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首次科舉
作者:默默寫書的狼      更新:2020-05-09 23:31      字數:2317
  等劉辯回到京城的時候,科舉考試正好到了放榜的日子。

  “甲榜頭名司馬徽。”

  “甲榜第二名楊修。”

  ……

  每榜十個人,分甲乙丙三個榜,因為都是名士大儒評定的,並沒有人有什麽意義,隻是頭名司馬徽讓人很不舒服。這個人是誰?

  最鬱悶的當屬河內郡的司馬氏。

  司馬防看著自己的兒子搖搖頭,“這次雖然朗兒隻在乙榜,也還過得去,像是楊修徐庶之流,的確有些本事,這個司馬徽之前還以為才二十來歲,不應該有什麽本事,但這次倒是看出底細了,很不一般啊。”

  這可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鬧,這是朝廷弄得科舉,有龐德公、許劭、黃承彥等名士作為評判人員,那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能比的。

  “這人真不是我們司馬氏的人?”

  司馬朗還是有些不相信。

  司馬防搖搖頭,“估計可能是遠親,但是肯定不是我們這一支的。”

  “好在每年都可以參加一次,如果能進甲榜,可是可以直接擔任五品的官職,就算是朗兒現在,也可以直接出任七品的官職。”

  隨後司馬防看了一眼二兒子,“懿兒,你覺得這次朝廷辦的科舉如何?”

  “懿兒以為,孩兒該出去遊學了,好準備明年的科舉。”

  司馬防一直覺得自己的次子其實還是有本事的,但卻總是心思深沉,才十四歲就有些看不透的樣子了。

  一個小廝匆匆進來,遞過了名刺,“弘農太守之子楊修上門拜見。”

  “快請。”

  匆匆掃了一眼名刺,然後苦笑了一下,“可惜了,司馬徽畢竟不是我們的人。”

  但是話這麽,人還是得出去迎接的,司馬家不過一個治學世家,而弘農楊氏卻是有著太守的,特別是楊賜,雖然過世了,但畢竟曾經位列三公,不得不讓人多幾分尊敬。

  “楊公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司馬防帶著司馬朗出去迎接了。楊修看了一眼兩人,緩緩說道:“司馬徽呢?我要見見他。”

  “公子,這個司馬徽,不是我們的人。”

  楊修一愣,“不是你們的人?除了你們家這個司馬氏,還有哪裏有以治學聞名的司馬氏?你別逗我了。”

  “真不是我們的。”

  楊修微微皺眉,“真不是啊?”

  他本就是眼界高的人,之前也稍微聽過司馬徽的名聲,但一直沒見過人,而且一直以為司馬徽是河內司馬氏的人,但沒想到真不是他們的人,這下倒有些尷尬了。

  “聽說伯達也去了,第幾名啊?”

  司馬朗在一邊就說道:“沒能在甲榜,隻是在乙榜。”

  “嗯,那也不錯了,明年還有機會的。”

  楊修有些傲氣的說道:“既然這樣,那我就不多打擾了,我去找這個司馬徽去。”還有些不服氣,但卻也不會去質疑他們的評定。都是名儒大家,名望和見識擺在那,他雖然眼高於頂,但該尊敬的還是會尊敬的。

  隻能興致缺缺的回到了自己家中,而楊彪看著楊修這個模樣也明白幾分,“這下知道天外有天了吧?已經很不錯了,為父打聽過,這次一共有三百多人參加,你能名列第二名,已經很不錯了。”

  “但孩兒還是想見見這個司馬徽。”

  好勝心還是很重的,楊彪也是沒了法子,隻能說道:“他既然參加了科舉,那就會被陛下選用,現在朝廷正缺人才,你好好把握這次機會,以後定會有見麵的機會的。”

  “老爺,外麵有聖旨來了!”

  一個小廝急匆匆的進來了,楊彪連忙收拾了一下儀容,然後就等著內侍來了。

  但是劉辯已經裁撤了內侍,所以來的人其實是禁衛軍的一名校尉。

  “……特賜封楊修為禮部員外郎。”

  “弘農楊氏,數代人傑,……,特賜楊彪弘農侯。”

  一連下了兩道恩旨給楊家。

  “謝陛下。”

  校尉將聖旨疊好,交到了楊彪手中和楊修手中,身後的隨從將楊彪的四季官服交給了他們的管家,“明日陛下將會接見甲榜十人。到時候,楊員外先去宮外司的織造局,由他們替您裁量四季官服,然後去前朝禮部和各位大人見麵,最後入後宮與陛下進餐。”

  接著校尉說道:“稍後呢,會有戶部的大人過來,您是第二名,可以領取三百石粟米和兩千錢,到時候你簽字畫押認領就行了。”

  “陛下倒是大手筆啊。”

  校尉剛要走,就被楊彪暗中塞了一塊金子,份量不算輕。於是又多說了起來,“陛下說了,進了甲榜的人,都是人才,若是沒有合適的位置,還可以進禦史台,聽陛下說還要建一個巡撫台,用來監察各個州郡的。”

  楊彪是個沉浸多年官場的人,監察一職說輕可輕,說重可重,“多謝大人提點了。”

  “我就一個校尉,以後還得二位大人提點。”簡單的說了幾句話,他們才離開。

  而楊修也記在了心裏,接著問道:“父親為何多問一句?”

  “多問一句總比少一句的要好,你以後做事萬萬小心,明白嗎?”

  楊彪對於自己兒子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自負有才,不把別人放在眼裏,但卻不知道這有時候可是會要人命的。

  雖然表麵上楊修點頭答應了,但卻還是有些不屑一顧,自己這麽聰明,如遇明主,定能成就一番事業的。而恰恰是他太想成事了,反而是招來了一身的禍患。

  這邊戶部的人剛走,司馬朗就帶著禮物上門拜訪了。

  河內司馬氏是治學大家,楊彪也曾和司馬防聊過幾句,這個司馬朗也是個人才,雖然這次隻是名列乙榜,但已經是很不錯了。

  楊修引這司馬朗進來了,緩緩問道:“想必是聖旨已經到了司馬家?”

  “朗不才,隻補錄了平縣縣令,但家父很高興,特此讓我上門拜訪。”

  楊彪點點頭,“年紀輕輕就能當上縣令,已經是很不錯了,而且就在司馬家不遠的地方。”

  “不知道德祖是?”

  司馬朗就問了起來,總不會比他低的。

  “禮部員外郎,以後就在孔尚書手底下做事了。”

  語氣之中飽含著自傲。而他也是有自傲的資本的,他父親一個太守,也不過是四品官,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五品了,這差距已經很小了。

  “恭喜德祖,這孔尚書可是孔子之後,可不得了的。”司馬朗也是附和著笑了起來。