說不定還真的會被朝廷給擊敗。

  孫承宗這番話對崇禎的誘惑很大,畢竟這可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崇禎臉色漲的通紅,腦海中不停的思考著這個問題。

  崇禎好幾次都想拍板而定,實施這個計劃,可是之前洪承疇的失敗卻湧上了崇禎的心頭。

  現在孫承宗使用的這個辦法和之前洪承疇使用的辦法如出一轍,崇禎又害怕舊事重演。

  要是真的舊事重演,那麽朝廷手裏最後的兵馬就沒了。

  “此事事關重大,朕不能現在就給你答複。”崇禎深吸一口氣,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陛下,臣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如今朝廷手中的兵馬所剩不多,如果隻是被動的防禦,那麽勢必會被趙賊給一一擊破。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說不定還能拚出一個朗朗乾坤。”孫承宗的聲音在禦書房裏不停的回蕩著。

  孫承宗覺得,反正朝廷的兵馬已經不是趙文的對手了,而且一旦等湖廣和山東被趙文拿下,到時候趙文就算不攻打京城,光是困,也能將京城困死。

  所以說,還不如孤注一擲,拚一把,萬一成功了呢?

  按理來說,這種想法不應該出現在一個身經百戰的人身上,可是現在的孫承宗沒得選。

  “陛下,臣之前仔細揣摩了洪承疇失敗的原因。

  一,是因為洪承疇輕敵,沒有查清趙賊手中的真實實力以及兵馬布置。

  二,洪承疇的速度太慢,沒有體現出突襲戰的快。倘若洪承疇能集結全部騎兵往宣鎮奔襲,就算被趙賊的兵馬攔住,也可以借著騎兵的速度擾亂趙賊兵馬的視線,為後續步兵贏得機會。

  三,軍心不齊。當時的兵馬有大同的兵馬,湖廣的兵馬,關寧軍,京營的人馬,陝西的兵馬等等。這些人馬來自不同的地方,再加上時間倉促,沒有進行磨合整理,所以在協同上難免會出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